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新基建:年轻人奋斗的“新风口”

2024-03-22 07:53
admin

原标题:新基建:年轻人奋斗的“新风口”

王林

站上新基建的“风口”,赵一儒感觉到热浪袭来,一群90后走上了最前沿。

1994年出生的他今年即将博士毕业,多年来在计算机视觉上的钻研让他有机会进入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实习,还参与了智慧城市项目的设计研发。在他的周围,许多95后也准备一毕业就“杀进”这个领域。

学为所用,赵一儒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今年3月,他偶然间在新闻里看到了“新基建”这个词,起初还有些不解:印象中,基建都是重型机械、平地起高楼,自己不过是一个天天敲键盘的“码农”,和新基建搭边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在赵一儒看来,一条全新的赛道就在眼前。

应对新挑战的一把钥匙

赵一儒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是新基建的综合载体和融合平台,赵一儒经常设想,5G网络全面覆盖之后,城市间的车水马龙、人流穿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就像电力一样,无处不在的5G将给社会带来一场新变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5G将带动中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就业机会800万个。

疫情期间,华北电力大学大四学生甘雨丰不能回学校,但她要在物联网领域深耕的决心却更加坚定。

这几个月,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远程会诊、精准防疫上派上了大用途,甘雨丰发现,虽然疫情给各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但那些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在人工限制上远比其他领域少。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认为,与上一轮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并不是投资驱动,而是创新驱动。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对每个人的生产生活带来由表及里、全方位的改变。

“不仅可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对提升产业与企业竞争力也具有深远影响,带来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为新制造、新消费、新服务打开增长空间。”马新强说。

新基建大门打开,青年机遇扑面而来

看到国家对新基建的决心和策略,全国人大代表、一汽集团红旗分公司制造技术科维修班长齐嵩宇激动了好一会儿。这几年,许多汽车企业砸重金研发智能网联汽车,但智能路网的建设比较慢。齐嵩宇举了个例子:因为公路还不够智能,与汽车无法建立数据连接。“如果(道路)能有更多智能化的改造,未来车路协同的‘车联网’就大有希望,我们的工作也更有干劲儿。”

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加快我国智能化公路网建设的建议》,呼吁建立高精度的国家电子地图,为未来的“车联网”及无人驾驶提供导航支持,并建议国家为该行业制定标准。

正在合肥工业大学读建筑专业的大二学生刘卓然觉得自己离“新基建”并不遥远。他在生活中渐渐感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支付、社交平台上的渗入,5G网络将让自己感受到什么是“极速飞奔”,而在生活之外,自己所学的建筑专业也正在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产生交集,“未来也是建筑设计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结合”。

刘卓然在学校的亲身感受是,学校也注意到技术的迭代更新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变化,学院对课程做了改革,去年入学的新生除了上建筑领域的课程,还要上计算机的课。课堂上,老师也会和他们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会给建筑设计领域带来怎样的影响。有的高校举办城市建设设计比赛时,也提到了要融入“智慧城市”的元素。

不久前,刘卓然在一个获奖作品上,感受到了传统基建和新基建之间的关联。这个作品是要改善城市的老旧街道,作者运用了人流、车流的出行数据来为道路的使用做更灵活的设计与应用。他尤其关注数字化技术和交互设计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在他看来,建筑专业本身是对人身处的空间进行设计,新基建可能让未来的一堵墙不再是单纯的一堵墙,而是一个能够进行交互、传输信息的屏幕。

新基建的大门已经打开,年轻人大有可为。“不要把自己关在新世界的大门外。”刘卓然说。

“人才基建”必不可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是技术出身,对于新基建话题,他更关注5G等技术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OT(运营技术)领域的人才目前还比较少。”他认为新基建对技术的要求更高,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和融合型人才,尤其是需要“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运营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张云勇说,5G具体应用涉及房地产、教育、医疗、文娱等众多行业,电信业中现有的人才主要还是以通信网络技术类为主,需要更多跨界复合型人才。

智联招聘最近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计到今年年底,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核心技术人才的缺口将达到417万人。从收入上也能看出人才的紧俏程度,信息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在万元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新基建布局中的“人才基建”必不可少,“要把一部分钱投向教育,解决人才问题”。

为“新基建”机遇作好准备

近几年,许多高校都早早布局新基建相关的人才培养,设置了相关学科。“新工科”教育在一些高校悄然兴起,它更强调学科的先进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格外关注融合人才的培养。今年全国两会,他提出要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在他看来,“新工科”对应的就是新基建的人才培养,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来建专业。

但他发现,在这方面,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产教供需对接不畅,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动力不足。有些国企协同育人的责任还不明确。在他看来,撬动企业尤其是国企的积极性,关键还是国家要有一些政策,不仅是税收上的支持,更要考虑建立相关考核机制。

他建议,鼓励和支持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开展改革试点,动员和组织属地行业骨干企业、高校学校(含职业学校)共同组建产教融合集团或实习实训基地,区域内企业和学校共建共享;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负责审定这些集团、联盟、基地的培训资质,学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实践教育。

“不仅要培养新基建里的高端人才,还要培养中端人才。”施大宁认为,职业院校也要思考如何培养新基建所需要的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认为,新基建领域的人才培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校企合作。

