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面对全球疫情,钟南山、李兰娟给出这些建议

2024-03-22 08:19
admin

来源:中国科学报

4月2日,新冠疫情防控经验国际分享会在线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李兰娟及海内外专家出席了分享会。会上他们为国际疫情的防控治疗等给出这些建议。

[防控]钟南山:美国必须有更强有力的措施

“我有点担心美国即将发生的情况,美国的问题将是全球的问题,联邦政府必须要采取更激烈的、更强有力的举措。”钟南山直言。

经验分享会上,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深副总裁NaveenRao表示,从中国和韩国的疫情防控经验中,“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追踪阳性病患的密切接触者,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效果很好,但是要让美国人同意和接受信用卡记录被跟踪等,蛮难的,我也不知道美国人能否接受密切接触者追踪的激烈手段”。随后他向钟南山提问,希望钟南山可以对韩国和美国疫情防控进行评价。

对此,钟南山表示,韩国在大规模密切接触者追踪方面做得非常优秀,中国也做了大规模筛查且已经找到了一些无症状患者。“追踪到这些人很重要。”钟南山说。

同时,他表示,美国拥有很先进的检测手段,可以快速检测和筛查出被感染者,找到病患之后,后续的隔离措施也必须跟上。

“尤其是对于那些无症状患者,他们的传染性很强,这是控制人传人方面的一个大问题。我们需要有进一步的举措来关注RNA核酸检测阳性的人,对他们采取措施,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尤其是美国南部几个州,必须要采取措施。”钟南山说。

他也表示,尽管欧洲、美国不可能像中国这样采取措施,但是增加社交距离、戴口罩这些都是很合理的举措,可以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联邦政府必须要采取更激烈的、更强有力的举措”。

此外,当被问及现阶段最担心的事情时,钟南山表示,很担心疫情在部分国家快速扩散,这会导致病人急剧增加,使得当地医疗条件崩溃。“这将是一种恶性循环。”钟南山说。

[治疗]李兰娟:人工肝技术能阻断炎症风暴

“细胞因子风暴是新冠肺炎重症化的关键因素。”会上,李兰娟分享了人工肝技术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的使用情况。

细胞因子风暴又被称为炎症风暴,是人的免疫系统针对外界病毒和感染的诱因等的一种过度反应。

目前,在对抗细胞因子风暴方面,单克隆抗体、C5a抗体、血必净及干细胞等方法正在开展临床研究。

李兰娟介绍,与此同时,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也是针对细胞因子风暴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清除炎症介质、阻断细胞因子风暴,阻遏重症患者向危重症进展,显著提高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李兰娟介绍,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他们对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疾病快速进展的患者进行了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

治疗过程中,他们发现,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几次人工肝治疗后肺部影像学改善,此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接受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的细胞因子风暴早中期重型患者,存活率达100%。

“有一位56岁的男性重症患者,处于细胞因子风暴早期,起病第9天疾病急剧进展,共进行了3次人工肝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氧合情况即明显改善,治疗后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迅速下降,住院14天后患者检测病毒核酸转阴性,肺部病灶明显吸收,住院24天后好转出院。”李兰娟说。

李兰娟介绍,还有一位患者在人工肝治疗前已测不到血压,出现休克,首次人工肝治疗过程中,随着细胞因子的下降,血压逐渐上升,升压药减量,治疗结束氧饱和度上升到90%以上;第二次人工肝治疗后,吸氧浓度下调到45%,氧饱和度上升到96%,停用升压药;5天后拔除气管插管,成功脱机;最终该患者经过了3次人工肝治疗,肺部炎症逐渐改善,住院治疗43天后好转出院。

另一名56岁的女性危重型患者,已发展到细胞因子风暴中晚期,出现感染性休克、昏迷、瞳孔散大等情况,起病16天进行了人工肝治疗,治疗1小时后自觉呼吸轻松,胸闷改善,氧饱和度上升到95%以上,目前肺部炎症好转,正在进行康复治疗。

“治愈后,患者知道我们把他们从很危险的境况下拉了回来,很感动。”李兰娟说。

李兰娟院士团队从1986年开始,研究创建了一套完善规范的李氏人工肝技术体系,通过该技术的治疗,可以清除肝衰竭患者胆红素、内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各种细胞因子。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几百家医院推广应用。李兰娟团队已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工程》杂志(Engineering),应用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案也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药物]吉利德全球副总裁罗永庆:将确保瑞德西韦可支付性

在谈及瑞德西韦时,吉利德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表示,一旦瑞德西韦获批,吉利德将确保药物的可支付性和可及性。

罗永庆介绍,目前全球有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有关瑞德西韦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6项国际研究,其中包括在中国开展的两项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评估瑞德西韦在新冠肺炎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发起的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正在法国进行的临床研究;吉利德自己也发起了两项研究,目前已经有全球超过70家机构医院参与其中。

今年2月,虽然尚未确定瑞德西韦是否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新冠肺炎,但吉利德表示,考虑到疫情的紧迫性,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快生产进度,增加供应,包括拓展了外部制药合作伙伴网络,以加快原材料的采购,原料药和药品的生产;同时,开始在内部制造瑞德西韦,以作为外部生产网络产能的补充。

“一旦产品获批,吉利德将第一时间、尽快地将产品送达全球各地,为政府、医务工作者、患者改善病情提供支持。吉利德也希望在药品获批、扩大产能后,能确保产品的可支付性和可及性。因为这与吉利德自创业以来秉承的‘患者为先’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这次也不例外。”罗永庆说。

