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寻系外行星时,科学家惊喜地发现一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TOI700d是类地球行星中最新的一名成员。这颗行星由美国宇航局(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发现,它是一个遥远太阳系中的三个天体之一。这颗行星并不像周围的天体以及科学家发现的大多数行星,它的大小和地球近似,另外,它围绕恒星公转的距离允许其表面存在液态水。
作为一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TOI700d还位于其公转恒星的宜居带,这对科学家来说十分重要。“我们一直想了解一个问题,生命能否在围绕非常小的恒星运行的行星上形成?TOI700d的发现,让我们向这个目标迈了一大步,”在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CenterforAstrophysics)工作的一位天文学家JosephRodriguez说,“我们还远没有解答这个问题。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正朝着解决科学界一个最重要问题的方向前进。”
但是,尽管十分兴奋,科学家对TOI700d并不完全了解。他们知道TOI700d的恒星是一颗红矮星,相比去比起其它一些恒星来说,它更加温和。活跃的恒星会向围绕的行星投电磁风暴和高能带电粒子,使这些行星上无法形成生命。
“这颗恒星极其安静,”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研究生EmilyGilbert说,“我们利用TESS对它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观察,没有看见一点点耀斑。我们猜想,由于这颗恒星有点老了,所以在它生命的进程中更加平静了。”
目前为止,科学家在这颗安静恒星的周围,已经发现了三颗行星,分别是TOI700b、TOI700c和TOI700d。其中,TOI700c和TOI700d的公转轨道太靠近恒星,不适宜生命生存。但第三颗行星的公转轨道处于恒星的宜居带中,其中的温度能使行星表面的水维持液态。Gilbert说:“TOI700d其实比地球更加深入宜居带。地球本身只是勉强宜居。”
但科学家还确定了一个不理想的现象:这颗行星被恒星的潮汐锁定,它的一个面总是面对恒星,是白天,而另一面总是夜晚。
但除这些之外,科学家对这个行星的其他特点并不了解。研究TOI700d的科学家特别想知道一项关键数据:它的质量。这一数据将解释,这颗行星在多大程度上像地球一样是一颗岩石行星,而不是像海王星一样,是一颗充满气体的行星。
由于TOI700d的质量数据很难测量,科学家先宣布了他们的发现。“有仪器可以进行测量,”Rodriguez说道,“但是这样的仪器很少,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年,需要多个研究团队数百次的观测。”科学家目前还不知道,这颗行星上是否有大气层,这也是判断可能存在生命的重要线索。Gilbert表示,“如果这个行星只是一团岩石,没有生命能生活在那里。”不幸的是,解答这个问题要比测量行星的质量更困难。
所以直到目前,科学家一直假定TOI700d由岩石构成,并且尝试利用模型,建立他们对这颗行星的了解与生命形成之间的联系。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大学空间研究协会的访问研究助理GabrielleEngelmann-Suissa说,“建构模型帮助我们了解这颗行星的生命力,以及在多种条件下,它能多大程度地保持宜居的地表温度。”
总之,Engelmann-Suissa和同事共运行了20个不同的模型。每个模型都采取不同的地表特征组合,例如行星是被陆地覆盖的,还是被水覆盖的;大气是像今天的地球,还是像远古的地球或火星?
Engelmann-Suissa和同事并不知道,其中是否有模型更符合TOI700d的实际情况。她说:“当你模拟各种类型的行星,听起来会有些混乱。”但是,模拟的意义并不是从中偶然发现与事实相匹配的情形。相反的,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能了解各种可能性,并了解是否能用科学仪器区分它们。
在一方面,TOI700d的模型都有一定的希望演化出生命。“没有一个模型发生失控温室效应(runawaygreenhouseeffect),”Engelmann-Suissa表示,“在我们研究的模型里,没有一个中的海洋蒸发,这是个好兆头。”她补充说,这些模型的全球平均气温相当巨大,但并没有超出科学家设想的特别是那些顽强的生命能抵抗的极限。
在平均气温最高的模型中,显示的平均表面温度约为91℃。“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一气温太高了,”Engelmann-Suissa说,“但是因此就说那里没有生命并不严谨。”
模拟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如何利用仪器来了解世界,并提供一份关于TOI700d的严格评估。目前科学家掌握的仪器,还不能通过潜在的特点来区分所有这些行星。NASA下一代主要的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WebbSpaceTelescope),也无法进行区分,而未来大多数望远镜的概念设计将依赖于类似的设备。
Engelmann-Suissa表示,“这是天文学领域里的一大难题,能观察这些行星的希望有些渺茫。我们确实需要对探测器进行实验,以弄清楚怎样才能获得信号精度。”
然而科学家确切知道,从这个夏天开始,TESS将再一次对准TOI700d行星,这可能会揭开全新的、让科学家试图去解答谜题。“也许,我们将发现我们并不了解那个系统的结构,或许还存在一些另外的行星,”Rodriguez说,“另外,虽然是一种罕见情况,但我们还会发现那一系统开始变得类似于我们的太阳系。”
“但是我们还并不知道,我认为这是真正有趣的地方,”Rodriguez说,“我们将获取更多的数据。目前,我们才是刚刚开始了解那个天体系统到底是怎样的。”
相关文章
-
首个研究而非寻找外星世界的项目:CHEOPS宇宙飞船
”通过装备一台单一照相机,CHEOPS将会仔细观察那些环绕恒星运转的已知系外行星。,2028年,ESA将发射大气遥感红外系外行星大调查卫星(ARIEL)。,”ARIEL研究团队成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天文学家MattGriffin说,“但我们需要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将开始描述和测量它们的详细属性。
2024-03-22 09:08 -
“宜居系外行星天文台”有望成NASA下一旗舰项目
