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轲
【互联网的兴起,使买家可以直接从捕猎者手中购买,而且在互联网上购买的野生动物制品,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物流送达购买者手中。贸易过程的简化使得犯罪分子更加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来进行野生动物贸易,野生动物犯罪也逐渐开始向互联网转移。】
【2019年全国海关侦办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犯罪案件467起,查获包括象牙、穿山甲等各类濒危物种及其制品1237.6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2倍和8.6倍。】
野生动物走私,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统计,国际上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量十分巨大,全球每年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额在50亿美元以上。除此之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非法贸易额更是惊人,据估计每年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类走私额达500亿美元,是仅次于军火、毒品的第三大走私行业。
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至全国新冠肺炎疫情解除期间,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2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委部署展开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
但即便在这种严打形势下,野生动物非法交易、走私仍禁而不绝。
“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不仅扰乱了国际贸易市场,也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重要原因。”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专家费宜玲表示。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2019年打击走私情况显示,全国海关侦办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犯罪案件467起,查获包括象牙、穿山甲等各类濒危物种及其制品1237.6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2倍和8.6倍。
通过对近期各类案件的梳理,一条国际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非法贸易路线图,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随着网络交易的兴起,野生动物网络非法贸易变得越来越隐蔽。
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仍禁而不绝
2月19日,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新店分站民警在红河州河口县桥头乡边境一线巡逻时,查获一起非法走私野生动物案,查获灰黑色带黄色斑点蜥蜴2只。蜥蜴名为水巨蜥,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同一天,郑州海关的消息称,在来自印度的进境邮件中查获翠鸟皮毛25张,已对该批物品进行了封存,并对该批邮件存放场地进行了严格消毒及卫生处理,消除卫生安全隐患。
近日,广州海关所属广州邮局海关关员在对进境邮件实施监管时,查获鲸鱼“独角”。
2月18日,南京海关所属苏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从进境邮件中查获象牙雕扇1把,重151克,目前已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处置。
2019年,全国海关查获多起非法走私穿山甲活体、冻体以及穿山甲鳞片案件:
3月24日,江门海关缉私局在代号为“0313”走私穿山甲案收网行动中,现场查扣活体穿山甲11只、冻体2只。经查,2018年至案发,走私团伙共走私活体穿山甲300余只;
10月29日,杭州海关缉私局所属温州海关缉私分局,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现场查获穿山甲鳞片10.65吨。经扩案侦查,又查证了涉案走私团伙2018年11月以来已2次走私入境穿山甲鳞片12.56吨。此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查明穿山甲鳞片共计23.21吨。
一只穿山甲身上约有0.406千克鳞片,走私23.21吨鳞片,意味着近5万只穿山甲遭遇毒手。
权威医学研究机构已经证明,2003年的“非典”和新近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极有可能是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并造成人际传播引起的。这都与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相关。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和走私、非法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等现象,在我国仍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7年)》(下称《研究报告》)介绍,由于我国野生动物产品需求旺盛,进口走私问题严重。几乎市场上能见到的野生动物产品都存在走私问题。
