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那些宇宙中怪异的恒星:最大恒星直径是太阳1700倍!

2024-03-22 08:13
admin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70%恒星是微小的红矮星,它们暗淡、光线微弱,以至于观测者可能会认为这样的恒星缺乏想象力。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普通恒星”掩盖了宇宙恒星的真实命运,有的体积很大,有的体积很小,有的运行速度快得惊人,而且恒星种类繁多,从超巨星至小得像气态行星的恒星,一些恒星运行速度非常快,甚至可能完全脱离主星系,此外,一些恒星的存在超出了科学家的认知范围。

1、最大的恒星

红色特超巨星UYScuti是迄今发现最大的恒星,其直径是太阳的1700倍,相比之下,太阳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该恒星距离地球5100光年,位于南方盾牌星座,它很像红色超巨星参宿四,但比参宿四的体积大3-4倍,而且最终会像参宿四一样,以超新星的形式结束生命。

除此之外,我们对UYScuti的了解甚少,甚至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也存有争议。但无论如何,这颗巨星仍是当前科学家所观测最遥远的恒星之一。

2、最重的恒星

RMC136a1是当前观测到质量最大的恒星,其质量大约是太阳315倍,尽管它的质量很大,但是其半径仅是太阳的30倍,它位于RMC136星群中心,该星群位于大麦哲伦星系狼蛛星云中。

RMC136a1已超越了红热星、蓝热星概念范畴,其“紫热”状态温度可达到50000开氏度,其辐射输出在极端紫外线光谱中达到峰值,未来它很可能成为一颗超新星,其前身质量足够大,会留下一个黑洞,而不会变得一颗中子星。

3、最小的恒星

最小的恒星仅略大于土星,它就是EBLMJ0555-57Ab,简称57Ab,它的质量刚好能使氢原子核聚变成氦,57Ab距离地球大约600光年,是一个双星系统的一部分,当它从更大的伴星前方经过时能被识别发现。

然而专家指出,由于类似的恒星体积小、亮度低,因此很难被观测到,因此人们对那些质量不到太阳20%的恒星了解甚少。

4、最快的恒星

超速星是以非常快的速度穿越银河系的恒星,其速度足以摆脱银河系的引力束缚,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仍认为,恒星达到这种速度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双星系统与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相互作用。

然而,2019年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显示,超高速恒星PG1610+062是一颗缓慢脉动的明亮蓝星,其亮度足以进行详细勘测分析,它的起源可追溯至银河系圆盘,很可能是从银河系船底座-人马座旋臂喷射出来的。

研究人员认为,PG1610+062是伴星演变为核心坍塌的超新星爆炸后才形成如此惊人的运行速度。此外,这两颗双星可能是通过与年轻、密集的恒星群引力相互作用而获得速度的,在该情况下,如果两颗恒星被锁定在彼此环绕的轨道上,它们与其他恒星的相互作用会使双星中质量较小的恒星进入超速运行轨道。

5、最罕见的恒星

索恩-兹科天体(TZOs天体),仅存在于理论阶段,被认为是致密中子星周围环绕大片弥漫氢气形成的,据称,超大体积的TZOs与红巨星(RSGs)在外形上几乎完全相同,在光谱中有不同寻常强的重元素和锂谱线。

索恩-兹科天体最早是由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Thorne)和安娜·兹科(AnnaZytkow)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研究人员认为,该天体来自这样一种过程:一颗恒星演变为超新星,其剩余核心(现在是中子星)“踢进”另一颗恒星。

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但并非不可能。因此,即使真有索恩-兹科天体存在,也是非常罕见的,之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候选索恩-兹科天体,将其命名为HV2112。它位于小麦哲伦星云,距离地球20万光年。

2014年,天文学家埃米莉·莱维斯克(EmilyLevesque)、菲尔·马西(PhilMassey)和同事们发现了它,但迄今仍未被确认为索恩-兹科天体。

考虑到索恩-兹科天体模型并非近期提出的,因此很难确定HV2112是索恩-兹科天体,还是一颗更‘规则’的进化恒星。

事实上,太阳也是一颗怪异的恒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颗黄矮星,通常每颗黄矮星寿命约为100亿年,在其生命历程中,它会通过内部核聚变,将氢聚合成氦,当它们的氢即将耗尽时,便会开始膨胀,膨胀至原来体积数倍,演变成为一颗红巨星,并开始燃烧氦。有趣的是,太阳似乎是“独一无二的”,迄今未发现与太阳系结构相似的行星系统,或许这正是我们未发现地外生命的原因。(叶倾城)

相关文章

  •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恒星向地球抛掷“入侵彗星”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恒星向地球抛掷“入侵彗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恒星和彗星不太可能成为“太空舞伴”,他们的引力伙伴关系是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怀疑的,但之前尚未观察到。,自20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简·奥特(JanOort)首次提出奥特星云存在以来,天文学家们就曾猜测邻近太阳系的恒星可能引力吸引彗星,然后朝向太阳系内部抛掷,该情况导致太阳系内部发生剧烈震动,从地球角度能经常观测到划破夜空的彗星,其美丽壮观的景象让

