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柳叶刀:大幅缩短新冠患者排毒时间的疗法出现了!

2024-03-22 08:01
admin

文章来源:奇点网

好像时间还没过去多久,全球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就突破了400万……这种“时间过得慢”的感觉,大概还是因为治疗和进展的探索不那么快吧。

各种疫苗还在试验之中,要用上怎么都得今年底明年初了。而瑞德西韦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特效药”,试验也遭遇了一些挫折,还搞出了世卫组织官网泄密结果的事儿。

老药新用,努力挖潜,就成了现在医学探索的一大方向。今天的《柳叶刀》上,一项来自香港大学的最新试验结果就显示:使用干扰素β1b+利巴韦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的三联方案治疗,或许可以加快轻中度患者的康复!

在这项临床II期试验当中,接受三联方案治疗的患者,从开始治疗到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的时间只有7天,明显低于使用克力芝对照组的12天,而且治疗也比较安全。但试验数据也显示,三联方案要尽早使用,才能收到效果。

三联方案的三种药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此前就在国内开展过治疗重症患者的临床试验,而在当年对抗SARS时,香港就采用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收到了一定成效。

至于干扰素β1b,主要是用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不过此前香港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实验也显示,在与前面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时,干扰素β1b可以体现增效作用,可能与干扰素改善了免疫系统的抗病毒应答有关。

免疫这玩意就挺玄学,过多过强也不一定好

(图片来源:Pixabay)免疫这玩意就挺玄学,过多过强也不一定好(图片来源:Pixabay)

虽然说新冠肺炎和SARS、MERS有些不同,比如病毒载量的高峰出现更早,类似流感,但毕竟都是冠状病毒嘛。再加上香港也像大陆一样,要求轻症患者应收尽收,不缺入组患者,于是就有了这次试验。

这次的临床II期试验在香港6所公立医院开展,总共入组了127名新冠肺炎患者,占到了入组时间段内香港全部确诊患者的80%。患者的症状整体上比较轻,试验开始时衡量症状严重程度的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2)是2分。

对照组的治疗方案是固定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而联合治疗组则有所区分,如果患者从出现新冠肺炎症状,到治疗开始还不超过7天,就用三药联合;如果超过7天,出于担心加剧炎症的考虑,就不再用干扰素β1b,只用另外两种药物了。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患者从治疗开始,到连续两次鼻咽拭子检测核酸阴性的时间,按照香港的治疗标准,这就可以出院了。而次要终点,则包括了NEWS2评分归零所需的时间、住院时长、30天死亡率等。

当然出院之后最好3(图片来源:Pixabay)当然出院之后最好3(图片来源:Pixabay)

总共有52名治疗组的患者接受了三药联合,还有34名则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治疗,但即使如此,联合治疗组患者从治疗开始,到核酸检测两连阴的时间也只有7天,比对照组的12天缩短了一大截(HR4.37)!

在次要终点上,治疗组患者NEWS2评分归零所需的时间只有对照组一半(4天/8天),说明患者症状改善的速度也显著加快。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了大约三分之一(9天/14.5天),这对节省医疗资源有不小的价值。两组均未出现死亡患者。

治疗的安全性整体较好,联合治疗组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虽然稍高,但程度整体比较轻,主要以腹泻、发热、恶心和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为主,而且是自限性的,基本上在治疗3天后就自行缓解了。

此外,试验还分析了患者的鼻咽拭子、唾液、喉拭子、粪便等样本中的病毒载量,数据显示联合治疗确实显著降低了患者体内的病毒水平,治疗组患者的IL-6水平也相对更低。

联合治疗组(红)比对照组(蓝)的病毒载量更低联合治疗组(红)比对照组(蓝)的病毒载量更低

不过联合治疗组中那些因为没有及时就诊,未接受干扰素β1b治疗的患者,各项指标和对照组差异不大,因此早期用药和使用干扰素β1b,可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研究团队在论文中也表示,这值得后续的临床III期试验证实。

时间不等人啊,没有特效药也不能不治病,试验赶紧开始吧。奇点糕顺便第N次祈祷,早点来个振奋人心的大新闻提提神吧

相关文章

  • 面对全球疫情,钟南山、李兰娟给出这些建议

    面对全球疫情,钟南山、李兰娟给出这些建议 李兰娟介绍,与此同时,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也是针对细胞因子风暴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清除炎症介质、阻断细胞因子风暴,阻遏重症患者向危重症进展,显著提高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李兰娟介绍,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他们对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疾病快速进展的患者进行了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3月初,吉利德公司曾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寻求获得孤儿药资格。

