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一张巨大而隐形的“网”所渗透。尽管我们在太空中看见的一切都由其组织成型,这张网本身却是隐形的,因为它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会对其它物质产生引力,但不会释放出光线,因此无法被我们看见。
但这种情况已经成为过去时了。研究人员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照亮了”宇宙中一部分最黑暗的角落。
织网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比如今炽热得多、狭小得多、也稠密得多。那时的宇宙也比现在更乏味无趣,各处的密度都相差无几。当然,那时的太空整体上比现在拥挤得多,但无论你去到哪里,各处都没什么区别。
但当时的宇宙密度也会随机出现一些微小的区别。有些小块部位的引力会比周围略大一些,因此物质往往会被吸引到它们身边去。这些物质团就这样不断增长,引力也越来越大,吸引的物质越来越多……在接下来的数十亿年中,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而与此同时,它们之间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空旷。可谓“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最终,这些密度较大的团块逐渐变成了第一批恒星、星系和星团,它们之间的太空则变成了空无一物的星际空间。
如今,这个巨大的“施工项目”已经进行了138亿年,但还没有完工。物质仍在从这些空旷的空间中流出、加入星系;而这些星系也在不断加入稠密的星团之中。如今,宇宙中已经形成了一张巨大、复杂的丝状物质网络,即我们所说的“宇宙网”。
黑暗中的一线光芒
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暗物质,不会与光线、或恒星、气体云等“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宇宙网的大部分在我们看来都完全隐形。幸运的是,在暗物质大量聚集之处,其它普通物质也会受其引力吸引、加入它们的“阵营”。
在宇宙中最稠密的区域,暗物质的引力会吸引大量普通物质前来聚集。而这些普通物质逐渐转化成了恒星。就像远处黑暗海滩边的灯塔一样,这些恒星和星系可以告诉我们宇宙中的暗物质藏在哪里,隐隐描绘出了宇宙网的真实结构轮廓。
我们很容易看见宇宙中的星团在哪里,它们就像坐夜班飞机时、地面上灯火通明的大城市一样显眼。这些天体结构中一定存在大量暗物质,因为必须有足够大的引力、才能将这么多的星系聚集在一起。
而宇宙的空旷区域也很容易看清。这些区域所含的暗物质一定很少。由于没有星系照亮这些区域,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些区域中大部分都空无一物。
但宇宙网的宏伟壮观其实就在于构成这张网的“细丝”本身。这些由星系构成的纤细“卷须”可长达数百万光年,跨过黑暗的宇宙虚空,将一座座明亮的星团“城市”联结在一起。
透过黯淡的透镜
而这些“细丝”也是宇宙网中最难研究的一点。其中有一些星系,但数量不多。并且这些细丝的长度和方向也各有不同。相比之下,那些星团和虚空就显得简单多了。因此,尽管我们早在几十年前就通过计算机模拟知晓了这些细丝的存在,但一直没能真正看见它们。
不过,一支天文学家团队最近在宇宙网的绘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1月29日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论文预印网站arXiv上。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首先,他们从重子振荡光谱巡天(BOSS)任务收集的数据中找出了一类所谓的“亮红星系”(LRGs)。亮红星系是一类规模极其巨大的星系,通常位于暗物质密集区域的中央。如果亮红星系位于暗物质最密集的区域中,那么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线条就应该由更精细的“细丝”构成了。
但光盯着两个亮红星系之间的空间看,是看不出什么来的,毕竟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多东西。因此,该团队从数据中找出了数千对亮红星系,将它们重新校准对齐,然后相互重叠、生成了一张合成图像。
利用这张合成图像,科学家数出了他们能看见的所有星系,并将这些星系发出的光线全部相加在一起。这样一来,研究人员便可测算出构成亮红星系之间细丝的有多少普通物质。接下来,研究人员又着重分析了这些细丝背后的星系,特别是它们的形状。
这些背景星系发出的光线从相互交织的细丝中穿过时,细丝中暗物质的引力会使光线微微转向,导致这些星系的图像略有偏移。通过测量其偏移程度,该团队成功测算出了细丝中的暗物质含量。
而这些测算结果与理论预测相一致。科学家也证实了这些细丝并非漆黑一片,每相当于351个太阳质量的细丝可以产生相当于1个太阳的光量。
这张“细丝图”还非常原始,但毕竟是首次取得这样的进步。并且这张图清晰地显示,虽然我们的宇宙网大部分都十分黑暗,但并非一丝光亮也无。(叶子)
相关文章
-
银河系边缘发现数千颗来自其他星系的年轻恒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银河系正在扼杀一些星系,并且此前银河系已吞噬了这些星系的部分恒星。,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能够帮助科学家精准确定麦哲伦星系气体流所在位置,大多数计算恒星或者星系与地球之间距离的方法,应用于松散气体云均效果不好,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地标”定位这些天体。,基于这些最新发现的恒星,研究人员称这个气体流距离银河系大约9万光年,比预期更近。
2024-03-22 08:53 -
银河系光晕存在灼热气体,有助揭晓银河系起源谜团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XMM-牛顿卫星最新观测发现,潜伏在银河系光晕内的气体温度远超过预期,其化学成分也不同于预期,这对我们探索银河系起源提出了挑战。,他们还指出,不仅在银河系,很可能任何星系都存在多样化气体成分。,”虽然我们认为星系最初形成时,气体会被加热至100万摄氏度,但我们并不确定气体部分是如何变得高温炽热,猜测可能与银河系内星盘释放的恒星风有关。
2024-03-22 08:37 -
谁说星星之间都离得很远?在这里就不是
来源:科学大院如果将宇宙比喻为无边无际的大海,那么星系就像其中一个个小岛。,但是,对于致密星系群来说,其成员全部有红移测量的比例并不高。,这所谓侯选样本,就是这些星系群样本中目前还没有全部的光谱红移测量,因此还不能完全确认为真实的致密星系群,有待未来通过光谱进行进一步地认证。
2024-03-22 08:29 -
宇宙是何时“苏醒”的?
