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中芯国际能买成优等生吗?

2024-03-22 08:31
admin

文/古泉君

中国最大的晶圆制造商中芯国际,最近好消息不断。

先是拿下了华为海思14nm的订单,接着又斥巨资购入了一批设备,增加产能,更重要的是,除了14nm以外,7nm也在中芯国际的近期规划中。

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一直是整体工业的一个短板,中芯国际被认为是追赶国际主流水平的头牌兵。尽管业绩向好,但这家公司的担子依然很重。

制程的追赶

中芯国际也有7nm了?

今年2月份2019年Q4财季的财报会议上,联席CEO梁孟松博士公开了中芯国际N+1、N+2代工艺的情况,N+1工艺相当于台积电的第一代7nm工艺,N+2相当于台积电的7nm+工艺。

梁孟松博士指出,7nm作为14nm工艺的继承者,性能提高了20%,功耗降低了57%,其晶体管密度是14nm工艺的两倍以上。中芯国际表示,N+1于2019年第四季进入NTO(NewTape-out)阶段,目前正处于客户产品认证期,预计2020年第四季可以看到小量产出。

来自芯思想研究院来自芯思想研究院

7nm是目前能量产的最先进制程,在这一领域,台积电仍是领头羊,制程技术上遥遥领先,台积电财报显示,在整个2019年,7nm工艺所带来的营收,占到了全部营收的27%,已取代16nm,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另外,台积电将于今年4月启动5nm芯片量产,初期产能已经被苹果、高通等大客户全部承包

制程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没有常胜将军。英特尔就在7nm上栽了跟头,蓝色巨人近日承认,制程已经落后于台积电,英特尔的10nm一直难产,更别提7nm,英特尔计划将在2021年推出7nm工艺,5nm工艺还未明确推出时间。

也就是说,中芯国际有希望领先英特尔。

当然,7nm到今年年底还只是小范围的试产,正式投产至少要到明年,中芯国际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14nm的产能提上来。

中芯国际于2015年开始研究14nm制程,良品率已经达到95%,2020年2月,中芯国际从台积电手里抢下了华为海思的14nm订单,这被视为中芯国际制程开始逐渐追赶主流的信号。

但中芯国际14nm的产能非常有限,目前产能在1000片晶圆左右,财报显示,其第一代FinFET14nm只能贡献1%的营收。梁孟松在财报会议上表示,14nm月产能将在今年3月达到4000,7月达到9000,12月达到15000。

中芯国际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55nm及以上,量产最先进的28nm工艺占比只有4.3%,新制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按照今年中芯国际的计划,7nm制程有望试产,目前来看,中芯可能是想跳过10nm这个节点,直接进行后续制程的研发。从落后至少三代到落后一代,已经是肉眼可见的进步了。

砸钱,继续砸钱

而为了追赶,中芯国际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设备。2月19日,中芯国际披露了公司在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的12个月期间,就机器及设备向泛林团体(一家美国科技公司,生产、设计、销售半导体产品)发出一系列购买单,花费6.01亿美元(约合42亿元人民币),产品包括由蚀刻工具组成的资本设备。

3月2日,中芯国际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应用材料集团发出一系列购买单,总代价为5.43亿美元(约人民币37.9亿元),向东京电子集团发出一系列购买单,总代价为5.51亿美元(约人民币38.49亿元)。

3月4日,中芯国际从荷兰进口的大型光刻机进入口岸,对于此次进入新设备,中芯国际表示这是设备正常导入,用于产能扩充,并非外界所称的EUV光刻机,中芯国际公司关务经理罗荣慧称,生产线扩容后全年预计可为企业增加10%左右的营收。

为了扩大产能,就必须攒钱购入更多、更先进的设备。不过问题是,中芯国际有时候想花钱也花不出去,今年1月份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政府发起了一场广泛的运动,阻止向中国出售荷兰芯片制造技术,去年11月份,荷兰ASML宣布已经中止和中芯国际的7nm及以下的先进工艺EUV光刻机合作计划。

