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疫情催热互联网诊疗模式 未来能否持续是关键

2024-03-22 08:33
admin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郭冀川

在线问诊服务在国内已有多年历史,从最早的网上一问一答,到可以实时在线互动问诊,以至于现在的图文问诊、视频问诊等,在线问诊的模式与手段随着科技进步,正在逐渐被医生与患者所接受。

在线问诊需求激增触动医院

“我们医院日常线下问诊量在8千人次到1万人次左右,在疫情期间下降了大约一半左右,但这些病人就医需求并未消失,自2月27日起,我们复星医疗集团旗下十多家医院近500位医生全面启动线上问诊,仅三日的平台累计访问量就超过30万。”复星医疗集团执行总裁、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执行院长胡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疫情加速了在线问诊行业的发展速度,让医生和患者更加接受这种互联网诊疗模式。

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在线问诊需求激增,仅平安好医生平台App新注册用户量就增长10倍,民众也意识到了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但这段时间产生的新需求和问诊量,在未来是否可以持续,是行业与企业都需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医疗本身的特殊性,导致有大约40%的诊疗需要线下进行,反过来有60%的诊疗是可以通过线上实现的,只不过在线问诊还不够完善,患者没有建立对在线问诊的信心,医生也缺乏提供在线问诊服务的动力。”大家医联创始人孙宏涛对记者表示,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在线问诊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原因就是患者服务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医院的互联网化意愿不强,但此次疫情后,在线问诊将有很大的改观。

胡航表示,“作为院方,我们十分重视在线问诊,也在积极开展企业的云医务室服务,在线问诊已经开始从线下问诊的延伸,向线上护理服务,甚至健康管理服务转型。同时,开始提供‘慢病复诊线上处方+药品配送到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仍需政策进一步放开

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礼,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开互联网诊疗的范围,如国家卫健委两次发文鼓励开展互联网诊疗进行疫情防控,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的独特优势,鼓励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及药品配送服务。”

“相比于大型的三甲医院,国家目前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的药品供给以及价格方面的支持政策比较有限。这也在客观上影响了在线问诊的看病能力。我们也预期国家政策未来会给予进一步支持。”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面对常见病、小病,更多的人会选择先通过在线问诊来和医生进行交流,必要的情况下再去医院,这将进一步促进在线问诊发挥分级诊疗入口的作用,为线下医院导诊、分诊。

胡航介绍,这次疫情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就医习惯,面对在线问诊需求提升,相关在线问诊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与放开,如目前政策规定省内医生只能通过省内互联网医院接诊,这限制了医疗资源的流动。

科技助推效率提升

为了提高在线问诊的服务水平,AI技术和物联网终端设备不断得到应用,也使得相关公司获得了资本的重点关注。如在线医疗服务公司卫宁健康,已为近900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信息化服务,公司自2月份以来被机构集中调研,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互联网服务手段,在线问诊一定会与科技和AI结合,线下医院有导医台解答患者疑问,指导患者根据病情进行挂号,在线问诊平台可以将该工作交给AI机器人,通过医疗大数据的积累,AI医生助手可以大幅提高在线问诊效率。”孙宏涛介绍,他们曾经测算过一位网上全科医生每日的患者问答导引,极限在500个,而有AI医生助手后,这一效率翻倍提高,患者也会被引导给更适合的专科医生,提高就诊效率。

除了AI技术的运用,移动医疗设备也在与在线问诊平台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据胡航介绍,复星医疗集团正在积极孵化一些移动医疗服务项目,这些移动医疗设备将为在线医疗提供更多数据服务,辅助医生诊疗判断。

胡航说:“移动医疗和在线问诊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移动医疗设备的精度和传输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提升。其中的关键并不是设备,是医生在诊疗环节需要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否能通过移动医疗设备提供。双方的结合不是简单的数据积累,而是让医生放心地使用这些数据,我们也与相关科技公司就此开展研究。”

相关文章

  • 京东健康发热门诊在哪?怎么操作?

    京东健康发热门诊在哪?怎么操作? 数据显示,京东健康发热门诊上线首日,用户关于发烧、咳嗽、咽痛等相关症状的咨询量环比前日提升了5倍。,据悉,阿里健康互联网医院24小时发热问诊服务上线3天来,用户咨询量提升近5倍。,另外,抖音、今日头条也上线了新的“抗疫”频道,在新“抗疫”频道中,设置了“防疫百问百答”“家庭备药指南”“抗原购买”等多个板块,提供防疫科普、备药指南、抗原购买等便民服务。

