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寓扬编辑/四月
来源:机器之心(ID:almosthuman2014)
一面是测温需求爆发,另一面是产能供不应求,于是各类AI测温方案鱼龙涌现。
在扎堆的精度宣传词之下,有多少真正合格,又有多少在浑水摸鱼?行业亟待一套“通用”标准。
一根棉花棒也能提升测温精度?大疆推出的无人机测温方案颇为吸引眼球。
除了空中消毒、喊话外,在测温设备紧缺的情况下,无人机也紧急上阵,被拿来用做远程测温。
但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镜头,原本是为工业场景设计,测量体温这样精细的绝对温度时,准确性往往不足,有时误差甚至达4~5℃,无法满足室外的体温筛查需求。
为了满足这一应急需求,大疆工程师可谓团队奇思妙想,在“热成像传感器+黑体”的研发思路下,找到了棉花棒这样一个“简易黑体”。
之所以用棉花棒有大疆严谨的考量:
黑体必须很轻,重了影响飞行安全性;必须要有良好的热力学特性,自身温度不易变化;还必须容易获得和制造,最好是一线随手可得的简单物品。
类比黑体的思路,棉花棒可做参考温度,固定在无人机热成像镜头视野之内,再利用额温枪对无人机的测温进行校准,即可用于体温测量。
棉花棒在热成像视野中的界面棉花棒在热成像视野中的界面
大疆称,该方案可满足2~3米距离下,在高速路口、社区等进行无接触体温筛查,在无风、无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测量误差为±0.5℃。
用一根棉花棒提升精度是否靠谱?显然仍需在实际场景中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仍然是应急需求下,仓促上阵的产物。
疫情之下,无论是交通枢纽、社区园区、商超写字楼,出入口的测温已是刚需,也是任务,爆发出紧急的需求。各类AI测温方案不断涌现,在没有统一标准之下,产品良莠不齐,问题也在暗中滋长。
测温准确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疫情管控的结果。目前行业标注的精度多在±0.3℃~±0.5℃之间,这一精度代表了什么,又能否满足不同环境下体温筛查的需要?扎堆的精度之下,有多少真正合格,又有多少在浑水摸鱼?
精度是如何炼成的
疫情所牵动的测温需求足够巨大,并且很有可能演化为一项基础服务,于是各类AI测温方案纷纷涌现。不但原有的门禁、闸机武装了测温功能,机器人、无人机、AR眼镜等也冲到测温一线。
一位业内人士称,与安防相关的公司几乎都在做AI测温产品,其行业热度可见一斑。这些产品都会标出测温误差,多在±0.3℃~±0.5℃之间,数值越小,理论上代表测温精度越高。
机器之心发现,无人机、机器人、刷脸门禁等测温方案,宣称精度多为±0.5℃,相对精度较低,且不少于室外场景。而火车站、地铁站等高人流密度场景的AI测温方案,精度多为±0.3℃,且多用于室内场景。
为何两种场景下的方案精度不同?先抛开环境因素,这一结果与红外传感器的分辨率和黑体密切相关。
红外探测器的分辨率越高,相对而言精度越高。以海康威视的AI测温产品为例,精度为±0.3℃的方案,多使用384*288分辨率的红外探测器,而精度为±0.5℃的方案多使用160*120的分辨率。
黑体的作用也不言而喻,一位AI测温方案负责人称,他们测试后发现,在一些极端条件下,是否加入黑体,方案的效果可相差1度。
市面的方案中,要实现±0.3℃甚至更好的测温效果,往往要结合高精度的红外探测器与黑体。相应的,这类方案成本更高,多用于高人流场景。不过,也有一些公司依靠软件而非黑体来实现精度。
现实中,一款产品的定位和形态往往决定了其使用的精度。格灵深瞳产品总监陈天博谈道,面向不同人流密度和场景的产品设计,受众用户往往会评估产品价格、测温精度与测温形态。例如一款体积较小的测温产品,其价格与场景往往决定,无法加入黑体,精度相应会受到影响。
一家AI公司员工透露,使用黑体和高精度的红外探测器,可使方案成本增长数万元。这对于无人机、刷脸门禁等产品而言,显然是难以负担的价格。
此外,对于红外测温产品,行业开始逐渐形成一种精度上的共识,无黑体校准往往称精度为±0.5℃,有黑体则是±0.3℃。
尽管±0.5℃的误差略大,但作为一项初筛手段,再结合相应的应用策略,已满足落地需要。高德红外也表示,大量的应用实践证明,±0.5℃精度可以满足公共场所的体温初筛要求。
但令人担忧的是,当下并没有一套AI测温方案的国家标准,各家的±0.5℃精度究竟是何条件下得出的,效果是否相同,又是否真的达到这一精度,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脱离环境谈精度就是“耍流氓”
