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医学年鉴》期刊近日报道了一个怪诞的案例:一位自称未饮酒的美国女子在进行尿检时,总是能检测到大量的酒精。起初医生怀疑她隐瞒了自己的饮酒情况,但进一步的检测却发现,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疾病……
一日,一位61岁的女子推开了美国匹兹堡大学长老会医疗中心的大门,她患有肝硬化和很严重的糖尿病,来这里是想申请加入肝脏移植的候补名单。但这并不是她的第一次申请了,过去,她曾在另一所医院提交过申请,但是在那里的几次尿检结果显示,她尿液中始终含有酒精。医生认为她酒精成瘾,并且因此拒绝了她的申请。
面对确凿的检测结果,这位患者坚持声称自己并未饮酒,但那所医院的医生却怀疑她在试图隐瞒自己的酗酒史。没办法,她不得不换了一家医院,试图重新进行检测和申请。
在这里,医生们注意到她的检测结果中存在奇怪的地方:一般来说,当酒精进入人体后,90%以上都会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仅有2%~10%的酒精会以尿液、汗液和呼气等方式排出。如果连尿液中都有这么高的酒精含量,那她的血液中应当也能检测出大量的酒精,或是能在尿液中检测出酒精的代谢产物——乙基葡糖醛酸苷和硫酸乙酯。然而,这位女士的以上检测全部呈阴性。
此外,除了患者本人否认曾经饮酒外,在就诊期间她也没有出现过酒精中毒的迹象。这样看来,她似乎的确没有撒谎。那尿液中的酒精究竟从何而来呢?总不能是在她体内制造的吧?
膀胱里的“酿酒厂”
然而接下来的研究说明,事实可能真就如此。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在她的尿液中检测到大量的葡萄糖,以及远高于正常含量的酵母。因此研究者怀疑,可能是体内繁殖的某种酵母菌,将这位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糖分发酵成了酒精。
图为漫画《萌菌物语》,该漫画讲述了各种各样微生物的故事,其中就包括能够发酵糖类产生酒精的各种单细胞真菌,我们通常统称为酵母菌。图为漫画《萌菌物语》,该漫画讲述了各种各样微生物的故事,其中就包括能够发酵糖类产生酒精的各种单细胞真菌,我们通常统称为酵母菌。
随后的测试证实了这一猜测。医生将新鲜尿液在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的酒精含量大幅上升。而相比之下,在4℃下培养或是加入了发酵抑制剂的尿液中却没有产生多少酒精。到此,医生终于能够确定,在她体内的某个器官里,某种酵母菌将她尿液中的葡萄糖酿成了酒。而这个器官,很有可能就是她的膀胱。这一研究结果随后发表于《内科医学年鉴》。
正如在酿酒厂里,人们使用酿酒酵母对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进行发酵一样,这位患者就好像在自己的膀胱中开了一座“酿酒厂”。随后医生也确定了酵母菌的具体种类——光滑念珠菌(Candidaglabrata)。这是一种人体内常见的真菌,但通常情况下它的数量并不会有这么多。
光滑念珠菌(图片来源:wikipedia)光滑念珠菌(图片来源:wikipedia)
医生认为光滑念珠菌的大量繁殖可能与她的糖尿病有关。论文作者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病理学副教授KenichiTamama表示:“这种真菌是正常人体菌群的一部分,你我的体内都可能存在这种真菌。但在这一案例中,患者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她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为酵母菌提供了食物。”
随后,医生尝试使用了抗真菌药物对她进行治疗,但遗憾的是,治疗并未取得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她的糖尿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自动酿酒综合征
事实上,她并不是唯一一个在体内建了所“酿酒厂”的人。此前就有不少研究报道了喝可乐、果汁就会醉的案例。例如,去年发表于《细胞·代谢》的一篇论文就报道了一位中国男子的经历。不需要饮酒,只是摄入一些糖分,他就很容易感到醉醺醺的。对普通人来说,喝约360毫升的烈性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可能达到400mg/dl的高浓度,此时可能因为呼吸、循环麻痹而危及生命;而这位男子只需要喝下大量果汁,搭配少量的主食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2014年时,27岁的他还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这位男子所患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名为“自动酿酒综合征”(auto-brewerysyndrome,ABS)。与本文开头那位女患者不同的是,这类综合征患者的“酿酒厂”位于肠道。肠道中的酵母菌会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酒精,随后在肠道内,酒精又会被吸收进入血液,使得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升高。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血液中过高的酒精浓度可能引发酒精中毒。另外,长期受到“自产”酒精的刺激,也会对肝脏造成极大损伤。
