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经纬
基因编辑领域的顶尖学者、Broad研究所的刘如谦(DavidLiu)教授与哈佛医学院专注于耳鼻喉科研究的JeffreyHolt教授合作,近日在《科学》子刊发表一项新成果,为众多遗传性耳聋患者带来一种潜在治疗策略。
他们利用新颖的单碱基编辑技术,在小鼠内耳中成功修正了导致耳聋的一种基因错误,让小鼠恢复部分听力。研究人员相信,这种方法经过进一步完善,也将有助于提高耳聋患者的听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修复隐性致病突变的首个成功例子。
听力丧失虽不致命,给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人工耳蜗等技术设备可以起到一定帮助,但对于患者来说,引起耳聋的根本问题并没解决。在双耳失聪的人群中,大约有半数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近年来,基因编辑工具的问世,为这些遗传性耳聋患者从根源上带来了治疗希望。
编码跨膜通道样蛋白1(TMC1)的基因发生突变,是导致耳聋的一个常见原因。两年前,刘如谦教授的研究团队做出了一项突破,他们用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方法,在小鼠中修复了Tmc1的一种显性致病突变,从而延缓小鼠的听力丧失。
所谓的显性致病突变,指基因的两个副本中只有一个出错就引起遗传病。在这种情况下,把有问题的基因副本“擦除”,而让好的那个副本发挥作用,就可能起到治疗效果。
然而,“大多数遗传病不是由显性突变引起,而是由隐性突变引起,包括大多数遗传性听力损失。”刘如谦教授说道。隐形致病突变,意味着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副本两个都有问题。因此,不能只是“擦除”有问题的基因,而需要对至少一个基因副本做出“修正”,恢复它们的正常功能。
在此次的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希望修复Tmc1隐性致病突变。这种突变与正常版本仅仅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别,却足以导致内耳的毛细胞迅速退化,无法有效地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神经细胞发送给大脑,于是引起听力下降。
为了达到修复基因的目的,这项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Wei-HisYeh博士与同事们首先开发并优化了一款单碱基编辑器。传统的CRISPR在基因组上进行剪切,单碱基编辑器则不一样,可以在不切断双链DNA的情况下,对DNA进行单碱基转换。
由于单碱基编辑器较大,不适用于常用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研究人员为此设计了一种巧妙的双载体递送方式:将单碱基编辑器分为两半,用两个AAV包装。当它们进入同一个细胞后,两半再次组合,前往DNA链寻找编辑目标。
这种递送方式听起来复杂,但实际证明行之有效,更关键的是,对DNA很少造成不必要的删除或插入。刘如谦教授说:“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任何脱靶编辑的证据。”
研究人员先在培养皿中验证,这款基于双AAV载体的单碱基编辑系统可以有效修正Tmc1隐性致病突变。接着,他们给Tmc1基因突变的小鼠测试了这种方法的治疗潜力。在小鼠出生一天后,他们将基因编辑系统注入小鼠的内耳。
这种治疗挽救了小鼠内耳中的毛细胞。研究人员欣喜地观察到,经过基因编辑的动物,内耳中具有外形完好的毛细胞,而且还能检测到这些毛细胞的信号传导。
那么,这些毛细胞能帮小鼠恢复听力吗?Yeh博士说她做了一项非正式的测试:一拍手,原本完全丧失听力的小鼠跳了起来,转头看向她——它们听到了!当然,研究人员也做了正式测试,脑电波显示,遗传性耳聋小鼠在接受治疗4周后,能对低至60分贝的声音有反应,相比之下,没有接受过治疗的小鼠对高达110分贝的噪音都没有反应。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改善这种基因疗法,让接受治疗的小鼠能进一步像正常小鼠一样,听到更轻的声音,并让这种听力改善的效果可以保持得更久。
研究人员总结说,这些结果“支持进一步发展基因编辑技术,以纠正造成遗传疾病(包括遗传性耳聋)的点突变”。我们期待科学家们的努力,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相关文章
-
硬核指南:长生不老与技术回春
有其他科学家同样通过减缓老龄化和长生不老技术拿到了不菲的研究资金支持。,如果说上述方式都有一定可能失效,那么直接作用于DNA层面的基因编辑,或许也可以考虑一下。,甚至还有聊天机器人通过心理辅导,让用户“发自内心”地拒绝不健康食物,从源头消灭那些年轻细胞的“催老剂”。
2024-03-22 09:03 -
压力如何让小鼠毛发变灰白?影响毛囊里的干细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关于恐惧或其他压力会使头发变白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我们发现,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然后被黑素细胞干细胞吸收。,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已经从许多方面开始揭示,压力对我们的健康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2024-03-22 08:43 -
记忆是什么?能吃吗?小胶质细胞:能!
