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航:为什么要学习印度式CEO?
来源还是不举手就发言
本文较长,几个阅读重点提示:
1.为什么他们在美国的融入感更强?
2.他们有哪些独特之处,值得中国CEO学习?
3.危机当下,为什么要SeeingaroundtheCorner?
《时代周刊》曾预测,印度向全球的头号输出品是高质量的CEO。1月份,硅谷的两个动作再次验证了这个预测。
1月30日,IBM董事会确定了ArvindKrishna担任下一任CEO,2月2日,Wework决定聘任SandeepMathrani为公司新任CEO。
间隔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两家公司都任命了印裔的CEO,这并非偶然。前不久,一份来自《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数据显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30%的掌舵人都是印度人。硅谷三巨头——苹果、谷歌和微软,印裔已经收割了两个CEO宝座。去年底谷歌换帅,下一任CEO依然是印裔。此外,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百事可乐、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等等这些知名行业巨擘,都选择聘用过印裔担任CEO。
春节前连长和我聊天,也说到了这个现象,「相比中国人,为什么印度人在美国呈现出一种群体性崛起的态势」?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硅谷的科技公司,外来族裔最多的虽然是印度人和中国人,但是相比印度人,中国人的岗位大多是比较基层的工程师,担任管理岗的很少。反之,管理层的印度人很多。对此,有人说印度人会搞关系,会「拍马屁」,会拉帮结派,只提拔自己的人,中国人都是踏实干活的......
但是没有身处其中,没有切实的体会,这种看法未免有失偏颇。如果真的想了解透这个问题,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现象。因此,我和连长本来打算今年在海外的时候,多接触一些印度的朋友们,亲自跟他们聊一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中国的CEO们又可以从中学习什么。
最近刚好看到一篇文章谈到这个话题,给了我蛮多启发,今天就想结合这篇文章,趁热打铁先分享下形成这一现象的几个原因。
当他们来到美国之后
回顾印度式领导人在美国崛起的历程,首先离不开美国日益多元和不断进步的社会体系。
虽然种族歧视一直都存在,白人对有色人种,对黑人、亚洲人包括对印度人,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但随着美国社会越来越平等,开放和多元化,种族歧视在不断减弱,尤其是1965年通过的《移民和国籍法》,取消了当时根据民族来源分配的移民制度,并给予在技术、艺术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优先移民权,这些都给了亚洲人更多移民到美国的机会。
《硅谷》|科技行业的多元化吸引着各国的年轻人们《硅谷》|科技行业的多元化吸引着各国的年轻人们
同时,美国的科技公司、学界、政界,一直有一种强烈的「精英信仰」。就是说如果在某个领域成为被认可的精英,大家就不在乎你来自哪里,是什么肤色,会自然地认可和接受你成为他们的领导者。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成员的多元化从未像现在这样普遍地被接受。
你可以想象,在一个开放向上的市场体系中,机会均等、前途向所有人开放,这种环境给了外来族裔更多机会,也激发了他们奋斗的激情。
但,前提是他们在来到美国之前或之后,必须要得到很好的教育。
的确,印度和中国一样,家庭普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在STEM方面(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文的总称)。印度电影《起跑线》就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拼命让孩子挤进好学校的故事。印度依然存在着等级制度,接受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取得优势,爬上更高的阶级,与中国人常说的「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不谋而合。
这大概能解释美国科技界和学术界印度裔和华裔的精英很多。但是,印度人还有一点比大部分在美华人做的好:对美国社会的融入性。
这一点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共同的语言创造出了人们关系中心领神会的玩笑、细腻的差异和微妙的默契,而且英语天生就擅长表达经验的、实证的、平易近人的想法。
对中国人来说,虽然在美国的中国人很多英语还不错,有时候甚至会吐槽印度式英语,但如果不是出生在英语国家或纯英语家庭,我们大都把英语当做表达沟通的工具,但在思维上依然是中文思维,追求统一和规范性,没有英语中充分自由的表达方式。
《起跑线》|英语在印度的地位《起跑线》|英语在印度的地位
相反,印度虽然语言种类众多,但从英国殖民以来,印度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从小字英语的环境下,这自然会影响人的视角。当我们跟英语世界之间还有一条鸿沟需要跨越的时候,印度人在本土就已经完成了英语文化观念的转化。正如丘吉尔在1941年见罗斯福时说:「大家使用同一种语言,齐唱同一首颂歌,而且拥有机会同样的观念」。
语言的优势能很快带来观念与文化上的认同感。除此之外,心态上的不同也让印度人的融入性很强。