3月初,吉利德公司曾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寻求获得孤儿药资格。

美国时间3月23日,FDA批准认证了瑞德西韦的孤儿药资质。

有业界人士担心,孤儿药资格可能会使瑞德西韦价格高昂。不过随后吉利德宣布向FDA申请收回瑞德西韦的孤儿药资格。

相关文章

  • 安慰剂效应是患者的期望和信念产生的一种心理作用

    安慰剂效应是患者的期望和信念产生的一种心理作用 玛格涅·阿尔维·弗拉藤(MagneArveFlaten),挪威科技大学生物心理学教授,《安慰剂和疼痛:从工作台至床边》一书的合著作者。,法布里奥奥·贝内代蒂(FabrizioBenedetti),图恩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神经科学教授,《安慰剂效应:了解健康和疾病的机制》等书作者。,需要指出的是,这仅适用于一些医疗条件,例如:疼痛、运动表现、焦虑、抑郁等,所以安慰剂对那些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治疗非

    2024-03-22 08:15
  • 柳叶刀:大幅缩短新冠患者排毒时间的疗法出现了!

    柳叶刀:大幅缩短新冠患者排毒时间的疗法出现了! 免疫这玩意就挺玄学,过多过强也不一定好(图片来源:Pixabay)免疫这玩意就挺玄学,过多过强也不一定好(图片来源:Pixabay)虽然说新冠肺炎和SARS、MERS有些不同,比如病毒载量的高峰出现更早,类似流感,但毕竟都是冠状病毒嘛。,对照组的治疗方案是固定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而联合治疗组则有所区分,如果患者从出现新冠肺炎症状,到治疗开始还不超过7天,就用三药联合;如果超过7天,出于担心加剧炎

    2024-03-22 08:01
  • 等了13年,肝癌的标准治疗终于可以升级了

    等了13年,肝癌的标准治疗终于可以升级了 但是,肝癌根本没有波,每年都有那么多,一年365天都有人在患病、死亡。,这意味着总体来看,“双剑合璧”治疗组平均多了7个多月的高质量生存时间。,这项3期临床试验的另一位重要研究成员、在肝癌治疗领域深耕多年的国家卫健委肝癌专家组组长秦叔逵教授强调:临床医生应该严格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肝功能等,治疗策略和用药应该规范,主要参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宜随意进行超适应症使用。

    2024-03-22 07:59
  • 乳腺癌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中国方案”打算这样治疗它

    乳腺癌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中国方案”打算这样治疗它 ▎统计数据告诉你乳腺癌到底有多厉害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官网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的首要“致命杀手”。,张主任表示,目前临床上多通过乳腺钼靶摄片、活组织病理检查、受体及基因测定等技术来诊断这个病。,除了很特殊的三阴性以外,基本上只要肿块大于5毫米以上,即使没有淋巴结转移,也常常都要接受化疗。

    2024-03-22 07:50
  • 只需抽取一管血 红细胞疗法有望治好这些疑难病

    只需抽取一管血 红细胞疗法有望治好这些疑难病 然而实际应用情况不甚理想,直至近年来一批国内外生物科技公司凭借红细胞技术异军突起后,才迎来发展的小高峰。,吴华香解释道,当前,很多罕见病的致病机理已被破解,治疗手段上却有诸多局限。,高晓飞说:“和苯丙酮尿症一样,理论上讲,把凝血因子转入红细胞内,对血友病患者的治疗可以更加安全、持久、有效。

    2024-03-22 07:43
  • 基因疗法又遇挫折:两名儿童接受试验性疗法后死亡

    基因疗法又遇挫折:两名儿童接受试验性疗法后死亡 这种基因疗法被称为AT132,旨在治疗X染色体连锁肌小管性肌病——一种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致命疾病。,基因治疗领域先驱、AAVs研发者之一詹姆斯·威尔逊(JamesWilson)早在数年前就曾对治疗中使用的高剂量载体表示过担忧。,威尔逊的合作者、麻省大学医学院教授高光坪也曾表示过类似的看法,他在2019年接受Chemical&EngineeringNews采访时表示:“我担心这个领域发展太快,让人

    2024-03-22 07:35
  • 新冠「后遗症」从何而来?很多可能都不是真的

    新冠「后遗症」从何而来?很多可能都不是真的 也就是说,大部分患者在出院之后,虽然一般生活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进行激烈运动,由于肺部还有炎症,可能还会存在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其实,早在2月份时对武汉新冠患者的调查中就已经发现,D-二聚体浓度与死亡风险正相关。,这个临床试验虽然入组人数比较少,只有41人,却也显示出鼓舞人心的结果:对照组死亡率为14.3%,芦可替尼治疗组出现零死亡。

    2024-03-22 07:24
  • 基因治疗又遇挫折,它还能“胜任”罕见病克星吗?

    基因治疗又遇挫折,它还能“胜任”罕见病克星吗? 该疗法原本打算在今年提交申请,期望年底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是计划现在被搁置。,几天后,杰西因为严重免疫反应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这给最初对基因疗法持乐观态度的人浇了一盆冷水。,当前,基因治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需要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加安全有效,而不应该因噎废食。

    2024-03-22 07:20
  • 免疫治疗后血液中ctDNA被清除的患者总生存获益最大

    免疫治疗后血液中ctDNA被清除的患者总生存获益最大 INSPIRE研究包括五个平行队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三阴性乳腺癌(TNBC)、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恶性黑色素瘤(MM)和混合实体瘤(MST)。,他们发现,如果在监测期间ctDNA水平比基线有所上升,无论上升多少,都与大多数患者的疾病快速进展和生存期差(中位OS为13.7个月)相关;如果监测期间ctDNA水平低于基线,但仍可检测到的话,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表现不一,生存

    2024-03-22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