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从大气到极地雪冰:微塑料无处不在

2024-03-22 08:29
admin

来源:中科院之声

塑料自从发明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汽车、电子产品、包装、衣物等,随之而来的塑料污染也成为全球性难题。根据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PlasticEurope)发布的年度报告,2018年全球塑料产量约为3.59亿吨,1950年以来全球塑料生产超过80亿吨,其中仅有9%的塑料垃圾可回收利用,12%进行了焚烧处理,其余大部分塑料被丢弃到环境中。特别近几十年来,塑料产量持续增加,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微塑料是什么?

2004年,发表于《科学》杂志关于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目前,科学界对于微塑料的定义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目前,我们认识到微塑料主要有两个来源,生产时尺寸就在微米级的原生微塑料,主要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大塑料在环境中经过光照、氧化、机械磨损等作用降解而成的次生微塑料。

微塑料引发环境问题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各国科学家极大关注。由于塑料产量的快速增加,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积累不断增加,不同海洋区域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差异巨大,全球海洋微塑料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和印度洋5个洋流环流带,其中微塑料在北太平洋环流带丰度高达105个/平方公里。微塑料容易造成海洋动物进食器官的堵塞,影响动物摄食。另一方面,被吞食的微塑料含有或者吸附有毒物质,将对海洋动物产生间接危害,这些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与富集,最终可能影响人类健康。近年来,科学家在淡水环境中也检测到丰度较高的微塑料,如在我国的太湖、洞庭湖、三峡水库等,微塑料丰度可达107个/平方公里。污泥和有机肥长期施用、农用地膜残留等都导致大量微塑料积累在土壤环境中。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除了海洋、淡水、土壤环境中有大量微塑料存在,微塑料在大气环境中也广泛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瓶装水、自来水、食盐、海产品、外卖包装以及大气中都检测到了数量不同、形状各异的微塑料颗粒,微塑料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有评估表明,人体通过食盐、饮用水以及呼吸系统摄食的微塑料可达107个/人/年。特别是室内空气中存在大量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微塑料的“乾坤大挪移”

由于微塑料具有轻便、小粒径等特征,在全球不同地区大气环境中也存在数量较多的微塑料,可随着气溶胶干湿沉降等过程重新返回地面。如上海、东莞、日本福冈以及德国汉堡等城市区大气中检测到微塑料,进一步发现大气中微塑料主要以纤维状和碎片状为主,较少有发泡类,且粒径一般集中在小于500微米的范围,比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偏小。我国37个城市区室内和室外沉降中微塑料类型主要是PET和PC,并且室内空气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即便在偏远地区也陆续检测到微塑料。欧洲比利牛斯山脉的空气中检测到数量较多的微塑料,其中很多都是微小的碎片、纤维和薄膜。美国落基山国家公园降雨中也发现有大量的各种颜色的塑料纤维和碎片。北极积雪中发现每升雪水甚至含有上万个微塑料颗粒,德国南部某乡村公路雪样中微塑料最多,浓度达到每升15.4万个。这说明,微塑料能在空气中进行远距离传输,并到达远离微塑料源区的空气清洁地区。这种传输也可能是滨海地区陆地向海洋传输微塑料的一个重要途径。

微塑料是如何进入大气的,又是如何进行传输的?这一科学问题尚未得到确切回答。通常认为环境的微塑料受风力、磨损等作用而进入大气环境,并可能与气溶胶以及大气中其他化学组成(如POPs等)发生作用,在大气环流作用下传输。最近的研究还指出,海洋飞沫也可能是表层海水微塑料进入大气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由于目前缺少关于微塑料准确的排放源清单、次生微塑料产生过程、环境中氧化与降解过程等准确认识,追踪大气微塑料的运移轨迹、沉降方式等困难重重。

人迹罕至的极地冰川也有微塑料

研究人员在阿尔卑斯山冰川中也发现大量微塑料的存在。冰川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主要发育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这里远离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的影响,经由大气传输的微塑料沉降到冰川,极端低温环境下微塑料可能在冰川上停留很长时间仍无法降解,最终可能进入食物链,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为保护阿尔卑斯的冰川远离微塑料污染,相关的滑雪场正在禁止使用塑料制品,以消除微塑料对冰川环境的影响。

研究人员钻取青藏高原纳木错湖冰用以研究微塑料研究人员钻取青藏高原纳木错湖冰用以研究微塑料

青藏高原北部老虎沟12号冰川采集雪样青藏高原北部老虎沟12号冰川采集雪样

青藏高原北部老虎沟12号冰川雪样中发现的微塑料(PC)青藏高原北部老虎沟12号冰川雪样中发现的微塑料(PC)

青藏高原南部枪勇冰川雪样中的微塑料(PC)青藏高原南部枪勇冰川雪样中的微塑料(PC)

作为全球冰冻圈的重要地区,青藏高原发育有大量的冰川,被誉为是亚洲水塔。之前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河湖水中存在微塑料。微塑料能否通过大气传输进而通过干湿沉降在这些冰川上沉积?针对这一科学问题,科研人员通过冰川雪冰和湖冰表面积雪样品的采集与检测,初步发现雪冰中含有大量微塑料。进一步指出,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微塑料通过大气传输沉降可到达地表,大气微塑料的远距离传输不容忽视,是微塑料生命循环(microplasticlifecycle)的重要环节。

