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萧
曾经全球最大的LCD面板企业之二,也是目前全球液晶电视销量最多的前二品牌,三星、LG正在全面关闭所有的LCD面板厂。——很多人以为这是2020年竞争对手送给中国大陆面板企业的一份大礼。
但是,何以全球优势地位的两强会主动投降呢?这显然没有道理。三星、LG关厂风波背后的“阴谋”才是行业要关注的重点。或许这不是中国大陆面板军团的一个机会,反而是“另一重考验”!
以退为进,选择时机很重要
年初1月底,韩国显示面板制造商LGDisplayCEOJeongHo-young表示,由于LCD价格下跌,以及全球供应过剩,LGDisplay将于今年年底停止韩国国内LCD电视面板的生产。——LG的液晶面板除了在韩国生产线外,仅仅在中国广州还有一条8.5代线。这意味着LG距离彻底告别LCD面板已经不远。
同样是1月底,三星显示集团(SamsungDisplay)表示,将于今年年底关停旗下在韩国和中国的所有LCD面板产线,三星已经彻底放弃LCD生产。——三星除了在韩国有LCD生产线,在中国苏州也有一条生产线,三星准备全部关闭这些生产线。
两个重磅消息的背后都有一个原因“2018-2019年全球液晶面板供给,随着中国大陆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的扩产,进入供给过剩阶段,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个别企业面临亏损”的局面。特别是,京东方、华星光电的10.5/11代线事实上成为“大尺寸领导者”,在技术世代上已经形成竞争优势。
但是,三星和LG的选择不仅受这个长期因素的左右,也包括了2020年1月份的“特殊情况”:这就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一月底的时候,中国市场已经预计到1-2月份需求大幅萎缩。同时,全球市场的消费增长风险也在上升。而到三星关厂消息在国内大规模发酵的三月份,业界已经预计全球彩电市场全年萎缩10%以上。
“本已过剩”、“需求意外萎缩”:两重因素叠加,这让LCD面板企业在2020年势必面临更大的盈利危机。更何况,中国大陆地区的产能依旧在扩张。所以,从三星、LG的经营角度看,关闭LCD面板厂可以视为是“减少亏损”的措施。三星/LG今年的大幅度关闭LCD面板厂,不仅是长期产业发展的结果,也是特殊时间节点的把握!
主动让出份额吗?NO!
“韩国企业的去产能,最高能令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液晶面板企业全球中大尺寸份额提升到50%-60%以上!”行业内很多这样的声音,对三星LG的减产大大鼓掌!
但是,面对这种变化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第一,近期看,作为全球第一第二的两大彩电和商显品牌,三星与LG的“液晶电视、液晶商显”产业链如何维系;第二,作为全球最大的面板企业之二,二者真的会放弃现代显示产业的“核心制造资产”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出炉!4月中旬有消息传出三星将向夏普、群创等日台地区面板企业“采购液晶面板”:笔者认为这个策略一箭双雕。一方面解决了自身彩电的面板需求问题,另一方面扶持了日台地区、特别是台系面板企业。
在全球面板供应过剩的危机下,韩国企业虽然“难过”,但是毕竟自己有“品牌市场的优势”,还能过得去。但是,台湾企业的面板产业链长期两头在外,成本上也竞争不过大陆地区、大尺寸上落后于大陆地区:假设日韩台和大陆四方面“死磕液晶面板市场”,显然台系的竞争能力是“最弱”的之一。——韩系停产,份额给台系,无疑中在日系已经完全衰落的格局下,培植了一个中国大陆阵营的竞争者。
三星的战略是这样的,LG大概也不会意外。加大向台系采购是很好的策略——2008年前后,在全球面板供给不足时,甚至出现过“大陆彩电企业交了预付款的面板订单,被韩系彩电企业截胡”的事情。同时,国内反垄断机构也处罚过日韩台地区面板企业联合操纵价格的垄断案。所以,从历史角度看,日韩台面板业在大陆地区面板企业加速崛起背景下,在战略上进行合作并非不可能。(这可以算是一个小的阴谋吧!)
第二个问题,不产LCD液晶面板的韩国,真的放弃现代显示产业的核心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此,必须认识到,在下一代的OLED-QLED显示上,LG是大尺寸OLED全球唯一量产企业、三星是小尺寸OLED屏幕长达10年的行业领先者,且目前还拥有8成的份额优势!
