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0日消息,未来几十年里,我们这一物种将面临大量的生存风险,可能来自核战争、气候变化、生物工程疾病大流行,也可能来自人工超级智能、分子纳米技术,或者某种我们尚未想象到的威胁。绝望、玩世不恭和厌世等情绪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思考切实可行的方法来确保人类的永续生存。
宇宙已经存在了将近140亿年,而且可能还会继续存在同样长的时间。作为一个物种,智人(Homosapiens)存在了大约30万年,从宇宙尺度来说,这简直微不足道。因此,如果有任何延续人类存在时间的机会,我们都不应该浪费。
当然,这里所说的“我们”指的是人类未来的分支,因为智人这个物种很可能在未来的亿万年里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能成功避免灭绝的话。此外,如果人类能够避开灭世的大灾难,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那么就可以公平地说,人类的无限延续是不可剥夺的,我们进入了一种良性的生存模式。我们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应该认真考虑这件事情,否则人类终将在宇宙中被遗忘。
第一步,我们需要避免已经卷入的气候危机。如果将所有的能源和资源都用于减轻环境日益恶化所造成的威胁,那么未来在技术、社会和经济上取得进步将非常困难。我们还必须设法维持全球人口的可持续增长,减轻财富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压力,并在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可持续地生活。
同样紧迫的是,我们需要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人类文明很快将不得不面对一系列不断增加的存在和灾难风险。在这些风险中,每增加一个末日场景,人类自我毁灭的几率就会增加几个数量级。如果人类文明——以及我们这一物种本身——要永远延续下去,我们就必须想出明智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散布的人类
想要使我们的文明延续到22世纪及更远的未来,那么建立强大的安全保障、负责任的政府机构,以及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政策等,都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可悲的事实:当前的技术状态正迫使我们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人类需要成为一个星际物种。
然而,一旦人类具备了在地球以外生存的能力,那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便是分裂成不同的群体,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即使这意味着彼此永远失去联系。这个概念或许可以称为“散布式人类”(DistributedHumanity)。
为人类寻找地球以外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事情之一,但我们的思维需要比这更宏大。如果我们希望人类文明能存续至宇宙最后的时光,那我们就需要发展一种星际思维——甚至可能是星系际思维。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甚至还没有创造起一个可持续的,能自我维持的生物圈。仔细想想,即使这还不足以令人担忧,也是足够令人沮丧的。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苏联在西伯利亚进行了“BIOS-3”试验,但该系统过于依赖外部资源,并不能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生物圈。至于20世纪90年代耗资2亿美元的“生物圈2号”(Biosphere2)项目,则根本不起作用。这个系统显示了二氧化碳水平波动、氧气不足、水呈酸性等结果,甚至当时在封闭环境中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参与者都表现出了社交障碍。
这些失败意味着地球拥有着我们目前所知的唯一能正常运转的生物圈。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因为如果我们要在地球以外生活,无论是在月球上还是在火星上,抑或是前往最近的宜居外星球的代际飞船上,我们都需要建立人造生态圈。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启动生物圈计划,不仅因为这将使在地球之外生活成为可能,也因为如果地球环境最终崩溃,我们也可以在地球上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圈。此外,生物圈计划还可以为未来的地球工程提供参考,也可能为在其他星球(比如火星)展开工程提供有用信息。
我们也应该采用星际方法来进行太空探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移民者都无法到达另一个恒星系统,但派遣探测器探索遥远系外行星的那一天或许很快就会到来。已故的斯蒂芬·霍金和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提出了一个想法:建造一艘星际“星舰”,其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20%以上。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年内拥有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术。这样的探测器将用于星际侦察任务,向人类揭示潜在的宜居星球。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建造并发射宇宙飞船,将满怀希望的人类移民者送到那里。
假设我们能找到在地球之外生存的方法,那这种“散布式人类”的状态将帮助我们避免集体的大规模破坏,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咎由自取。例如,当人类散布于银河系时,就可以避免所有人类灭亡于一场自己造成的大灾难,或阻止危险的病原体广泛扩散。同样,即使一个人类群体被某些自然灾害(如邻近的一颗恒星变成超新星)摧毁,或者自相残杀并同归于尽,其他群体也将继续生存。
“散布式人类”的缺点之一是潜在的趋同风险。分散的人类群体,尽管没有任何联系,也仍然可以平行发展,并有可能以相似的方式走向灭亡——同时无法向其他群体发出威胁迫在眉睫的警告。这些趋同风险可能包括创造出危险的人工超级智能形式、进行某种致命的物理实验、倒退至不可恢复的生存模式等,或者其他我们尚无法想象的事件。
后生物存在
