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跑步短短10分钟,全身变化这么多!

2024-03-22 07:51
admin

来源:学术经纬

你肯定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长期坚持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和认知、改善心血管功能,至于促进代谢、帮助减肥就更不用说了。但除了长期见效的变化外,运动对代谢和免疫等生理过程的改变还有着很多立竿见影的效果。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最近开展了一项研究,在一群志愿者运动不久后,对他们身体内发生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从分子层面揭示出了成千上万的变化,涉及能量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组织修复和心血管反应等。研究作者指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个体化运动测试最全面的分子研究。

▲这项研究登上了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最新一期的封面,图中每种颜色代表一种分子系统(Imagecredit:KexinCha)▲这项研究登上了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最新一期的封面,图中每种颜色代表一种分子系统(Imagecredit:KexinCha)

这项研究招募了36名志愿者,年龄在40~75岁,让他们在跑步机上进行有氧运动。经典的心肺运动测试会通过志愿者戴着的氧气面罩来测量峰值耗氧量(VO2),也就是一个人在剧烈运动时的最大耗氧量。这是有氧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医学上评估健康的金标准。

图片来源:Pixabay图片来源:Pixabay

不过,MichaelSnyder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想要了解信息远不止最大耗氧量。他们先在志愿者跑步前抽取了血样,作为与运动后进行对比的参照标准。然后,在志愿者跑了8~12分钟、达到了峰值耗氧量后,研究人员让他们从跑步机下来,分别在达到峰值后的2分钟、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采集了志愿者的血液样本。

紧接着,研究人员对这些样本中的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了多组学分析,包括了代谢组、脂质组、免疫组、蛋白质组和转录组。“我们可以通过所有这些测量项目来描述锻炼之后按时间顺序发生的分子事件。”Snyder教授解释道,“我们知道运动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比如炎症、代谢和激素波动,但通过(纵向多组学)测量,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描述这些变化。”

▲实验和分析流程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实验和分析流程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研究人员测量了数十万个分子,观察到运动前后有数千个分子的水平在不同时间发生了变化。他们将这些分子按照运动后的变化趋势划分为4类。

有些分子在停止运动2分钟后,也就是达到最大耗氧量后不久,就出现了剧烈上升。例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复杂脂质代谢相关的分子。脂肪酸氧化的结果也直观地告诉我们,短短几分钟的剧烈运动结束后,身体正在快速“燃脂”。

不同的能量代谢分子标记物有不同的变化。锻炼结束2分钟时,血样显示,身体通过代谢某些氨基酸来获取能量。但运动结束15分钟时,身体转为代谢葡萄糖获取能量。身体以糖原作为葡萄糖的储存形式,“身体分解糖原是运动后修复反应的一部分,因此(糖代谢分子标记物)峰值出现得稍晚。”研究作者解释。

有数百种分子的水平会因为锻炼而下降,并在锻炼结束1小时内会慢慢恢复。而位于这组分子网络中心的,是瘦素和胃饥饿素这两种代谢激素。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这表明了运动在调节食欲方面的作用”,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刚结束高强度运动后,通常饥饿感会受到抑制。

▲短暂的剧烈有氧运动后,涉及不同生物学过程的数千种分子发生了变化,根据它们的变化可分为四组(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短暂的剧烈有氧运动后,涉及不同生物学过程的数千种分子发生了变化,根据它们的变化可分为四组(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这些志愿者中,有些人有胰岛素抵抗,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无法正常处理葡萄糖。研究人员还比较他们的分子反应与健康志愿者的差异,为理解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学提供新的洞见。“我们看到的一个主要差别是,胰岛素抵抗的个体,运动后的免疫应答要弱很多。”Snyder教授说。

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还意外发现,峰值耗氧量高的参与者,其运动前血样中的一组分子与有氧能力强显示出很高的相关性。“这让我们想到,可以开发一种检验方法来预测一个人的健康水平。”这项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KévinContrepois博士说。

研究人员介绍,他们已经在开发一种算法,从数千种分子中选出与峰值耗氧量结果高度相关的子集,希望未来可以优化出一种简便快速又经济的健康测试方法,客观地测量一个人的有氧能力,服务于个体化精准医疗。

