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2月27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
同时,最新研究表明,继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龟类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有关新冠病毒溯源的新进展源源不断。然而,它从哪里来?如何到达人类?又为什么是武汉?这些问题迄今没有答案,病毒溯源仍然深陷迷雾之中。
起点:打开蝙蝠的“潘多拉魔盒”
19年12月31日,武汉卫健委发布公告证实,已发现27例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的病毒性肺炎病例。不久后,病原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病例源自一种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
病原体的确定,吹响了追踪“疑犯”的号角。最先被科学家追踪到的是病毒的起点——蝙蝠。2020年1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论文,指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携带新冠病毒的野生动物。2月3日,该文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研究团队发现,与此前在云南中菊头蝠上检测到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相比较,新冠病毒在整个基因组中与其有96.2%的一致性,与SARS冠状病毒有79.5%的一致性。同时,新冠病毒通过与人体内广泛分布的蛋白ACE2结合进入细胞,与当年非典病毒的“套路”如出一辙。[1]
这为蝙蝠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得到了科学界广泛共识。
争议同时存在。新冠病毒能否直接从蝙蝠到人?1月31日,华盛顿大学生物信息学专家TrevorBedford接受《科学》采访时指出:“RaTG13序列与新冠病毒有近1100个核苷酸的差异。”基于此,专家们认为,这意味着它从蝙蝠到人之间还存在1个或多个中间宿主。
不过,据《第一财经》2月24日报道,美国瓦克斯曼微生物研究所所长RichardEbright认为,从蝙蝠病毒到人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不需要再有中间宿主。
石正丽团队2018年2月在VirologicaSinica(《中国病毒学:英文版》)上发表的一项实证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论文称,在对218名云南居民的采样调查中,有6人在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检测中呈阳性。排除其他可能因素后,这项研究提供了蝙蝠SARS相关冠状病毒可能感染人类的首份血清学证据。[2]
打开蝙蝠的“潘多拉魔盒”后,有没有中间宿主、又是谁扮演了中间宿主的角色?
中间宿主:薛定谔的穿山甲
继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之后,新冠病毒是几十年来人畜共患型冠状病毒第三次跨物种感染人类。过去两次经验表明,确定中间宿主并不容易。
从蛇、水貂到穿山甲、龟类,新冠病毒中间宿主如同“薛定谔的猫”。有关新冠病毒中间宿主的研究中,穿山甲嫌疑最大。
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穿山甲体内发现了β冠状病毒的序列,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由此推测其是潜在中间宿主。[3]
研究团队随后提交的预印本论文显示,在全基因组层次上,穿山甲冠状病毒全组基因与人新冠病毒的同源性为90%。[4]论文作者将这一差异解释为“生物信息学小组和研究实验室之间令人尴尬的错误沟通”。[5]
论文最令人振奋的结论是,在最为关键的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上,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仅有一个氨基酸不同。
来自学界的质疑则认为,穿山甲样本的来源至关重要。“目前尚不清楚宏基因组样品来自饲养场所还是野外,如果1000份穿山甲样品仅来自一个特殊的群体,则没有代表性。”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蒋志刚对《中国科学报》表示。[7]
2月21日,香港大学教授管轶团队提交的预印本论文佐证了这一结论。他们在走私穿山甲组织样品中发现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与人新冠病毒相似性高达97.4%。[6]
另一项研究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教授陈金平团队分析,尽管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蝙蝠冠状病毒都有遗传相关性,但我们不清楚这种穿山甲携带冠状病毒的人畜共患情况,所以不能直接证明穿山甲就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8]
此前,陈金平团队曾在Viruses发表论文,揭示了另一批走私的马来穿山甲被冠状病毒感染。[9]
美国贝勒医学院JoePetrosino研究团队则总结,在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新冠病毒与穿山甲冠状病毒最像,在全基因组层面又与蝙蝠冠状病毒RaTG13最像。“这表明,新冠病毒的演化过程中,发生过不止一次的重组,穿山甲只是参与了其中的一环。”该团队2月13日在BioRxiv上发表的论文中称。[10]
2月26日,湖北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刘龙联课题组等在《医学病毒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指出,采用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和宿主ACE2受体的组成和差异,预测龟类(西部锦龟、绿海龟、中华鳖)也可能是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潜在中间宿主。[11]
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郭德银告诉《中国科学报》:“对于新冠病毒从自然界中的某种宿主到中间宿主再到人,科学虽然难以以一种重现的方式去证明,却可以用确凿的证据,以完备的逻辑形成证据链,去确证结果。”
进攻人类:海鲜市场疑云待解
新冠病毒从野生动物跨物种进军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又是在哪里发生的?
