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超前点播”成视频网站常态,谁更愿意付费?丨调查

2024-03-22 07:35
admin

在近期火爆的《隐秘的角落》播出之时,记者仅通过朋友圈就得知身边的朋友不下十人都付了18元去提前看此剧,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花这种钱,而他们也不是追星族。

尽管争议声不断,会员“付费超前点播”仍然成为了各视频平台大力推行的观剧新方式。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自去年暑期档《陈情令》以来,至今已有超过40部剧集开启了“付费超前点播”模式,并且越来越多新开播的剧集正在加入这一行列。40余部付费超前点播剧集,近八成都是IP改编剧,近四成为古装题材,且无一例外都是网播剧,没有台网联播的剧集。

日前,新京报针对“付费超前点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会付费超前点播追剧的观众约占四成,他们更愿意为优质的内容付费;不会付费的约六成,主要是不满视频平台用“超前点播”割韭菜的做法,其次认为目前超前点播的定价过高;男性观众比女性观众更容易接受付费超前点播追剧;愿意付费超前点播的剧集类型上,“悬疑”的得票数是第二名“爱情”的约两倍,但在已开启“付费超前点播”模式的剧集中,悬疑题材占比并不大。

《隐秘的角落》《隐秘的角落》

一、争议声难阻“付费超前点播”走向常态化

“付费超前点播”追剧模式,指视频平台的用户在已付费购买会员的基础上,再付相应的费用提前解锁剧集内容。这一模式源起于2019年暑期档热播剧《陈情令》,“30元解锁大结局”为平台赚取了不菲的收入,而后《庆余年》播出后平台再推超前点播,引发了舆论风波。发展到现在,付费超前点播观剧的点播形式和收费价格均已趋于稳定。

1、超前点播伴随争议而生,收益目前平台独享

付费超前点播观剧,腾讯视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陈情令》播至尾声,腾讯视频宣布,VIP会员可以单集6元的价格提前观看最后6集,也可以花30元直通大结局。去年11月,借由与腾讯视频联播《从前有座灵剑山》《庆余年》,爱奇艺成为第二个开启“付费超前点播”模式的视频平台。优酷和芒果TV从今年3月起,陆续有开播新剧采取了“付费超前点播”的方式,至此四大视频平台全部入局。其中,优酷的《叹息桥》还尝试了“12元超前点播全剧(15集)”的单片付费新模式。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此举是“想给真正的好内容定个价,也让精品内容更具有价值”。

付费超前点播观剧模式,自《陈情令》以来一路伴都随着争议。《陈情令》的会员付费超前点播模式,当时被不少网友认为是重复收费“割韭菜”的行为。因为VIP会员本身需要付费获得,再设付费超前点播,VIP会员实质上变成了“花钱买了再花钱的资格”。《陈情令》超前点播规则当时宣布后,#拒绝陈情令点播#的相关话题多次冲上热搜,但视频平台不为所动。而事后的相关数据显示,《陈情令》大结局付费超前点播量达到520万,平台因点播获得的收入估计超过1亿元。

此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两家联手推出《庆余年》“50元更新日多看6集”的超前点播,遭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对。会员用户普遍认为自己被视频平台套路了,当初的购买VIP会员协议里可没写明还有这种VIP之外再设置VVIP的规则。舆情汹涌之下,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取消了“50元更新日多看6集”的点播方式,改为会员在提前看6集的基础上,额外享有3元每集的超前点播权。

身为爱奇艺会员用户的吴声威律师,就此以“网络合同纠纷”为由提起诉讼。今年6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做出判决,认定爱奇艺“超前点播”损害原有会员权益。“原有会员”,指的是点播服务出来之前就已经是会员的用户。但判决同时也认定“超前点播模式本身并无不妥”。新京报记者查阅发现,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两家平台VIP会员服务协议现均已更新,更新版对超前点播和VIP额外付费有了对应的规定。

