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神奇的抗癌明星有啥秘诀?科学家们在学术期刊上“吵”起来了

2024-03-22 07:32
admin

来源:学术经纬

在颜值即正义、萌就是王道的当下,一种被说成“最丑哺乳动物”的小家伙却俘获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这家伙皮肤皱巴巴、长着突起的“龅牙”,眼睛小而无神,长相堪称奇异。而它的许多生理特点更是奇特,比如不怕痛,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长期存活,少有衰老迹象,寿命超长,并且几乎不会得癌症。

它就是裸鼹鼠,一种体型和小鼠差不多的啮齿动物。

最丑哺乳动物的奇葩特性:不得癌症、或不衰老,但呼吸新鲜空气会发疯最丑哺乳动物的奇葩特性:不得癌症、或不衰老,但呼吸新鲜空气会发疯

裸鼹鼠不同寻常的抗癌实力令人羡慕。科学家们希望找出这种动物对癌症几乎完全免疫的原因,从而理解癌症为什么会在人体中发生,找出更好的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

一直以来,人们猜测,裸鼹鼠的健康细胞有着很强的抵抗癌变的能力,也就是不太会转变为癌细胞。然而,近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却提出,或许并非如此,裸鼹鼠的超强抗癌能力另有原因。

研究机构的新闻表示,这是科学家们首次证明,在其他啮齿动物身上让细胞癌变的致癌基因,同样可以让裸鼹鼠的细胞发生癌变。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顶尖学术期刊《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论文并不常见地以“mattersarising”形式发表,是对7年前一项曾登上《自然》封面的重磅研究提出的质疑。在2013年的那篇论文中,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发现,把致癌基因分别导入小鼠细胞和裸鼹鼠的细胞,小鼠细胞会发生癌变,但裸鼹鼠的细胞不会。

时隔几年,随着裸鼹鼠基因组的公布和新技术的发展,英国剑桥的研究小组尝试着基于上述发现,在裸鼹鼠细胞内找出抵抗癌变的基因,结果意外发现,裸鼹鼠的健康细胞其实也会“黑化”。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人员总共分析了79种不同的细胞系,分别来自11只裸鼹鼠的肠、肾、肺、胰腺和皮肤组织。他们用改造过的病毒为载体,将致癌基因SV40LT和HRAS(G12V)引入细胞。

“让我们惊讶的是,受感染的裸鼹鼠细胞开始在实验室的培养条件下增殖起来,并迅速形成细胞克隆。这种加速生长告诉我们,它们发生了癌变。”第一作者FazalHadi博士说道。接着,研究人员把这些裸鼹鼠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小鼠体内长出了肿瘤,并在随后几周,肿瘤越长越大。

用另一位研究负责人WalidKhaled博士的话说,“这个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裸鼹鼠抗癌能力的认识。”

图片来源:Pixabay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人员分析说,矛盾的实验结果可能源于实验技术的差别,过去的细胞转基因技术未能让致癌基因在裸鼹鼠的细胞内大量表达。

美国的研究团队也做出了回应,认为这组新的实验中,大量致癌基因生产了过多的蛋白质,超过了裸鼹鼠天然的抗癌机制。“天然情况下,我们通常不会看到如此高表达的基因。”罗切斯特大学的VeraGorbunova教授说。

根据新的实验结果,英国研究人员推测,并不是裸鼹鼠的细胞本身阻止了癌变,有可能是裸鼹鼠的体内环境抑制了癌症的发展。他们提出了新的方向,例如裸鼹鼠的免疫系统有何独特之处。毕竟我们现在知道,免疫系统在保护我们远离癌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新兴的免疫疗法发挥作用也是因为有效利用了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

WalidKhaled教授说道:“如果我们能弄清楚这些动物的免疫系统有何特殊之处,如何保护它们不得癌症,那么我们或许能开发出帮助人类预防癌症的方法。”

而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用新的证据不断修正、甚至推翻过去的认识,正是用科学方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常规”做法。自然中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等着我们去挖掘。

相关文章

  • 科学家的愿望终于实现!"鼹鼠"成功在火星表面打洞

    科学家的愿望终于实现!"鼹鼠"成功在火星表面打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鼹鼠”成功在火星表面打洞。,“鼹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三个关键工具之一,但1年多以来,任务人员在部署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数百万公里之外进行故障排除是一项真实的挑战,我们还需要观察鼹鼠是否会挖洞。

    2024-03-22 07:47
  • 跨境进口不火了?它第1天就拿到了融资

    跨境进口不火了?它第1天就拿到了融资 签约仪式发布会后,记者与洋鼹鼠创始团队就平台建设思路与运营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对话。,电子产品还要再过一段时间,不能太着急,母婴、食品、美妆都是很好的引流品类,要先把这些商品做好做扎实。,过一阵我们把轻奢类商品一上线,跨境进口的这些爆款产品基本上就都覆盖到了。

    2024-03-13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