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4天蒸发400亿市值 瑞幸必将“死路一条”吗?

2024-03-22 07:56
admin

原标题4天蒸发400亿,复盘首日再现闪崩50%,瑞幸必将“死路一条”吗?

作者马慕杰柴佳音

复牌的第一天,瑞幸咖啡(下称瑞幸)闪崩至腰斩。

2020年5月21日凌晨消息,瑞幸周三复牌,遭受新一轮抛售,在盘前交易中,瑞幸一度跌超50%,截止收盘瑞幸股价报2.82美元,跌幅达35.76%。以此计算,在瑞幸自爆造假的后续4个交易日内,瑞幸市值蒸发56.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400亿元)。

2020年5月20日,据澎湃报道,有瑞幸员工在某网络平台上透露,公司开始裁员,“各部门最低50%,最高90%,赔偿N+1,工作交接时间平均一周”。针对裁员传闻,瑞幸回应称,“个别部门涉及人员的转岗和优化。对于离职员工,瑞幸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进行赔偿。”

18个月上市,12个月接退市通知,热衷“闪电战”的瑞幸神话却已再无续集。如今,被勒令摘牌、股价腰斩、大裁员等一系列风波袭来,瑞幸必将“死路一条”吗?

突至退市边缘,瑞幸“保盘”机率甚小

2020年5月19日,瑞幸发布公告称,已于5月15日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审查部门的书面通知,决定对其施行摘牌。

这一次,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态度很强硬。

关于通知瑞幸“摘牌”的理由,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列举了两个依据:其一,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5101,公司于2020年4月2日通过6-K披露的虚假交易引发了公众利益担忧;其二,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第5250条,公司未在过去公开披露重大信息,即未披露用于执行此前披露虚假交易的商业模式。

对于这个突然而至的“逐客令”,瑞幸表示不服。陆正耀在其公开声明中表示,对于纳斯达克不等最终调查结果就要求公司退市的行为出乎意料,对此个人深感失望和遗憾。

而瑞幸方面的实际回应是,公司计划向纳斯达克听证会专家组(“专家组”)及时要求举行听证会(“听证会”)。公司仍保持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身份,等待听证会的决定。公司不能保证专家组会同意公司保持上市公司身份的要求。根据通知,听证会通常安排在听证请求日期后约30至45天举行。

不过,这场听证会在外界看来似乎就是根“救命稻草”。说白了,瑞幸只是在延缓退市的时间。尽管在一周前,瑞幸刚刚调整了管理层,董事会已终止了钱治亚首席执行官(CEO)和刘剑首席运营官(COO)的职位。

用陆正耀的说法,瑞幸过去所做的一切,已经是在表明态度,深深忏悔了。公司如果退市,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必将继续加大,但不论怎样,其都会倾尽全力维持门店运营,竭尽所能挽回股东损失,让瑞幸这个品牌继续走下去。

那么,经过“断臂求生”之后的瑞幸,通过申辩“保盘”的机率到底有多大?

“瑞幸有权进行听证并进行申辩,但是避免退市的机率很小,通过听证实现翻盘的机会不大。”代理了国内投资者起诉瑞幸一案的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兆全对投中网分析称,这次瑞幸造假事件在交易所看来特别严重。首先,造假持续的时间长,从二季度到四季度一共3个季度;二是造假金额大,占据了瑞幸营业额很高的比例。而且,在浑水披露瑞幸造假的调查报告后,公司依旧公然否认。

无论如何,如若最终退市,瑞幸的溃败之路也算继承了其“闪电般”的特质。只不过,不同于闪电扩张与上市之时的风光无限,瑞幸的这场“退市闪电战”似乎缺了些体面。

破产或不可避免,股东损失将达数亿

瑞幸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Q3,公司账上有45亿元现金及等价物。此外,加上10亿元的短期投资及短期资产,瑞幸目前流动资产大概为63亿元。

截图来源:瑞幸2019年Q3财报截图来源:瑞幸2019年Q3财报

按照瑞幸自爆的造假22亿元计算,目前公司的流动资产应约为41亿元。瑞幸2019年Q3财报显示,9个月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和为27亿元。

截图来源:瑞幸2019年Q3财报截图来源:瑞幸2019年Q3财报

如此算来,即便在无外部资金注入的情况下,瑞幸也本可维持运营1年左右。

但是,在巨额的罚金下,这样的“维生”并不现实。具体来看,接下来,瑞幸将根据法院的判决确定的数额赔偿。有报道称,当前索赔金额或超过100亿美元。对此,杨兆全对投中网表示,“最后需要赔偿的金额,保守估计也会在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3亿元)以上。”

因此,在被摘牌后,瑞幸不排除破产的可能性。

杨兆全解释称,“如果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公司的债权人会很多。除了参加索赔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外,还有供货商、房东、员工等。由于瑞幸属于轻资产公司,没有更多的金融资金和实物资产,真正变现赔偿,各个债权人获得实际赔偿额会较低。”