有网友好奇,付费超前点播剧集的剧方和主创,能否从点播收益里分一杯羹?资深制片人L向新京报表示,目前这还是完全属于平台的“蛋糕”,和剧方以及主创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们跟平台的合约里就没有涉及这一块。可以作为参照的是,《庆余年》主演张若昀去年12月被问及此事明确回应:“这50块钱又没到我兜里。”今年5月底,有投资者提问A股上市公司华策影视:“腾讯视频播出的《暖暖,请多指教》,3块一集的超前点播,贵司有分成吗?”董秘回答:“目前没有”。华策影视旗下公司为该剧的出品方。

2、付费超前点播常态化,古装和IP改编占多数

自《陈情令》开启付费超前点播模式,至今已近一年。新京报记者梳理了2020年6月30日之前开播的剧集,发现采用付费超前点播模式的剧集超过40部。其中,去年一共有5部付费超前点播剧集,分别是《陈情令》《明月照我心》《没有秘密的你》《从前有座灵剑山》《庆余年》。今年上半年开播剧,将近40部付费超前点播,其中不乏口碑与热度并重的《龙岭迷窟》《传闻中的陈芊芊》《隐秘的角落》等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以来,付费超前点播剧集数量增长明显提速。1月开播的有4部剧集开启了付费超前点播,2月开播的有3部,而从3月到6月几乎每个月都有8部新剧付费超前点播,付费超前点播常态化趋势明朗。

另一方面,付费超前点播观剧的模式和价格也逐渐固定。去年的5部付费超前点播剧,出现了4种不同的点播方式和价格——《陈情令》6元/集,30元打包解锁最后6集;《没有秘密的你》2元/集;《明月照我心》《从前有座灵剑山》都是3元/集;《庆余年》从“50元更新日多看6集”变回了3元/集。这说明平台当时对付费超前点播模式也在摸索和试水。今年以来的近40部付费超前点播剧,模式相对统一。基本上分为两种:第一种,限时一次性付费直通结局,或3元/集逐集解锁;第二种,VIP会员每周抢先看下周剧集,外加可选择3元/集逐集解锁。

那么,什么样的剧平台会开启付费超前点播模式?新京报梳理了付费超前点播的剧集共44部,其中IP改编剧33部,占比高达75%,其中不少改编自知名网文大IP,譬如蝴蝶蓝同名小说改编的《天醒之路》、猫腻同名小说改编《庆余年》、墨香铜臭小说《魔道祖师》改编的《陈情令》等;古装题材17部,占比接近四成,且全部是IP改编剧。资深制片人L告诉新京报,古装IP改编剧本来就是平台重点投入的类型,制作成本和明星配备双高。“平台认为这种剧自带高黏性的粉丝群,容易出爆款,非常适合付费超前点播。《陈情令》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位视频网站工作人员向新京报透露,“古装+IP改编”是平台开启付费超前点播模式的参考因素,但非必要条件,剧集的口碑和热度也很重要。以5月28日开播的《月上重火》为例,改编自君子以泽的同名小说,主演罗云熙粉丝众多,硬件很适合做付费超前点播。但该剧口碑热度都没起来,拼播的“爱优腾”最后开启“0元直通大结局”,相当于免费提前放出全集。网友都有些难以置信:“这次连韭菜都不割了?这剧再怎么糊也会有一些粉丝愿意买单的吧?”至于超前点播没有台网联播的热剧,比如《安家》《猎狐》《三叉戟》等,上述工作人员认为这太正常了,“电视台不能答应啊。现在很多台网联播的剧,视频网站要等电视台播完转天的零点才能上线。”

新京报统计超前点播剧集:

二、付费超前点播追剧,你愿意吗?

对视频平台而言,付费超前点播观剧开辟了新的收入渠道。今年2月,爱奇艺CEO龚宇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目前超前点播的剧较少,在总收入占比不高,但模式很成功,未来会成为一种常态。对普通观众来说,他们为什么愿意在花钱充了会员的基础上再花钱超前点播追剧?目前视频平台提供的内容,匹配了付费超前点播的观众的需求了吗?新京报针对“付费超前点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

1、谁更愿意付费?