避免灭绝固然是件好事,但作为个体,我们也需要变得更加长寿和坚韧。如果要在太空生活,人类就必须在生物学上重新改造自己的身体。不过,如果能从生物性的生存模式过渡到数字化的生存模式,则人类长期存续的机会将会大大提高(尽管不应排除生物机体衰老的可能性)。这听起来很极端——也确实如此——但作为某种控制论(cybernetic)或数字化的存在,生活会变得很不一样。
首先,我们的寿命将是无限的。上传的数字化生命可以生活在超级计算机内部稳固的虚拟现实环境中,计算机所处的位置实际上并不重要(尽管有人认为应该将其放置在冷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效率)。整个人类文明都可以生活在一台超级计算机上,这使得数以万亿计的个体存在成为可能,每一个体都可以用一个大脑来模拟。反过来,这些超级计算机可以被复制,并散布在银河系内外,可以将此称为“散布式后人类”(DistributedPosthumanity)。
许多未来学家都对运行这些大脑仿真系统和“后人类”文明所需的超级计算机做出了推测。已故物理学家罗伯特•布拉德伯里(RobertBradbury)基于戴森球预测了其所谓“俄罗斯套娃脑”(MatrioshkaBrains)的存在。这些假想的巨型结构将从附近的恒星中汲取能量,从而产生巨大的计算潜力。一个类似的概念是“木星脑”(JupiterBrains),运作的范围是相对更小的行星尺度。然而,考虑到有限的恒星数量,数字化文明最终将不得不重新寻找替代能源。
人类数字化存在的另一个关键好处是可以备份到云上。模拟大脑的死亡,比如由于自然灾害或某种无法预见的内部问题,将是一场悲剧,但从备份中恢复的一个或多个复制人可以继续活下去。
数字化存在也将允许人类脱离身体,以光速在太空中旅行。一个数字化的星际旅行者可以看作是由1和0组成的反编译流,通过另一个星球或太空中某个遥远位置的中继站,不断前往更遥远的宇宙。
当然,这一切都是高度推测性的。我们还不完全确定人类的思维是否能以上述方式进行转换,也不清楚数字化生命是否真的比真实生物更安全或更理智。
在这种后人类、后生物时代的数字化模式中,我们应该可以勉力维持着一种存在,直到宇宙的尽头。即使到了那时候,我们或许仍有可能找到办法,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文化的不朽
如果这一切都失败了,我们可能还会找到其他的永生方式,尽管更多只是象征意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旅行者号探测器曾配备了“黄金唱片”,这是一个12英寸的镀金铜盘,上面编码着来自地球的声音和图像。我们也可以将一个文化时间胶囊发送到太空深处,但其中的内容要详细得多。旅行者号探测器是在数字时代之前发射的,新兴的存储技术将存储更多的信息。
在2016年,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存储系统,可以在原子尺度上对数据进行编码。在测试中,该设备能将500兆兆位的数据压缩到一个1平方英寸的空间中,这足以将人类写的每本书存储到一个邮票大小的驱动器中。
在未来,类似的技术可以让我们将整个人类文化打包到一个存储介质上,并将其通过星际探测器上发送到太空深处。如果外星文明足够幸运能够拦截这个探测器,那他们将有机会对整个人类文明的信息进行解析——假设我们可以创造出某种类似“罗塞塔石碑”的系统来协助翻译。或者,我们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或激光脉冲将这些数据传输到太空,但这些数据的保真度会大大降低(将其作为重复的数字信标发送出去或许会有所帮助)。除了分享人类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知识,我们还可以传授重要的历史教训、智慧和建议。
最后,我们可以将人类的文化遗产留在地球上,作为某种离开后的纪念碑。与此同时,这些纪念物可以作为对来访外星人的警示——警告他们不要重复我们这一物种在银河系某个遗忘角落中独自生存时所犯的错误。(任天)
相关文章
-
2020年,我们终于踏入了科幻电影中的“未来”
探测太空,追求新能源,完善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以及向内探究自身,发展生命科学、脑科学,无一都是近百年来人类科学与科幻的共同目标。,在电影中,比人类强大数倍的“复制人”被制造出来,宠物皆为机器,警车自带飞行模式,星球移民成为日常。,来到2020虽然设想的空中汽车没有实现,但是高铁、无人驾驶发展得迅猛;《终结者》中拥有意识的“天网”尚未出现,但人工智能已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复制人”尚未被
2024-03-22 08:57 -
旷视成立AI治理研究院 回溯全球十大AI治理事件
但同时,这项议案遭到许多执法团体的反对,他们认为面部识别技术在追踪嫌疑人以及寻找失踪儿童等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尽管从《刑法》到《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都就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作出了规范,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总有些“灰色地带”出现。,更早之前,该品牌电动汽车分别发生过撞上匝道隔离栏导致车辆起火、驾驶员遇难不幸遇难事件,其自动驾驶系统也保持在开启状态。
2024-03-22 08:56 -
马斯克要把100万人送上火星 怎么才能不被火星谋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8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近期表示,SpaceX有能力在2050年之前将100万人送上火星。,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SETIInstitute)研究人员帕斯卡尔·李(PascalLee)和其他一些人士认为,这些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在2015年的火星协会大会上,机械工程师安德鲁·盖兹勒(AndrewGeis
2024-03-22 08:33 -
这种动物,从上古时期与人类相爱至今
再大一点,我们就学会了假笑,在眼轮匝肌不动的情况下,强行调动面部肌肉,挤出“社交性微笑”[13]。,比如,长期精神压力可反复激活心脏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心脏病风险上升显著相关[20]。,很多时候,如果选择的环境不好,黑暗策略被迫太多了,人就会感觉到重重的负担感,即“情感疲劳”[22,23]。
2024-03-22 08:32 -
要不是因为狂妄,人类如今怎会无处躲藏
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带来了全球变暖、物种灭绝、森林消失、水体污染、土壤腐蚀、垃圾围城、雾霾压顶等恶果。,“你越是琢磨高危病毒,就越会觉得它们不像寄生生物,而是越来越像猎食者。,恐龙就是这样的物种,它一度是统治性生物,适应性和抗灾变能力却不断减弱,一旦环境突变,便走向绝灭。
2024-03-22 08:28 -
“死神”蝙蝠是如何与病毒共舞的?
