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刚倒闭的“回家吃饭”,只是又一个都市童话的泡沫

2024-03-22 07:47
admin

作者|晏非

远离家乡的我们,往往在失去私厨的时候才惊觉,定制美食才是生命中最奢侈的事。

身在大城市,也能随时随地吃到“家的味道”,这是多少漂着的空巢青年做过的梦。有商家曾经把这种梦想变成现实,只可惜,梦想成真的感觉没有持续太久。

近期,私厨平台“回家吃饭”于3月31日发布公告,宣布停止运营。其用户也陆续收到短信,并被要求于6月1日前完成退款申请。

和其他感官相比,有关味觉的记忆更加隐秘,也更加深刻。刻在人生某一个阶段的味道,可以绵延数十年不忘。有人对“妈妈的味道”难以忘怀,会因亲人的离去而担心味道难以被炮制,甚至将一碗红烧肉放在冰箱冷冻层封存5年之久。

纵然世间美食千千万,总有一种味道无可替代。

人人身处异乡,人人思念外卖之外的家庭味道,在这种广泛的痛点之下,私厨平台应运而生。但从这种商业模式诞生之初,关于监管的争议就不曾停止。

疫情,或许是压倒身处灰色地带的“回家吃饭”的最后一根稻草,但面对警钟大作的舆论环境,私厨平台们早已进退两难。

“‘回家吃饭’倒闭,

我再也吃不到妈妈菜了”

“除了给爸妈打电话,中午订餐是你唯一说四川话的机会。”

“王阿姨的厨房不到五平米,却装下了儿时的八百里秦川。”

……

正如“回家吃饭”于2015年打出的系列广告中写的那样,大多数用户选择私厨平台,还是冲着那一股乡愁。

不少用户后悔没有留下心仪家厨的其他联系方式。不少用户后悔没有留下心仪家厨的其他联系方式。

对于忙碌的当代人而言,下厨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2018年中国新餐饮消费趋势研究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42.5%受访的“90后”每周在家做饭次数少于4次,每月在家做饭少于3次的比重是其他年龄段的两倍以上。

普通外卖显然不能满足又懒又挑剔的消费者。相比流水线生产的外卖,有关私厨的“更干净更细致”的想象,让煮妇煮夫们看到了在自家厨房实现再就业的希望。

死忠粉们谈起私厨平台,字里行间都是被食物治愈的感动。/微博@梁緣同學死忠粉们谈起私厨平台,字里行间都是被食物治愈的感动。/微博@梁緣同學

天下吃货苦常规外卖久矣。看得见的重油重盐、看不见的添加剂、随机投放的“意外惊喜”、日渐缩水的分量、只增不减的价格等等,都更加深了人们对“住家饭”的渴望。

而在私厨平台上,顾客可直接与家厨沟通,实现餐食的“个性化定制”,让吃到嘴里的饭更实惠、合口、健康。在这样的饭面前,千里之外不让你叫外卖的老妈都会多放心一些。

更加和善亲切的来往,让订餐这件事不只是一场生意。生病时吃到的一口热粥、附赠的小菜水果点心、适时出现的药品,让私厨在美味之外更被赋予了人性的闪光。

“回家吃饭”可以说是受资本眷顾的幸运儿。成立2年内就获得了5轮融资,已公开的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今日资本以及王刚,是圈内有目共睹的明星创投项目。

但说起来,“回家吃饭”真算不得多大的平台。要不是突然关门大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它的存在。

中国青年报报道中提及,截至2017年,回家吃饭平台注册用户达350万,拥有家厨4万,覆盖北上广深多个城市。

同期整个外卖市场的用户有多少?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足有3亿。那一年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的美团外卖,日活跃骑手都有20万。相比之下,私厨市场真的只能说是“小而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