不仅如此,在破产程序中,法院也可能裁决公司进行破产重组。这样,债权人如何得到偿付由债权人会议做出决定方案。

这样的结局下,瑞幸股东的损失极其惨重。

“瑞幸市值最高时有129亿美元,即股价51.38美元时对应的市值。”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即便以60%计算股东的平均成本,到目前为止,流通股股东的亏损至少也有数亿美元,当前公司的现金远远不够赔偿投资者的亏损,赔偿以及大额的罚款。”

由此,“考虑到线下实体店还有存在的价值,有可能破产清算后被收购,这或许只能算最好的情况了。”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表示。

18个月上市,12个月接退市通知,瑞幸神话难以再续

2019年5月17日,瑞幸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从成立到上市,瑞幸仅用18个月,创造了世界纪录。

仅仅1年时间,瑞幸早已不是那个被光环笼罩的明星企业,亦无力勾画“神话”的续集。

而这一切,源于2020年初连续两场晴天霹雳式的“做空”与后期瑞幸自曝财务造假的丑闻。

2020年1月31日,知名做空机构浑水(MuddyWaters)发布一份89页匿名报告,称瑞幸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财务数据造假。

2020年2月3日,瑞幸否认了所有指控,并回应称报告毫无依据,论证方式存在缺陷,属于恶意指控。虽辟谣声明迅速发出,但瑞幸当日股价仍大跌近20%。

随后,2020年2月4日,浑水再次“做空”瑞幸。当日,浑水在推特上抛出第二份长达66页的做空报告,这份报告来自尘光研究(AshIlluminationsResearch),该份报告同样声称瑞幸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造假。

这次,瑞幸没有进行第二次辟谣。或者说,更大的危机风暴已然来袭。

2020年4月2日晚,瑞幸发布公告自曝财务造假。公告称,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刘剑以及其下属数名雇员从事了包括捏造某些交易等的某些不当行为。从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瑞幸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受此影响,瑞幸当日盘前大幅跳水,暴跌85%。

可以说,这个自曝几乎斩断了瑞幸的“幸运”,也冲击了整个中概股。由于影响恶劣,瑞幸在遭机构大幅减持的同时,亦引起了国内相关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甚至,不乏有投资人与律师指出,瑞幸被国内监管部门调查事件或将成为中国“长臂管辖”第一案。

然而,“财务造假”真的是瑞幸神话破灭的源头吗?如果将目光着眼于瑞幸生意本身,在财务造假背后,更大的深渊或许来自于瑞幸的起点——商业模式。

实际上,一直以来,瑞幸的商业模式都饱受市场争议。

在浑水发布的报告中,除在第一部分以五个确凿证据(SmokingGunEvidence)和六个危险警告(RedFlag)对瑞幸数据进行造假分析,其在第二部分直接提出五大商业模式缺陷,认为“瑞幸的商业模式已基本崩塌”。

而且,成立至今,不论是瑞幸的运作模式、成长速度还是估值逻辑,其在“烧钱”换增长不再流行的资本市场上都是异类,瑞幸”做局”的质疑也从未间断。

“我们认为瑞幸扩张太快了。补贴后能留下多少忠实用户?因此,目前我们还看不懂瑞幸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位曾接触过瑞幸的投资人在2018年3月对投中网表示。

有投资人曾在瑞幸上市之初对投中网称,“瑞幸的估值可以反映投资人对整个故事的预期,但瑞幸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向资本市场证明。”

纵然发展至此,“画中人”依旧坚挺瑞幸模式的可持续性。

“我坚信瑞幸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是成立的,瑞幸自运营以来每年的营收都在持续增长。目前,尽管有疫情和造假风波的双重打击,瑞幸数千家门店仍在努力坚持运营,瑞幸的产品口碑很好也很有品牌韧性。”陆正耀在最新声明中反思称,其风格可能太激进,企业跑的太快,也导致很多问题,但绝不是以“概念做局”去欺骗投资人,而是真心想把企业做大做好,为社会创造价值。

回过头看,曾经,瑞幸模式似谜。

2020年初,在高调搬出无人零售这又一“新故事”后,瑞幸的“谜云”才刚刚高调见日。可终究,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瑞幸的商业逻辑即将被市场印证的那一刻,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相关文章

  • 被割韭菜的美股股民:“别买奇怪的中国公司股票!

