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为求“清静” NASA要在月球背面安个望远镜

2024-03-22 08:01
admin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NASANASA

可展开的丝网(直径1千米)

月球环形山射电望远镜

环形山

(直径3千米—5千米)

悬浮接收器

双轴车

月球环形山射电望远镜示意图

NASA可展开的丝网(直径1千米)月球环形山射电望远镜环形山(直径3千米—5千米)悬浮接收器双轴车月球环形山射电望远镜示意图NASA

设想一下,一台比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接收面积大3倍的望远镜,放在月球,会是何种景象?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萨普塔实·班迪帕黑向NASA创新先进概念计划(NIAC)提交了一个新方案——月球环形山射电望远镜项目,即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建立一个直径1公里的射电望远镜。这一充满奇思妙想的计划立刻引发热议。为何要在月球背面建立望远镜?为什么选择射电望远镜?这台巨大的望远镜,能帮助人类探索宇宙的哪些奥秘?

地球信号给观测带来干扰

根据观测波段的不同,天文望远镜可分为射电、光学、红外、紫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不同类型。按理说,这些不同类型的望远镜都可以放在月球上,为何在班迪帕黑的计划中,首先考虑的是射电望远镜呢?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天马望远镜总工程师刘庆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射电望远镜通过自身天线接收射电波,进而对天体实施观测,如果把射电望远镜搬到月球上,它的观测能力会比在地球时提升很多。”

这是因为,在地球上,射电望远镜的观测存在不少干扰因素。

首先,地表上空有电离层。太阳照射大气时会发生电离作用,当信号的波长比较长的时候,电离层就会把信号挡住。“以FAST为例,它位于地球大气和电离层内,波长频率低于70兆赫(MHz)的信号,观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刘庆会说。

其次,地球上的人造信号太多,也会对射电望远镜造成干扰。“手机通信、雷达、卫星等发出的人造信号比来自宇宙的信号要强几百万倍,对地面射电望远镜的观测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刘庆会表示。

相较之下,其他波段的望远镜尚能“岁月静好”。比如,光学望远镜比较怕亮光,但如果“落户”于人烟稀少、天光背景较暗的地区,就可以减少人为光源的干扰。

另外,望远镜的“个头”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其他波段的望远镜所观测的波长较短,口径不像射电望远镜那么大,因而更加小巧精致,所以这些望远镜如果想要有更好的观测效果,可以直接送到太空。比如位于太空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就能获得比地表光学望远镜更加清晰的观测图景。“如果把哈勃空间望远镜放在月球,虽然能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但一是没必要,二是在月球上的软着陆问题难以解决。”刘庆会说。

除此之外,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波段可以从米级到亚毫米级,没有光学、红外等望远镜那么精密。相对来说,在月球上造一个射电望远镜比造一个光学望远镜更容易。

月球是天然的物理屏障

那为何会选择月球背面而不是其他区域呢?

因为月球是一道天然的物理屏障,来自地球以及绕地卫星的无线电干扰都能被屏蔽掉。“这样一来,望远镜捕捉到的就是观测目标发出的信号,更有利于天文学家们捕捉那些微弱的信号,加深对宇宙的理解。”刘庆会解释道。

实际上,在地球上,面对无线电干扰,科学家们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躲”。一是尽量把望远镜安装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减少无线电干扰。二是尽量让望远镜观测的波长避开手机、雷达、卫星等无线电信号的波长。“通俗来讲,如果手机的信号占用了某一段波段,望远镜观测就会相应的避开这一波段的天体信号。通过‘惹不起躲得起’这一举措,尽量减少了人造无线电对于射电望远镜观测效果造成的影响。”刘庆会说。

但有所得也意味着有所失。望远镜接收到的信号不同,所获取的有关宇宙的信息也不同。以观测太阳黑子为例,当科学家用光学望远镜对其进行观测时,会发现黑子很暗,但是用射电望远镜去看黑子,就会发现黑子的电磁场辐射比太阳其他区域更强。

