首页 电商 正文

火星季开启!

2024-03-22 07:27
admin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当地时间20日6时58分(北京时间5时58分),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伴随轰鸣,一枚H2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上搭载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希望”号火星探测器。

这是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也是今年发射窗口期启程的全球第一个火星探测器。

2021年初抵达火星

负责发射任务的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对发射进行了现场网络直播。发射后约一小时,“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与火箭分离。如果一切顺利,探测器将于2021年初抵达环火星轨道。

7月20日,搭载“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的H2A运载火箭从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美联7月20日,搭载“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的H2A运载火箭从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美联

“希望”号重约1.5吨,设计寿命为2年,主要任务是观测火星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火星气候的变化等。“希望”号将在距火星表面2万至4万公里的轨道上环绕火星运行,大约每55小时绕火星运行一圈。

“希望”号原定于15日发射,但由于天气不佳,发射日期多次推迟。依照计划,探测器将于2021年2月抵达环火星轨道进行观测。阿联酋希望届时以此纪念建国50周年。

阿拉伯世界首个火星探测器

“希望”号不仅是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也是阿拉伯世界首个火星探测器。

在阿联酋人口最多城市迪拜,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在发射数小时前已经亮起灯光。随着发射进入倒计时阶段,这座摩天大楼打出10个阿拉伯数字倒数。在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身着传统服饰的阿联酋人观看火箭发射画面。火箭分离时,一群阿联酋男子发出欢呼声,他们开始鼓掌,有人用口罩擦泪。

7月20日,在搭载“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的H2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阿联酋民众在迪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欢呼庆祝。新华社/路透7月20日,在搭载“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的H2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阿联酋民众在迪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欢呼庆祝。新华社/路透

阿联酋尖端科学国务部长、火星探索任务项目副经理萨拉赫·阿米里说,看到“希望”号发射升空,心情难以形容。

阿联酋火星探索任务项目主管奥姆兰·谢拉夫认为,阿联酋“着眼于国家和地区的未来,推进既定计划”。这次发射向阿拉伯世界的青年人发出强有力信息,即如果阿联酋能在50年内登陆火星,这个国家能够实现的事更多。

美联社报道,对经济依赖石油的阿联酋而言,“希望”号成功完成任务将是这个国家探索太空、寻求未来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阿联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2015年,阿联酋宣布将于2020年发射“希望”号无人火星探测器。2017年,该国又提出百年火星战略计划,计划2117年在火星建立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探火”窗口

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为4亿公里。科学界一般认为,探测火星对研究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问题有重大价值,从人类未来星际移民前景来看,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颗行星。然而,与探测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相比,探测火星的难度要大得多。

这是美国航天局发布的火星图片。新华社/美联这是美国航天局发布的火星图片。新华社/美联

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两个行星大约每两年“相遇”一次,即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近,在此期间从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可以缩短抵达火星耗时,节省燃料,降低“探火”成本。

今年7月至8月迎来两年一次的发射窗口期,继阿联酋之后,中国和美国也将发射火星探测器。

近期,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将择机发射升空,任务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目前,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7月17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拍摄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新华社发(张高翔摄)7月17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拍摄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新华社发(张高翔摄)

美国航天局“毅力”号火星车计划30日发射升空,并将携首架火星直升机“机智”号一同前往火星。其任务包括寻找可能在火星上存在过的生命迹象,探索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收集样本以备未来送回地球,为人类登陆和探索火星探路等。

原本,今年计划探测火星的还有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局。双方合作的“火星太空生物学”项目第二阶段任务原计划将“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送上火星,但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计划受阻,已推迟到2022年秋季。

相关文章

  • 《自然》展望2020年科学事件

    《自然》展望2020年科学事件 此外,嫦娥五号将于2020年执行月面采样返回任务;日本“隼鸟2号”将把从小行星“龙宫”上采集的样本送回地球;NASA的“源光谱释义资源安全风化层辨认探测器”则会从小行星“贝努”上“咬下”一块样本。,阻止气候变暖迎来关键时刻2020年8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发布一份针对地球工程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报告。,能源行业新秀辈出2020年,能源领域也将取得不少新成果:最值得期待的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4-03-22 09:03
  • 美"火星2020"漫游车首露真容:拟2021年2月抵达火星

