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对于鼠年的憧憬,不断滚动的疫情播报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在这场战“疫”中,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除了参与医务工作,还不断通过互联网做科普。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这些天面对的线上咨询最高时达上万人,是平日里的几十倍,“疫情突然,太多民众对这个疫情和病毒认识不足,不知道怎么办……”
正如一位科研人员所说,很多人之所以表现出较强的担忧,是因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连“敌人”的底细都还没有摸清。那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其中哪些问题已经在科学界和医学界达成共识,哪些科学知识和医学常识又能帮助人们打好这场战“疫”?
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位科学家和医生,进行解惑。
病毒怎么就盯上了人类
有人说,如果把所有的病毒列出来,人类发展史看上去就是一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天花病毒、甲流病毒、登革热病毒、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都曾夺走人类大量的生命。这些直径约10-300纳米之间的微生物,在人类不经意间就可以完成一次入侵,其表现形式可能是一个喷嚏,也可能是一次身体接触。
“病毒会不断‘进军’各种宿主,这个宿主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细菌,一个细胞,也可以是人类这样复杂的生物体。”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仇子龙说,病毒简单来说就是“寄生虫”,不依附于其他生物就没法存活、没法繁殖。
当一个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将走过6个步骤: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首先是吸附,病毒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膜表面特有的受体蛋白分子,来“盯上”目标细胞。然后开展侵入——要么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要么直接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之内。
接下来是脱壳,病毒的感染性核酸“脱下”蛋白质外壳,然后“马不停蹄”地进行生物合成——根据基因指令,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和场所,来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紧接着进行组装,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会组装成子代病毒;最后是释放,子代病毒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这一次来袭的新型冠状病毒,其入侵步骤也是如此。以第一步的“吸附”为例,该病毒所要识别的,是人类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团队近日在《自然》杂志发文证实了这一点。
截至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很不够,尽管科学家在一些机理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但还有很多临床表现尚未找到原因。
新病毒比SARS狡猾在哪儿
“狡猾!”“诡异!”这是林炳亮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个最初印象。
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很不够,尽管科学家在一些机理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但还有很多临床表现尚未找到原因,如潜伏期患者具有感染性、无症状患者也有感染性、某些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持续排毒时间较长等,都是其“狡猾”“诡异”之处。
如今,科学家基于粪便已经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粪口传播途径的“可能存在”引发注意;此外,气溶胶传播途径的“可能存在”也陆续受到关注。林炳亮说,这些都在进行科学研究,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认识它,自然是好事,对普通民众来说,如厕前后规范洗手,盖好马桶盖再冲水,小区检查下水道是否畅通,做到这些就会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林炳亮希望,通过后续加强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加深对新冠肺炎及病毒的认识了解,慢慢揭开它“诡异的面纱”。
在他看来,这次疫情发展的速度和传播能力之所以如此强,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初期流行时,人们对这个新疾病的传播途径认识不足,导致疫情扩散。二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潜伏期感染和无(轻)症状感染患者,患者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容易漏诊,如何找出这类传染源是疫情防控的一大挑战。最后一点,则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作为一种新的疾病,人群普遍对它没有免疫力,导致疫情流行初期的“所向披靡”。
而这,又牵出另一个追问:面对新冠病毒的来袭,人体的免疫系统究竟能起到何种作用?