而此次进口的光刻机,是相对更成熟的DUV,EUV光刻机的缺席,可能会是中芯国际追赶制程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困难。

梁孟松博士在财报会中对此曾表示,中芯国际的N+1、N+2代工艺都不会用EUV工艺,等到设备就绪之后,N+2之后的工艺才会转向EUV光刻工艺。台积电的第三代7nm工艺开始引入EUV,中芯国际似乎也准备走这样的路线。

中芯国际的投入不可谓不大,财报会议上披露,2020年晶圆代工预计资本支出约为31亿美元,主要用于建造中芯南方12英寸晶圆厂的设备和设施,而作为比较,整个2019年中芯的营收为31.2亿美元。

台积电2020年预计资本开支为140~150亿美元,同样也是历史最高。在新制程的战争中,少花钱等于认输。

先研发,后利润

投入7nm,拿下华为的订单,中芯国际举动收到了行业的关注。

方正证券表示,半导体行业已处于上行周期,中芯国际于2020年将重启增长,同时先进制程研发进展顺利。该行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收入36.46/40.36/44.04亿美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国信证券也把中芯国际列入推荐评级,其认为14nm能够大规模出货,将是中国大陆半导体的重大转折点,还特别提到中芯国际的工艺技术节点突破是关键,应该先看技术,再看收入,最后才是利润。

中芯国际的投入不可谓不巨大,但是风险仍在,国信证券指出风险主要由三,第一,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代工需求减少;第二,14nm工艺进展不及预期;第三,全球产能松动,影响公司毛利率。

华为去年的经历给中国科技行业敲响了警钟,而华为也选择和中芯国际这样的国产企业抱团,尽管7nm等先进制程,国产供应链还无法保障,但是至少通过14nm这样的合作,能够保证国产的供应链有足够的客户,从而能够回笼资金继续研发。

但是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中芯国际本身也可能成为美国限制的对象,在光刻机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下,中芯国际要保证现有产能吃透,同时在新制程的研发中,不会出现关键设备卡脖子的情况。

保证产能于研发,再去想后边的事情,14nm对于中芯国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但显然不是终点。

相关文章

  • 科创板将迎芯片巨无霸 海外上市16年中芯国际官宣归A

    科创板将迎芯片巨无霸 海外上市16年中芯国际官宣归A 2019年5月24日,中芯国际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主动从纽交所退市,且已得到董事会批准。,有券商人士分析指出,中芯国际技术突破伴随国内迎来晶圆厂的建设热潮,配套产业需求将成倍增长。,无独有偶,晶瑞股份表示,公司光刻胶产品2018年进入中芯国际天津工厂8英寸线测试并获批量使用。

    2024-03-22 08:03
  • 中芯国际回归科创板 尖端制程有待破局

    中芯国际回归科创板 尖端制程有待破局 现在,华为已逐渐在转单给中芯国际,以应对更多的美国限制。,中芯国际刚成立9个月后,台积电就以公司离职员工涉嫌将公司重要资料外泄为由提出诉讼,2005年2月,这一长达三年的诉讼以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支付1.75亿美元告终,双方和解。,中芯国际量产更先进产线还面临着设备上的障碍,受到瓦森纳协议的限制,中国公司想从国外获得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技术困难重重,在2018年初,中芯国际即向ASML下了一台EUV光

    2024-03-22 08:03
  • "芯"动信号:芯片巨头回A获助力 2股东或以战投身份参与

    "芯"动信号:芯片巨头回A获助力 2股东或以战投身份参与 原标题:又见"芯"动信号!芯片巨头回A获助力,两大股东或以战投身份参与,谋得更多股份作者:云中锦华为最强代工“备胎”中芯国际获得了股东的看好,在其冲刺A股科创板计划中,两大股东均放弃了人民币股份优先认购权,或以战投身份参与以获取更多股份。6月1日下午,中芯国际将举行股东大会,就人民币股份发行事宜进行表决。就在昨晚,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公司股东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大唐”)以及国际集成电

