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重大发现!科学家观察到一种全新的DNA损伤修复方式

2024-03-22 08:34
admin

来源:奇点网

今天,荷兰皇家科学院Hubrecht研究所和英国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的研究成果[1],对有饮酒习惯的人而言是个好消息。

他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DNA修复机制,可以安全地修复酒精代谢物乙醛导致的DNA损伤。如果能找到激活这条修复通路的方法,或许可以用于治疗范可尼贫血(FA),或者降低酒精性癌症的发病率[2]。

在介绍这个研究之前,奇点糕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鼓励大家饮酒,这个研究本身也不能成为你纵容自己饮酒的根据。

我们都知道,含酒精的饮料是一类致癌物。

实际上,我们的身体在帮助我们降低酒精的伤害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首先,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会被分解成乙醛,而很多人体内都存在乙醛脱氢酶2(ALDH2)会把乙醛转化成乙酸,这是第一层保护。遗憾的是,在咱们亚洲人群中,很多人的乙醛脱氢酶2基因挂掉了,所以亚洲人酒精性癌症的发病率很高[3]。

对于乙醛脱氢酶2基因失活的人而言,身体的第二层自我保护机制就是修复乙醛导致的DNA损伤。

那么乙醛导致的DNA损伤究竟是如何修复的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得知道乙醛导致的DNA损伤属于什么类型。

不得不说,乙醛给DNA带来的伤害确实很特别:它导致DNA双链之间形成内部交联(ICL)。

什么意思呢?

如果咱们把DNA双链看成拉链的话,那么乙醛对“拉链”的损伤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把拉链的两个链牙锁住了。我们都知道,正常情况下,拉链是很容易拉开的,如果某两个链牙之间夹了一个东西,你就再也别想拉开拉链了。

简洁地说就是:乙醛把DNA锁死了。

这个危害可想而知,首先这个DNA不能复制了,其次被锁住的基因你也别想再转录表达了。

是不是觉得DNA交联很厉害?

当然厉害了!要知道抗癌药顺铂杀死癌细胞的机制就是让癌细胞的DNA交联损伤[4],导致癌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最终死亡。

实际上,DNA交联损伤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DNA损伤形式。细胞有一套修复机制,那就是范可尼贫血通路(简称FA通路)。

这个FA通路是怎么做的呢?

它的做法简单粗暴。DNA交联不是把DNA锁住了,让DNA不能复制了吗?那FA通路就在DNA复制到被锁住的位点时,“咔嚓”来一刀,剪断一条DNA单链,这样一来那个锁就被解开了。(如下图所示)

注意看那两把大剪刀

显然,FA通路用粗暴的方式帮DNA解了围,随后细胞还会启动其他机制去修复被剪断的DNA。从这个过程中,你不难看出,FA通路那一刀,直接导致DNA断裂,虽然后续有其他的修复机制帮它收场,但是仍旧存在很大的风险,有可能会导致染色体重排,这样一来正常的细胞就有可能癌变了。

总的来看FA通路这个修复方式,虽然有风险,但是总算修复了可怕的DNA交联损伤。有研究表明,顺铂诱导的DNA交联损伤,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修复[5]。

那乙醛导致的DNA交联损伤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式修复呢?

上面这个问题才是荷兰皇家科学院Hubrecht研究所的PuckKnipscheer和英国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KetanJ。Patel团队想要的研究课题。

研究乙醛导致的DNA交联损伤修复方式的难点在于,乙醛诱导的特定位点DNA交联损伤很难获得。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就花了两三年的时间[6]。

获取他们想要的DNA交联损伤之后,Knipscheer和Patel团队深入研究了它的修复方式。

FA通路确实参与了。

不过,他们意外地发现,除了FA通路,好像还有一个更快的修复机制存在,大约有一半的乙醛诱导的DNA交联是未知的修复方式修复的。

他们的职业敏感性告诉他们,下面有条大鱼。

深入的研究发现,他们观察到的第二种DNA交联修复方式也与DNA复制有关,但确实与FA无关。

围绕这个未知的修复方式,Knipscheer和Patel团队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个未知的修复方式不仅比FA通路快,还更安全:它竟然没有切断交联位点附近的DNA链,而是直接把链子的一端解开了。

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经过这个未知的DNA交联损伤修复方式修复之后,交联位点的一条链上的碱基是正常的,对面那条链上对应的碱基携带着那个乙醛诱发的“链子”。(如下图所示)

很显然,这个新的修复机制无需切断DNA,比FA通路安全多了。

Knipscheer和Patel团队还发现,这个未知的修复方式虽然能修复乙醛诱导的DNA交联损伤,但是对于顺铂诱导的DNA交联损伤却无能为力。

遗憾的是,Knipscheer和Patel团队虽然观察到了这种修复途径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分子参与其中。