人体如何反击病毒
一种病毒要想入侵人类体内,要突破“重重防线”,而人体也终将发现它们的存在,然后“奋起反抗”——这就是人体的免疫机制。
“打喷嚏、咳嗽、咳痰,这些都是免疫细胞与病毒作战的表现。”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波告诉记者,人类的呼吸系统尽管是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系统,但这个系统从头到尾有多个环节,均部署免疫细胞“重兵把守”,防御病毒入侵。
据他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时,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到人体咽喉部后,将进一步蔓延气管及更细的支气管,进而到达肺泡。不过,这些病毒进入肺泡的每一步,都会遭到免疫细胞的“防御”和“监视”。
具体来看,人体气道表面的大部分细胞,都含有“像刷子一样”的细长纤毛,这些纤毛表面还有能够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这些黏液能够包裹病毒,并依靠纤毛向上推动,经气道从口腔内排出——这个过程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咳痰”。当然,咳出的痰上,也就沾着不少病毒颗粒。
“如果病人出现干咳症状,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病毒突破气管、支气管部位的防线,侵入到了肺泡,肺泡部位的免疫细胞,同样会被激活。”黄波说,如此一来,一整套环节中的免疫细胞都会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机体发热。
这也是为什么病毒感染后,人类会有发热症状,并且成为一个验证感染的关键指标。
此外,病毒入侵肺泡后,如果引起大量肺泡上皮细胞死亡,其释放的死亡物质,还会进一步刺激免疫细胞,引发更强的发热反应——具体表现就是持续高热。
“发热反应其实也属于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一方面过高温度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另一方面,温度升高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防御能力。”黄波说。
除了发热症状外,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部分病人,还出现了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黄波说,这是由于咽喉与食道相连,部分病毒可能通过咽喉部进入到消化道,通过感染肠上皮细胞以及激活肠道免疫反应,产生相关症状。
不管年轻人免疫系统功能有多么好,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规律作息、通宵玩手机、吸烟、饮酒以及旅途疲劳等,都能导致免疫功能临时紊乱,从而给病毒带来可乘之机。
症状为何轻重不同
那么,为什么感染者会有不同的反应症状?答案在于每个人体内免疫系统功能有强有弱。
黄波告诉记者,大多数年轻患者表现为轻症,正是因为他们的肺部上皮细胞状态较为良好,对病毒入侵的天然反应迅捷有效。他们的免疫细胞功能完整、良好,即便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
老年人的情况则不然,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机体功能开始退化,在应对病毒时,肺部上皮产生干扰素会“慢半拍”,产生的量也会少一些,这意味着,它们的免疫细胞释放干扰素以及吞噬病毒的能力会有所下降,于是人体整体抗病毒能力下降。
“如果老年人还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时,其免疫系统功能更是薄弱,抵御病毒的能力更差,更容易被病毒感染。”黄波说。
目前来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死亡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并且患有其他基础性疾病。
黄波说,正是由于这些患者抗病毒的免疫力低下,从鼻腔、咽喉部到气管和支气管等诸多环节,未能将病毒“有效阻击”,使得病毒侵犯肺泡,导致共用的肺泡血管壁膜受损,血管里的血液进入到肺泡,导致缺氧,引发危重病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黄波看来,不管年轻人免疫系统功能有多么好,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规律作息、通宵玩手机、吸烟饮酒以及旅途疲劳等,都能导致免疫功能临时紊乱,从而给病毒带来可乘之机。
“人的症状轻重,也和入侵的病毒量有关。”黄波说,当病毒短时间内大量入侵机体时,即使是健壮的年轻人,其机体免疫系统也可能没法控制住全部的病毒。
这时,人类免疫系统的“最佳助攻”——药物和疫苗就要登场了。
药物研发急不得?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的严峻形势,由各类机构和企业研发或筛选的“候选药物”“候选疫苗”频频被曝出,备受关注。那么对这类病毒,是疫苗的预防作用更明显,还是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佳?
“疫苗解决的是保护易感人群、群体防护的问题,而药物仅仅是针对患者,是个体。”林炳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长远来看,应该以疫苗为主,这对疫情控制或发生意义重大;但现阶段来看,重点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所以尽早研发或找到有效治疗药物“很重要”。
然而,新药的研发并不容易。
“大家都希望能尽快有好的药物,来对付这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药物的研发、生产、应用有基本的规律和时间要求。”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管丽专门在网上撰文,来回应人们对于特效药的迫切期待。
一般情况下,新药研发从无到有,要历经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三部曲”,最后才能进入医药市场用于治疗疾病。
这其中,最后一步“临床研究”,则又细分为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和IV期临床研究即药物上市后监测4个阶段,细说起来可谓步步荆棘,成功者凤毛麟角。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紧急关头,我们不能缩短药物研发的时间和标准吗?”管丽说,可以加快研发速度,但仍要遵循新药研发规律。药物的研发是一项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错误。
管丽给出一组数据:一个创新药物从实验室研究到最终上市可能需要1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的各大制药公司对于一个创新药物的资金投入,从最初到研发上市花费金额平均高达20多亿美元;从实验室研发出潜在有效的化合物,到最终在临床确定有效,并能够应用到市场的药物,可能1万个活性化合物苗子中,才能有一个化合物最终上市。
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在没有疫情暴发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从拿到实验室可用的疫苗开始,到疫苗可以商用,将历经一个“远大于一年”的漫长过程。
分离疫苗毒株才迈出第一步?