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因此这类记忆大多存在于小脑、纹状体和杏仁核脑区。,在这个过程中,小胶质细胞不仅能够通过吞噬和分泌细胞因子清除已有的突触结构,还可以通过分泌一些神经营养因子(如BDNF)来促进突触的形成,从而增强学习表现。,这个实验就说明了我们小胶质细胞能促进遗忘的过程。
2024-03-22 08:40 -
在娘胎受压力损害终身免疫力,更难抵抗感染和肿瘤
不管对于婴孩还是成人,这种激素都是快速应对饥荒、暴力等危险环境的辅助工具。,临床上医生也会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哮喘、过敏等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扮演对病原体和其他威胁做出反应的关键角色。
2024-03-22 08:33 -
《自然》子刊:免疫系统喊你按时吃饭!
同时,这也有效地避免了免疫过度激活可能造成的种种问题。,但如果进食规律被打乱,根据生物钟预先上调的免疫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能解释,为什么打乱昼夜节律和进食规律会增加肠道慢性炎症。
2024-03-22 08:29 -
大量学术会议取消,新冠病毒让学术界迎来“衰退潮”
哈佛大学艺术和科学学院院长已经决定在未来“6~8个星期内大程度减少开展研究活动”,因此许多实验室面临暂时关闭的选择。,临床试验有条件开展在科学家不得不停止探索类研究的同时,许多病人也可能因此要做出牺牲。,现在,美国各地的医学研究中心还有大量临床试验在进展中,但大部分试验也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
2024-03-22 08:28 -
那些影响我们基因的微生物
meta-mass-shift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无菌或SPF小鼠中消化道不同区段已知质量差异的光谱计数图2。,肠道微生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与结直肠癌的癌变发展过程相关。,以上两篇研究表明,微生物既能够影响人类基因的表达也可能造成基因突变。
2024-03-22 08:23 -
失明小鼠重见光明!把皮肤细胞改造成感光细胞
目前除了尽量预防和延缓外,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视力。,经过反复摸索条件,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鸡尾酒”配方,由5种小分子化合物组成,它们分别激活或抑制细胞内不同的发育信号。,为了评估这6只小鼠的视觉功能是否真正得到恢复,研究人员还做了“厌光测试”。
2024-03-22 08:13 -
《自然》:代糖骗不过肠道!
不过疫情期间,宅在家了那么久,身上肥肉见长,可乐还是喝无糖的吧。,本身就缺乏甜味感受器的猫,有时也会跟铲屎官要糖吃。,最初,小鼠在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偏好,饮用糖水和安赛蜜溶液的次数差不多。
2024-03-22 08:11 -
难怪无糖可乐没有灵魂!我们对甜味有了新认识
于是,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迷走神经,这是肠道(以及其他内脏器官)与大脑之间的主要神经。,共同第一作者AlexanderSisti博士说:“这是第一次,我们看到,有一条从肠到脑的直接通路感知糖分。,尽管已经有无数研究警告我们,摄入糖过多会肥胖,会增加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4-03-22 08:10
热门标签
-
阿里巴巴怎么做引流推广?有哪些方法?
2024-03-22 07:47
-
我国首次公布动物利用"白名单",到底什么肉可以吃?
2024-03-22 07:47
-
输掉这场生存竞争后,被迫吃肉的人类开始走上食物链顶端
2024-03-22 07:47
-
双12天猫超市有购物津贴吗?有哪些规则?
2024-03-22 07:47
-
淘宝运营之选品思路
2024-03-22 07:47
-
大气CO2浓度飙升给人类带来严重挑战
2024-03-22 07:47
-
抖音团购差评多久能消失?如何增加好评?
2024-03-22 07:47
-
濒临退市的瑞幸迎来股价暴涨 剩余价值几何?
2024-03-22 07:47
-
双12天猫超市从哪里发货的?订单注意什么?
2024-03-22 07:47
-
地球首个生命或由RNA和DNA混合而成
2024-03-22 07:47
-
双12天猫超市搞活动吗?报名需要哪些准备?
2024-03-22 07:47
-
交“买路钱”解决太空“堵车”
2024-03-22 07:47
-
淘特和拼多多哪个可靠?哪个质量好?
2024-03-22 07:47
-
职业卖家攻占闲鱼:从闲置转卖到批量卖货 闲鱼变味了?
2024-03-22 07:47
-
年货节和双十一哪个力度大?年货节有哪些优惠?
2024-03-22 07:48
-
独家|蚂蚁集团数据库业务OceanBase独立 胡晓明任董事长
2024-03-22 07:48
-
2021淘宝年货节是几月几号?年货节有红包吗?
2024-03-22 07:48
-
脸书员工怒辞:扎克伯格你不管特朗普 我感到羞愧!
2024-03-22 07:48
-
怎样检查抖音账号有没有限流?如何解除抖音限流?
2024-03-22 07:48
-
TikTok挖人、快手“撒币”,短视频海外战火吹又生
2024-03-22 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