《研究报告》介绍,进口走私贸易产品中,比较大宗的包括从东南亚走私入境的两栖爬行动物等,从俄罗斯、朝鲜走私的虎、熊、林蛙等。其中鳄鱼、毛皮动物是走私比较多的产品。
尤其是毛皮动物产品。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的毛皮服装及服饰产品零售市场增长速度很快,由于国产水貂皮的品种、毛色、质量与北欧、北美等地的产品有一定差距,国内每年都大量进口北欧和北美等毛皮动物养殖国生产的毛皮原料产品。但因进口原材料关税较高,一些企业开始冒险从事非法的毛皮张走私贸易。
业内人士称,虽然2014年1月,我国下调了进口毛皮原料、皮张产品关税,但加上13%的增值税,依然偏高。据估算,我国每年需进口貂皮、狐皮、兔皮、羊皮等各种毛皮原料3亿张左右,按照2012年价格高峰时期计算,进口额高达40亿美元左右。但海关统计的金额并没有那么多,这就意味着走私贸易的存在。
比如,黑龙江省皮革流通协会等机构人员介绍,俄罗斯是我国毛皮服装及服饰产品出口大国。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4年从我国进口额20亿美元左右,但因为存在灰色通关现象,实际进口额比海关统计的多出很多。
大象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属于附录I的物种,其贸易受到最严格管控。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明确表示,“反对和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尽管近年来,国家林草局、海关总署等部门多次重拳打击象牙走私贸易,但象牙非法贸易依然猖獗。海关总署介绍,2019年连续破获多起重特大走私象牙案件,其中侦办象牙制品走私犯罪案件170起,查获象牙制品9.2吨,分别增长3.5倍和10倍。与相关国家、地区和组织加强协作配合,指引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海关共查获走私象牙11.04吨。
网络非法交易案件数量逐年增长
我国活体野生动物进口从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快速增加,远大于我国活体动物出口的增速,使我国成为了活体野生动物的主要进口国之一。
其中,上述《研究报告》介绍,我国药用野生动物产品进出口贸易主要涉及的物种包括麝科、猫科、熊科、牛科、海龙科、鲸鲨科、地龟科、穿山甲科、陆龟科和眼镜蛇科。
此外,目前我国观赏动物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从种类来说,我国的进口动物灵长类最多。同时,我国的大量进口,造成了世界上活体野生动物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一些受关注的动物动辄每只几十万元计,一些大型动物如大猩猩、北极熊、白犀牛、大象等已涨到数百万元。
近年来我国还进口了大量的海洋哺乳动物,如各种海狮、海豹、海豚等。活体野生动物中鸟类进口数量最多,这与我国动物园、鸟语林等观赏动物景区快速发展有关系,更与我国观赏、宠物动物的养殖业快速发展有关系。进口数量排前面的分别是火烈鸟、黑颈天鹅、鸸鹋、蓝耳辉椋鸟、鸵鸟、疣鼻天鹅、麦哲伦企鹅等。
这其中,有合法进口的,也有不少是通过走私进来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运用互联网进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现象开始出现。近年来,网络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案件数量更是呈逐年增长趋势。”费宜玲说,根据国际刑警组织的统计,野生动物网络非法贸易已排网络犯罪的第五位。
费宜玲介绍,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野生动物贩卖主要采取订单的方式,由一个盛产某种野生动物地区的捕猎者贩卖给另一个缺少该种动物地区的犯罪分子,然后再由该犯罪分子联系其他少量需要这种野生动物的买家。一般来说每批订单的规模不大,大规模的贩卖、大规模的运输很容易将犯罪行为暴露而被发现。
但互联网的兴起,使买家可以直接从捕猎者手中购买,而且在互联网上购买的野生动物制品,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物流送达购买者手中。贸易过程的简化使得犯罪分子更加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来进行野生动物贸易,野生动物犯罪也逐渐开始向互联网转移。
“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网络化趋势的发展,增加了人类和野生动物密切接触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人兽共患病的风险。”费宜玲说。
2月22日,14位环境法学界专家就已经启动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法进行研讨时建议,除法律规定的特许情形外,禁止以食用为目的从国外进口人工繁育或者野外获取的陆生野生动物、水生哺乳动物及其制品。对于违反禁止性规定的行为,可以大幅提高罚款幅度至货值的十倍以上二十倍以内。必要时,引入惩罚性生态损害赔偿和行政拘留的法律责任形式。
相关文章
-
野生动物难逃“利用”窠臼,疫情的反思将向何处?