    2024-03-22 08:19
  • 安慰剂效应是患者的期望和信念产生的一种心理作用

    安慰剂效应是患者的期望和信念产生的一种心理作用 玛格涅·阿尔维·弗拉藤(MagneArveFlaten),挪威科技大学生物心理学教授,《安慰剂和疼痛:从工作台至床边》一书的合著作者。,法布里奥奥·贝内代蒂(FabrizioBenedetti),图恩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神经科学教授,《安慰剂效应:了解健康和疾病的机制》等书作者。,需要指出的是,这仅适用于一些医疗条件,例如:疼痛、运动表现、焦虑、抑郁等,所以安慰剂对那些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治疗非

    2024-03-22 08:15
  • 等了13年,肝癌的标准治疗终于可以升级了

    等了13年,肝癌的标准治疗终于可以升级了 但是,肝癌根本没有波,每年都有那么多,一年365天都有人在患病、死亡。,这意味着总体来看,“双剑合璧”治疗组平均多了7个多月的高质量生存时间。,这项3期临床试验的另一位重要研究成员、在肝癌治疗领域深耕多年的国家卫健委肝癌专家组组长秦叔逵教授强调:临床医生应该严格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肝功能等,治疗策略和用药应该规范,主要参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宜随意进行超适应症使用。

    2024-03-22 07:59
  • 乳腺癌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中国方案”打算这样治疗它

    乳腺癌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中国方案”打算这样治疗它 ▎统计数据告诉你乳腺癌到底有多厉害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官网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的首要“致命杀手”。,张主任表示,目前临床上多通过乳腺钼靶摄片、活组织病理检查、受体及基因测定等技术来诊断这个病。,除了很特殊的三阴性以外,基本上只要肿块大于5毫米以上,即使没有淋巴结转移,也常常都要接受化疗。

    2024-03-22 07:50
  • 只需抽取一管血 红细胞疗法有望治好这些疑难病

    只需抽取一管血 红细胞疗法有望治好这些疑难病 然而实际应用情况不甚理想,直至近年来一批国内外生物科技公司凭借红细胞技术异军突起后,才迎来发展的小高峰。,吴华香解释道,当前,很多罕见病的致病机理已被破解,治疗手段上却有诸多局限。,高晓飞说:“和苯丙酮尿症一样,理论上讲,把凝血因子转入红细胞内,对血友病患者的治疗可以更加安全、持久、有效。

    2024-03-22 07:43
  • 基因疗法又遇挫折:两名儿童接受试验性疗法后死亡

    基因疗法又遇挫折:两名儿童接受试验性疗法后死亡 这种基因疗法被称为AT132,旨在治疗X染色体连锁肌小管性肌病——一种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致命疾病。,基因治疗领域先驱、AAVs研发者之一詹姆斯·威尔逊(JamesWilson)早在数年前就曾对治疗中使用的高剂量载体表示过担忧。,威尔逊的合作者、麻省大学医学院教授高光坪也曾表示过类似的看法,他在2019年接受Chemical&EngineeringNews采访时表示:“我担心这个领域发展太快,让人

    2024-03-22 07:35
  • 新冠「后遗症」从何而来?很多可能都不是真的

    新冠「后遗症」从何而来?很多可能都不是真的 也就是说,大部分患者在出院之后,虽然一般生活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进行激烈运动,由于肺部还有炎症,可能还会存在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其实,早在2月份时对武汉新冠患者的调查中就已经发现,D-二聚体浓度与死亡风险正相关。,这个临床试验虽然入组人数比较少,只有41人,却也显示出鼓舞人心的结果:对照组死亡率为14.3%,芦可替尼治疗组出现零死亡。

    2024-03-22 07:24
  • 基因治疗又遇挫折,它还能“胜任”罕见病克星吗?

    基因治疗又遇挫折,它还能“胜任”罕见病克星吗? 该疗法原本打算在今年提交申请,期望年底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是计划现在被搁置。,几天后,杰西因为严重免疫反应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这给最初对基因疗法持乐观态度的人浇了一盆冷水。,当前,基因治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需要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加安全有效,而不应该因噎废食。

    2024-03-22 07:20
  • 免疫治疗后血液中ctDNA被清除的患者总生存获益最大

    免疫治疗后血液中ctDNA被清除的患者总生存获益最大 INSPIRE研究包括五个平行队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三阴性乳腺癌(TNBC)、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恶性黑色素瘤(MM)和混合实体瘤(MST)。,他们发现,如果在监测期间ctDNA水平比基线有所上升,无论上升多少,都与大多数患者的疾病快速进展和生存期差(中位OS为13.7个月)相关;如果监测期间ctDNA水平低于基线,但仍可检测到的话,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表现不一,生存

    2024-03-22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