    2024-03-13 18:01
  • 京东健康睡眠白皮书政策

    京东健康睡眠白皮书政策 第23个世界睡眠日(3月21日)来临,京东健康联合顾家家居、中国睡眠研究会、弗若斯特沙利文等机构和企业发布《科技深睡白皮书2023》。,京东健康数据显示,与睡眠相关的中成药中,抗抑郁、安神补脑、神经衰弱、抗焦虑、睡眠障碍等品类最受用户关注,多个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100%;与睡眠健康相关的营养保健品类中,含有褪黑素、GABA、酪蛋白肽等成分的营养品与含有百合、远志、茯苓、酸枣仁等的中药成分的滋补

    2024-03-13 17:53
  • 京东健康皮肤问题相关咨询量增长较快

    京东健康皮肤问题相关咨询量增长较快 京东健康皮肤问题相关咨询量增长较快数据显示,近两周,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与蚊虫叮咬相关的问诊量环比增长近30%,同比增长近20%,其中不乏丘疹性荨麻疹的相关问诊。,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皮肤科全职医生指出,丘疹性荨麻疹刚开始可能像荨麻疹,但随着时间推移,皮损可能会持续存在并变成丘疹状或结节状。,京东健康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以来,养生茶饮品类销量增速明显,16-25岁年龄段用户数同长近60%,各类养生茶饮

    2024-03-14 16:53
  • 疫情下用户量陡增 “网上看病”开始迈入主流?

    疫情下用户量陡增 “网上看病”开始迈入主流? 与日常线下坐诊直接给予治疗方案不同,他线上接诊的更多是判定新冠肺炎症状,口罩佩戴,低热处理,缓解焦虑等方面。,微医集团品牌高级经理叶秋杰说,1月23日实时互助平台上线后,问诊订单激增让他们始料未及,后台数据发现候诊时间被明显拉长,服务器负荷吃紧,首批在线接诊的呼吸、感染和内科医生开始应接不暇。,根据界面新闻统计,腾讯、阿里、京东、平安都已经部署了强大的互联网医疗产业,丁香园、春雨医生、微医等平台也

    2024-03-22 08:48
  • 在线问诊量激增 千亿互联网医疗迎爆发元年

    在线问诊量激增 千亿互联网医疗迎爆发元年 京东健康上线了防范阻击新冠肺炎的平台,免费提供在线问诊及心理疏导热线服务等。,除了“快速问诊”功能外,公司还在推广在线处方等深度的诊疗服务,已开始逐步上线。,卫宁健康高管表示,本次疫情将大大推动医生、患者改变就医习惯,由线下走向线上,预计创新业务在今年会爆发。

    2024-03-22 08:45
  • 流量井喷、巨头蜂拥 疫情能否成就互联网医疗?

    流量井喷、巨头蜂拥 疫情能否成就互联网医疗? 不能出门、但要看病,疫情带来大量的医疗需要挤爆线下门诊,同时也微医、丁香园、新浪微博、1药网、好大夫等均上线了在线问诊平台。,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技术与精准度仍是横亘在远程医疗发展上最大的难题。,业内认为未来基层医疗除了国家投入,更需要能切实深耕此领域,承担得起重资产、长周期模式的企业出现。

    2024-03-22 08:43
  • 因疫情大火,互联网医疗会迎来盈利拐点吗?

    因疫情大火,互联网医疗会迎来盈利拐点吗? 1月26日,有个16岁的用户来咨询,并且反馈有发热、胸闷、咳嗽等症状,且在一个月内去过武汉。,在钟南山公开表示新冠病毒会“人传人”前,丁香园临时组建了两大应急项目组,分别负责科普辟谣和汇总实时疫情。,虽然2019年全年总收入同比增长51.8%、亏损额度收窄,但在近五年的财报里,平安好医生尚未实现过盈利。

    2024-03-22 08:28
  • “有病看医生、无病不求医” 家庭医生普及度背后是中西方就医观念差异

    “有病看医生、无病不求医” 家庭医生普及度背后是中西方就医观念差异 挂号难看病难等问题,加剧了中国人在看病上很不积极,往往小病拖成大病才去就医。,还有不少人认为家庭医生专业水平不高,不如生病时直接去医院找专科医生问诊才踏实放心。,当前,互联网医疗热度不减,24小时无休,足不出户即可见职业医师或专家……这些都是在线问诊的巨大优势。

    2024-03-22 07:09
  • 互联网+医疗加速普及 打开家庭医生落地新思路

    互联网+医疗加速普及 打开家庭医生落地新思路 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非常了解,建议也容易被病人接受;同时,病人也不用每去一次医院就得重复一遍病历;还能极大解决民众看病难问题、缓和医患关系。,其实在我国,也是有家庭医生的,只不过普及度、大众认知度远远不及欧美。,而“小病不用去医院、可以先在线咨询”的观念,更是快速深入人心。

    2024-03-22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