如果后续研究能找到这种修复方式背后的分子机制,有望开发相应的药物治疗范可尼贫血,以及降低酒精性癌症的发病率,甚至还有可能发现另一个身患范可尼贫血样疾病的人群。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利用计算机程序发现:遗传分子超百万种

    科学家利用计算机程序发现:遗传分子超百万种 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的《化学信息与建模》杂志上。,DNA和RNA都是储存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使所有已知生命成为可能,但现在,数百万种其他化学物质被发现也具有同样功能。,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计算机程序,用以生成核酸样分子的化学式。

    2024-03-22 09:16
  • 科学家发现新的演化模式:通过DNA表面的分子

    科学家发现新的演化模式:通过DNA表面的分子 然而,当有报道称,这种真菌的基因物质可被甲基修饰时,研究小组感到十分惊讶。,从理论上讲,即使是单独工作,这种维持酶也可以使DNA的甲基化无限期地存在——如果每次都能产生一个完美拷贝的话。,研究小组估计,在大约7500代的时间里,全部甲基都会消失,使得维持酶无法再进行复制。

    2024-03-22 08:43
  • Y染色体父系遗传标记检测是什么技术?

    Y染色体父系遗传标记检测是什么技术?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北京科技报时隔28年南医大命案告破,警方透露亲属DNA-Y染色体比对是破案关键。,不过DNA-Y染色体检验有父系遗传特点,因而可帮助警方发现案犯所在的家族,进而缩小排查范围。,与之相似,“白银案”中警方曾几次进行排查,收集当地指纹和DNA信息,累计人数16万,但案件仍然没有结果。

    2024-03-22 08:38
  • 科学家破译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因素

    科学家破译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因素 来源:学术经纬《自然》子刊NatureMicrobiology今天在线刊登了一篇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研究论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球目前至少有2.57亿人为HBV携带者,在东南亚地区疾病负担尤其严重。,针对其中一种核心成分DNA聚合酶δ,研究人员采用抑制剂aphidicolin进行处理,阻止了cccDNA的形成。

    2024-03-22 08:31
  • 争议研究:“不可能保存至今”的恐龙DNA被找到了?

    争议研究:“不可能保存至今”的恐龙DNA被找到了? 古生物学家曾经也面临过这个问题:1993年,在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Park)上映时,一些研究表示发现了中生代时期的DNA。,虽然在那之后,古生物遗传学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多个实验室能重复得到一致的结果,依然十分重要。,“这些都是非常难的问题,”Bailleul说,“但如果我们不断地尝试,将有希望找到大多数答案。

    2024-03-22 08:10
  • 古人类DNA对现代人影响很小

    古人类DNA对现代人影响很小 但这项在冰岛人身上寻找古代DNA的新研究,对上述许多说法提出了挑战。,与之前大多数研究不同,他们检测了整个基因组,这使其能够评估现代人类基因是否也在影响性状。,研究人员4月22日在《自然》上报道说,只有5个性状受到了古老DNA的显著影响。

    2024-03-22 08:06
  • 当我们讨论遗传时,可能误解了什么?

    当我们讨论遗传时,可能误解了什么? 谁说过存在“看电视基因”?我们当然可以随意打开或关闭电视,但是这个动作对不同人心情的影响有差别。,先天(遗传)影响并不是像木偶剧或者皮影戏演员那样操纵着我们,它只是一种概率性的倾向而已。,DNA差异并不是全部,但是在塑造我们的稳定心理特征方面,它比其他所有因素加起来都更重要。

    2024-03-22 08:02
  • 环状DNA测序工具面世 有望促进农业和癌症等领域研究

    环状DNA测序工具面世 有望促进农业和癌症等领域研究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4日报道,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工具,可对环状DNA进行测序,这将为科学家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数据,有望促进针对病毒、农业甚至癌症的研究。,我们的方法能对这些分子进行完整测序,并为我们和其他研究人员提供一种新工具,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细胞中的实际作用。,”梅塔指出,新工具可能对农业科学家特别有用,因为许多农作物感染的病毒都拥

    2024-03-22 07:57
  • 地球首个生命或由RNA和DNA混合而成

    地球首个生命或由RNA和DNA混合而成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关键组成部分可由相同原料制成。这表明,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个生物或许并非由纯RNA或DNA组成,而由这两者混合而成。DNA和RNA对生命至关重要,它们是携带基因的分子,这些基因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尽管某些病毒使用RNA,但大多数生物的基因都由DNA构成。许多研

    2024-03-22 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