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时隔十多年 我科学家再次听见一颗黑洞的“心跳”

2024-03-22 07:43
admin

来源:科技日报

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心跳”——X射线准周期震荡信号。十几年后,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发现这个信号仍在持续。这项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金驰川主导,研究结果近日已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这个特殊的黑洞被命名为REJ1034+396,是一个距离地球6亿光年的超大质量黑洞。2007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这个黑洞的X射线辐射具有一小时左右的周期性震荡信号。2011年,由于该黑洞的视线方向离太阳太近,对其“心跳”信号的监测也就停止了。

直到2018年,科学家们有机会再次对这个黑洞开展观测。金驰川研究团队通过使用XMM-牛顿卫星、“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卫星和“雨燕(Swift)”卫星,对REJ1034+396开展联合观测,并最终确认其X射线震荡信号仍然存在,而且比以前更强了。这是目前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超大质量黑洞“心跳”信号。

漂浮在星际空间中的物质会被黑洞的引力所俘获。在逐渐落入黑洞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圆盘状的结构,并在黑洞周围很小的空间里释放大量的能量,从而产生很强的高能辐射。但是,这种高能辐射的周期性重复信号却极少被发现。这种信号的周期携带了关于黑洞视界附近的物质尺度和结构的关键信息。

金驰川表示:“这个‘心跳’信号非常美妙。它首次证明来自超大质量黑洞的这类周期性信号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其物理机制和起源的重要线索和绝佳机会。REJ1034+396也可以成为我国下一代X射线天文卫星的重要观测目标之一。”

该研究团队目前正对多颗卫星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该“心跳”信号的性质有更多了解,并与银河系内的小质量黑洞作对比,从而获得对黑洞视界附近物理过程的更深刻理解。(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官网)

相关文章

  • 谷歌科学家利用量子计算机研究虫洞

    谷歌科学家利用量子计算机研究虫洞 弦理论存在于远小于粒子加速器探测范围的尺度上,因此很难进行检测。,于是,这另一个脉冲就起到了加速量子位行为的作用。,最后,经过一段时间后,信息会神秘地在右侧的量子位重新出现,而不需要任何解码。

    2024-03-22 09:11
  • 银河系最大恒星质量黑洞有可能不存在

    银河系最大恒星质量黑洞有可能不存在 来源:博科园微信公众号还记得2019年11月下旬,中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70倍太阳质量黑洞的重磅发现吗?当大质量恒星以戏剧性的崩塌结束生命时,恒星黑洞就形成了。,从新观测中,一个比利时团队显示,最初测量结果被曲解了,事实上,黑洞的质量非常不确定。,然而,有几个属性似乎相当可疑,这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档案数据。

    2024-03-22 08:54
  • 银河系中央黑洞或能推动新型恒星诞生

    银河系中央黑洞或能推动新型恒星诞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就像大多数大型星系一样,银河系也靠位于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所维系。,这些奇异的天体究竟只是气体、还是恒星呢?该研究作者指出,可能两者皆而有之。,”在这次近距离接触后的几年间,随着G2逐渐远离黑洞,形状又变得规整紧凑起来。

    2024-03-22 08:41
  • 中子星有多小?直径22公里的球体重达两倍太阳质量

    中子星有多小?直径22公里的球体重达两倍太阳质量 最新测量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一个黑洞完全可以吞噬整个中子星,但是天文学家使用传统望远镜很难发现相关证据。,通过测量中子星属性,我们可以掌握在亚原子等级上支配物质的基本物理学原理。,”目前天文学家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验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未来几年,引力波探测器将变得越来越强大,如果中子星与黑洞碰撞事件比预期更少,至少科学家能够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2024-03-22 08:25
  • 最遥远的耀变体:早期宇宙可能充满着超大质量黑洞

    最遥远的耀变体:早期宇宙可能充满着超大质量黑洞 这些星系核在射电望远镜看来格外明亮,这被认为是它们包含超大质量黑洞的证据。,在一项新研究中,天文学家观测到了至今最遥远的耀变体,接近130亿光年。,再电离发生在大爆炸后漫长的黑暗时代之后,当时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刚开始形成。

    2024-03-22 08:20
  • 黑洞“无限子环”:神秘环状结构保存宇宙珍贵信息

    黑洞“无限子环”:神秘环状结构保存宇宙珍贵信息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约翰逊和同事认为,这个黑洞光子环是天文学家能够深入探索的重要资源。,研究人员认为,只有黑洞视界望远镜只要延伸至足够远的太空区域,即使是一颗人造卫星,或者仅是主航天器上的机载仪器,也有可能做到这一点。,这看起来像是魔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能将黑洞视界望远镜分辨率提高两倍,如果通过一条很长的天基线路,我们也许能将黑洞视界望远镜分辨率增强100倍。

    2024-03-22 08:18
  • 宇宙大爆炸后不久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产生的?

    宇宙大爆炸后不久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经典理论,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成长于星系中心,它不断捕获周围物质,主要是气体,使其不断“增长”,最后以与质量成比例的节奏将其吞噬。,简而言之,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说,在大爆炸后8亿年时,超大质量黑洞可能已经遍布宇宙。,研究人员解释道:“无数恒星黑洞与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种子之间的融合会产生引力波,我们期望利用当前和未来的探测器对其进行观测和了解。

    2024-03-22 08:17
  • 回力棒效应:从黑洞逃逸的光线会再次被拉回黑洞

    回力棒效应:从黑洞逃逸的光线会再次被拉回黑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几十年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从黑洞周围逃逸的光线会像回飞棒一样再次被吸附回来,目前这一理论获得最终证实。,最新研究报告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赖利·康纳斯(RileyConnors)称,我们观察到光线试图从黑洞中逃逸出来,却像回飞棒一样被黑洞拉了回来,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预测,但直到现在才被证实。,”这项最新研究进一步佐证了之前黑洞研究的猜测,科学

    2024-03-22 08:16
  • 广义相对论再次被验证!黑洞周围恒星上演“玫瑰舞”

    广义相对论再次被验证!黑洞周围恒星上演“玫瑰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一颗恒星环绕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运行,而这颗恒星在黑洞周围闪烁舞动,正好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预测结果。,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4月16日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广义相对论认为宇宙空间、时间和引力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像黑洞这样大质量天体能够扭曲其周围的空间,影响周围恒星的运行轨迹。

    2024-03-22 08:12
  • 黑洞如此“明亮”,为何银河系中心黑洞却如此昏暗?

    黑洞如此“明亮”,为何银河系中心黑洞却如此昏暗? 但是,如果你随便问一个天体物理学家,他们都会说黑洞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体之一。,”那到底是为什么呢?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莉亚·科拉莱斯(LiaCorrales)说:“我们知道有某种机制可以阻止物质到达银河系中心,或者到达黑洞本身并落进去,但是我们还没弄清楚这种机制到底是什么。,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该卫星对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SagittariusA*)进行了持续观测。

    2024-03-22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