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核聚变反应堆遇上3D打印,“人造太阳”有望更快“发光”

2024-03-22 07:28
admin

来源:科技日报

近年来,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日益加深。但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有没有可能一劳永逸地破解人类能源短缺的困局?

随着核技术日渐成熟,被誉为“人造太阳”和“人类终极能源”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或有可能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造福后代子孙。这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氘和氚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并生成大量热能用于发电。

近日,深圳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陈张伟和劳长石教授团队,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南物理研究院)合作,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3D打印一体化自由设计和成形复杂多孔结构正硅酸锂陶瓷件,有望替代传统的微球床结构,成为新一代产氚器件,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该成果已发表在《增材制造》杂志上。

产氚单元就像核聚变反应堆的心脏

自从核反应被发现以来,人们就在不停地探索核能的有效利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能源专家开始将目光投向核聚变。核聚变的原料主要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氘可以在海水中得到,每升水约含30毫克氘。一座1000兆瓦的核聚变电站,每年耗氘量只需304公斤,按此计算,全球海水中的氘足够人类使用上百亿年。

但是,氚几乎不存在于自然界,需要靠氦与锂陶瓷不断催化反应生成。作为磁约束聚变堆的一个重要组件,固态产氚包层是聚变能商业化应用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目前,各国科学家首选的氚增殖剂材料是正硅酸锂(Li4SiO4),通行的方法是将正硅酸锂陶瓷与氦气发生反应产生氚。科学家将实现这一功能的陶瓷部件称为产氚单元。

传统的锂陶瓷产氚单元一般是把正硅酸锂做成直径1毫米左右的微球,并将它们堆积起来,做成球床结构,微球之间的空隙可以注入氦气。

但是,这种产氚单元的填充率有限,而且无法自由调控。此外,微球堆积产生的应力集中,容易造成产氚单元结构形变开裂等破坏,成为球床结构和性能均匀稳定性的掣肘。

一旦产氚单元发生故障,将直接导致聚变反应堆无法平稳运行。因此,科学家一直在尝试优化产氚单元的结构。

另辟蹊径可使产氚效率大幅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2018年,陈张伟和劳长石等人与西南物理研究院另辟蹊径,提出用3D打印正硅酸锂陶瓷单元方法,研制一种全新结构的产氚单元。

但是,3D打印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正硅酸锂对环境特别敏感,极易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造成物相破坏,成为偏硅酸锂。

“为此,我们从正硅酸锂粉体的存储、可打印的粉体浆料的配制、打印工艺的实现到热处理等过程中,均针对环境变量进行了严苛的约束与把控。例如配制粉体浆料过程就需要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进行,并且各类添加剂均为不含水且不能与正硅酸锂产生反应的有机溶剂材料。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浆料的配制和3D打印,能够确保正硅酸锂的物相稳定。”陈张伟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为了让正硅酸锂粉体浆料经过3D打印出来后,能够迅速固化,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固化成形方式。

“陶瓷3D打印有两种主要固化成形方式,一种光固化,另一种是粉末烧结或熔化。”陈张伟说,粉末烧结是用高能量激光直接对陶瓷粉末进行高温烧结,烧成所需的形状,但是因为温度比较高,容易产生开裂,而且精度可控性较差。而光固化不仅开裂缺陷较少,打印精度较高,同时对多孔结构细节具有很强的把控能力。

因此,科研团队选择了光固化的方式,并研发出一种光固化3D打印专用高相纯度正硅酸锂粉体浆料。

陈张伟介绍说:“我们在正硅酸锂粉体浆料中混合了经优选过的有机化学添加剂组分,以及小剂量的光敏添加剂,它对特定波长的光敏感,利用405纳米紫外光对浆料进行照射,可以实现浆料的光聚合固化。”

3D打印出来的结构件,再进行高温烧结,在1050摄氏度的环境中烧制8—10小时实现瓷化,就能去除固化结构中的各种添加剂,且不再跟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些化学添加剂是以物理方式添加进去的,不会对正硅酸锂造成破坏。”陈张伟解释道。