相比而言,将“酿酒厂”安在膀胱内的这位女患者就要幸运得多了。这种疾病除了为她肝移植带来了部分阻碍(目前她已经被重新许可进行肝移植)之外,并未过多影响她的健康。由于膀胱壁不易渗透水和乙醇等小分子,因此酒精会被困在膀胱里,只能随尿液排出,而不会进入血液。这也是前文中检测她的血液时,酒精浓度并没有升高的原因。
这位女患者是第一位被发现在膀胱中酿酒的人。研究人员建议将这种疾病命名为“膀胱发酵综合征”(bladderfermentationsyndrome)或是“尿液自动酿酒综合征”(urinaryauto-brewerysyndrome)。
虽然这种情况目前只是个案,但这位患者在两个医院的就医经历也提醒我们,这种疾病实在难以发觉。也就是说,可能也存在其他的患者,只是没人发现罢了。正如Tamama所说:“如果她没有准备做肝移植,并且刚好需要接受尿检以筛掉酗酒者的话,那么这种疾病可能永远都不会被发现。”在论文中,研究者也提醒道:“尿液自动酿酒综合征的症状非常容易被忽视。建议临床医生认真审视病例资料和检测结果,注意是否有类似的不一致的检测结果出现。”
相关文章
-
哪种消毒剂更有效?家用酒精如何存储?
而如果酒精浓度过低,对蛋白质的变性能力弱,也不容易杀死病毒。,只不过,洗的时候要注意全手涂遍,而且尽量保证搓洗时间在20秒以上。,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HCl),与84消毒液混用会产生氯气(Cl2)——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使人出现打喷嚏、咳嗽、流泪不止、窒息等症状。
2024-03-22 08:48 -
酒精和84消毒液到底能不能一块用?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到了关键时期,除了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之外,还要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多消毒,比如手机屏幕、电脑键盘、门把手、水龙头、钥匙等等。,千万不能为了省事儿或者想着“扩大打击面”,向空气中喷洒医用酒精,不仅没效果,并且还非常危险。,那么来看一下一些常见燃料的爆炸限度,从中就可以知道在空气中喷洒酒精有多么危险。
2024-03-22 08:48 -
手机该怎么消毒?正确的方法在这里
疫情期间口罩成了紧缺的物资,大家足不出户共同抗击疫情,待在家中的小伙伴也开始了每天的定时间消毒,门把手、厕所、餐具、衣物……但是你想过没有手机是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东西,你消毒了吗?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路径,玩手机不消毒也许会让病毒趁虚而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的消毒方法: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酒精)、
2024-03-22 08:48 -
消毒产品采购指南:你抢购的滴露杀不死新冠病毒!
近段时间,如何对抗新冠病毒成为了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2月3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公众号发布的一则消息称,广州疾控中心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冠病毒的核酸。虽然这只是个体样本抽检,但这也引起了大家对居家清洁和消毒的重视。84消毒剂、75%医用酒精……被大家纷纷抢购。市面上到底哪些消毒产品能够杀死新冠病毒?使用时又需注意些什么?消道长给大家梳理了一下相关产品和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目
2024-03-22 08:47 -
外出回家手机要消毒吗?正确方法在此
据国内媒体报道,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他建议,每次外出回到家之后,可以关闭手机电源,等手机彻底冷却之后,蘸取适量的75%酒精,或使用其他对电子产品没有损害的消毒产品,包括一些消毒纸巾来擦拭手机表面,并做好手的卫生。,它不具腐蚀性、易挥发,不会对人体和手机造成不可逆伤害,并且浓度为75%的酒精也常被应用于医疗消毒,因此是更适合给手机杀菌的消毒液。
2024-03-22 08:44 -
手机能不能用酒精消毒?事实证明会损害这个涂层
不过目前大多数手机都采用了双面玻璃的设计,表面为了屏幕表面拥有较好的透光性和疏水疏油性,经常会采用喷涂工艺,从而使表面搭载一层以二氧化硅为原材料的疏油层。,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酒精进行擦拭,会影响这层疏油层。,但就目前的疫情情况来看,消毒清洁是做好自我防护较为重要的一步,而84消毒液即使稀释后也具有腐蚀性,因此还是建议大家使用酒精对手机进行清洁处理。
2024-03-22 08:44 -
75度酒精喷洒衣物等于引火烧身?看看这里就知道了!