    2024-03-22 07:51
  • 中芯国际披露豪华战配 半导体巨头来了

    中芯国际披露豪华战配 半导体巨头来了 此外,中芯国际还披露了战略配售情况,公司战配阵容颇为“豪华”,共计29家战配对象“护航”,合计获配金额达242.61亿元。,最高募资额A股第五在各大券商纷纷给予IPO定价区间之后,中芯国际的发行价正式敲定。,就中芯国际披露的战配名单来看,共计29家战略配售对象,合计获配金额达242.61亿元。

    2024-03-22 07:35
  • 外媒:全力提高半导体自给率 中国开始加速跑

    外媒:全力提高半导体自给率 中国开始加速跑 参考消息网7月8日报道外媒称,希望实现半导体国产化的中国企业正迅速扩大融资规模。中国正竭尽全力提高半导体自给率。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7日报道,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仅为10%多一点,而占据全球市场较高份额的智能手机和面向新一代通信网络5G的设备,却使得中国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如果美国为在高科技领域遏制中国崛起,把中国赶出半导体市场,那么中国不仅会在上述产品的生产上遭遇困难,很可能还会在中美霸权之争中

    2024-03-22 07:32
  • 国产芯片崛起 毁于房价与互联网?

    国产芯片崛起 毁于房价与互联网? 当然,这件事是发生在中兴被美国制裁之前,现在必然有所改观,但很多人仍表示,“真的不敢回去,因为买不起房子”。,这像一个恶性循环,技术差距致使国内芯片公司市场份额较小、盈利能力低下,而人力成本又和销售收入预期直接挂钩,这也决定了员工的薪资待遇远不及其它国家。,小米澎湃S2“难产”,OPPO不可能短时间内拿出成果,即使是阿里,自收购中天微后,也鲜有新消息传出,可见互联网搞技术研发仍需要渡过很多难关。

    2024-03-22 07:30
  • 中芯国际开盘暴涨245%!揭秘300倍牛股资本膨胀史

    中芯国际开盘暴涨245%!揭秘300倍牛股资本膨胀史 2004年,中芯国际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大爆发,于3月相继顺利登陆纽交所和港交所,共拟集资10亿至15亿美元,用于建造工厂并对基地进行改造升级等。,随后,中芯国际市值持续下跌,甚至到2008年10月跌至历史最低点21亿人民币,连当年刚上市的零头都不到,直降95%。,股权方面,2013年,台积电股份占比已被压缩到5%以下,归为“其他股东”之列,真正失去在中芯国际的主要话语权。

    2024-03-22 07:29
  • A股迎来芯片巨无霸:开盘暴涨246%、市值近7000亿

    A股迎来芯片巨无霸:开盘暴涨246%、市值近7000亿 彼时,中芯国际创造了全球最快的芯片厂建厂纪录,张汝京也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父”。,成立之初,为了更灵活地吸引资本进入,中芯国际引进了众多机构的加持,并且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直到2011年第三代CEO邱慈云上任,中芯国际才从混乱走向稳定,并逐步迈入扩张中兴时代。

    2024-03-22 07:29
  • 上市首日破多项纪录 中芯国际托得起华为的“芯”吗?

    上市首日破多项纪录 中芯国际托得起华为的“芯”吗? 台积电无法为华为生产芯片之后,中芯国际就被国内业界寄予厚望,不仅仅是“备胎”,而希望成为可依靠的“肩膀”。,02资本集聚“中国芯”产业链条根据公告,中芯国际披露了29家参与本次发行的战略配售投资者名单,包括国家大基金二期、上海集成电路投资基金、聚源芯星、浦东科创、国新投资、复星高科、深创投、亦庄国投、合肥产投等。,对于此前采购自LAM、AMAT的设备和材料,周子学表示这两笔订单交货时间“目前如常”

    2024-03-22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