对中国人来说,不管是早年唐人街从事蓝领工作的底层移民,还是第二代技术移民和后来的投资移民,尽管想方设法留了下来,但大多数人大概只想买个好房子,上个好的学校,享受这里的福利、便捷的生活设施,安安静静地在这里生活,对自己的社区贡献意愿不强烈,更没有非常强烈的意愿要真正成为这里的一部分,我们只是「livehere」。
印度本身比较落后,去美国的印度人又相对精英,他们很想让自己留在美国,成为美国的一部分。所以,他们主动选择融入和接受这里的文化。相比我们,他们对「bepartofhere」的意愿要强烈的多。百事CEONooyi说1978年她刚来美国的时候,很想念板球,后来用洋基队填补了空缺。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美国的商业氛围中,体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只要谈到体育,就很容易找到话题和认同感。于是,她就快速地去了解美国的体育文化,努力让自己加入同事的谈话中,也因此很快和同事建立了比较融洽的关系。
总结一下,印度人在美国的群体性崛起,首先得益于美国本身开放和自由的社会环境,让东亚人有更多机会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中追求梦想;其次,印度家庭对教育的重视性以及印度人语言和心态的融入性,都让他们能更好地在美国的社会和公司融为一体。
独特的印度式CEO
不过,环境的开放、教育的重视等等这些还不足以成为印度式CEO和中国CEO拉开差距的分水岭。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式领导力的独特之处,这几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看到拐角处Seeingaroundthecorner
这句话我很喜欢,也是我认为印度式领导人最为独特、也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来看下中美印三国创业者(CEO)的差异性。
中国创业者很善于捕捉市场的机会,然后敏锐跟进。我们经常说中国创业者太聪明了,早期copytochina的模式、人口红利的机会、对不同人群各种各样的需求的敏锐,只要能做的,中国创业者就不会放弃机会。
而美国的教育和科研体制、法律更保护创新,鼓励独立思考和个体的独立性,所以相比中国创业者「我看到一个巨大的机会,我要借此改变我的人生和社会地位」的出发点,美国创业者的初衷更多是:「我要做出一个巨牛的产品,让世界更美好,让世界觉得我与众不同。」
但是不管以上哪一种方式,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尤其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遇到瓶颈、风险,需要做出调整。这恰恰就给了印度式领导人机会。他们身上有一种很可贵的特质:Seeingaroundthecorner,能看到拐角之后的乐观,危机中的机遇,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乐观。
过去、现在、未来,三点一线,我们很容易看到从过去到今天的轨迹,如果这个趋势是上升的,我们自然更加乐观地把未来想象成这条轨迹的延长线,但是,如果未来一旦稍微不如人意,又马上把「现在——未来」连成一条直线,以为「未来的未来」会更加糟糕。我们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的「线性思维」,知道点新词新概念,就以为自己看到所见和趋势。极少数既能做到顺势而为,同时还能够看到危机之后的转机。
因此,一个领导者如果能seeingaroundthecorner是很难得的。而这,似乎是印度CEO的独特气质,所以很多印度CEO上位,不是因为他们创立了这家企业,而是在大企业出现危机之后被企业选拔成为新一任CEO,他们的使命就是带领企业走出现实的泥潭实现新生。微软CEONadella的《HitRefresh》就值得一看。
这本书回顾了纳德拉的变革路径。纳德拉之前,Windows的业务一直是微软的核心,而纳德拉战略性地放弃了Windows的核心地位,重新关注到了云计算,还有在硬件Surface电脑上的投入,在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三大领域的战略布局等等,最终一举把微软从一个垂垂老矣的PC时代的老人「变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让微软进入了万亿美金的行列。
用书里的观点来讲,纳德拉认为任何组织和个人,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都需要自我刷新,而自我刷新的三个关键步骤就是:拥抱同理心,培养「无所不学」的求知欲,以及建立成长型思维。
放在疫情的当下,其实更需要创业者seeingaroundthecorner,不能只是自己打鸡血式的「装乐观」,更需要学习和训练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不仅仅看到大家都看得到的趋势,还能看到趋势背后的独特之处,哪怕比别人多想一点点,可能这就是你的价值。
第二,接受变化和不确定性Embracechange
中国很少有人会喜欢「不确定性」这个词。几千年来的文化让我们从上到下都习惯去追求确定性,一切「稳」字当头,内心很难接受意外的突然降临。即便中国的科技公司会把拥抱变化作为公司文化的信条,但这并不代表员工内心真正接受不确定和变化。于是,在变化面前,在不顺心面前,我们总是感到焦虑。
印度却恰恰相反。印度本身就有很多种语言,本身的基础设施也不均衡,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每天早上刷牙的时候都要想想水龙头里能否流出水。这样的环境使得印度人在从小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坦然接受超出生活本身的意外。更难得的一点是,这种环境很好地激发了创新和耐心。创新是为了解决眼下的问题,让自己生活地更好一点,而耐心则是解决完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可能马上就接踵而来。
