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预计10天以内可以得出结论。”9天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完成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工作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从2月16日至24日,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完成了9例新冠肺炎遗体病理解剖。
目前遗体病理解剖报告进展如何?有没有重要发现?24日晚上9点,才从实验室回家的刘良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病理学科教授王国平来不及休息,通过网络采访的方式,回应社会关切。
报告出具时间应该快了
遗体解剖在病理学上叫尸检,简单地说就是对死者的遗体进行解剖,进行病理学检查。它是病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揭开病毒真面目的最直接手段。王国平说,通过病理学变化和临床变化对比研究,揭示发病机制,分析死亡原因,总结诊疗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效果和防控效果。
遗体解剖在控制流行病蔓延过程中的重要性,在2003年SARS爆发时就已经有所印证。
刘良说,目前团队完成9例遗体解剖,捐赠者年龄最小的52岁,最大的80岁,多在60岁以上。从性别比例来说,男女差不多。此外,国内病理学专家卞修武院士和上海瑞金医院团队,已完成2例新冠肺炎遗体解剖。
“我们团队的前期3例遗体解剖病理研究已有了初步结果,更深入的检查比如免疫组化等,还在抓紧做。20多位团队成员正加班加点,力求以最快速度完成病理研究。”王国平说。
何时公布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病理报告?刘良坦言,还回答不了,“应该快了”,包括上海两例解剖遗体的穿刺结果,可能很快就会发布。
有些患者肺部切面出现粘液性的分泌物
前3例遗体解剖病理研究有了什么新发现,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包括除了侵犯肺部,新冠病毒还让哪些器官受累?还有学者提出的一些重症患者中可能暴发心肌炎或“心碎综合征”,是否存在?
两位专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从科学研究上说,病例越多越好,但很难做到。但目前积累的11例病例,某种程度上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不仅有发现,而且是比较重要的发现。”
刘良说,目前看来,新冠肺炎不仅损害了肺,还包括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他同时提到,新冠肺炎逝者是否存在肺部严重纤维化暂且不谈,可以肯定的是,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有些患者肺部切面出现粘液性分泌物。
他进一步阐释说,目前切片结果显示,肺泡功能可能受到损伤,然后气道又被粘液堵住了,临床上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所以要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需要把气道打通,对粘液进行稀释、溶解。否则粘液没有被化解,单纯给气给氧,有时候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临床上已经采用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刘良认为,还可以再多进行一些尝试,如对中药的运用。
重症患者是否会暴发心肌炎?刘良认为,目前看还是待定,需要更多观察。至于心碎综合征,可能性相对较小,因为临床上没捕捉到,病理上也很难发现。
病毒的传播途径并不是病理学的问题。但刘良说,在进行遗体解剖时,与合作单位一起,的确做了不同器官、组织的核酸测量,有些发现也有助于对病毒传播途径的分析。但还需要将不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因为从目前来看,不同病例以及不同脏器的监测结果并不是十分一致。
王国平提到,目前看来,新冠肺炎和SARS引起的肺炎在病理学上有类似性,都是病毒性肺炎,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具体哪里不同,会慢慢揭示出来。
两位专家均表示,目前不便透露过多报告细节。未来将会将此次尸检的相关检测结果与临床进行对接,研究某些病变究竟是由临床上的治疗行为造成的,还是疾病本身造成的。
谈及下一步计划,刘良说,这项工作肯定还需要往下做,标本还是多多益善,包括增加没涉及的年龄段样本,希望在个性问题上找共性问题,研究研究发病机制。
应抓紧甲类传染病标准解剖室建设
“终于做成了还是很欣慰,很感谢捐献遗体的家属,确实为了大爱在为人类做贡献。”刘良说,工作起步确实比较难,确实花费了很多精力,要政策、要场地、和家属做工作。现在家属的接受度比以前要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开展的新冠肺炎遗体解剖是在同济医院比较好的手术室进行。因为当地没有甲类传染病标准解剖室。事实上,目前国内也没有甲类传染病标准解剖室。