然而,最近的一条微博热搜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75%酒精能不能直接喷在衣服上?”,在这之前,75%酒精能杀灭新冠病毒,这大家都知道。,众所周知,此次新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在30分钟就能完成杀菌消毒,所以将洗衣机滚筒水温调高一些,60℃以上洗涤程序大于30分钟,就可以给衣物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这种方法也是最简单有效的。,尤其南方阴雨潮湿环境,衣物久晒不干,长期以往容易滋生病菌。
2024-03-22 08:39 -
你的办公桌弱爆了 这些好物送给已经复工的你
本文来自万维家电网再长的假期也有结束的时候,近日,经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抑制,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复工了!在疫情没有完全消失之前,怎么在复工潮的面前,做好个人防护,尽个人最大的努力避免感染以及传播病毒呢?一起来看看这些防护、除菌、检查用品都备好了吗?安全复工,人人有责!口罩口罩应该是现在出门的必备品,不戴口罩感觉就是用生命在裸奔,从医用N95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工业KN95/
2024-03-22 08:38 -
宿醉冒汗眩晕,是人体避免酒精伤害的自保措施
因此,在庆祝活动、社交聚会、节日派对上消费酒水是很正常的。,为了填补这一认知空缺,科学家在实验室进行了大量试验分析,希望找到支持或反对潜在宿醉疗法的科学依据,目前他们开始关注一种木质藤本植物提取物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它可作为膳食补充,用于减轻或者预防宿醉。,当然,晚上外出聚会限制酒精摄入,用水代替饮料可能是避免宿醉的最佳方法,然而,当你喝某种酒水过多时,一定要多休
2024-03-22 08:31
热门标签
-
《自然》:大脑消耗能量的场面太震撼了!
2024-03-22 08:34
-
疫情宅在家期间,我们该如何维护家庭亲密关系?
2024-03-22 08:34
-
seo优化是什么意思?怎么优化?
2024-03-22 08:34
-
4K电视已沦为垃圾?一份大写的不服请收下
2024-03-22 08:34
-
我的闲鱼曝光为什么会越来越少也没有违规
2024-03-22 08:34
-
北京开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 停车票公园门票等将纳入
2024-03-22 08:34
-
Waymo再融22.5亿美元,加州却还不知道无人车该怎么管
2024-03-22 08:34
-
淘宝seo关键词是如何跑位的?如何进入首页?
2024-03-22 08:34
-
北京地坛医院首证新冠攻击中枢神经系统
2024-03-22 08:34
-
谷歌建游戏工作室 聘前索尼游戏开发负责人运营
2024-03-22 08:34
-
雷军开箱小米10发布会邀请函:因线上发布而没有用上
2024-03-22 08:34
-
网店想要获取精准流量该怎么去做店铺人群标签
2024-03-22 08:34
-
被判赔偿谷歌1.8亿美元 前Uber无人驾驶主管申请破产
2024-03-22 08:34
-
在杀毒软件上,安卓手机已经败给iPhone了
2024-03-22 08:34
-
OK区块链60讲 | 第22集:什么是时间戳?
2024-03-22 08:34
-
淘宝seo具体怎么操作?淘宝宝贝如何做seo优化?
2024-03-22 08:34
-
2020年天猫618节无忧购服务要求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2024-03-22 08:34
-
快手开通快手小店怎么关闭
2024-03-22 08:34
-
中央20天4次部署新基建!两提5G 未来5年或投1.2万亿
2024-03-22 08:34
-
100倍变焦 三星Galaxy S20 Ultra手机开启预约
2024-03-22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