采用这种方法打印出来的产氚单元是一体化无缺陷结构,经过测试,克服了球床填充率有限和应力集中引发的可靠性问题,其稳定性、力学性能比传统微球结构提升2倍。

3D打印出来的这种产氚单元的产氚效率也有望获得大大提升。传统的微球结构占空比最高为65%,而3D打印可以根据需要在60%到90%之间灵活调整,正硅酸锂的比表面积也较微球结构得到大幅增加。

国际同行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提出的3D打印技术在核聚变核心陶瓷部件的制造与应用极具创新性。该研究在核聚变堆应用方面极具前景,将为替代传统球床陶瓷产氚结构和推动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技术商业化提供更多可能。

已完成核聚变反应堆关键部件试制

虽然人类距离可控核聚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向着目标不断努力。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制造方式,颠覆了传统制造模式。3D打印技术可实现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形,具有制造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是复杂构件制造的重要创新方法。在核聚变反应堆中,也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据陈张伟教授介绍,此前,深圳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已与西南物理研究院合作,围绕核聚变堆第一壁CLF-1钢构件的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SLM,金属材料增材制造中的一种主要技术途径)及其组织性能调控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首次将非均质双/多模组织设计思路引入到SLM成形高强韧低活化马氏体钢(RAFM,为未来核聚变堆研发的钢种)的开发,基于SLM工艺参数和扫描策略的优化,SLM成形CLF-1钢兼具高强度与高塑性,其综合强韧性显著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RAFM钢。

这项研究为3D打印高强韧RAFM钢的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促进核聚变堆关键部件组织性能可控的一体化成型。

另据媒体报道,2018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已经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核聚变堆关键部件——包层第一壁样件的试制。

研究人员以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为原材料,打印出来的部件样品尺寸精度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致密度达到99.7%,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LAM钢强度相当。同时,研究还发现3D打印的逐层熔化和定向凝固特性导致了不同方向上CLAM钢组织和性能的差异,这种差异未来可以通过扫描方案优化和熔池形核优化等方式有效降低甚至消除。该研究表明,3D打印技术在核聚变堆等先进核能系统复杂构件制造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基础科学的日新月异和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使人类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探索充满想象空间,未来核聚变堆的各个零部件全是由3D打印制造出来的并不是没有可能。

相关文章

  • 淘宝造物节h5怎么做的?原理是什么?

    淘宝造物节h5怎么做的?原理是什么? 很多人说淘宝造物节H5能炸了朋友圈,活动的H5效果简直不要太好。,实际用户们早就见过这种玩法了,只不过以前都是用在真实场景图片上,而这次是首次用在插画上,所以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新鲜感。,但我们通常又会认为canvas相比div+css是更好的解决办法,并且效率更高。

    2024-03-22 19:14
  • 十年科技路:这些项目半路翻车或死在创业路上

    十年科技路:这些项目半路翻车或死在创业路上 该公司仍然存在,但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它都面临崩溃;而在这期间,没有运送出一辆汽车。,年轻血液可能并不能真的让人长久生存下去,但或许对疾病以及衰老现象等会有所改善。,不用像在Instagram上那样需要关注某个人,只要你打开Color就可以查看附近用户发布了哪些图片。

    2024-03-22 09:03
  • 2D还是3D?癌症研究模型选择需慎重

    2D还是3D?癌症研究模型选择需慎重 现有的用于研究癌症生物学特性的体内和体外模型都被时间证明是有效的,但是每种模型又有其局限性,例如基因工程小鼠模型虽然考虑到了肿瘤生长及其微环境,但是受到可量化性、时间和成本的限制[3];基于异种移植的模型则在规模上受到限制,而且在体外很难操作;体外二维单层细胞培养(2D细胞培养)常用于对肿瘤生长和药物敏感性等的基因组水平的研究,但其缺乏疾病的很多特征,包括缺氧[4]、细胞相互接触改变[5]和代谢重