寒冷的冬天,当你从室外走进小区时,安保人员用额温枪在你的额头上“滴”一下,可能只显示二十度左右。
即使是经过黑体校准的AI测温仪也是如此。北京一家超市入口的AI测温仪显示,从寒冷的室外走入的行人额温只有30度左右。并非设备不精确,而是行人额头表面的温度就是如此,此时测量额温的绝对值,即使有高温的行人也很难筛选出来。
“相比精度,怎么能够测出接近人体的真实体温更为重要。”格灵深瞳产品总监陈天博说。
为此,格灵深瞳结合红外热成像仪测量温度、环境温度、人体温度以及人脸温度等,通过算法进行温度补偿,尽可能呈现人体真实体温。
陈天博称,在北京崔各庄某一村口,近期其AI测温设备检测到一粒高温人员,体温达38.4℃,二次筛查后体温基本一致。通过温度补偿尽可能还原人体体温,更有利于后期工作的推进。
温度补偿这一方式也被更多公司采用。爱华盈通副总经理赵志扬称,他们使用一体化的黑体设计,在增加精度的同时部署更便捷;针对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到室内这一场景,他们也通过算法补偿获得更准确的体温。
他称,其AI测温方案主要应用在室内场景,从应用维度出发,设备的摆放位置要避免阳光直射;并且通过隔离带搭建引导通道,使行人在3米内进行测量,从而保证测温准确性。
比如在写字楼等场景,光线照射在行人身上,可导致局部瞬间高温,并可能引发报警,此时将红外检测锁定人脸区域也是一种策略。此外,即使针对高人流场景的AI测温仪,其精度最高的距离往往在1~3米之间。
可见,脱离了环境的限制,无论±0.3℃或±0.5℃的精度都没有实际意义。
极具挑战的户外场景
猝不及防的疫情,从个人通行到公司开工,再到公共卫生,让测温成为一个全民性事件,相伴而生的是对测温设备需求的迅猛增长。
但受限于春节期间工厂停工、道路封锁,红外探测芯片产能有限,且供应链紧缺,导致测温设备严重稀缺,市场供不应求。
供给不足下,“群雄”并起,“混乱”的局面随之出现。一众机器人、无人机、AR眼镜等企业纷纷加入红外测温模块,各种“测温XX”涌现。
这些“新生”方案多用在户外测温,而户外的复杂环境,恰恰给红外测温带来严重挑战。
结合红外热成像的物理因素,户外的工作条件更为恶略,温度、阳光、雾霾、风沙以及移动等,都会改变人体红外辐射能量,进而影响测温的准确性。这些方案在户外场景的真实表现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以大疆的无人机测温方案为例,它在无风、无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测量误差才能达到±0.5℃,局限性也较为明显。
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坦言,这本身是一个工业级方案,只是已经有人拿无人机来测温了,出于应急考虑,大疆尽可能的去改进它。
“我们的方案其实是一个工作方法,不是卖机器,针对的是已经有我们御2行业双光版无人机的用户,让测温干得更靠谱点。”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许多测温方案均是临时赶工,拼凑起来的,一些方案连双光(红外光/可见光)校准都没做,准确性更是参差不齐。
另外,即使许多企业都推出了红外测温方案,但受限于供应链,往往供货不足。
一位渠道商透露,他们从国内知名厂商手里拿货,周期往往要6周。6周意味着近一个半月,可见核心供应链的紧缺,并没有随着复工而解决。
他解释,一方面红外测温芯片产能有限,而新开一条芯片产线又意味昂贵的成本;另一方面整个供应链之前没有准备,被疫情打的措手不及。
亟待行业标准
测温,是否会变成一种基础服务,融入到各式各样的安防应用中,就如同2017年火热的语音交互,似乎要渗入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各种AI测温产品涌现,这一市场也迎来一个“春秋战国”般的局面,到底什么是好的方案,精准度多少才有意义,行业呼唤国家标准的出现。
毕竟,只有在共同的环境、场景、条件下,在一套通用“语言”下,精度才有意义。
相关文章
-
返工潮即将到来,北京开始部署“快速AI体温检测仪”
新的体温检测系统在地铁安检时可实现“无感监测”,对乘客行动没有任何影响,无需摘下帽子和口罩。,据旷视介绍,在北京这样的设备还将不断推广,最终以期覆盖到商场、广场等更多场景中。,载测量设备方面,红外测温具备非接触、快速体温筛查等优势,适用于中远距离、大面积、密集人流的检测要求。
2024-03-22 08:49 -
公共场合如何测体温?广域无感测温仪来了!
