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口罩之争?这不“科学”

2024-03-22 08:07
admin

来源:赛先生

“美国人为什么不戴口罩?”

这是自从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国人最大的几个疑问之一。毕竟,经历了4个月的全民抗疫,即使国内的疫情高峰早已过去,戴口罩也已成了国人的新日常。然而,当警觉的在美华人们戴上口罩时,不少人都遭到过不怀好意的冷眼,甚至遭到种族主义者的攻击。究其原因,种族歧视是一方面,而最经常听到的指责,是“引起恐慌”、“只有病人才戴口罩”,以及“必须把口罩留给医务人员”。

的确,一直以来,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建议都是“大众没有必要佩戴口罩”,只有出现症状的人才建议在出门时戴口罩。但随着疫情的加倍肆虐,几星期前,疾控中心终于修改了指导建议,小心措辞地表示“建议在公众场合遮住口鼻”。一些地方也出台了具体的政策乃至强制措施,例如纽约州州长就表示,“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场合,必须要佩戴“遮住口鼻的东西”(wearfacecovering),否则会受到警告(但并未明确有任何处罚措施)。截止上周六,美国共有7个州做出了类似的规定。

有趣的是,不管规定如何改变,“口罩”(facemask,或者N95一类被称为respirator)一词,始终如同躲避电梯里迎面而来的人一样被小心趋避。在超市里,人们开始在脸上裹上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正儿八经的口罩,也有自制的布口罩,头巾,甚至高领毛衣。

但所有人,包括医学研究者、医务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都不确定的一件事情是:“有用么”,以及“为什么”。

非常时期,一切仿佛都被罩上了疑云。

为什么疾控中心一开始

并不推荐戴口罩?

针对这一点,最流行的说法是“一般公众戴口罩没用”。

但是这里面的逻辑实际上相当别扭。为什么更频繁接触患者的医务工作者需要口罩、甚至是N95级别的防护,而对于也存在一定几率会接触到患者的大众来说,口罩就没有用呢?难道病毒还看你是不是从事医务工作?

与其说“没有用”,言下之意其实是:“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大众佩戴口罩对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有效”。

对于口罩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也就是西班牙流感暴发前夕。芝加哥约翰·麦考密克研究所(JohnMcCormickInstitute)的一名医生在73名护士身上做了试验。试验之前,护士中大约有8%会染上猩红热;然后,他给护士们分发了双层纱布制成的口罩、并在每日妥善消毒,将感染降到了0。配合实地观察,他亦自己搭建了简易的实验室装置模拟真实传染环境,来探测纱布能否有效阻挡与飞沫类似的病菌载体[1]。

后来的大部分关于口罩的实验,也是在类似的医院或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有确切的病毒暴露,有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得出口罩本身是否有用的结论,或者什么样的口罩防护效果如何。所有对于口罩的认知,都是基于过往研究的证据进行综合、抑或是推测而得,之前和口罩相关的研究,都是在与新冠相似的普通冠状病毒肺炎,以及流感之上得来的。

从原理上讲,含有过滤功能的口罩的确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不过,过往对流感的研究表明,佩戴口罩,对流感的传播并没有显著的帮助,而且N95口罩并不比一般口罩更管用[2]。这有可能是人们并没有正确佩戴口罩,或者是像现有的政策制定者担心的那样——佩戴了口罩之后,反而不注重社交距离。

而新冠的相关研究就更少了。仅有的几项研究,其质量、有效性也不一而足。一篇来自韩国的论文,研究了医用口罩和棉口罩在阻碍新冠病毒传播方面的作用,被广泛报道,但样本却仅有4个病人[4]。亚洲各国在疫情控制上的成功,更可能是来自于更严格的社会管控措施——换句话说,我们没办法在实际的场景下控制出一个精确条件,来获取“口罩”这个物品是否有用的结论。

更为复杂的是,新冠病毒究竟是否通过“空气”传播、怎样传播?

现有的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绝大部分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打喷嚏、咳嗽或者说话的时候喷出的飞沫中载有病毒;而飞沫是有重量的,并不会在空气中飘太久,也不会大规模地扩散,因此保持社交距离(2米或者6英尺)是相对有效的办法。然而,关于“气溶胶传播”的说法不时见诸于各路媒体,让人对现有的防控建议产生疑虑。毕竟,如果有证据表明气溶胶传播、或者表明新冠病毒会飘散到比较远的地方,那么即使是普通医用口罩也是不足以防护的,N95才能有效过滤气溶胶,达到令人满意的防护效果。

但和口罩研究一样,这些关于“病毒传播”的研究,亦有相当大的局限。比如美国NIAID(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在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论文里提到,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能够在空气中停留,“通过气溶胶传染是可能的”[5]。不过,他们的研究完全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气溶胶生成的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其它的一些媒体广泛转载的、看起来稍微有点“可怕”的研究,例如“研究表明超市走道内充满了病毒”、“超市通风口发现病毒”,或者“室内各处取样发现病毒RNA”,此类研究多是通过采样、实验室建模的方式进行的,都无法说明有活性的病毒能够在某个地点达到能够触发感染的浓度。

所以绕来绕去,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证据”繁杂,却又没有足够统一到形成“结论”的地步。我们只能知道最差的情况——在医院里,医生必须做好从头到脚的防护。但普通人呢?室内环境呢?室外环境呢?