环境中微塑料广泛存在,由于微塑料难降解、有毒以及吸附有毒物质,水生生态系统中动物摄食微塑料,则可能扰乱其生理过程。特别是大气微塑料比海洋中微塑料的粒径更小,人体呼吸会等都会摄入大量微塑料;在食物中,甲壳类海鲜、啤酒和盐中微塑料颗粒很多,微塑料在人体内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目前,对于大气微塑料的来源、赋存量、扩散途径、迁移机理以及影响范围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微塑料本身含有以及可能吸附大量有毒有害(如POPs)物质,不同地区微塑料在大气中的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大气微塑料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亟待加强。

日常生活中如何“限塑”?

少用一次性塑料袋,携带可反复使用的购物袋。

少食用外卖食物,简化塑料包装。

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

杜绝使用添加微塑料颗粒的洗护用品。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身体力行,从我做起!

相关文章

  • 新研究发现海洋污染比预想的严重

    新研究发现海洋污染比预想的严重 此前研究认为,每立方米海水中的塑料微粒可能有几颗到上百颗。,“没有人吃海樽,但它与你吃的东西在食物链上并不遥远。,而那些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物种,就相当于一种载体,“负责”将塑料微粒层层运输。

    2024-03-22 09:10
  • 禁塑令来了! 快递、外卖将不能再随便使用塑料袋

    禁塑令来了! 快递、外卖将不能再随便使用塑料袋 然而,随着近些年电商、快递、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禁塑形势也发生了不小变化,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显然迫在眉睫。,同时,针对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较为广泛的餐饮、酒店、宾馆等行业,两部门也提出了针对性要求。,为了保障“禁塑”落到实处,两部门指出,建立健全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企业绿色管理和评价标准。

    2024-03-22 08:52
  • 法国升级限塑令:2024年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包装使用

    法国升级限塑令:2024年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包装使用 目前,法国已有15个行业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即企业提供一定资金,用于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新法案规定,最迟将于2023年1月1日起禁止快餐店堂食提供塑料包装或一次性餐具,消费者可使用自带的容器购买餐食。,”法国生态转型与团结部国务秘书布吕内·普瓦尔松表示:“法案还将推动更多普通民众参与到法国的生态转型进程中来,减少垃圾产生和温室气体排放。

    2024-03-22 08:41
  • 到底有多少塑料垃圾被回收?答案超出人们想象

    到底有多少塑料垃圾被回收?答案超出人们想象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废品回收并不总是赋予塑料制品新的生命,相反,人类正在逐渐被塑料所淹没……依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统计数据,2017年美国制造了3540万吨塑料,如果人们想减少塑料污染,回收处理可能是一个很容易实现的解决方案。,霍瑟瓦尔说:“在美国大部分地区,许多塑料垃圾都是不可回收的。,为此垃圾回收机构不得不采纳新的垃圾处理渠道,但多数尝试均失败了。

    2024-03-22 08:31
  • 新限塑令:越限越多的塑料污染“死结”

    新限塑令:越限越多的塑料污染“死结” 团队在工作中发现,政策推行后,大型超市和连锁店执行效果较好,但集贸市场仍是一次性塑料袋使用的重灾区。,海南去年出台《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从“限塑”到“禁塑”,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拒绝“白色污染”。,据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的报道,从实施禁塑令开始至2018年9月,长春市工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738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2460台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350份

    2024-03-22 08:15
  • 微塑料污染正在全球循环

    微塑料污染正在全球循环 在统计了这些数据后,Brahney和同事估计,每平方米的荒野每天大约会落下132块微塑料。,为了做到这一点,Brahney使用一个天气模型来确定风暴到达采样地点前48小时的路径。,这些颗粒可能首先沉降在农田、沙漠或海洋中,然后作为全球“塑料循环”的一部分被风再次卷起。

    2024-03-22 07:43
  • 塑料垃圾已经渗透进偏远南极的食物网

    塑料垃圾已经渗透进偏远南极的食物网 乔治王岛上崎岖不平,生活着海豹和企鹅等典型的南极动物,还有一些科学基地。,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在RGB图像(上图)显示了南极弹尾虫体内的微塑料碎片。,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在RGB图像(上图)显示了南极弹尾虫体内的微塑料碎片。

    2024-03-22 07:38
  • 明年起,它将被禁止使用!背后的残酷真相令人惊讶…

    明年起,它将被禁止使用!背后的残酷真相令人惊讶… 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有五大品种,即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不可降解塑料危害有哪些?1、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日常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而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后,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状。,3

    2024-03-22 07:25
  • 20年后,塑料污染会成什么样?

    20年后,塑料污染会成什么样? 他们发现,到2040年,即使采取有效的行动,仍有约7.1亿吨塑料污染会进入环境中。,参与研究的两位科学家CostasVelis和EdCook提到,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大约1100万名拾荒者正在默默为环境做出贡献。,因为对固体垃圾来说,许多数据在可用性、准确性和国际兼容性等方面都非常有限。

    2024-03-22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