至于疫苗的制备,所需的时间可能更长。
“前不久,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已经分离出来,这为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可能。”林炳亮说,一般来看,疫苗从研发到最终应用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希望越快越好。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是疫苗中的主要两类。这其中,前者顾名思义就是病毒经过各种处理后,毒性减弱,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将其接种到人类身上,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达到预防作用。至于灭活疫苗,则需对病毒进行一次培养,彻底“杀死”该病毒同时保留其毒株特征。
“这也是科学家要在疫情暴发初期,争取第一时间拿到活毒株体的一个原因。”中科院微生物所博士马越说,由于病原体的突变率不同,比较从不同病人身上分离得到的活毒株,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不过,即便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可用的疫苗毒株,从研发到可以注射防疫,还要历经很长一段时间。
根据马越的说法,在没有疫情暴发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从拿到实验室可用的疫苗开始,到疫苗可以商用,将历经一个“远大于一年”的漫长过程。
在疫情暴发的当下,这个时间或许会大大缩短,甚至会有“绿色通道”。不过马越说,“还是需要时间,科研人员争分夺秒,日夜奋战,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理想的抗病毒药物,是既能作用于病毒增殖周期的某个或几个环节,予以干扰或阻断,又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
打败细菌的抗生素为啥不管用
除了病毒,人类还有一个敌人——细菌,细菌感染曾一度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如当年被称作“黑死病”的鼠疫,3年时间就使欧洲人口减少三分之一。直到抗生素的发现和推广,人类才控制了细菌感染的暴发。
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的人发出疑问:既然尚无特效药,为何不能用抗生素治疗?中科院微生物所科研专家对此回应道: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至于原因,则还要从细菌和病毒的结构不同说起。
细菌拥有细胞壁,还有自己的核酸复制机器和核糖体——这就给了抗生素机会,抗生素只要针对这些靶点设计,就能保证杀伤细菌,而对人类副作用很小。
相应地,病毒没有细胞壁,没有自己的核酸酶,也没有核糖体,它所有的功能都要依靠宿主细胞来完成。这意味着,即便研发出能够杀死病毒的抗生素,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种抗生素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杀死了病毒所吸附的宿主细胞。
按照中科院微生物所科研人员的说法,理想的抗病毒药物,是既能作用于病毒增殖周期的某个或几个环节,予以干扰或阻断,又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
比如常见的药物“病毒唑”,就提供了大量核苷酸类似物,“偷梁换柱”地取代了正常的核苷酸,这让病毒失去了复制能力,起到了抑制病毒扩增的作用。
科学家提醒道,面对病毒的治疗,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像抗生素一样普适性特效药,也因此,积极的治疗往往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去对抗病毒——因为只有生物本身,才真正懂得如何对抗生物。
由于病毒会变异,二次感染有可能发生,但概率会非常低下。这主要是由机体免疫系统的本质以及病毒变异的部位所决定。
会不会出现二次感染?
截至2月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确诊病例3598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1例。由于疫情还在持续,这些治愈者有可能再次接触到导致疫情的元凶——新型冠状病毒,他们会不会发生二次感染?