男性观众更能接受,优质内容才是关键

调查问卷显示,40.67%的受访者表示会花钱超前点播追剧,59.33%的受访者不会。愿意花钱超前点播追剧的观众,主要看重剧集的品质,“只要剧好就愿意花钱”,其次是“容易沉迷于追剧,想早些解锁大结局”;不愿花钱超前点播追剧的观众,主要因为“反感视频网站用‘超前点播’的方式割韭菜,不想惯这毛病”,其次是认为“‘超前点播’的价格高,追不起”。由此可见,视频平台在推进《陈情令》《庆余年》付费超前点播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反感。此外,目前剧集付费超前点播的价格普遍为3元/集,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认为这一价格还是过高,要是能便宜一点更好;约两成的受访者认为价格合适,可以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是否会花钱超前点播追剧,受访观众的回答呈现出性别上的差异。男性受访者中,愿意为超前点播追剧而花钱的更多,占比68.42%;女性受访者中,愿意为超前点播追剧而花钱的比例为31.25%。男性受访者如果不会花钱超前点播追剧,主要是因为剧集不够好,“没有遇到值得花钱的剧”,其次是“从来没有花钱追剧的习惯”。关于“怎么看待视频网站推出的付费‘超前点播’观剧模式”的问题,认为视频平台“再次割韭菜、吃相难看”的总得票数遥遥领先。但女性受访者对此更为敏感,超过六成都选了该选项,男性受访者选这项的四成多,而另外有31.58%的男性受访者认为这一做法“让好的内容获得更多收益,无可厚非”。

新京报调查超前点播受众情况:

2、为什么而付费?

悬疑题材一马当先,点播内容未能匹配

针对“更愿意花钱超前点播的题材类型”的问卷结果显示,悬疑题材得票数是第二名爱情题材的约两倍。还有观众选了“其他”,补充写道,愿意为“好看的剧”,或者是“精彩的、想要尽快了解结局的剧”而花钱。大三学生小玫就是愿意为“好看的剧”额外花钱的观众。她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不管是单集收费超前点播,还是打包解锁大结局,只要剧的品质够好,她都愿意付费。但有个前提,点播价格和方式要在开播前就告知。“我觉得这是起码的尊重吧。我鄙视那种一开始不说清楚,剧火了突然跳出来搞付费超前点播的。这就是坐地起价的奸商。那我花钱买了会员,剧不好看能退钱吗?”

观众愿意为了好的内容付更多的钱,但视频平台目前提供的付费超前点播的剧集,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陈情令》以来的44部付费超前点播剧,除了《夏夜知君暖》之外均已在豆瓣网有评分,其中6分以下的多达10部。即是说,超过两成的付费超前点播剧不及格。此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众更愿意为悬疑类剧集花钱超前点播。纳入统计的44部付费超前点播剧里,评分最高的三部剧也都与悬疑题材相关——《隐秘的角落》(8.9)《叹息桥》(8.9)和《龙岭迷窟》(8.3)。然而,悬疑题材在这44部剧里占比20.4%(9部),古装和爱情题材才是主流,加起来占比超过七成。

新京报记者杨莲洁

编辑佟娜校对赵琳

相关文章

  • 会员再加点播费,别过早薅秃一只羊

    会员再加点播费,别过早薅秃一只羊 会员只免前端广告,热播大剧基本都有中插的硬广软广,有些甚至不能跳过。,有此种种不堪“前科”,还不识相地鼓捣出个50块钱“超前点播”,不犯众怒才怪。,长期持续供给优质内容和服务,才能反哺孕育会员体系健康良性成长,该是常识。

    2024-03-22 09:06
  • 超前点播《庆余年》引争议 有律师起诉视频平台

    超前点播《庆余年》引争议 有律师起诉视频平台 近日,网剧《庆余年》热播,网友催更的呼声也很高,许多用户为了能提前看剧,在视频平台充值成为了会员。,争议焦点是“会员格式条款”律师吴声威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起诉材料已经以邮寄立案的方式寄给海淀法院。,吴声威的诉讼请求中并没有提及经济赔偿,除了要求爱奇艺取消超前点播功能,大部分是针对《VIP会员服务协议》部分内容请求法院确认无效。