    2024-03-22 09:07
  • 银河系最大恒星质量黑洞有可能不存在

    银河系最大恒星质量黑洞有可能不存在 来源:博科园微信公众号还记得2019年11月下旬,中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70倍太阳质量黑洞的重磅发现吗?当大质量恒星以戏剧性的崩塌结束生命时,恒星黑洞就形成了。,从新观测中,一个比利时团队显示,最初测量结果被曲解了,事实上,黑洞的质量非常不确定。,然而,有几个属性似乎相当可疑,这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档案数据。

    2024-03-22 08:54
  • 银河系边缘发现数千颗来自其他星系的年轻恒星

    银河系边缘发现数千颗来自其他星系的年轻恒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银河系正在扼杀一些星系,并且此前银河系已吞噬了这些星系的部分恒星。,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能够帮助科学家精准确定麦哲伦星系气体流所在位置,大多数计算恒星或者星系与地球之间距离的方法,应用于松散气体云均效果不好,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地标”定位这些天体。,基于这些最新发现的恒星,研究人员称这个气体流距离银河系大约9万光年,比预期更近。

    2024-03-22 08:53
  • 最新发现:两颗宜居"超级地球"和一颗"冷海王星"

    最新发现:两颗宜居"超级地球"和一颗"冷海王星" 科学家将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上。,GJ229Ac位于双星系统之中,该双星系统包括一颗红矮星和一颗褐矮星(命名为GJ229B),褐矮星是一种奇特的天体,比气体巨行星体积大,但其核心无法发生聚变反应,因此被命名为“不合格的恒星”。,这项最新发现将为下一代望远镜直接观测系外行星提供可能性,目标是研究环绕邻近恒星的行星是否存在生命。

    2024-03-22 08:52
  • 银河系中央黑洞或能推动新型恒星诞生

    银河系中央黑洞或能推动新型恒星诞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就像大多数大型星系一样,银河系也靠位于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所维系。,这些奇异的天体究竟只是气体、还是恒星呢?该研究作者指出,可能两者皆而有之。,”在这次近距离接触后的几年间,随着G2逐渐远离黑洞,形状又变得规整紧凑起来。

    2024-03-22 08:41
  • 对于宜居系外行星,我们的认识有多少?

    对于宜居系外行星,我们的认识有多少? “这颗恒星极其安静,”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研究生EmilyGilbert说,“我们利用TESS对它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观察,没有看见一点点耀斑。,”目前为止,科学家在这颗安静恒星的周围,已经发现了三颗行星,分别是TOI700b、TOI700c和TOI700d。,”科学家目前还不知道,这颗行星上是否有大气层,这也是判断可能存在生命的重要线索。

    2024-03-22 08:30
  • 银河系最大气体结构:将改变对银河系物质形状认识

    银河系最大气体结构:将改变对银河系物质形状认识 该结构中还包含了许多以往被认为是古尔德带一部分的“恒星育婴室”。,另一方面,盖亚任务自2013年发射以来,已经帮助天文学家测量了银河系中10亿颗恒星的距离。,自2013年12月发射以来,盖亚任务一直在地球轨道外近160万公里的地方绕太阳运行。

    2024-03-22 08:26
  • 中子星有多小?直径22公里的球体重达两倍太阳质量

    中子星有多小?直径22公里的球体重达两倍太阳质量 最新测量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一个黑洞完全可以吞噬整个中子星,但是天文学家使用传统望远镜很难发现相关证据。,通过测量中子星属性,我们可以掌握在亚原子等级上支配物质的基本物理学原理。,”目前天文学家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验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未来几年,引力波探测器将变得越来越强大,如果中子星与黑洞碰撞事件比预期更少,至少科学家能够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2024-03-22 08:25
  • 有些恒星会以爆炸形式结束生命:氖元素发挥重要作用

    有些恒星会以爆炸形式结束生命:氖元素发挥重要作用 计算机模拟显示,它们会形成由氧、氖和镁几种元素构成的内核。,为此,他们在芬兰的JYFL加速器实验室中,用一束氟原子束轰击了一张碳膜。,”科尔斯伯姆指出,“在特定条件下,它会对恒星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

    2024-03-22 08:19
  • 一颗流浪恒星能将地球踢出太阳系吗?

    一颗流浪恒星能将地球踢出太阳系吗? 目前为止地球运行一切平稳,太阳系其他行星体积相对较小,虽然它们确实会以某种微妙的方式扭曲和影响地球轨道,但它们不会造成彻底的破坏和轨道不稳定。,危险区域有时某颗恒星距离太阳系太近,就像某人近距离接触我们一样令人讨厌。,但在银河系中心隆起区域,情况将变得更加糟糕,这些恒星发生引力灾难的概率要高160倍。

    2024-03-22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