2020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bioRxiv预印本平台上发表论文,率先揭示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如前文所说,这段时间害得人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新型冠状病毒也很可能起源于蝙蝠[2]。,虽然蝙蝠身上隐藏着许多病毒,但它自身通常没有任何感染迹象或损伤,堪称超级哺乳动物[3]。
2024-03-22 08:23 -
70%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狙击人畜共患病如同备战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简单,但人类掌握的相关知识还显得不够,面对其中一些疾病时还是力不从心。,正因如此,2014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之后,比尔•盖茨屡次发出预警:我们应该“像预备战争那样严肃地为下一次传染病暴发做准备”。,另一种疾病则以艾滋病为代表,在数十年前由灵长类动物偶然传播给人类后,病毒变异成为稳定的人际传染病。
2024-03-22 08:21 -
对话《人类简史》作者:我们谈到了44 2% Bad Guy 2020
44岁的好处之一就是——我已经十分了解自己,知道做什么对我的身体和精神有益,而不是一味地追赶潮流,当然,潮流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认为一种饮食或工作习惯对所有人都有益,就有些荒谬。,有人认为若要阻止气候变化,我们必须完全停止所有的经济增长,倒退到穴居时代,住在山洞里吃菜根。,哪种情况将会成真?天堂和地狱,未来会走向何方?这取决于我们。
2024-03-22 08:09 -
相爱相杀“三千年”:扒一扒人类和病毒的那些事儿
然而若是穿越回三百年前,那时的人们却对“病毒”这一名词一无所知。,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弗雷德·鲍登(FredBawden)和诺曼·皮里(NormanPirie)发现烟草花叶病毒提纯液中含有相当量的硫和磷,而这两种元素在蛋白质里少有存在但是却存在于核酸。,比如艾滋病毒本身是存在于黑猩猩体内的,但它对黑猩猩并没有什么危害,在非洲人与黑猩猩的接触中,感染上了艾滋病毒,随后便使得艾滋病在全世界流行;SARS病
2024-03-22 08:07
热门标签
-
10亿年前月球"内部发动机"停止,致其磁场逐渐消失
2024-03-22 08:32
-
2020年聚划算618报名入口在哪?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2024-03-22 08:32
-
在家遛狗就能赚钱?这App的套路是真的“遛”
2024-03-22 08:32
-
币圈大佬徐明星和李林,为何登上胡润富豪榜?
2024-03-22 08:32
-
健身环变得这么贵,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2024-03-22 08:32
-
电脑用了固态还卡顿 快看看是不是这个问题
2024-03-22 08:32
-
618红包退货会延期吗?红包退款几日能回来?
2024-03-22 08:32
-
微信点餐小程序一年费用多少?有用吗?
2024-03-22 08:32
-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圆满完成
2024-03-22 08:32
-
软件崩溃、代看兴起 疫情下的网课为何频频"掉线"?
2024-03-22 08:32
-
天猫618当天可以退货吗?退货有哪些条件?
2024-03-22 08:32
-
核酸检测怎样进行?新冠肺炎康复者"复阳"是为什么?
2024-03-22 08:32
-
ebay德国站产品标题怎么取
2024-03-22 08:32
-
为什么我买的助农商品是坑货?
2024-03-22 08:32
-
淘宝618退款会退优惠券吗?退优惠券有要求吗?
2024-03-22 08:32
-
苹果为出现新冠肺炎症状员工提供无限期病假
2024-03-22 08:32
-
从淘宝的商品展示机制出发研究淘宝SEO
2024-03-22 08:32
-
2GB内存电脑跑Win10太卡 程序员求助 网友怀念起XP
2024-03-22 08:32
-
揭秘!笔记本哪些设计能提升你的生活品质
2024-03-22 08:32
-
这种动物,从上古时期与人类相爱至今
2024-03-22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