“放弃LCD、全面转向下一代的OLED和QLED技术!”这是三星和LG在LCD停产背后的“阳谋”。“抓住全球面板过剩,盈利不佳的时机;抓住疫情下需求萎缩,甚至长达3年的谷底周期;更抓住中国大陆地区大多数LCD面板线都是三五年内新建设、且还在大规模建设,处于成本投入期”等机遇窗口,推动“显示面板彻底的升级换代”。如果韩国三星和LG这一战略得以成功,那意味着“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再次面临落后一代”的竞争格局!
OLED已经是行业的“共识行动”
2019年10月,三星就已经宣布将集中力量,对QD-OLED量子点面板产线投资110亿美元。而LG在OLED大尺寸上的投资从未停止过:目前广州8.5代OLED项目在量产爬坡阶段,韩国坡州10.5代线在建设中。
可以说,韩国面板业在2020年初宣布全面关停LCD面板线之后,从小尺寸到大尺寸已经全面转向下一代的OLED技术——停产LCD一定意义上就是腾出设备、厂房和资源,来满足OLED的扩张。
“停止LCD、增加OLED”这不仅仅是韩国企业的选择。在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领域,过去3年来,所有的全新投资都是“OLED”产品线,甚至都是“柔性OLED”产品线——我国大陆地区也是如此!
在LCD产品线上,虽然2017年之后还有崭新的8.6代线和10.5/11代线投入建设,但是都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投入:2017年后中国大陆之外,包括二手线在内,都已经没有新的液晶产品线产能投入其中。——就连鸿海郭台铭承诺特朗普的美国10.5代液晶线,都已经在行业大势下跳票。
同时,京东方、华星光电作为大陆地区最强大面板企业,牵头建设了OLED显示技术的研发体系。甚至,在过去3年把本规划刚性OLED的生产线,重新规划成了柔性OLED生产线。华星光电更是表示,深圳第二条11代液晶线将安排部分OLED量产产能。全球液晶面板企业的后起之秀,以采购二手线著称的信利也拿出了历史上投资额最大的项目:6代OLED!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最后入局者,惠科也将长沙8.6代线规划为OLED面板……
可以说,投资OLED不仅是韩国企业的选择,也是全球所有面板厂商的“共识”:2020年之后再无新增LCD投资——这不是预判,而是现实。如果说面板行业会有一个超车的弯道,那么OLED就是最佳的选择,而且就是前方一百码的选择。
以退为进,韩国赌上自己的显示未来
但是,在OLED产业链的热情映照之下,行业前景却并非“毫无风险”。和液晶技术的高度成熟、人才遍地(不考虑技术侵权的条件下,几乎谁都可以靠挖人迅速组建高质量团队)不同,OLED面临技术挑战。
从盈利角度看,全球OLED企业可能只有三星的手机用中小尺寸产品实现了“长期、规模”化的盈利。LG虽然是大尺寸OLED技术的领导者,却尚未实现长期稳定可靠盈利。除此之外,其他厂商的OLED技术,无论是大尺寸还是小尺寸要么是研发阶段,要么就是刚刚进入规模化量产——都谈不到“成熟”性。
“机遇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这是对OLED产业的最好形容。相对于液晶而言,这个新技术不仅“未知”更多,而且投资也更大,上游产业链(包括设备和材料)的集中度也更高——这些风险决定了,很可能“先人一步”的企业,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建立产业领先优势,进而获得超额利润。
韩国三星和LG已经做出全面放弃LCD,转投资OLED等新技术的决策。这不仅是两家企业在赌自己的未来,也是韩国显示军团在赌自己的未来。考虑到韩国政府一直给予新兴显示技术研发重要的资源支持,这也必然是韩国的“国家意志”。
“中国大陆企业崭新和庞大的液晶产能,就如同官渡之战的袁绍部队;而韩国集结的OLED规划,更像是蒸蒸日上的曹操!”行业人士认为,不能将韩国企业放弃LCD看做是中国大陆军团的胜利,这只不过是“官渡之战”之前的“调兵遣将”。“最终的决战战场应该是OLED,这才是我们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LCD强大与否,他都已经是过去式”!