所以,天文学家希望对同一观测目标实现全波段观测,能用射电、光学、紫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不同波段的望远镜对同一目标进行一次全方位“扫描”,这样自然最好。因为不同的望远镜会看到不同的光景,这样才能对所观测的目标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杨桃的形状是椭圆还是五角星?取决于不同的观测角度。

一台射电望远镜所观测的信号与手机、卫星等信号重合,观测效果会很差;倘若避开这些干扰源所使用的波段,的确能达到减少干扰的目的,但同时也意味着射电望远镜的观测存在死角,无法覆盖某些波段的信号,那么,来自宇宙的某些信号就无法被捕捉。

这对于天文学家来说是一种缺憾,也在天文观测领域留下了些许空白。

捕捉宇宙古老的信号

让射电望远镜登月,不失为填补空白的一种构想。

根据班迪帕黑提交的计划,要在月球上建造的是直径1公里的射电望远镜,与直径500米的FAST相比,这款超长波射电望远镜的直径要大上一倍,天线接受面积增大3倍,因而可以观察波长大于10米、频率低于30MHz的宇宙辐射。

“这个波长对应宇宙早期的黑暗时代,是宇宙刚刚开始的样子,那时的宇宙信号距离我们很遥远,传递到地球的时候,已经相当微弱,加上地球上的无线电干扰,探索这一时期宇宙的物理性质成为难题。”刘庆会说,由于这种超长波会被地球电离层反射,因此在地球上无法观测,对这个波长的宇宙信号人类所知甚少。

专家表示,由于这款望远镜的直径更大,加上它能摆脱地球的各种干扰,所以与FAST相比,其灵敏度有可能大幅提高。灵敏度越高,越有能力捕捉从遥远地方传来的微弱信号。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原理上来说,天文望远镜要看得深看得远又看得清,直径越大越好,干扰越少越好。但在实际过程中,受工程难度大和成本高等方面的限制,理想下的望远镜配置往往并不能真的如愿。

刘庆会坦言,在月球背面建造直径为1公里的射电望远镜,“要面临的困难不敢想”。

此次提案描述了如何建立这个望远镜系统。在月背找到直径3至5公里的适宜月球陨石坑,用航天器将望远镜和安装设备双轴车运至月球。望远镜和双轴车分别在指定位置着陆后,经过展开、连接、固定等一系列步骤,完成望远镜安装。

由于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只能通过中继星进行远程操控。“选择什么样的环形山?建造望远镜的材料如何软着陆?着陆后望远镜如何展开?建造和维护望远镜需要的持续供电怎么保证?这些都是问题。”刘庆会说,根据现有的条件,只能在月背建造一个粗糙的、精度较低、观测波长很长的望远镜。

“但是,正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言:我们选择去月球,不是因为它很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刘庆会说,奇思妙想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并最终推动人类一步步往前。

相关文章

  • 首个研究而非寻找外星世界的项目:CHEOPS宇宙飞船

    首个研究而非寻找外星世界的项目:CHEOPS宇宙飞船 ”通过装备一台单一照相机,CHEOPS将会仔细观察那些环绕恒星运转的已知系外行星。,2028年,ESA将发射大气遥感红外系外行星大调查卫星(ARIEL)。,”ARIEL研究团队成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天文学家MattGriffin说,“但我们需要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将开始描述和测量它们的详细属性。

    2024-03-22 09:08
  • “宜居系外行星天文台”有望成NASA下一旗舰项目

    “宜居系外行星天文台”有望成NASA下一旗舰项目 尽管我们已发现许多系外行星,但迄今还没有一颗行星被确凿证明拥有生命宜居所不可或缺的元素,HabEx项目可谓恰逢其时。,另外3名“选手”分别是:大型紫外光学红外探测器(LUVOIR)、“起源”号太空望远镜和X射线天文台。,LUVOIR也将搜寻宜居系外行星,但其规模更大,集光能力是哈勃望远镜的40倍,耗资可能超100亿美元。

    2024-03-22 09:03
  • 未来十年将是人类发现地外行星的“黄金年”