“有氧运动能力是衡量寿命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通过简单的验血就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对个人健康的监测会非常有价值。”Contrepois博士补充道。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利用计算机程序发现:遗传分子超百万种

    科学家利用计算机程序发现:遗传分子超百万种 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的《化学信息与建模》杂志上。,DNA和RNA都是储存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使所有已知生命成为可能,但现在,数百万种其他化学物质被发现也具有同样功能。,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计算机程序,用以生成核酸样分子的化学式。

    2024-03-22 09:16
  • 北京大学江颖团队:从原子尺度看清水合离子真容

    北京大学江颖团队:从原子尺度看清水合离子真容 这对于改良锂离子电池、提高海水淡化效率、治理雾霾等,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教授江颖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水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江颖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研究氧化石墨烯表面如何亲水、脱水,尝试用这种材料来过滤海水。

    2024-03-22 09:02
  • 我们如何用AI来研发新药?

    我们如何用AI来研发新药? 《复仇者联盟》里面有个角色叫蚁人,蚁人可以把自己缩小到叫量子力学的尺度,在电影里他可以在这个尺度看到一个非常奇幻的世界。,刚才所讲的这些东西听起来很科幻,但它其实并不是神话。,但回到现在现状本身,我们不得不充满敬畏地说,生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2024-03-22 08:46
  • 人工智能找到全新抗生素,可杀死超级耐药菌!

    人工智能找到全新抗生素,可杀死超级耐药菌! 研究人员们希望在训练之后,这种模型能够学会识别能有效杀死大肠杆菌的药物。,于是,研究人员们又让小鼠感染上了一种超级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A。,而从机理上看,这是因为它能干扰细菌,不让它们形成跨膜的电化学梯度。

    2024-03-22 08:41
  • 如何科学地“减压”?

    如何科学地“减压”? 来源:科学大院最近一个月来,同学之间交流时,大伙都觉得自己烦躁死了,时常感觉“鸭梨”爆表。,不过机械泵有个缺点就是噪声太大,常见的泵有旋片,定片式和转子式。,相对非真空下的重拳出击,这点小撞击连挠痒痒都不算了,从此压力飞到九霄云外,自己也心平气顺。

    2024-03-22 08:20
  • 人民日报:警惕“虚拟货币”骗局 含非法集资、传销等

    人民日报:警惕“虚拟货币”骗局 含非法集资、传销等 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不仅如此,这些平台还通过机器人程序刷量、篡改数据等行为,借以营造出虚拟货币交易市场的“繁荣”假象。,银保监会等五部门提示消费者,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

    2024-03-22 08:01
  • 我国科学家首次制备出单原子和单分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态

    我国科学家首次制备出单原子和单分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态 来源:科技日报最新发现与创新科技日报讯(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杜江峰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合作,首次制备了单原子和单分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态,并且通过定量表征手段,确定产生的量子纠缠超过临界阈值。,研究人员通过在离子阱体系束缚带电的钙原子和氢化钙分子,使用激光调控制备出他们之间的纠缠态。,这项成果对于未来考虑使用分子进行量子信息处理有重要推动作用。

    2024-03-22 07:53
  • 地球生命起源于“左撇子”,可能与太空辐射有关!

    地球生命起源于“左撇子”,可能与太空辐射有关! 更具体地讲,是与宇宙射线对地球大气层轰击有关,宇宙射线是以高能粒子的形式辐射,例如:原子核和质子,它们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银河系中不断涌动。,”现在科学家无法追溯至几十亿年前分析当时的生物分子进化,但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判断手性特征是否合理,例如:我们可以将细菌浸泡在磁极化辐射,并测量突变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手性特征并非是地球独有的,因为宇宙射线在整个宇宙中无处不在,

    2024-03-22 07:52
  • 运动10分钟左右就能让身体近10000个分子大变样!

    运动10分钟左右就能让身体近10000个分子大变样! 我们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例如能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认知能力以及调节身体代谢水平等[1]。,据了解,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如此全面地分析运动在分子水平上对人体的影响。,此外,运动之后体内谷氨酸、胱氨酸、色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甘氨酸这六种氨基酸水平也会降低,它们有可能被骨骼肌分解以产生能量。

    2024-03-22 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