来源:中科院之声新冠肺炎持续蔓延,隔离发病和潜伏期患者是遏制疫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早在抗击非典期间,国内研究机构、企业便纷纷研制生产可用于非接触、快速、大面积排查的红外测温仪,当视场内有高温个体通过时,仪器可指示高温个体位置,并发出警示。,但刘建国解释,国内已有红外无感测试产品目前存在两大技术痛点,其一是复杂环境适应性较差,存在筛查测量不准确问题,其二是在人员走动戴口罩条件下,人脸精确识别难度大
2024-03-22 08:47 -
旷视回应"戴口罩人脸识别":被误解了 非识别身份
新浪科技讯2月12日下午消息,旷视AI测温2月4日在北京上线试运营,并在海淀政务大厅和海淀区部分地铁站展开试点应用。据悉,该系统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创新解决方案,相较传统测温筛查手段,识别效率更高,无需接触即可测温,识别误差低于0.03℃。不过,有网友对其中“戴着口罩也能识别人脸”提出了质疑。对此,旷视科技回应称,“大家可能对人脸识别有些误解,实际上系统做的是戴着口罩的
2024-03-22 08:45 -
摸底安防系“最热”AI测温产业:日供百套,单台过万
百度,年廿九启动AI测温研发工作,多个部门近百人作战,夕夜当天完成了针对此次疫情的口罩佩戴监测模型,3天内完成了从视频数据样本采集到检测模型构建等基础研发工作,紧接着大年初四在北京清河火车站试点部署,迎接返京客流高峰。,陈天博称,北京市内公司直接派车运送,运维人员也跟着,送到就赶紧安装,外地才发航空。,创新奇智称,目前其AI测温门禁一体机已在一些政府相关部门试用,很多政企客户有购买兴趣,但由于疫情
2024-03-22 08:44 -
米家电子体温计开售:69元 精度达±0.05℃
本文来自快科技3月3日,米家电子体温计再次开售,主打快速、精准测温,测温精度可达±0.05摄氏度,定价仅69元。米家电子体温计支持两种测温模式,30秒速测让你快速获取体温值,在快速测温结束后,不要取出体温计,继续测温约5分钟至蜂鸣器再次发出提醒,则会获得精准测温值。米家电子体温计配备LCD显示屏,并设计了背光功能,即使夜间也能轻松读取体温数值。米家电子体温计采用支持蓝牙4.2,连接米家APP后,可
2024-03-22 08:36
热门标签
-
买不起特斯拉的赛博皮卡 你还可以买个缩小版
2024-03-22 08:40
-
华为的另一个面孔,另一个战场
2024-03-22 08:40
-
如果“行星杀手”小行星袭击地球,我们该怎么办?
2024-03-22 08:40
-
快手粉丝团怎么抢东西
2024-03-22 08:40
-
互金平台,上市后为啥“变差”了?
2024-03-22 08:40
-
淘宝宝贝标题优化有什么技巧
2024-03-22 08:40
-
原子内部的神秘问题:科学家试图破解EMC效应之谜
2024-03-22 08:40
-
视频号品牌商家激励计划发布公告
2024-03-22 08:40
-
病毒把祖传基因写入我们体内,却让我们更好地活着
2024-03-22 08:40
-
记忆是什么?能吃吗?小胶质细胞:能!
2024-03-22 08:40
-
淘宝如何优化关键词排名?
2024-03-22 08:40
-
快速筛查冠状病毒感染力,《自然》子刊发表新方法
2024-03-22 08:40
-
受疫情影响 美股五大巨头市值周一缩水2380亿美元
2024-03-22 08:40
-
新冠病毒会像流感经常性爆发?钟南山回应
2024-03-22 08:40
-
淘宝标题关键词如何优化?
2024-03-22 08:40
-
聚焦新冠疫情:人体防御病毒的免疫力究竟是什么?
2024-03-22 08:40
-
淘宝优化标题技巧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4-03-22 08:40
-
华为MateXs对比前代 这三点升级至关重要
2024-03-22 08:40
-
宝贝标题如何优化?宝贝标题优化5大原则
2024-03-22 08:40
-
为证明地球是平的,他乘自制载人火箭升空身亡
2024-03-22 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