    2024-03-22 09:04
  • 《庆余年》超前点播,一场两败俱伤的大型付费实验

    《庆余年》超前点播,一场两败俱伤的大型付费实验 抗议声浪巨大,但事实是骂声与氪金同在,网传腾讯视频最终点播营收超1.5亿元,赚得盆满钵满。,具体到《庆余年》,如视频平台未在宣传图片中标注超前点播字样,则可能导致消费者误认为仅需开通会员即可观看全部更新剧集,在此情形下,应当为消费者提供解除《VIP会员服务协议》,并提供退还服务费用的选择和途径。,”前述影视行业从业人士称,很多用户抱怨国产电视剧质量如此之差,视频平台居然还在考虑“薅羊毛”,对此她很

    2024-03-22 09:03
  • 十大行业"乱象"之视频网站:超前点播会员还要单交钱

    十大行业"乱象"之视频网站:超前点播会员还要单交钱 黑猫投诉盘点2019年热门消费维权事件,发布“1号关注”揭晓十大行业“乱象”,带你走进那些真假套路。,其中,这一年来最让观众“吐槽”的就是“付费超前点播”这种形式了。,买了会员,想看全集还得再交钱。

    2024-03-22 08:29
  • 骂声中,超前点播是如何成为标配的?

    骂声中,超前点播是如何成为标配的? 我们还是以陈芊芊为例,6月1日晚8点腾讯视频开启了超前点播,3个小时后,网上相关的资源已经铺天盖地。,截止6月3日凌晨1点,微博话题#爱奇艺超前点播庆余年被判违法#下,累计阅读量3.6亿、讨论5.2万。,2019年12月11日,腾讯视频联手爱奇艺宣布,VIP用户可以再花50元每周提前观看6集《庆余年》后,这部本来在2019年底口碑爆棚的网剧,数次因超前点播被骂上热搜。

    2024-03-22 07:49
  • 专访超前点播案原告:爱奇艺隐私合规有问题 希望尊重用户

    专访超前点播案原告:爱奇艺隐私合规有问题 希望尊重用户 新浪科技讯6月6日下午消息,近日,《庆余年》超前点播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并当庭宣布判决结果,诉讼内容和判决结果再次将“超前点播”推上热议风口。今日,新浪财经对爱奇艺“超前点播”案原告、法律博主吴声威进行了专访。吴声威认为,超前点播可以存在,但是存在的方式以及落地,爱奇艺方始终“处理不当”。“超前点播可以存在,但处理方式不当”根据此前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爱奇艺VIP会员服务协议》部分无效;

    2024-03-22 07:47
  • “爬山警告”出圈,天价版权下的自制剧终于爆发?

    “爬山警告”出圈,天价版权下的自制剧终于爆发? 在知乎、豆瓣、微博、小红书等多个平台,都引发了对剧情甚至原著小说的热议。,不难看出,爱奇艺近几年对于自制剧集十分看重,这既是自身规划,更是外界激烈的竞争条件所致。,爱奇艺副总裁陈宏嘉曾对媒体吐过苦水,“单靠广告收入,很难让视频网站实现收支平衡。

    2024-03-22 07:39
  • 庆余年付费超前点播案:腾讯输了官司 却赢了商业模式

    庆余年付费超前点播案:腾讯输了官司 却赢了商业模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腾讯视频超前点播案迎来最新进展。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腾讯视频VIP会员的相关条款无效,新增的“会员超前点播”条款不对原有会员生效,赔偿原告消费者公证费1500元。此事因2019年的热播剧《庆余年》而起,当事人林健作为腾讯视频会员发现需额外付费点播最新内容而起诉腾讯。8月12日,林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法院认定腾讯视频增设“超前点播”、会员含广告等宣传不属于欺诈

    2024-03-22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