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复制失败后“倒戈”,这种病毒“残次品”或是新冠克星

2024-03-22 07:34
admin

来源:科技日报

这种颗粒比正常病毒小,所以它复制起来可能要比正常的病毒更快。但细胞工厂里病毒复制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正常的病毒复制变得很困难。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面对新冠病毒人类还有很多未知,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寻找各种“武器”,如特效药物、疫苗等,希望能阻击其的蔓延。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日前报道:西班牙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抗病毒药物,其研究重点是缺损性干扰颗粒——一种常见于RNA病毒的“分子寄生物”,其自身并没有致病能力,但有望阻断新冠病毒感染。

抢夺病毒复制所需的基因组件

“报道中提到的‘分子寄生物’并不是真的寄生物,只是一个概念,所指的就是缺损性干扰颗粒。它们就像‘寄生虫’一样,需要仰赖宿主提供必要的‘零件’,来长期或暂时地寄生于宿主身上,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纯琪介绍,在病毒领域,这种寄生现象比较常见。比如丁肝病毒,我们很多人体内都有,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的健康,只有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了同一个细胞,才能进行大量复制,丁肝病毒外壳使用了乙肝病毒的外壳。

“缺损性干扰颗粒简称DI颗粒,是指那些因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基因某一点突变而产生的不能正常进行复制的病毒,也称缺陷病毒。缺陷病毒能干扰同源的正常病毒的生活周期,这也是称其为干扰颗粒的原因。”陈纯琪说。

对于DI颗粒的诞生,陈纯琪用了一个“病毒工厂生产残次品”的比喻。当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就变成了一个病毒工厂,病毒在工厂里完成RNA的复制以及蛋白质合成装配,复制生产出一个个完整的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被制造出来后,释放出厂再去感染其他细胞。

“然而病毒复制的过程太快了,RNA又不是非常稳定,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奇怪的突变、重组,其中有一定概率会发生亚基因组的缺失突变体,也就是生产出残次品,这种残次品就是DI颗粒。这种小颗粒因为只有部分RNA,缺少遗传信息等材料,因此当它独自存在于细胞工厂的时候,无法完成复制生产。”陈纯琪介绍,某些DI颗粒厉害的地方在于,当它们和完整的病毒同时存在于一间细胞工厂的时候,就会争抢正常病毒复制中的组件和材料来完成自我复制。

“而且DI颗粒比正常病毒小,所以它复制起来可能要比正常的病毒更快。但细胞工厂里病毒复制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正常的病毒复制变得很困难。DI颗粒不断地与正常病毒争抢资源进行复制,最终变相地终止了正常病毒的复制过程。”陈纯琪说,这就是DI颗粒为什么能导致病毒因无法自我复制而消亡的原因。

分子克隆让DI颗粒变得更强大

科研人员早在五十年前就发现了病毒复制的这个漏洞,近二十年来才开始进行研究,不过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应用案例。

“可以说,DI颗粒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人类发现的自然现象。”陈纯琪介绍,目前已发现很多病毒有这种缺损性干扰颗粒,比如流感病毒。病毒复制很快,难免有残次品产生。有的残次品可能就不能活下来,但有些残次品,如DI颗粒就能活下来,并且能大量复制,但不致病。基于这种发现,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甚至可以调整DI颗粒的内容物,让它复制性更强,从而抢夺完整病毒复制所需的更多物质。

“获得DI颗粒并不难,运用病毒学、细胞学的技术,通过培养病毒细胞,每次一发现DI颗粒就筛选出来,而后继续培养继续筛选,就能获得很多这种小颗粒。”陈纯琪表示,不过DI颗粒也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要求,太大或者太小可能都不行,这时就需要分离。按大小分离需要不同孔径的过滤膜,可以使用电镜,能看到大小不一的颗粒,然后把它分离出来。这个过程一般会用物理方法,通过颗粒的重量差异进行分离。