尽管我们已发现许多系外行星,但迄今还没有一颗行星被确凿证明拥有生命宜居所不可或缺的元素,HabEx项目可谓恰逢其时。,另外3名“选手”分别是:大型紫外光学红外探测器(LUVOIR)、“起源”号太空望远镜和X射线天文台。,LUVOIR也将搜寻宜居系外行星,但其规模更大,集光能力是哈勃望远镜的40倍,耗资可能超100亿美元。
2024-03-22 09:03 -
未来十年将是人类发现地外行星的“黄金年”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未来我们还会发现多少颗类地行星?能够揭晓外星生命的真实面目吗?在距离地球50光年的太空区域分布着大约1560颗恒星以及数千颗行星,大约有1000颗系外行星是岩石体,主要成分与地球相似,甚至一些行星潜在孕育生命的条件。,探索系外行星的十年未来十年可能会被人们牢记,因此我们将通过多种望远镜勘测地球之外的神秘世界,预计到2025年TESS太空望
2024-03-22 09:03 -
诺奖得主维尔切克:1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意义深远
来源:环球科学撰文|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Wilczek)翻译|胡风 梁丁当201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Peebles)、米歇尔·马约尔(Michel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Queloz)。,其中,皮布尔斯因对宇宙物理理论的贡献独享一半奖金,而马约尔和奎洛兹因为发现了绕着类日恒星运动的太阳系外行星而共享另一半奖金。,一般来说,当系统达到了热平
2024-03-22 08:58 -
TESS望远镜发现首颗宜居带中、大小与地球相仿行星
三颗中最靠内侧的是TOI700b,大小与地球差不多,每10个地球日便会完成一次公转。,科学家还希望借助其它仪器进一步了解该行星系,如通过测量TOI700d对宿主恒星的引力拖曳作用确定其质量等。,”恩格尔曼·苏伊沙指出,“这非常令人激动,因为无论这颗行星是什么模样,都会与地球上的景象截然不同。
2024-03-22 08:56 -
最新发现:两颗宜居"超级地球"和一颗"冷海王星"
科学家将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上。,GJ229Ac位于双星系统之中,该双星系统包括一颗红矮星和一颗褐矮星(命名为GJ229B),褐矮星是一种奇特的天体,比气体巨行星体积大,但其核心无法发生聚变反应,因此被命名为“不合格的恒星”。,这项最新发现将为下一代望远镜直接观测系外行星提供可能性,目标是研究环绕邻近恒星的行星是否存在生命。
2024-03-22 08:52 -
如果地球变成“超级地球”,是否还能依然宜居?
它监测了超过15万颗恒星,致力于寻找其他恒星系中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它们都是由岩石构成,比气态巨行星小得多,而且位于母恒星附近,大气相对稀薄。,至少对于我们所知道的生命来说是这样,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降低了适居性。
2024-03-22 08:46 -
如果“行星杀手”小行星袭击地球,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可能还有大量体积较小,但仍然大到足以毁灭整个城市的小行星尚未被发现。,该论文指出,最容易阻止一个物体撞击地球的时间,就是在它穿过某个“钥匙孔”之前。,如果发现一颗“行星杀手”小行星正朝某个“钥匙孔”飞来,那这些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好准备。
2024-03-22 08:40 -
小行星碰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却带来一片生机
但是依据近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对全球气温的最新评估,大规模火山喷发似乎不太可能导致恐龙灭绝。,但是最新计算机模拟并不支持这个假设,该模型结果显示,在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前,全球气温已经开始降温。,”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古微生物学家希瑟·伯奇(HeatherBirch)认为,在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后,浮游生物的成分出现差异,这可能影响碳吸收。
2024-03-22 08:34
热门标签
-
淘宝SEO时详情页的14个小知识(下)
2024-03-22 08:30
-
被创始人举报?调查:健客网部分口罩厂家资质存疑
2024-03-22 08:30
-
淘宝SEO时详情页的14个小知识(中)
2024-03-22 08:30
-
170万一天的开机广告将被叫停 智能电视靠什么创收?
2024-03-22 08:30
-
台积电将于下月大规模量产5nm 已被全部预定
2024-03-22 08:30
-
寻找神秘未知粒子的“芳踪”
2024-03-22 08:30
-
shopee选品优化方案怎么做
2024-03-22 08:30
-
比特币遭“血洗”!半小时狂跌20% 24小时跌幅40%
2024-03-22 08:30
-
淘宝SEO时详情页的14个小知识(上)
2024-03-22 08:30
-
第二例艾滋病患者被治愈:像“被闪电击中好几次”
2024-03-22 08:30
-
地球最大规模物种灭绝之一,被"天河二号"层层揭开
2024-03-22 08:30
-
淘宝降权结束后还能补吗?降权的原因有哪些?
2024-03-22 08:30
-
淘宝黑搜索排名技术,用黑搜索科技卡首页流量排名
2024-03-22 08:30
-
比特币单日暴跌42%,市场恐慌指数接近顶峰
2024-03-22 08:30
-
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龙”,也许是史上最大乌龙
2024-03-22 08:30
-
淘宝店铺种草任务有什么要求?怎么获得流量?
2024-03-22 08:30
-
研发检测试剂运抵中国 探寻北爱尔兰的生物芯片
2024-03-22 08:30
-
为了不影响宝贝的隐性排名权重请不要随意更换主图或标题(下)
2024-03-22 08:30
-
真正的狙击才开始!外部攻击常态化 华为准备好了吗
2024-03-22 08:30
-
格力美的打响口罩战:自产口罩同日上线格力卖美的送
2024-03-22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