闫大鹏同时在华中科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去年,他带的一名博士生研发了一种新的激光光纤,从理论探索到实验研究,企业都紧密参与其中,许多实验都在工厂里进行。最终,这种新研发的激光光纤在同等情况下比进口的同类激光光纤提高了50%的输出功率。

50后闫大鹏非常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新基建的浪潮中获得成长。“新基建这个新概念、新战略刚提出来,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相关文章

  • 5G等新基建新消费站上风口,万亿投资驱动势头强劲

    5G等新基建新消费站上风口,万亿投资驱动势头强劲 同时,会议还强调了“新基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常会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同时,一些行业也逆势增长,网络购物、线上课堂、远程办公、在线娱乐和智能制造等加快成长。

    2024-03-22 08:33
  • 今年5G建设显著加速 中国5G产业链有望站上全球风口

    今年5G建设显著加速 中国5G产业链有望站上全球风口 作者尹浩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力发展5G是国家近年来不断推进的战略。进入2020年,5G建设显著加速,同时,随着“新基建”的强势推进,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建设并发挥重要作用,而5G网络则是核心,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笔者认为,凭借国内规模市场优势、成本优势和一定的技术优势,我国5G产业链上公司有望站上全球5G风口。同时在技术竞争的大背景下,国产供应链的“质

    2024-03-22 08:29
  • 阿里CEO张勇人民日报撰文:新基建拓展创新发展空间

    阿里CEO张勇人民日报撰文:新基建拓展创新发展空间 “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一要求,为“新基建”按下快进键,彰显着以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赋予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机遇红利。战疫期间,助力线上交易、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云服务无处不在;从流动人员健康监测,到疫

    2024-03-22 08:26
  • 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 究竟谁来干?

    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 究竟谁来干? 原标题:“新基建”究竟谁来干“新基建”究竟由谁来干?不妨先来看看具体案例——近日,由厦门市政府与神州数码集团合作打造的厦门鲲鹏超算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既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海量存储和计算支持,也能在政务、健康医疗、海洋气象等领域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超算服务,将成为厦门“新基建”领域的标杆。“厦门鲲鹏超算中心的建设采用创新模式,即神州数码作为投资、建设、运营以及提供超算服务的主体,政府购买服务并提

    2024-03-22 08:25
  • 运营商千亿巨资加码 5G成新基建的重中之重

    运营商千亿巨资加码 5G成新基建的重中之重 恒大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近日曾发文表示,在国家政策重心正在逐渐向扩大内需,对冲疫情影响倾斜的时刻。,华为、中兴成为首批受益者新基建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18年12月提出,其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从整体报价看,华为、中兴中标均价都在16万元/站左右,价格并不算低,这意味着产业链处于良性竞争态势。

    2024-03-22 08:17
  • 我来谈谈新基建吧,你们说的都水的不行

    我来谈谈新基建吧,你们说的都水的不行 因为这两个省的人务实、胆子大、创新敢于尝试、搞活,而且还有钱,能把规划落实了。,真正各地政府要按新基建要求来进行项目规划、报批、审核、公告,估计又得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而丰田他们却嘲笑马斯克根本不懂汽车,就是做的外壳好看,适合花花公子带着姑娘们去兜风而已。

    2024-03-22 08:12
  • 新基建范围首次圈定 今年万亿元投资可期

    新基建范围首次圈定 今年万亿元投资可期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于祥明国家发展改革委首度“圈定”新基建范围。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方面内容。有业内专家判断,今年的新基建投资或在1万亿元左右。信息、融合、创新三大领域组成新基建“社会各界非常关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当前比较热的话题。关于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我们认真

    2024-03-22 08:10
  • 马化腾杨元庆周鸿祎热议新基建,风口之下机会在哪?

    马化腾杨元庆周鸿祎热议新基建,风口之下机会在哪? “稳住经济基本盘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智慧经济,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同时也应当继续大力促进信息产品消费,拉动内需,以实现国内消费升级。”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其提交的建议中写道。5月19日,杨元庆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新基建”既是先进的智能科技,又是赋能智慧经济的基础设施。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企业

    2024-03-22 07:56
  • 万亿充电桩市场如何“织网”

    万亿充电桩市场如何“织网”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家电网充电桩建设投资规模将增加10倍,同时头部民营企业也开始加码投资,特来电计划与社会资本合伙人共投20亿元。,在汽车行业专家颜景辉看来,未来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测算和市场研究,从而确定选址、建桩数量等,布局也会更科学。,星星充电联合创始人郑隽一则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联行科技相当于银联的模式,在诸多运营商背后支持数据交互,包括支付打通各方面未来都具备可能性。

    2024-03-22 07:54
  • 新基建:仅5G将带来300万岗位

    新基建:仅5G将带来300万岗位 刘多表示,很多产业将受益于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的普及,制造业是最先受益者之一。,“新基建的作用第一是投资溢出效应比较高,可以‘一业带百业’,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拉动人才就业,第三就是能够赋能千行百业,推动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他表示,云是华为公司为社会提供的“黑土地”,华为以前是卖产品、卖盒子,现在是用服务的形式开放,“目前华为在全球170个地区开展业务,华为公司过去多年不停用数字

    2024-03-22 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