“大自然工厂比人类厉害得多,因此我们想获得DI颗粒,一般通过以上方法进行分离和筛选就可以了。如果想给DI颗粒增加‘武器’或者‘通信工具’,还需要分子克隆技术。”陈纯琪举例,比如把这种技术应用于对抗疾病或者肿瘤,可能就需要分子克隆技术改造DI颗粒,让其带有治病或者杀死肿瘤细胞的基因。

“对于一项技术,理论上对人体无害的才会拿来应用。但是当人体本身感染一种病毒的时候,再给人体注入另外一种病毒,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陈纯琪表示,虽然目前没有在人体中试验过这种技术,但是在针对流感病毒的实验中,曾经完成过流感病毒DI颗粒的动物实验,效果还很不错。

为战胜新冠病毒提供了新思路

前述报道指出,研究人员将探索在新冠病毒等冠状病毒感染过程中是否存在DI颗粒。同时,他们将验证这种颗粒是否具有干扰并消灭感染细胞中新冠病毒的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当将这种颗粒嵌在病毒包膜当中时,它与整个病毒没有区别,能够像病毒一样,在细胞之间或患者之间传播。如果健康人仅感染了这种颗粒,那么颗粒将无法复制并且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如果人体感染了这种颗粒和完整病毒的混合物,那么病毒将发生自身复制,同时颗粒也会复制,启动与病毒复制之间的竞争,挤占病毒复制的资源,最终导致病毒消亡。基于这种思路,这种颗粒还可以“人传人”,使用后的人群可以将疗效传给周围人。

但陈纯琪表示,和疫苗技术有很多临床经验可以参考相比,这项技术之前没有应用的先例,因此一切都需要摸索着前进。很多未知的东西还需进一步评估。

“目前这项技术应用于新冠病毒的治疗可能会存在几个问题。”陈纯琪解释,首先,DI颗粒合成蛋白装配的外壳和新冠病毒一样,因此人体自身免疫力也会对它进行攻击,所以进入健康人体内的新冠病毒DI颗粒,是否会引起炎性风暴还需要评估;其次,理论上DI颗粒可以很好地抢夺新冠病毒的资源,但是它们大量存在于正常细胞里,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DI颗粒是否能长久地存在于正常细胞里,多久被人体代谢掉,这些也是未知数;最后,新冠病毒作为RNA病毒非常容易变异,DI颗粒会不会发生复杂的改变,这也需要长期观察。

“不过,DI颗粒作为一种全新的思路,为人类在寻找战胜新冠病毒方法的道路上,又增加了一件‘武器’。这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会的一种方法,通过抓住病毒的漏洞,而后再利用这个漏洞去攻击消灭病毒。”陈纯琪说。

相关文章

  • 新冠可怕后遗症出现了,张文宏凌晨发文:真相远不止这些

    新冠可怕后遗症出现了,张文宏凌晨发文:真相远不止这些 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一些新冠患者还会出现包括注意力、专注力、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和记忆力受损等情况。,被治愈后,戈贝尔在接受家乡媒体法国《队报》的采访时谈到了:“嗅觉还没有100%恢复。,”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2024-03-22 22:02
  • 病毒伪装成微信扣手机费 女子200元被吸光

    病毒伪装成微信扣手机费 女子200元被吸光 ”市民郭女士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反映说,她更新了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发现之前安装的“天天酷跑”竟然是病毒。,安装后,后台会启动服务,未经允许私自发送大量扣费短信;该病毒还能够在后台屏蔽相关回执短信,使得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订购了大量扣费业务,造成了资费消耗。,对此,百度手机卫士安全专家提醒手机用户,下载手机软件时一定要到官方网站或正规站点,或者使用各类主流的安卓应用市场直接下载;另外,注意

    2024-03-22 21:05
  • 病毒模式引流淘宝客是什么样子的?

