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定制器官”有希望了!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类肝脏

2024-03-22 07:46
admin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培育出功能齐全的微型人类肝脏,并首次移植到老鼠体内,这为未来器官移植带来了希望。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将皮肤细胞重新编程为干细胞,然后诱导这些干细胞形成肝脏细胞。这些微型肝脏像正常肝脏一样,能够分泌胆汁酸和尿素,不过它们是在实验室里使用患者体内提取的细胞量身定做的。研究人员称,从人类DNA中培育出来的器官可能为替代目前供体移植奠定基础。

现在实验室培育的人类器官可以在动物宿主体中存活4天,在动物体内可以观察到人类器官生长发育,它们呈棕色,看上去非常像真实的肝脏器官。未来这项技术有望扩大规模,依据需要为人类提供移植器官,并使用患者DNA降低排异风险。

事实上这种功能齐全、外观相似度较高的微型人类肝脏器官来自于一位实验者的皮肤细胞,研究小组甚至能够加速肝脏生长,通常人类肝脏需要两年时间生长完全,而他们仅用不足1个月的时间。作为一项终极测试,研究人员将实验室培育的微型肝脏移植在5只老鼠身体上,这些老鼠被培育成能够抵抗器官排异反应的动物。

作为一项终极测试,研究人员将实验室培育的微型肝脏移植在5只老鼠身体上,这些老鼠被培育成能够抵抗器官排异反应的动物。作为一项终极测试,研究人员将实验室培育的微型肝脏移植在5只老鼠身体上,这些老鼠被培育成能够抵抗器官排异反应的动物。

研究小组将人类肝脏细胞移植在老鼠肝脏脚手架上,该脚手架能与老鼠肝脏细胞脱离,移植4天之后,研究人员调查了移植器官的运行情况,发现它们能够正常工作。在所有测试情况中,移植器官内部和周围都出现血流问题,但是移植的微型肝脏能正常工作,老鼠的血液中出现了人类肝脏蛋白质。

由于人类移植器官捐献数量有限以及移植手术费用昂贵,这项最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未来各种形式的器官移植,长期目标是创造可以替代器官捐献的器官,但短期目标是作为实现器官移植的一座桥梁。例如: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状况下,患者可能仅需要一段时间的肝脏刺激,而不是一个全新的肝脏。

这种方法将暂时有效地增强患者肝功能衰竭,延长他们等待捐献器官可用期间的寿命,未来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包括移植器官长期存活和安全性问题,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细胞报告》杂志上。(叶倾城)

相关文章

  • 动物肠道平衡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动物肠道平衡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源自肠道的营养物质、毒素等均经过门静脉首先进入肝脏,在肝内铲除有害物质后再被运送到全身。,2、微生态关系 肝脏与肠道菌群经过肠—肝轴彼此效果。,4、肝脏病变与肠道失衡 肝脏病变会导致肝功用不全而引发肠道微生态失衡:一是形成肝脏组成功用下降,血浆中的白蛋白急剧下降,因此易发生水肿,如腹水等;二是胆汁排泄缺乏,肠道内胆盐缺乏,门脉高压形成,导致胃肠道淤血、缺氧,呈现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肠病;三是由于肝脏组

    2024-03-14 16:16
  • 武汉两医生被ECMO救回后脸色发黑,专家解释原因

    武汉两医生被ECMO救回后脸色发黑,专家解释原因 武汉市中心医院两位医生—易凡、胡卫锋,也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终于被抢救了回来。一段广为流传的视频显示,他们现在却皮肤发黑,让人心疼。为何会导致脸部变黑呢?“对于重症患者而言,与新冠病毒的斗争是一场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过程,命虽然救活了,但全身机体多器官受到损害。”湖北省防疫专家组成员、华科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宋建新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皮肤发黑是色素沉着的原因。肝脏功能异常易导致皮

    2024-03-22 08:11
  • 科学家成功在猪的淋巴结上培植出备用肝脏

    科学家成功在猪的淋巴结上培植出备用肝脏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猪的淋巴结上成功培植出了一颗肝脏,利用这种技术,未来人类或许能培植出自身器官的“备用品”。,位置是重中之重,如果肝细胞被移植到了正确的位置上,并且身体需要它们来执行肝脏的功能,它们就会在淋巴结上长成一颗异位肝脏。,此前有科学家在小鼠身上开展过一项与之类似、不过规模较小的实验,同样取得了成功。

    2024-03-21 22:14
  • 水飞蓟哪个牌子好?水飞蓟功效作用是什么

    水飞蓟哪个牌子好?水飞蓟功效作用是什么 水飞蓟、葛根、丹参、五味子这四种草本提取物协同作用,护肝效果会更为显著。,此外,除了食用汤臣倍健水飞蓟葛根丹参片,在日常饮食中也可以多吃些护肝的食物。,绿色食物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日常多进食绿色的食物,有益于肝脏健康;蛋白质食物有利于肝脏恢复健康,蛋白质就像肝脏的“维修工”,能起到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2024-03-21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