科学证据的背后

基于“科学证据”制定公共政策,最短板的恰好是科学证据的滞后性。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当下,政策制定的准则,也并不是达成一个由证据支撑的最优解,而是如何去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在证据并不充分、但又紧急到必须有所动作的时候,政策制定者很大程度上需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去做一个有可能有用的改变,来降低风险?”

毫无疑问的是,在东方和西方,做出这个改变的成本是不同的。

美国一些州有法律,禁止遮盖面部。这是因为在民权运动时期,3K党人会罩住自己的面孔进行一些极端破坏活动。直到如今,遮挡面部也与犯罪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除非有特殊需求,在公共场合,人们不得“使用不自然的织物盖住面部”。与其说人们觉得口罩没用,不如说觉得它“可怕”。

这或许也与东西方文化中对面部的认识有关。有神经学研究认为,西方人在交流中会更长时间地注意到对方的脸部、将目光更多地投射在面部。而在进行面部识别的时候,西方人更倾向于将目光投射到面部不同的部位。相对而言,东亚人在交流中并不会一直盯着对方的脸看;而即使看脸,也主要将目光投向眼睛和鼻子附近的部位[6]。换句话说,面部出现“遮挡”,对于西方人而言更加不正常,更有可能因为获取不到表情信息等而感到不舒服、不愉快。

这些因素,都让口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截然不同。

在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人们已经习惯了口罩在生活中的角色。在日本,即使没有传染病,在街上戴口罩的人也并不少见。日本人早已将原本属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口罩,“转移”到了生活场景中,为它加诸了更浓重的文化和社会符号意义。将个人卫生看得十分重要的日本人,把公共场合配戴口罩作为一种礼仪;而讲话时唾沫星子四溅,则是非常无礼的行为。2009年的甲型流感过后,在一系列公众卫生倡导活动下,戴口罩彻底成为了一种流行。英国肯特大学的AdamBurgess认为,这是一种“风险礼节”(riskritual),不管怎么说,戴上口罩以防万一,是作为个人的责任[7]。

实际上,包括日本、中国、韩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内化了“卫生”这一概念。“卫生”(hygiene)作为一种舶来品,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需求,也成为了一种“先进社会”的文化输入而被个人所采纳[8]。直到现在,在中国,文明和卫生这两个词通常都是连用的。保持个人卫生不仅是实用目的,也是一种姿态、一个符号。在疫情中,则是个人躬身实践防疫的标志。

一个小细节非常值得注意。在纽约州疫情通报的新闻发布会上,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被台下的质问,为何让纽约市民外出戴口罩,而自己却不戴。科莫表示,我现在所处的环境四周都没有人,我保持了充足的社交距离,所以不用戴。

但是,在中国和日本,与疫情有关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新闻发布会上,远远地坐在主席台上的官员们,依旧戴着口罩。这被网民和媒体解读成一种“表率”——告诉所有人,现在戴口罩是必要的。而这种表率,也被层层贯彻到了每个人那儿。

无论如何,戴口罩这件尚无法确定效用的“难事“,也到了不得不去做的时候。

最新的数据表明,44%的感染都是在感染源无症状的状态下发生的[9]。即使非N95口罩对一般人没有防护作用,但它至少可以尽可能地阻止尚未表现症状的感染者感染他人,或者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传播的可能性——尽管这一点,目前尚无足够“证据”。

不过,在美国,疫情的局势已经严峻到了“任何有效手段都值得尝试”的地步。还在纠结是否“真的有用”,可能就已经太晚了。

相关文章

  • 京东医用/KN/普通/儿童口罩商品该如何正确宣传?

    京东医用/KN/普通/儿童口罩商品该如何正确宣传? 疫情期间,消费者在选择口罩时,医用口罩一般会给予消费者更强的信赖感和安全感。,1.1医用口罩可以在哪个类目销售?目前在京东销售医用口罩,需要在“医药保健>护理护具>口罩”这个三级类目进行销售,其他类目不能够销售医用口罩,但可以销售非医用口罩。,1.2销售医用口罩,商家需要提供哪些资质?商家应根据企业性质提供对应资质:2、什么是KN口罩?根据GB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

    2024-03-13 18:17
  • 京东口罩类商品信息合规规范

    京东口罩类商品信息合规规范 (四)口罩商品可以根据执行的标准宣传口罩对应的适用范围以及防护能力,禁止超范围宣传。,第三章口罩类商品信息合规规范(一)口罩不可利用疫情等进行违规宣传,如“防疫、抗疫、防新冠、疫情专用”等。,(二)口罩禁止含有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宣传和医疗用语。