    未来十年将是人类发现地外行星的“黄金年”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未来我们还会发现多少颗类地行星?能够揭晓外星生命的真实面目吗?在距离地球50光年的太空区域分布着大约1560颗恒星以及数千颗行星,大约有1000颗系外行星是岩石体,主要成分与地球相似,甚至一些行星潜在孕育生命的条件。,探索系外行星的十年未来十年可能会被人们牢记,因此我们将通过多种望远镜勘测地球之外的神秘世界,预计到2025年TESS太空望

    2024-03-22 09:03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触及宇宙中曾经遥不可及的角落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触及宇宙中曾经遥不可及的角落 哈勃主要是一台光学望远镜,能够捕获的光线波长范围与人眼差不多,仅向红外线和紫外线波段稍微扩展了一些。,这把巨大的“遮阳伞”将使望远镜始终处于阴影之下,温度不超过零下223摄氏度,正适合在目标红外波段内开展观测。,假如一切顺利,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发射升空几天后,就会朝观测点飞去,将镜面和遮阳伞展开到位,然后开始执行观测任务。

    2024-03-22 08:58
  • TESS望远镜发现首颗宜居带中、大小与地球相仿行星

    TESS望远镜发现首颗宜居带中、大小与地球相仿行星 三颗中最靠内侧的是TOI700b,大小与地球差不多,每10个地球日便会完成一次公转。,科学家还希望借助其它仪器进一步了解该行星系,如通过测量TOI700d对宿主恒星的引力拖曳作用确定其质量等。,”恩格尔曼·苏伊沙指出,“这非常令人激动,因为无论这颗行星是什么模样,都会与地球上的景象截然不同。

    2024-03-22 08:56
  • 人类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阳照片 竟然像个爆米花?

    人类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阳照片 竟然像个爆米花? 它们曾在较低分辨率的观测中被邓恩(Dunn)等发现。,邓恩太阳望远镜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其中就包括对太阳对流的高分辨率观测和邓恩等1974年关于米粒暗径中细丝状亮点结构(filigree)的发现。,低温近红外光谱偏振仪和二维近红外光纤光谱偏振仪,将直接测量太阳大气包括日冕中的磁场,可能是伊农奕太阳望远镜最重要的两套设备。

    2024-03-22 08:46
  • 谁架起了我们与星空的桥梁?

    谁架起了我们与星空的桥梁? 但达芬奇的兴趣仍然限于假想,他并没有实际尝试建造这样一个望远镜。,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马林·梅森(MarinMersenne)在《宇宙和谐》(Harmonieuniverselle,1636)中,首次提出了双镜反射望远镜的设计方案。,对于几乎所有的设备来说,声称一个人是发明者或许都有些问题。

    2024-03-22 08:25
  • 黑洞“无限子环”:神秘环状结构保存宇宙珍贵信息

    黑洞“无限子环”:神秘环状结构保存宇宙珍贵信息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约翰逊和同事认为,这个黑洞光子环是天文学家能够深入探索的重要资源。,研究人员认为,只有黑洞视界望远镜只要延伸至足够远的太空区域,即使是一颗人造卫星,或者仅是主航天器上的机载仪器,也有可能做到这一点。,这看起来像是魔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能将黑洞视界望远镜分辨率提高两倍,如果通过一条很长的天基线路,我们也许能将黑洞视界望远镜分辨率增强100倍。

    2024-03-22 08:18
  • 没有氧气的系外行星生命能否存活?地球细菌能做到

    没有氧气的系外行星生命能否存活?地球细菌能做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系外行星上,是否存在着呼吸氦和氢的外星生命?一项关于地球生命的新研究表明,这是可能的,这意味着我们在宇宙中寻找生命时,可能需要改变一下思路。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可能充满氧气的行星,也要考虑一些大气组成似乎不适合生命的行星。毫无疑问,氧气有利于生命的生存,毕竟这是我们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气体。但是氧气在宇宙中并不常见,只占宇宙质量的0.1%。宇宙中更常

    2024-03-22 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