    被割韭菜的美股股民:“别买奇怪的中国公司股票! 曾经有美股股民对硅星人提起自己投资的事儿,语气不无得意:“我买了阿里巴巴的股票”,大赚一笔;也有另一名股民则问硅星人:“你有没有听说过瑞幸咖啡?听说这家公司很厉害,要挑战星巴克”。,对这些美股股民来说,买中国公司的股票,财报之外基本凭脑补,这就难免被“割韭菜”了。,中国股民对此的心态可能是:“谢谢瑞幸不杀国内资本市场,远渡重洋割韭菜之恩”。

    2024-03-22 09:16
  • 瑞幸咖啡向美SEC申请 拟发行4亿美元可转债

    瑞幸咖啡向美SEC申请 拟发行4亿美元可转债 代表瑞幸咖啡A类普通股的美国存托股票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挂牌交易,代码为“LK”。,2020年1月6日,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最近一次报告的瑞幸咖啡每股美国存托股票价格为34.43美元。,瑞幸咖啡在2019年5月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IPO发行价定于17美元/股,位于定价区间的上端。

    2024-03-22 08:56
  • 瑞幸咖啡回应“App被点名”:为防止黑客骗取首杯免费

    瑞幸咖啡回应“App被点名”:为防止黑客骗取首杯免费 记者陈维城新京报讯对于过度获取用户信息被工信部点名,1月8日晚间,瑞幸咖啡回应称,为了防止黑客骗取首杯免费,瑞幸咖啡App除了需要客户提供手机号码,还需要客户提供手机的设备MAC地址作为双重验证。,瑞幸咖啡解释称,“在2019年12月中旬接到工信部整改通知后,我们已经进行了整改,将获取设备MAC地址调整在用户同意用户协议后。,”1月8日,工信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披露,工信部通报了第二批被发

    2024-03-22 08:56
  • 大家都知道瑞幸在作假,只有浑水说了实话

    大家都知道瑞幸在作假,只有浑水说了实话 报告提到,陆正耀和同一批关系密切的私募股权投资者从神州租车(00699)中套现16亿美元,而少数股东损失惨重。,而通过收购宝沃汽车,陆正耀转移了1.37亿元人民币给其关联方(朋友兼同学)王百因。,恐怕是很难的,但凡经过必留下痕迹,不管多高明,总会被找到蛛丝马迹。

    2024-03-22 08:50
  • 被做空的瑞幸咖啡冤枉吗?

    被做空的瑞幸咖啡冤枉吗? “在很多人眼中,瑞幸赌的就是,如果未来降低折扣力度,究竟还有多少用户会继续买单。,然而在报告看来,受制于市场规模和对价格敏感的用户群,瑞幸很难实现这两个目标。,在1月瑞幸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时,瑞幸通过股票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又筹集了8.65亿美元,以发展其无人零售计划。

    2024-03-22 08:50
  • 瑞幸无人咖啡机“逆行”1185公里

    瑞幸无人咖啡机“逆行”1185公里 ”彼时,已有部分瑞幸无人咖啡机在武汉医院投入使用,但数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从北京总部调运。,李敏颇为自豪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咖啡机直接运到医院内,医护人员从手持取件二维码扫码,到拿到一杯现磨现冲咖啡,整个过程仅需30秒。,”瑞幸咖啡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已启动紧急生产和快速的全球调运工作,优先满足医护人员需求。

    2024-03-22 08:33
  • 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排名:Snap居榜首 瑞幸第17

    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排名:Snap居榜首 瑞幸第17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0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商业杂志《FastCompany》今日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家公司,“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母公司Snap高居榜首,微软和特斯拉紧随其后,分居第二和第三位。,AppleArade于2019年9月推出,为iPhone、iPad、Mac和AppleTV提供了100多款游戏的无限制访问,所有这些游戏都没有广告和应用内

    2024-03-22 08:31
  • 22亿财务造假"连环炸"! 央视记者探访瑞幸北京总部

    22亿财务造假"连环炸"! 央视记者探访瑞幸北京总部 对此,瑞幸在美国当地时间2月3日发布了简短的反击声明,称该报告毫无依据并且恶意解读。,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2024-03-22 08:19
  • 瑞幸继承了乐视的衣钵,陆正耀是下一个贾跃亭吗?

    瑞幸继承了乐视的衣钵,陆正耀是下一个贾跃亭吗? 瑞幸以咖啡为入口,连接饼干、坚果、茶饮乃至最近上线的耳机、键盘等品类。,乐视以内容为入口,辐射电视、手机、汽车等硬件产品,两者业务延展的路径如此相似。,中成世纪与瑞幸厦门总部位于同一栋楼,同一单元,业务范围还包括“酒类、饮料、茶叶批发”。

    2024-03-22 08:19
  • 瑞幸割了外国韭菜,重创的却是中国企业的信用

    瑞幸割了外国韭菜,重创的却是中国企业的信用 4月2日,当投资者还在巴巴地等着瑞幸年报,坐看它要怎么自证盈利时,小蓝杯又给出了新的玩法,一则公告自爆:财务造假。,这一切都源于1月31日美国第三方调研机构浑水研究横空出世地一份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瑞幸捏造公司财务数据,商业模式存欺诈。,确实,这个逻辑完全成立,前提是叙述对象美国人并不知道中国对咖啡因的需求,各地茶商早已争相满足。

    2024-03-22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