到目前为止,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等离子体,就像很久很久以前、电子和原子核各自“分居”一样。,就在最近,一支国际研究人员团队刚刚发现了三个光芒极弱、体积极小、且距我们极为遥远的星系。,虽然天文学家此前已经推测出,再电离化在宇宙满10亿岁前便已结束,但没人想到它竟会开始得这么早。
2024-03-22 08:29 -
最遥远的耀变体:早期宇宙可能充满着超大质量黑洞
这些星系核在射电望远镜看来格外明亮,这被认为是它们包含超大质量黑洞的证据。,在一项新研究中,天文学家观测到了至今最遥远的耀变体,接近130亿光年。,再电离发生在大爆炸后漫长的黑暗时代之后,当时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刚开始形成。
2024-03-22 08:20 -
我们生活在不对称的宇宙中?研究质疑宇宙基本特性
而随后的持续膨胀过程,在各个方向上也不应该存在任何特殊之处。,而4-sigma的结果虽然不算糟糕,但距离“金标准”仍有差距。,理论上,星系团等物质在暗能量的推动下,按照哈勃常数膨胀。
2024-03-22 08:11 -
宇宙有多重?宇宙学标准模型可能崩溃需要重写
这两次测量结果并不一致,二者的差异也被称为“哈勃冲突”(Hubbletension)。,CMB被认为是宇宙中最早的可观测光,在大爆炸后约38万年时发出。,“所以它其实还没有那么显著,但值得关注,寻找可能的联系,”里斯说道。
2024-03-22 07:54 -
太阳诞生在哪里?50亿年前银河系与矮星系的“亲密接触”
由于人马座矮星系50-60亿年前首次接触银河系,从而孕育了太阳等一批恒星。,现有数据表明,人马座矮星系可能在几亿年前非常平静地接触过银河系。,天文学家认为,人马座矮星系可能会被银河系完全吸收,这一过程已开始了,盖亚卫星帮助科学家发现漫长的宇宙历史中曾出现数次银河系与邻近星系之间的重大碰撞事件。
2024-03-22 07:52 -
中美科学家绘制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
但是,这种间接映射方法可能存在歧义,也不够准确,难以清晰地展示银河系的旋臂结构。,|制图:埃琳娜·哈特利(ElenaHartley)在理想情况下,天文学家要绘制旋臂结构图应该观测年轻的大质量恒星。,两者都是跨越整个大陆的巨大射电望远镜阵列,预计21世纪20年代末它们可以全面投入使用。
2024-03-22 07:52
热门标签
-
特斯拉“太阳能屋顶”要来了?
2024-03-22 08:28
-
虾皮定价表使用方法是什么
2024-03-22 08:28
-
从科普到专业:如何用药理研究阻断新冠病毒感染?
2024-03-22 08:28
-
淘宝补加购收藏到底有用吗?会影响标签吗?
2024-03-22 08:28
-
受新冠疫情影响 Uber与Lyft在北美暂停拼车服务
2024-03-22 08:28
-
阿里撤退百度放弃,应用商店十年神话终落幕
2024-03-22 08:28
-
欧空局ExoMars宣布退出2020火星赛季
2024-03-22 08:28
-
现在wish开店要交保证金了吗
2024-03-22 08:28
-
大量学术会议取消,新冠病毒让学术界迎来“衰退潮”
2024-03-22 08:28
-
丑闻上身Soul:我本小师妹,怎么就活成了灭绝师太?
2024-03-22 08:28
-
shopee怎么通过关键词广告进行引流
2024-03-22 08:28
-
专访公共卫生专家汤胜蓝:WHO正在失去主角光环
2024-03-22 08:28
-
马云联合一线医护发新冠肺炎防治手册 分享临床经验
2024-03-22 08:28
-
淘宝活动有权重吗?技巧是什么?
2024-03-22 08:28
-
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透视原始创新
2024-03-22 08:28
-
在家远程办公?结果英国网崩了……
2024-03-22 08:28
-
抖音店铺装修人群海报怎么做?附相关FAQ分享
2024-03-22 08:28
-
腾讯,是时候戴上反垄断法的紧箍咒了
2024-03-22 08:28
-
FB首席运营官:将继续帮助小型公司向员工支付薪酬
2024-03-22 08:28
-
人体温度降低 难道还是微生物的锅?
2024-03-22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