《3Idiots》|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3Idiots》|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
当他们来到高速变化的科技领域中,别人还在努力适应各种变化的时候,印度人早已把这种变化当做家常便饭,甚至比小时候遇到的麻烦轻松多了,因此他们能从心底里拥抱变化,接受不确定性,更不会因为变化感到焦虑。
其实,生活和工作不就是如此吗?不确定才是常态,接受意外、失败,直面痛苦,大概就不会过于焦虑,而是把目光落在解决问题上。
第三,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同事Workasfamily
IndraNooyi刚被任命为百事可乐的CEO时,有人去她印度的母亲家里祝贺,这启发她,要给百事可乐明星表演者的父母写感谢卡片。用她的话来说,每个人都是成长的礼物,我是这样的,我的高管团队也是如此,可是我似乎从来没有感谢过高管团队的父母,我应该感谢他们把最好的礼物带给公司。
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小家,公司也是一个家。这个家不是一种口号,是能够让员工从心里就能感受到的。当有了这样的心态,也这么去做的时候,就跟普通的同事关系有了本质的区别,意味着你和别人不仅仅是工作中的协作关系,还有心灵上的连接:你对同事、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爱的,就像对自己的家人,你会由衷地鼓励一个人,欣赏一个人,爱一个人,真诚地帮助和支持一个人。我相信这个时候别人也从心里感受到,会愿意和你成为真正的朋友,接受你的领导。
第四,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普遍实行「996」工作制度,大家都很勤奋,工作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拼搏成功,即便工作吞噬掉了生活也无所谓。只是,往往在取得一定成功以后,这种拼搏的动力就消失了。更多时候,我们享受成功的结果,并不享受工作的过程。
美国和印度又是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呢?
美国人倾向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甚至会把工作和生活二元对立起来。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比如下午五点下班,那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个人生活,不掺杂工作。度假更是如此,如果美国同事去度假,一般都会提前发个邮件,意味着这期间没有回邮件的义务了。
而印度人会在工作中表现出不一样的时间感。微软CEONadella认为工作就是生活本身,并且他很享受这个过程。诚如他所说:「我最关注的事情就是工作和自己的兴趣,所以我会尽可能地平衡二者。当我这么想也这么去做的时候,微软对我来讲并不是工作的平台,而是追求激情的平台,也是放松的终极形式,这样工作对我来说就有很多意义。」
享受生活,就享受工作本身。拥有这样的态度,我们会在工作中乐得其所,更会全心付出,而不是为了996的工作制度去加班,为了完成指标去工作。
看吧,不管是与人的沟通、时间感,多样性、远见......这些组合在一起似乎就构成了一种独特而强大的领导力,我愿意把它称之为一种「印度式的领导力」。由此,我对印度人在美国的群体性崛起似乎多了一份理解。换位思考下,如果我是一个公司的普通员工,也会觉得有一个印度式的领导很不错。
不过,「印度式的领导力」依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今天只是一个「抛砖引玉」,我想带着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用好奇心认识更多的印度朋友,写出更多观察。
相关文章
-
京东零售再换帅,徐雷的角色转变
京东今年首次进行架构大调整。徐雷角色有新转变,基础业务京东零售也迎来新CEO。9月6日,京东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原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被升任为集团总裁,而京东零售CEO则由原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接任。2018年7月,京东商城实行轮值CEO制度,徐雷正式被推到台前。逐渐的,本来是刘强东出席的场合均由徐雷代表出席。 彼时徐雷已经被评价为京东的“二号人物”,然而他回应过不认可这种称呼。到如今刘强东职位依
2024-03-18 09:44 -
穿倒钩的CEO
要是夏天的话,兴许还能看到他胳膊上的纹身。,在未来两三年内是否能贡献规模性营收,我觉得下这个结论都是很仓促的。,”但现在徐雷面对刘强东变得坦然很多了,“聊得挺开心。
2024-03-22 09:15 -
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辞去管理职务:身家各增10亿美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5日凌晨消息,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刚刚从投资者那里得到了20亿美元的退休“礼物”。,促使Alphabet股价上涨的原因是,投资者对桑达尔·皮查伊(SundarPichai)升任AlphabetCEO表示欢迎,他将取代佩奇出任这一职务。,Alphabet董事会可能会采取行动来改变这种差异,但无论该公司决定如何补偿
2024-03-22 09:11 -
Google帝国的接班人,凭什么是他?