    病毒模式引流淘宝客是什么样子的? 病毒模式引流淘宝客大家了解吗?病毒营销除了在微信、QQ上的营销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平台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前面跟大家说了怎么看淘宝客引流,下面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病毒营销在淘宝客中的应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推出一套有价值教程,如果您想要学习,需要推广100个ip到该教程的广告页面,或者您想要免费获取某个软件,就需要将指定链接发送至100个群,凭借截图免费获取。,最后,我们来说说成功的病毒式流

    2024-03-22 12:53
  • 勒索软件“变形术”升级 大规模垃圾邮件瞄准银行

    勒索软件“变形术”升级 大规模垃圾邮件瞄准银行 2019年第3季度勒索软件检测类型TOP10第三季度报告与第二季度存在类似的一些状况,本季度勒索软件感染的高发地是巴西、中国与印度,高发行业则是制造业、保险这两个行业,这些地区与行业的共同点在于,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都相对薄弱,而且终端设备数量庞大,更容易被勒索软件找到可乘之机。,挖矿病毒运行后,进程会占满CPU资源,导致电脑卡顿,给业务带来巨大影响。,随着近期“区块链”再次变成热门话题,挖矿病毒很

    2024-03-22 09:16
  • 满足这4个条件,疾病就可以被永久消灭?

    满足这4个条件,疾病就可以被永久消灭? 虽然我们仍然不清楚原因,但这些特征让人们更容易追踪新的天花感染,并且能迅速阻止疫情暴发。,麦地那龙线虫是一种在生物学上与天花病毒具有很大差异的病原体,这也使它很难被消除。,但在过去五年,医生发现麦地那龙线虫还能感染除人之外的其他动物,因此消除这种寄生虫变得越来越困难。

    2024-03-22 09:10
  • 他们分析41个肺炎病例,发了一篇《柳叶刀》论文

    他们分析41个肺炎病例,发了一篇《柳叶刀》论文 而ICU患者在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凝血酶原中位时间12.2s,中位D-二聚体水平为2.4mg/L),这或许能够帮助临床医生预测入院患者的病情进展。,抗病毒治疗:1月23日,之前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艾滋病治疗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对他有效,服用后只用了一天体温就好转。,网络上总有人说:“这次疫情赶上了春运,一定

    2024-03-22 08:50
  • 9名患者基因序列分析再次指向新冠病毒起源于蝙蝠

    9名患者基因序列分析再次指向新冠病毒起源于蝙蝠 与杭州舟山市蝙蝠上采集到的病毒基因序列相似最高那么,2019-nCoV病毒到底从何而来?,研究者们给出了四个理由:第一,疫情于2019年12月下旬首次报告,当时武汉多数蝙蝠物种正在冬眠。,第二,华南海鲜市场没有出售或发现蝙蝠,而各种非水生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可供购买。

    2024-03-22 08:50
  • 疫情之下,国内外社交平台如何精准辟谣?

    疫情之下,国内外社交平台如何精准辟谣? 从1月6日国家疾控中心内部发文,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开始,有关此次肺炎的新闻和谣言开始齐飞,从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到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中不少谣言不乏有权威媒体的背书。,未来几周内,Facebook还会与更多合作伙伴获得数据联系,比如通过CrowdTangle之类的工具帮助用户了解如何在线讨论问题,从而更好地告知信息。,目前此项活动已经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香港,日本,马来西亚

    2024-03-22 08:50
  • 门把手发现病毒?专家:别怕 只是病毒"碎裂了的尸体"

    门把手发现病毒?专家:别怕 只是病毒"碎裂了的尸体" (七)若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有且有类似病人近距离接触过,请戴上一次性医用口罩及时到医院就诊。,(三)日常家居类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因此,我们仍需要呼吁,请大家一定要经常清洁双手,在未洗手前不要触摸自己的口鼻和眼睛。

    2024-03-22 08:50
  • 检测“战疫”:11家创新公司在行动 背后都有VC/PE

    检测“战疫”:11家创新公司在行动 背后都有VC/PE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报告显示,疫情发生以来,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管理人不仅捐款捐物,更是发挥基金作为投资方的影响力,在病毒检测制剂和系统研发生产领域,与投资企业一道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投入,共同挺身而出。,北极光创投投资企业卡尤迪紧急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核酸提取RNA检测试剂盒获得权威机构验证,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在1分钟内加样快速筛查,由企业捐赠的仪器和试剂已由军科院

    2024-03-22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