分子层面的微观生物学研究是回答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方法。2月21日,西湖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镜,发现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像一座桥横跨在ACE2表面,又像病毒的一只手紧紧抓住ACE2。[12]
同时,基于测序结果的共识是,病毒一次性进入人体,然后进行人际传播。
国内一位病毒学家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正在传播中的病毒来源于同一个‘祖先’,传播路径可能是病毒从动物偶然传染给某一个特定的人,发生了变异,然后开始人际传播。所以,如果能找到最早发生感染的‘零号病人’,病毒源头就找到了。”
带着寻找“零号病人”的任务,流行病学家参与进来。当然,对他们而言,更有意义的是“指示病例(indexcase)”,指能够观察到的首个病例。
随着早期病例陆续披露,搜索目标锁定在华南海鲜市场。《中国新闻周刊》对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的采访中提到,19年12月18日该院接到首位病患为华南海鲜市场送货员。19年12月27日,“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上报第一批四位病人中,包含华南海鲜市场的一位商户。
另据中国疾控中心1月26日消息,从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13]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此前的推测可能错了。武汉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等1月24日在《柳叶刀》发表的论文显示,41个病例中只有27个病例有海鲜市场的暴露史。特别是,19年12月1日发病的首名患者没有海鲜市场暴露史,12月10日发病的三人中有两人也与海鲜市场无关。[14]
2月26日,“武汉发布”微博公布,武汉市登记报告最早的新冠肺炎患者为陈某,发病时间为19年12月8日,否认去过华南海鲜市场。
海鲜市场只在早期疫情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月20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发布的研究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数据支持。
这项研究分析了现有数据库中93个病毒样本中的58种单倍型,以了解不同病毒样本的演化关系。结果显示,与蝙蝠冠状病毒紧密关联的“祖辈”,和华南海鲜市场的“孙辈”没有亲缘关系。研究人员据此推断,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冠病毒是从其它地方传入,再在市场发生快速传播并蔓延。[15]
从蝙蝠到穿山甲,再到华南海鲜市场,新冠病毒源头和传播路径仍然扑朔迷离,一切假设和推断尚需时间和研究工作去证实。
相关文章
-
新冠可怕后遗症出现了,张文宏凌晨发文:真相远不止这些
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一些新冠患者还会出现包括注意力、专注力、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和记忆力受损等情况。,被治愈后,戈贝尔在接受家乡媒体法国《队报》的采访时谈到了:“嗅觉还没有100%恢复。,”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2024-03-22 22:02 -
支付宝疫情保险有用吗?怎么买?
由于近几年的新冠疫情的来袭,到过风险地区或者密切接触疑似病例而被隔离,一些保险公司反应迅速,推出了新冠疫情隔离险、确诊险,被隔离或确诊就赔津贴支付宝保险怎么买?隔离险有用吗?下面给大家讲述一下支付宝隔离险有用吗?1、新冠隔离津贴险:该保险是由中航安盟财险公司所推出的一款隔离险,如果被保险人根据国家要求被强制隔离,就能够获得最多14天的隔离津贴;2、众惠全民疫保通:此隔离险是由众惠相互公司推出的,不
2024-03-22 13:39 -
比起流感,为什么全世界更害怕新型冠状病毒?