刘良说,相比起普通遗体解剖,新冠肺炎遗体可能存在传染污染。因为没有甲类传染病标准解剖室,只能让临时借用的手术室中物品尽量少,进入手术室的人尽量少并且穿尽量高级的防护服。此外,在操作上也有特殊方法,原则是要温柔,助手要很好地配合。
王国平认为,重视传染病,特别是甲类传染病标准解剖室的建设,是从疫情中需要吸取的教训,“如果解剖室的条件不达标,必然会导致相关的解剖延缓、结果的不准确,乃至于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在刘良看来,甲类传染病标准解剖室建设应该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从疾病防疫角度,至少在各地区要建达标的解剖室。”
谈及甲类传染病剖解问题,刘良认为,首先要有人员队伍保障,以前规定该类解剖人员要具备传染病解剖资质,但目前这个资质由哪里颁发不清楚,此外要有硬件、物质上的保障。
希望有人来关注这支“特种部队”
一般遗体解剖报告时间需要耗时一个月。因为大家加班加点,前三例遗体解剖七八天就有了初步病理分析结果。
“这里面存在两难的问题,因为必须保证脏器里的传染病病毒灭活,所以得在福尔马林里多泡一段时间,着急也没办法。另外几例也在抓紧做。”刘良坦言,这段时间大家工作强度非常大,有一次是从下午2点做到凌晨2点,第二天下午6点又做到凌晨一点。
在新冠肺炎病理研究上,华中科技大学发挥了主要作用。
“目前很多医院也想开展这个工作,我估计未来不仅仅是金银潭,同济,可能会更多一点。”刘良说。
法医去做遗体解剖时,所处环境的病毒浓度非常高,好比到了一个核辐射浓度最高的地方,防护非常重要。
但刘良说,到目前为止,自己从官方获得的防护用品几乎是空白,都是从其他地方去化缘。“很多捐赠单位指定要捐给医院,我们不算医院,是学校的机构。希望有人来关注我们这支‘特种部队’,给他一定防护,要不太危险了。”
最新消息是,华中科技大学对刘良团队申请的学校抗疫专项基金给予了先期支持,并大力向上推荐;同时正升级改建法医学系解剖室,同时按照刘良团队提供的所需物资清单,联系上海校友会,积极筹集符合红区医用标准的防护用品。此外,通过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其加拿大供应商取得联系,为刘良团队捐赠的两台医用空气净化消毒机24日刚寄到,投入使用后也许将大大降低解剖感染风险。
王国平呼吁,进一步在社会上宣传遗体解剖知识,目前来看,患者死亡后能够提供遗体进行解剖特别是做病理解剖分析的,还比较少。
相关文章
-
新冠肺炎遗体解剖已完成11例,取得重要发现
来源:湖北日报从2月16日至24日,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完成了9例新冠肺炎遗体病理解剖,且已取得重要发现。该校法医学院刘良教授介绍,与临床专家沟通分析后,会对这种新型病毒有更深入的认识。华中科技大学病理团队由法医学院刘良教授以及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王国平教授组成,已进行9例遗体解剖,前3例病理研究结果已完成。20多位团队成员正加班加点,力求以最快速度完成病理研究。遗体解剖是揭开病毒真面目的最直接手段。王
2024-03-22 08:40 -
"肺已经不是肺了"!首例新冠肺炎尸检报告发布
来源:科普中国据央视新闻3月1日报道,主持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的刘良教授称:新冠肺炎的病变与SARS有类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从目前的病理结果来看,一些死者的肺部切面上,能看到有黏液性的分泌物,他认为这是临床治疗需要警惕的地方。刘良:它是很黏稠的,像糨糊一样的液体附着在上面。这个东西可能反映出这个人在早期的时候,他的分泌物是黏稠的,不像我们平常的感冒、病毒感染是流清鼻涕、流水,我们叫卡他(症
2024-03-22 08:37
热门标签
-
苹果与强生合作:研究Apple Watch能否降低中风风险
2024-03-22 08:39
-
“云旅游”登场 “疫”后市场何去何从?
2024-03-22 08:39
-
手机行业冰与火:A股持续狂欢 出货量恐难乐观
2024-03-22 08:39
-
“商机”下的新冠疫苗研发:全球竞速 但问世仍无期
2024-03-22 08:39
-
支付宝如何拉新用户领红包
2024-03-22 08:39
-
顺丰营收破千亿,王卫的飞机买对了
2024-03-22 08:39
-
小红书添加商品链接的条件
2024-03-22 08:39
-
新冠病毒疫苗来了?注意是“初步研究成功”
2024-03-22 08:39
-
淘宝新店要不要补流量?怎么提升?
2024-03-22 08:39
-
人民日报:“智慧城市”建设助力疫情防控
2024-03-22 08:39
-
高通:70多部5G手机搭载骁龙865 展示全新VR/AR眼罩
2024-03-22 08:39
-
Facebook收购VR游戏制作公司Sanzaru Games
2024-03-22 08:39
-
淘宝开店,卖家如何增加店铺流量?
2024-03-22 08:39
-
疫情下的“云复工”:主厨、菜农、市长统统变身主播
2024-03-22 08:39
-
华为正式推出HMS:概念龙头狂奔,一线游资扫货
2024-03-22 08:39
-
京东买东西同城几天能到
2024-03-22 08:39
-
疫情阻碍工程师沟通:新iPhone生产受阻
2024-03-22 08:39
-
如何提升淘宝新店流量?
2024-03-22 08:39
-
75度酒精喷洒衣物等于引火烧身?看看这里就知道了!
2024-03-22 08:39
-
京东方正积极筹备 争取成为苹果OLED屏幕供应商
2024-03-22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