    美"火星2020"漫游车首露真容:拟2021年2月抵达火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火星2020”在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大型无菌间建造完成。,它还配有一个迷你核反应堆来提供能量,用一只长2.2米的灵活机械臂和一个钻探机从它认为有利于生命存活的环境中提取岩石样本。,科学家经过多年争论才敲定这一地点,35亿至39亿年前曾是一个深约500米的湖泊,与众多河流相连。

    2024-03-22 08:59
  • 2020年,我们终于踏入了科幻电影中的“未来”

    2020年,我们终于踏入了科幻电影中的“未来” 探测太空,追求新能源,完善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以及向内探究自身,发展生命科学、脑科学,无一都是近百年来人类科学与科幻的共同目标。,在电影中,比人类强大数倍的“复制人”被制造出来,宠物皆为机器,警车自带飞行模式,星球移民成为日常。,来到2020虽然设想的空中汽车没有实现,但是高铁、无人驾驶发展得迅猛;《终结者》中拥有意识的“天网”尚未出现,但人工智能已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复制人”尚未被

    2024-03-22 08:57
  • 从新冠病毒到火星样品:我们该注意什么?

    从新冠病毒到火星样品:我们该注意什么?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7日消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造成的肺炎(COVID-19)疫情仍在蔓延。,他认为,在思考这一问题时,目前与冠状病毒有关的担忧气氛或许能带来启发。,例如,目前可用的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测试并不完全准确,而且感染者可能在感染一周之后才会出现症状。

    2024-03-22 08:38
  • 马斯克要把100万人送上火星 怎么才能不被火星谋杀?

    马斯克要把100万人送上火星 怎么才能不被火星谋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8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近期表示,SpaceX有能力在2050年之前将100万人送上火星。,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SETIInstitute)研究人员帕斯卡尔·李(PascalLee)和其他一些人士认为,这些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在2015年的火星协会大会上,机械工程师安德鲁·盖兹勒(AndrewGeis

    2024-03-22 08:33
  •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圆满完成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圆满完成 按照我国火星探测工程总体计划安排,今年我国将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此次无线联试是任务中心与航天器正样的唯一一次地面联合演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火星任务团队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联试任务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科学统筹、优化任务流程、合理调配力量,采用真实的飞控系统以及真实的航天器,所有重大关键过程全部按照1:1全过程演练,按照工程时间节点圆满完成全部既定项目,达到了联试预期效果。,据了解,目前已有

    2024-03-22 08:32
  • 欧空局ExoMars宣布退出2020火星赛季

    欧空局ExoMars宣布退出2020火星赛季 在今年夏天这个发射窗口里,原计划有四位选手要相继前往火星,开展一系列科学探测黑科技。,来源:ESA、Roscosmos虽然发射后不久就发现微风-M上面级似乎出了点问题,但好在有惊无险,轨道器和着陆器都没受影响,继续飞向火星。,来源:NASA/JPL-Caltech/UniversityofArizona事故调查显示[9],斯基亚帕雷利号着陆器主要是死在了打开降落伞之后的软件故障上。

    2024-03-22 08:28
  • NASA的"火星车们”:寻找红色星球上水和生命的痕迹

    NASA的"火星车们”:寻找红色星球上水和生命的痕迹 但是,如果你不介意人类被机器人取代的话,那么,最伟大的太空探索时代此时就在火星上展开。,盖尔撞击坑有35亿年的历史,直径150公里,后来充满了湿沉积物和尘埃,然后又遭到侵蚀。,通过这些样品,科学家或许能找到微化石,或进行更为灵敏的化学研究,并最终揭示火星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

    2024-03-22 08:27
  • 太酷了!“好奇”号在火星上探测到了有机分子

    太酷了!“好奇”号在火星上探测到了有机分子 这篇新论文从生物和非生物(没有生命)两个角度探索了火星上能够造成噻吩的一些方式。,由此可以想象,这个反应在火星早期发生剧烈的活动期间就已经出现了。,不仅如此,好奇号火星车还发现了岩石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除了发现噻吩外还证实了这个区域的甲烷和氧气在季节循环中都会有所增减。

    2024-03-22 08:25
  • 把火星改造成第二个地球,可能吗?

    把火星改造成第二个地球,可能吗? 不过,雷达数据显示,埋藏在火星极区地下还有一些干冰,这个更多一点,相当于12mbar。,来源:NASA/JPL/Caltech/JHUAPL/Univ.ofArizona以上这些统统加起来,也就只有地球大气压的10%。,再说了,封闭的环境更安全,不容易被陨石砸呢。

    2024-03-22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