    2024-03-13 18:07
  • 拼多多我有货源,可以发布多个口罩吗

    拼多多我有货源,可以发布多个口罩吗 一个店铺最多只能有5个在售口罩商品,建议同一产品型号不必发布多个链接。

    2024-03-18 10:50
  • 拼多多医药馆口罩是真的吗?如何判断口罩真假?医药网药品是真的吗(恒牛医药网是真的吗)

    拼多多医药馆口罩是真的吗?如何判断口罩真假?医药网药品是真的吗(恒牛医药网是真的吗) 现在很多小伙伴们都知道拼多多的拼团购物非常的便宜和实惠,价格已经远远的低于其他电商平台了,因此不少的小伙伴们怀疑拼多多商品的真实性,拼多多医药馆口罩是真的吗?一、拼多多医药馆口罩是真的吗?拼多多口罩通常来说不会有假货,尤其是现在还处在这么严的情况下,除非商家不想在继续开店了,当然目前来讲物资短期,平台也是发了紧急通知的。,二、如何判断口罩真假?当然,从昨天的消息来看,不少人在网上买到了假口罩,各大

    2024-03-18 10:17
  • 爆款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定义爆款?

     爆款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定义爆款? 爆款,这是每家店肆都想具有,都想把握的,尤其是中小卖家。而打造爆款的进程小编今天就不与咱们探讨了,今天咱们回归实质,拨开爆款的表面,看看爆款的实质和背面的本相到底是什么? 第一个观念:爆款是天然存在的,你只需要去发掘 为什么这么说,信任一切淘宝卖家都上传过宝贝,在你上传的时分会填写许多宝贝特点。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填那么多特点?有没有想过?是为了淘宝数据库更好的分类,更精准的挑选和匹配。所以一切

    2024-03-14 16:11
  • 拼多多医药馆口罩是真的吗?买的口罩安全吗?

    拼多多医药馆口罩是真的吗?买的口罩安全吗? 现如今拼多多发展的是非常快的的,并且平台上是以拼团购物的方式,产品也是非常物美价廉,并且平台上也是有着不少类目的产品,很多用户比较好奇拼多多平台上医药馆口罩是否是真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清楚。拼多多口罩通常来说不会有假货,特别是如今还处在这么严的状况下,除非商家不想在继续开店了,当然目前来讲物资短期,平台也是发了紧急通知的。拼多多买的口罩安全吗?拼多多之前上面的口罩确实有一部分质量不行的,但现在

    2024-03-13 16:28
  • 拼多多口罩那么便宜是正品吗?如何判别?

    拼多多口罩那么便宜是正品吗?如何判别? 今年的疫情,让口罩瞬间成为了抢手货,这段时间大家但凡想买几乎是买不到的,线下都处于缺货中,可是不少人发现拼多多上有卖口罩的,但是也有部分人对此存有质疑,拼多多口罩那么便宜是正品吗?拼多多口罩还是有一定保障的,不过你可以多看看买家的评论留言,多看看差评,如果你觉得好,能接受一些差评就可以买,我觉得这个主要看运气,拼多多没有那么绝对的不好。,一般来说,拼多多是不会出现假货口罩的,尤其是现在还这么严的情

    2024-03-13 16:16
  • 拼多多口罩属于什么类目?哪些人可以经营?

    拼多多口罩属于什么类目?哪些人可以经营? 生产时要办理备案登记,一类产品销售已经放开,所以普通商店也可以销售。,从用户数据估测,这段期间买家日均口罩的需求量短短两天内就达到上亿规模。,在这段时间内平台除要求医疗类用品经营商家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提供商品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同时还对该类商家加强管控,密切跟踪库存及发货情况,保障质量。

    2024-03-22 15:20
  • 拼多多口罩靠谱吗?如何判断口罩真假?

    拼多多口罩靠谱吗?如何判断口罩真假? 当然,从昨天的消息来看,不少人在网上买到了假口罩,各大电商平台也都对这些商家做了处罚,但凡发现是假的都湖北查封,公安部门也迅速查处了一批假口罩。,所以,大家在收货的时候最好先打开来验证下,在这个大环境下其实大多数企业都是有良心的,只有小部分害群之马,在破坏这个行业,毕竟口罩制假,如果真的流通到市面上,对大家的危害很大,因为没有防护的作用,要是被传染了,后果大家也是能一眼看到的。,拼多多口罩通常来说

    2024-03-22 15:18
  • 拼多多秒杀口罩为什么抢不到?怎么预约抢口罩?

    拼多多秒杀口罩为什么抢不到?怎么预约抢口罩? 因为疫情的原因,平时一块钱一个普通医药口罩,现在卖到两三块一个,而且每天出门都必须戴口罩,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不少生活成本。,所以平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多看评论,不要因为便宜就买,最好是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可以减少退货率。,所以,大家在收货的时候最好先打开来验证下,可以看看有没有合格证,生产商是哪里的,如果发现是假货,可以打电话投诉。

    2024-03-22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