孙全辉认为,禁食只是治标,只有全面禁止商业繁育才是治本,否则就是换汤不换药,相关问题今后还会层出不穷。,“对于野生动物利用,我认为,如果是出于保护目的,最好仅限于公益范畴,例如,拯救极度濒危的物种、科学研究、公众教育等方面。,但这种路径如果落实到制度上难度会比较大,修法时会面临不同方面利益群体间的博弈。
2024-03-22 08:47 -
人民日报刊文:打击滥食野味,严些,再严些
核心阅读吃野味非但不能滋补、治病,反而会带来健康隐患。近些年来世界多地出现的新发传染病,很多和食用野生动物有关。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为乱捕滥食野生动物敲响了警钟。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主要是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大量野生动物不在保护管理范围,包括绝大多数的蝙蝠、鼠类、鸦类等传播疫病高风险物种。为了做好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源头控制,要进一步健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
2024-03-22 08:46 -
野生动物保护迎最严法规 全国人大明确“全面禁食”
他强调:“我们早就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全国政协委员凌振国也呼吁收起以“利用”之名向自然无限索取的贪欲。,围绕捕猎、繁育、运输、储存、转让、食用等环节,全面、科学、精准地构建最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
2024-03-22 08:40 -
动物保护专家再次呼吁:禁止全球的野生动物交易
对于人来讲,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从长远来讲,应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才能防止类似的疫情再次暴发”。,饲养异宠既会给野生动物带来巨大痛苦,威胁野外种群的生存,也可能造成人畜共患病、生态入侵等风险陡升。
2024-03-22 08:39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决定全文来了
四、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制定、完善野生动物非食用性利用的审批和检疫检验等规定,并严格执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指导、帮助受影响的农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偿。
2024-03-22 08:39 -
野味猎人讲内幕:一天捕猎几十只 野生动物越来越少
原标题:野味猎人讲述内幕:一天捕猎几十只,野生动物越来越少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事实上,禁食野味的“战斗”已打响多日。1月下旬至今,多地严查野生动物贩卖案件,部分省市也出台禁止滥食和交易野生动物的地方法规。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
2024-03-22 08:38 -
人工养殖蛇类能食用吗?蛇类疾病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作者|第一财经章轲封面摄影|章轲禁野之后,人工饲养的蛇类还能食用吗?蛇类养殖者忧虑丛生,并且认为纯养殖的蛇类没有问题。但记者调查发现有关蛇类疾病问题不容忽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大令”已经落下,如一根噼啪作响的打草棍,让蛇类养殖业者直呼震惊。“种养殖业是农户最大的经济来源。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所有开支收入都指望着养殖。”“蛇类养殖户不少人是向银行贷款和亲朋好友借钱来发
2024-03-22 08:37 -
禁而不止,仍有电商平台和企业网站公开“售野”
第一财经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仍有店家在打“擦边球”,在电商平台和企业网站上仍有叫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信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明令禁止采购、经营、使用野生动物肉类及其制品,禁止涉及野生动物交易的广告。但第一财经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仍有店家在打“擦边球”,在一些电商平台和企业网站上仍有叫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信息。今天(3月2日)上午,“打击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全球联盟”提供给第一财
2024-03-22 08:35 -
我国首次公布动物利用"白名单",到底什么肉可以吃?
仍有哪些问题待明确?采访专家:柴巍中(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汪松(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前国际生物科学联盟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吴诗宝(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袁士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5月29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公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研究员在《农民日报》上撰文指出,畜牧学定义的“畜禽”是指经过人类长期驯化
2024-03-22 07:47
热门标签
-
淘宝补人气补流量有没有用?有什么好处?
2024-03-22 08:40
-
又一家!刘强东卸任京东物流全资子公司总经理一职
2024-03-22 08:40
-
淘宝新品补流量的方法是什么
2024-03-22 08:40
-
上海创新出可循环使用的KN95级口罩,目前已量产
2024-03-22 08:40
-
TikTok Shop五一假期商家物流履约时效延长
2024-03-22 08:40
-
法国财长:全球数字税若不能达成一致 将导致混乱
2024-03-22 08:40
-
补流量会不会把标签提升乱了?补流量方法是什么?
2024-03-22 08:40
-
防护干货:气溶胶如何传播病毒,戴口罩有哪些讲究?
2024-03-22 08:40
-
京东快车低价引流怎么做
2024-03-22 08:40
-
被吊打7年之后,安卓这个功能终于追上了iOS
2024-03-22 08:40
-
EBay:正谈判出售分类广告业务
2024-03-22 08:40
-
为什么要补淘宝流量?补流量后有什么好处?
2024-03-22 08:40
-
如何提高投资决策中的信噪比?
2024-03-22 08:40
-
欧盟要求所有手机统一充电接口 这对苹果意味着什么
2024-03-22 08:40
-
2020淘宝开店选款技巧:如何七天打造爆款破万流量?
2024-03-22 08:40
-
与疫病赛跑,一场延续了40年的游戏马拉松
2024-03-22 08:40
-
亚马逊扣月租不成功会怎么样
2024-03-22 08:40
-
短视频MCN抗“疫”:有广告接到手软 有半月亏损百万
2024-03-22 08:40
-
天猫金妆奖活动商品价格要求是什么?面向哪些类目招商?
2024-03-22 08:40
-
怎样运营网店引爆销量?
2024-03-22 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