黄波说,由于病毒会变异,二次感染有可能发生,但概率会非常低下。这主要是由机体免疫系统的本质以及病毒变异的部位所决定。
具体来看,人类免疫系统由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当新型冠状病毒侵犯呼吸道黏膜,固有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就会迅速“吃掉”入侵的病毒。如果固有免疫防线没有被病毒攻破,免疫反应就会到此为止,病毒也就被打败了。
如果固有免疫防线不幸被攻破了,获得性免疫作为“替补”,就会马上启动。获得性免疫是由T细胞和B细胞所介导,这两类细胞通常“定居”在机体的淋巴结和脾脏,它们一旦被激活,将显示极其强大的“杀毒”能力。
按照黄波的说法,当T细胞、B细胞和病毒的战斗结束后,会留下不到5%的效应性T细胞、B细胞,这些细胞在机体内存活几年、几十年乃至终身,这些细胞被称作记忆性T细胞或记忆性B细胞。
“由于当前缺乏特异性抗病毒的药物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基本上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细胞——特别是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黄波说,记忆性T细胞、记忆性B细胞会在体内长期存在,时刻监视最初感染机体的冠状病毒再次入侵,防止二次感染。
通俗地说,这些记忆性T细胞或记忆性B细胞,在第一次见到病毒之后,即便过了多年,再次遇见该病毒,仍能够一眼认出,从而启动记忆反应。黄波说,这些细胞的记忆反应速度,如同固有免疫反应一样迅速,可以将再次入侵的病毒迅速控制住。
人类的免疫系统将再次证明,它是消灭邪恶病毒的无冕之王。
提高免疫力到底有多重要
黄波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疾病包括病毒斗争的历史,远的例如天花病毒,近的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我们人类都最终战胜了这些极其可怕的病毒。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也在不断进化,变得越来越强大。就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而言,大多数个体接触到病毒后,并无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症状,有的出现发热胸闷等症状,经一段时间后自行好转;但是对于免疫功能不强或者低下者,病毒感染却是一场严峻考验。
对于这些人群,如何改善他们的免疫功能?
黄波建议,除了规律作息,当前可以食用一些具有增强天然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枸杞、灵芝粉、黑木耳等。这些食材富含植物的多糖,能够刺激天然免疫细胞表面,使得这些免疫细胞处于一种预刺激状态,从而加强对病毒入侵的监视。
黄波通过记者呼吁:希望公众明白了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的保护机制后,能减少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恐惧和无力感。他说,“我坚信,人类的免疫系统将再次证明,它是消灭邪恶病毒的无冕之王。”
相关文章
-
新冠可怕后遗症出现了,张文宏凌晨发文:真相远不止这些
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一些新冠患者还会出现包括注意力、专注力、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和记忆力受损等情况。,被治愈后,戈贝尔在接受家乡媒体法国《队报》的采访时谈到了:“嗅觉还没有100%恢复。,”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2024-03-22 22:02 -
病毒伪装成微信扣手机费 女子200元被吸光
”市民郭女士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反映说,她更新了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发现之前安装的“天天酷跑”竟然是病毒。,安装后,后台会启动服务,未经允许私自发送大量扣费短信;该病毒还能够在后台屏蔽相关回执短信,使得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订购了大量扣费业务,造成了资费消耗。,对此,百度手机卫士安全专家提醒手机用户,下载手机软件时一定要到官方网站或正规站点,或者使用各类主流的安卓应用市场直接下载;另外,注意
2024-03-22 21:05 -
病毒模式引流淘宝客是什么样子的?
病毒模式引流淘宝客大家了解吗?病毒营销除了在微信、QQ上的营销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平台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前面跟大家说了怎么看淘宝客引流,下面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病毒营销在淘宝客中的应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推出一套有价值教程,如果您想要学习,需要推广100个ip到该教程的广告页面,或者您想要免费获取某个软件,就需要将指定链接发送至100个群,凭借截图免费获取。,最后,我们来说说成功的病毒式流
2024-03-22 12:53 -
勒索软件“变形术”升级 大规模垃圾邮件瞄准银行
2019年第3季度勒索软件检测类型TOP10第三季度报告与第二季度存在类似的一些状况,本季度勒索软件感染的高发地是巴西、中国与印度,高发行业则是制造业、保险这两个行业,这些地区与行业的共同点在于,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都相对薄弱,而且终端设备数量庞大,更容易被勒索软件找到可乘之机。,挖矿病毒运行后,进程会占满CPU资源,导致电脑卡顿,给业务带来巨大影响。,随着近期“区块链”再次变成热门话题,挖矿病毒很
2024-03-22 09:16 -
满足这4个条件,疾病就可以被永久消灭?