追赶和超越,必然是“耐力”竞争
“从十年前,本土大陆地区几乎全部大尺寸液晶面板都依赖进口,到现在超过全球半数市场的占有率,这种变化固然是喜人的。”但是,这只是显示产业中外竞争的上半场:随着三星、LG彻底抛弃“大陆企业占优势的LCD”,下半场的争夺战已经开始!
“是不是液晶到了投产就落后的时代?”如果是面向手机应用,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彩电上,液晶产品还有至少10年生命周期。——这是好的方面!坏的方面则是,面板产业升级是一轮“技术+资本”驱动的力量,行业不乏有人担心“液晶用力过剩,导致OLED投资能力遇到瓶颈”,进而给国际竞争对手以“反超机会”的呼声。
对此,笔者认为,任何行业的追赶之战都是“耐力的比拼”。固然,已经展开的OLED竞争,使得本土面板企业必须能够承受更长的“投入期”压力,但这也是行业竞争的标准过程——胜利不可能建立在敌人主动犯错误上,而是只能建立在自己更优秀、更刻苦、更努力、付出更多的基础之上。
所以,三星和LG退出LCD不仅不是本土面板业“高奏凯歌”的时刻,反而是到了“最关键的决战”前夜。从LCD的大干快上的超越,到OLED的新赛道,中间不能有丝毫松懈,反而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打好既有LCD市场和产品盈利战、OLED新技术创新战、国内产业合纵的集约战、崭新次世代产能的投资战和国际产业链的整合战——加倍努力,才能一直赢下去。
相关文章
-
透视中国液晶面板繁荣表象上游材料设备受制于人
上游产值仅占25%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上周在合肥举办的“首届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表示,在显示面板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中国上游材料及装备等配套产业实力也逐步增强,玻璃基板、液晶、偏光片等关键材料逐步实现量产并开始规模化应用,产业链协同发展趋势更为明显。,2019年8月,国家颁布《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指出,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迈向中高端,支持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关键共
2024-03-22 09:14 -
智能手机屏幕江湖,谁是幕后大佬?
手机厂商想以折叠屏彰显自身技术实力,并将这种压力上传到上游,让屏幕供应链开启了艰难的研发之旅。,自2018年以来,OLED屏以其自发光、可弯折、显色效果好的特性迅速占领了旗舰手机市场。,智东西曾在(柔性屏A股集体炸裂!冲破三星重重封锁时刻到了)一文中详细揭秘过。
2024-03-22 09:13 -
三星LG“低头” 中韩高端面板对决
不过,随着液晶面板均价下调,溢价能力并不被业界看好,因此,中韩面板厂商未来的竞争领域将主要集中于高端面板,比如OLED、QLED、microLED和QD-OLED等,双方在这一领域也都不吝啬投资力度。,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数量占全球总量的45.8%,规模优势凸显,其中京东方位列第一,继一季度之后再次超过了LGDisplay,华星光电排在第四。,TCL集团
2024-03-22 09:07 -
日本建成首条印刷OLED产线 下一代显示技术博弈加剧
印刷显示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路线,可以非常简单地实现顶发光技术,使发光效率有显著提高,同时结构简单可以完成整个器件功能,功耗随之降低,且与白光OLED相比,色彩真实还原度更高。,集邦咨询(TrendForce)研究协理范博毓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刷OLED被视为是生产大尺寸产品更有效率的技术型态,只是目前受制于产品材料以及良率等因素,目前还未普及量产。,然而范博毓坦言,目前如果要进入量
2024-03-22 09:05 -
5.4/6.1寸iPhone 12概念外形:无刘海、神似苹果4代
今天,国外知名爆料人士@BenGeskin分享了苹果2020年款iPhone12的概念渲染视频,跟之前一样,这个视频也是汇总了目前比较靠谱的传闻汇总而成。,据悉,本次的iPhone12概念机为低端机型,所以依然是后置双摄,延续了浴霸造型,而取消了刘海儿,意味着可能不适用人脸识别,或许是改用屏下指纹,毕竟产业链曾透露,苹果在秘密打造屏下指纹版的iPhone。,之前苹果爆料一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
2024-03-22 09:02 -
JDI的困境,折射日本屏幕产业的落寞
苹果对JDI可以算是相当够意思了,不仅出资建工厂,还屡次延缓还款的时间。,实际上,日本是最早布局OLED的国家,但因为技术、市场等种种原因,并没能全面投入,最终被韩国超了车。,除了LCD以外,更代表未来的OLED和MicroLED等技术,日系面板厂商几乎没有相关布局。
2024-03-22 08:59 -
京东方正积极筹备 争取成为苹果OLED屏幕供应商
不过,该公司现在看来对此事颇有信心,他们已经开始在工厂和设备方面进行投资,以便未来成为苹果的供应商。,然而,由于其OLED还不能满足苹果公司严格的质量评估,因此尚未跟后者达成协议。,在过去十年里,苹果一直认为LCD材质屏幕才能满足他们对手机显示的高要求。
2024-03-22 08:39 -
OLED电视烧屏现象常见吗?是否需要担心?