从沃顿毕业之后,他继续磨练自己的管理技巧,被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招募为一名咨询师。,许多公开报道曾经提到皮查伊是一位预言家,早前曾警告过高管和董事会这一天一定会发生,实际并非如此。,这个产品也为ChromeOS操作系统、Chromebook笔记本电脑和Chromecast电视棒等Google业务打好了优良的基础。
2024-03-22 09:10 -
大佬需要接班人
他们需要继续传承公司文化、实现持续增长,又要面对众人对其的检视、比较和质疑。,但继“太子”李明远、陆奇相继离开后,目前谁是下一个候选人,暂时还不明朗。,他选择从企业文化入手,花费数月进行访谈,包括客户,员工代表,业务线负责人,被并购公司的创始人。
2024-03-22 09:10 -
CEO库克上任8年 苹果市值增加了1万亿美元
在这8年中,库克一职被果粉、媒体吐槽不像是乔布斯那样的教父级灵魂人物,更像是一个商人,不过库克8年精明商人的好处就是,苹果市值增加了1万亿美元。,库克2011年8月份接任CEO,那时候苹果的股价不过53美元多,现在股价已经涨到了290多美元——31日最后一天的收盘价是293.65美元,市值超过1.3万亿美元,比8年前多了大约1万亿美元。,截至周二收盘,苹果、亚马逊、Facebook、Netflix
2024-03-22 08:59 -
Uber完成31亿美元对Careem收购 交易正式结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3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Uber公司日前确认,之前该公司宣布的以31亿美元对Careem进行收购的交易正式结束。,CareemNetworksFZ-LLC当前已经成为Uber的全资子公司,本次收购完成之后,Careem将保留其原品牌。,在这笔交易完成之后,Uber收购了Careem在大中东地区的出行、送货和支付业务,其主要市场包括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家。
2024-03-22 08:58 -
营收未达预期 苹果CEO库克2019年工资缩水26%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5日上午消息,由于iPhone销量疲软导致营收和利润未达目标,苹果CEO蒂姆·库克(TimCook)2019年的薪酬比2018年缩水了26%。,库克并不是唯一一位较2018年出现降薪的苹果高管。,他与HBO前CEO理查德·普雷普勒(RichardPlepler)签订了为期五年的独家制作合同。
2024-03-22 08:57 -
自如被指借疫情涨价 CEO回应称是极个例情况
原标题:自如被指借疫情涨价CEO称是极个例情况但仍引来众多租客吐槽【TechWeb】2月11日消息,疫情期间,很多打工族都在老家还未回到工作所在城市。,不过,对于那些房租快到期的自如客来说,确不是那么好过,一方面是没时间找新房子,另一方面则是续约房租涨价太高。,对于涨价的主要原因,熊林解释称,一方面是客户从长租变更为月租或季租(包含了服务费),另一方面是房源价格显著低于同地段、同小区类似房源价格。
2024-03-22 08:46 -
途家再换帅:去哪儿网陈刚任CEO 杨昌乐改任CEO顾问
新浪科技讯2月25日上午消息,途家宣布人事变动,去哪儿网CEO陈刚担任CEO,原CEO杨昌乐改任途家CEO顾问。资料显示,陈刚自2017年12月起担任去哪儿网CEO,此前曾任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地上交通事业部CEO。此次接任途家CEO后,他将同时担任去哪儿网和途家CEO。这是途家一年内的第二次换帅。去年2月26日,途家宣布创始人罗军卸任CEO,集团COO杨昌乐升任CEO,全面负责各项业务。杨昌乐于
2024-03-22 08:40
热门标签
-
淘宝新品可以做哪些优惠活动?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4-03-22 08:23
-
跨境支付外汇牌照正式落地 政策红利可期
2024-03-22 08:23
-
假“盖茨公开信”流行:一出“托人言志”的恶作剧
2024-03-22 08:23
-
淘宝商品标题可以随便改吗?要注意什么?
2024-03-22 08:23
-
2023年淘宝520礼遇季招商规则是什么?附攻略
2024-03-22 08:23
-
聚划算活动要求是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4-03-22 08:23
-
游戏直播,童话落幕
2024-03-22 08:23
-
淘宝商品标题最多多少字?有哪些要求?
2024-03-22 08:23
-
复工大计健康码:阿里腾讯神仙打架 一码通天下有多难
2024-03-22 08:23
-
淘宝公益活动有哪些?如何报名公益活动?
2024-03-22 08:23
-
亚马逊在美有6个仓库出现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病例
2024-03-22 08:23
-
淘宝商品标题的命名规则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2024-03-22 08:23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布,钟南山团队入围
2024-03-22 08:23
-
ebay加拿大销售税是多少
2024-03-22 08:23
-
天猫正当红是什么活动?如何参加正当红活动?
2024-03-22 08:23
-
科技首页创事记互联网电信IT业界投稿 碧桂园的800亿机器人梦,烧了两年,陷入窘境
2024-03-22 08:23
-
淘宝下半年还有哪些活动?分别是在几月?
2024-03-22 08:23
-
替代品已经那么多,为何AirPower偏要推翻重做?
2024-03-22 08:23
-
淘宝竞价排名有什么规则?要收费吗?
2024-03-22 08:23
-
拼多多自己退款率在哪里看?退款率高会怎样?
2024-03-22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