瑞士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ofBern,Switzerland)的计算流行病学家ChristianAlthaus说:“对于流感,我们可以粗略地估计,每1000名感染者中就有1人死亡(即,死亡率0.1%)。,Althaus还说,即使二者致死率大致相当,还需要考虑另外一个层面:如果有办法永久消除流感的传播,人类当然会这样做,但现在流感已过于普遍,难以遏制;而相比之下,新冠病毒才刚刚开始在人类
2024-03-22 08:49 -
钟南山团队首篇新冠病毒论文:新型肺炎最长潜伏期24天
十三乾明发自凹非寺量子位报道|公众号QbitAI最新新冠病毒的研究,迄今最大规模样本分析,钟南山团队出品。,严重病例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严重病例(94.8%vs.72.2%,P钟南山团队首篇新冠病毒论文:新型肺炎最长潜伏期24天钟南山团队首篇新冠病毒论文:新型肺炎最长潜伏期24天临床结果进入ICU、需要有创通气和死亡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00%、2.18%和1.36%。,单变量竞争风险模型的结果
2024-03-22 08:48 -
权威专家回应关于疫情认识的最新热点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题:病情突然加重、核酸“假阴性”、气溶胶传播……权威专家回应关于疫情认识的最新热点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秉阳截至2月9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4万。近日,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了一些新的令公众关注的现象和说法。事实上,随着大规模检测以及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医学界对于疫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新华视点”记者就相关热点采访了权威医学专家。热点一:为什么有的轻症患者突
2024-03-22 08:47 -
从今天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
【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为何大幅增加?】2020年2月12日0时-24时,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较前几日大幅增加。,随着对新冠肺炎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针对湖北省疫情特点,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根据该方案
2024-03-22 08:46 -
新冠病毒重男轻女偏爱中老年,元旦是第一个引爆点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为潜伏期和感染期构建了几种敏感性分析设置,用来评估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但如今回溯,李文亮医生向同学群发出警告正是12月30日,而一天后国家卫健委专家组也抵达武汉,正式介入调查。,也感谢各位在一线的抗疫战士,期待他们都平安归来~论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0.20021675v1Onemorething
2024-03-22 08:46 -
疫情发展到现在,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基因分析显示,从12月开始,不再有动物持续传染人类的情况,主要为人传人。,因此感染初期症状较轻,患者可继续日常活动并大量播散病毒,导致疫情控制难于SARS。,严重肺炎患者通常先出现轻微症状,7~8天后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快速恶化,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如呼吸机及体外膜肺氧合等)。
2024-03-22 08:45 -
一件坏事:病毒还没走,病毒营销却来了
而这个核心逻辑在这段病毒视频里是不成立的:人们虽然的确因为这段视频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正能量——或者用更行业的话术来讲,帮助用户们产生了“情感认同”——但这些预期回报是以“新冠疫情以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现象”为基础的,并不是vipkid这款产品。,甚至也没办法用“借势营销”去理解这条视频:“借势营销”虽然同样会借用公共事件作为传播基础,但角色往往是在公共事件中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最近话题热度很高
2024-03-22 08:45 -
柳叶刀:新冠病毒可能不会在孕期感染下一代
研究报告第一作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元珍教授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应该继续关注新冠病毒孕妇感染者生育婴儿的健康状况。,一些感染可以在孕期从母亲身体传播给孩子,尽管该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还不清楚。,张元珍说:“这一少量病例诊断结果表明,没有确凿证据显示妊娠晚期新冠病毒女性携带者会出现宫内感染。
2024-03-22 08:45
热门标签
-
小动作大阳谋:特斯拉加速驶向苹果
2024-03-22 08:38
-
淘宝优化怎么做?这些方面必须掌握!
2024-03-22 08:38
-
普通人如何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好好利用一种能力
2024-03-22 08:38
-
聚焦新冠疫情:缺乏特效药怎么办?将与人类长期共存?
2024-03-22 08:38
-
HTC推出新机Wildfire R70:熟悉的野火系列回来了!
2024-03-22 08:38
-
淘宝提升一单需要多少流量?补流量多少钱一单?
2024-03-22 08:38
-
14亿宅在家的中国人,目击了一场互联网流量大迁徙
2024-03-22 08:38
-
如何增加手淘首页流量?手淘首页流量如何提升?
2024-03-22 08:38
-
统一充电接口还不够?欧盟希望强制手机用可拆卸电池
2024-03-22 08:38
-
手淘流量的来源是什么?怎么引流?
2024-03-22 08:38
-
超炫!人体器官首次全透明!
2024-03-22 08:38
-
为什么猫从高处落下总能脚着地?
2024-03-22 08:38
-
Y染色体父系遗传标记检测是什么技术?
2024-03-22 08:38
-
手淘首页突然没流量了怎么办?处理方法介绍
2024-03-22 08:38
-
降薪“渡劫”人生百态:有的蒙了头 有的反而松了口气
2024-03-22 08:38
-
工会联盟敦促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亚马逊反竞争行为
2024-03-22 08:38
-
我想在淘宝上开店怎么申请?附操作流程
2024-03-22 08:38
-
随机性,算法,钱
2024-03-22 08:38
-
IDC: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因疫情预计减少40%
2024-03-22 08:38
-
淘宝宝贝关键词怎么优化?有哪些方法?
2024-03-22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