本文来自智能电视网什么是OLED老化、烧屏或图像保留?是指在电视机上频繁且连续地播放图像等画面以至于在面板上留下永久性标记的现象,从概念上看显然不适合家用电视。你无需特别担心,因为它很大程度上仅在重复显示静态图像或文字时发生,例如在陈列室或零售店中的展示电视上会出现。不管怎么说,一方面买回电视后就相应获得几年的保修,另一方面平时几乎看不到有许多家庭影院爱好者以上面说的这种方式使用自家的OLED电视
2024-03-22 08:38 -
周冬雨排列是什么? 和你聊聊手机屏幕排列的那些事
看完上面略显复杂的介绍后,你可能会有一个疑惑,搞这么复杂什么次像素,又什么排列缺陷,那为什么现在的手机都要用OLED面板,LCD面板不是没有这些那些,为什么不用啊。,总体来说,在最近几年国内OLED屏幕发展突飞猛进,但三星和LG等国外显示厂商在OLED屏幕的研发和工艺,以及产品的显示效果来看,还有着不少领先优势。,如果2020年一款手机还在屏幕方面掉链子,很难不影响到它的市场表现。
2024-03-22 08:20 -
号称取代OLED的MicroLED 最近怎么样了?
从2018年开始,随着三星、索尼、友达等大厂陆续推出MicroLED相关概念性产品,业界期待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及应用市场正加速成形。,所以,仅从各项数据对比来看,完全有机会取代目前的主流显示技术。,目前MicroLED受到一些瓶颈技术的限制,特别是巨量转移工艺上,即使业界能够在有所突破,但要真正提高良率,降低成本,也需要花费时日。
2024-03-22 08:15
热门标签
-
索尼在4月30日或有A7SIII的消息
2024-03-22 08:09
-
Intel巨型插座转接卡曝光:3647针变4189针
2024-03-22 08:09
-
2020年淘宝双11报名后可以撤销吗?如何查看淘宝双11报名活动信息?
2024-03-22 08:09
-
淘宝托管价格怎样
2024-03-22 08:09
-
疫情致2200万美国民众失业 亿万富豪财富却增长10%
2024-03-22 08:09
-
手淘首页流量入口有哪些?如何增加流量?
2024-03-22 08:09
-
又有新的特殊字符出现 会导致iPhone mac等产品崩溃
2024-03-22 08:09
-
2020淘宝双11跨店满减如何设置?双11跨店满减是所有类目都要设置吗?
2024-03-22 08:09
-
寒风来袭!谷歌冻结招聘并削减至多一半预算
2024-03-22 08:09
-
Snap启动7.5亿美元可转债发行 被称“战略举措”
2024-03-22 08:09
-
2020年国庆狂欢季报名入口在哪?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2024-03-22 08:09
-
抖音巨量千川推广怎么投?附投放流程
2024-03-22 08:09
-
旅游业复苏尚需时日 迪士尼关园市值蒸发2800亿元
2024-03-22 08:09
-
淘小铺怎么开通
2024-03-22 08:09
-
2020年淘宝双11报名入口在哪?会场/外围报名入口介绍
2024-03-22 08:09
-
小米有品上架LLLT激光生发梳:内置智能操作系统
2024-03-22 08:09
-
分析师:AirPods三代可能只是内部封装工艺变化
2024-03-22 08:09
-
淘抢购有哪些要求?实际怎么操作?
2024-03-22 08:09
-
2020淘宝11.11跨店满减玩法说明
2024-03-22 08:09
-
找淘宝代运营有什么好
2024-03-22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