    2024-03-22 08:25
  • 云撸猫从未如此真实,谷歌3D动物走红

    云撸猫从未如此真实,谷歌3D动物走红 吸猫重度患者从未感受过如此真实的云撸猫,你甚至要怀疑家里是否当真养了一直浣熊。,当然你也可以像神奇宝贝训练师一样,把老虎放在草地上,将自己的后花园变成动物园。,此外,谷歌AI团队近日公布了一种全新的移动端3D识别方案:Objectron,其特点是可通过AI模型,在2D图像中预测物体在场景中的位置、尺寸和方向,可用于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图像检索、AR等场景。

    2024-03-22 08:19
  • 失传近300年的“绝世好钢”重出江湖!科学家3D打印出大马士革钢

    失传近300年的“绝世好钢”重出江湖!科学家3D打印出大马士革钢 这两种成分单独做刀剑,都帅不过三秒,但是结合在一起,却是锋利度和韧性兼具,所向披靡。,按照普通成年男子极限硬拉力70kg计算,如果想把一根8毫米直径的3D打印钢筋拉断,大约需要95位男士齐上阵。,利用3D打印技术还可以直接在直径不到200μm(约为头发丝粗细)的光纤顶端制造内窥镜,精密程度叹为观止。

    2024-03-22 07:18
  • 芯片搭积木 三星官宣X-Cube 3D封装技术:可用于7/5nm工艺

    芯片搭积木 三星官宣X-Cube 3D封装技术:可用于7/5nm工艺 台积电、Intel之前都公布了3D封装技术,技术风向大同小异,具体的实现方法不同,Intel的3D封装叫做Foveros,已经在Lakefield芯片上应用,集成了10nmCPU、22nmIO核心。,此外,TSV技术还可以大幅缩短芯片之间的信号距离,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降低了功耗,并且客户还可以按需定制内存带宽及密度。,目前三星的X-Cube技术已经可以用于7nm及5nm工艺,三星将继续与全球无经

    2024-03-22 07:10
  • 众趣科技:起于体感游戏的火花,如何让三维实景成为一个大生意

    众趣科技:起于体感游戏的火花,如何让三维实景成为一个大生意 此前,三维光学检测仍以工业用途为主,民用领域受限于成本和可靠性,一直难以发展。,某种程度上,Kinect是一个起点,有了它,3D传感在民用领域的巨大前景开始显现。,”第三层则是空间规划,这正是数字孪生体的核心价值,也是众趣未来更大的应用空间,孪生体与实体(比如工厂)完全相同,等到一切模拟运转顺利,则可交给实体,真正实际应用。

    2024-03-22 07:05
  • 阿里开源3D-FUTURE数据集 建模时间可从3小时降至10秒

    阿里开源3D-FUTURE数据集 建模时间可从3小时降至10秒 DoNews8月26日消息(记者翟继茹)26日,记者从阿里云方面获悉,其开源的业界首个工业级大型3D家具数据集3D-FUTURE,在保证工业级质量前提下,可以将建模时间从3小时降到10秒,建模成本可降低9成。,阿里资深算法专家乐田表示:“3D重建是3D机器学习的核心,只有在高质量3D数据集支持下,工业级3DAI建模才能满足更大规模的产业需求。,”目前,阿里3DAI技术已成功应用在淘宝3D购、躺平设

    2024-03-21 22:15
  • 3D视觉与机器人公司视比特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和玉资本领投

    3D视觉与机器人公司视比特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和玉资本领投 本轮融资将用于用户3D视觉软硬件平台标准化、智能化及技术研发、团队扩建、市场推广等方向。,除此之外,2020年视比特在智慧物流行业成功交付了多个3D视觉引导机器人无序分拣快递包裹项目。,据悉,视比特目前已发展至近百人,在机器人复杂交互场景下的3D视觉、柔性控制、手眼融合、高精度检测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24-03-21 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