虽然我们仍然不清楚原因,但这些特征让人们更容易追踪新的天花感染,并且能迅速阻止疫情暴发。,麦地那龙线虫是一种在生物学上与天花病毒具有很大差异的病原体,这也使它很难被消除。,但在过去五年,医生发现麦地那龙线虫还能感染除人之外的其他动物,因此消除这种寄生虫变得越来越困难。
2024-03-22 09:10 -
他们分析41个肺炎病例,发了一篇《柳叶刀》论文
而ICU患者在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凝血酶原中位时间12.2s,中位D-二聚体水平为2.4mg/L),这或许能够帮助临床医生预测入院患者的病情进展。,抗病毒治疗:1月23日,之前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艾滋病治疗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对他有效,服用后只用了一天体温就好转。,网络上总有人说:“这次疫情赶上了春运,一定
2024-03-22 08:50 -
9名患者基因序列分析再次指向新冠病毒起源于蝙蝠
与杭州舟山市蝙蝠上采集到的病毒基因序列相似最高那么,2019-nCoV病毒到底从何而来?,研究者们给出了四个理由:第一,疫情于2019年12月下旬首次报告,当时武汉多数蝙蝠物种正在冬眠。,第二,华南海鲜市场没有出售或发现蝙蝠,而各种非水生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可供购买。
2024-03-22 08:50 -
疫情之下,国内外社交平台如何精准辟谣?
从1月6日国家疾控中心内部发文,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开始,有关此次肺炎的新闻和谣言开始齐飞,从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到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中不少谣言不乏有权威媒体的背书。,未来几周内,Facebook还会与更多合作伙伴获得数据联系,比如通过CrowdTangle之类的工具帮助用户了解如何在线讨论问题,从而更好地告知信息。,目前此项活动已经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香港,日本,马来西亚
2024-03-22 08:50 -
门把手发现病毒?专家:别怕 只是病毒"碎裂了的尸体"
(七)若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有且有类似病人近距离接触过,请戴上一次性医用口罩及时到医院就诊。,(三)日常家居类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因此,我们仍需要呼吁,请大家一定要经常清洁双手,在未洗手前不要触摸自己的口鼻和眼睛。
2024-03-22 08:50 -
检测“战疫”:11家创新公司在行动 背后都有VC/PE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报告显示,疫情发生以来,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管理人不仅捐款捐物,更是发挥基金作为投资方的影响力,在病毒检测制剂和系统研发生产领域,与投资企业一道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投入,共同挺身而出。,北极光创投投资企业卡尤迪紧急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核酸提取RNA检测试剂盒获得权威机构验证,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在1分钟内加样快速筛查,由企业捐赠的仪器和试剂已由军科院
2024-03-22 08:49
热门标签
-
淘宝打造爆款的4个步骤你可知道?
2024-03-22 08:47
-
春节期间顺丰快递停运吗?2022年顺丰快递收费标准
2024-03-22 08:47
-
权威专家回应关于疫情认识的最新热点
2024-03-22 08:47
-
口罩能重复使用?网传酒精、紫外灯消毒法靠谱吗?
2024-03-22 08:47
-
春节快递什么时候上班?哪些快递春节不停运?
2024-03-22 08:47
-
野生动物难逃“利用”窠臼,疫情的反思将向何处?
2024-03-22 08:47
-
淘宝新手卖家如何做好引流?
2024-03-22 08:47
-
天猫超市春节发货吗?哪些城市正常配送?
2024-03-22 08:47
-
我是互联网人,我没有做逃兵
2024-03-22 08:47
-
聚焦:大疫之中的武汉病毒所
2024-03-22 08:47
-
公共场合如何测体温?广域无感测温仪来了!
2024-03-22 08:47
-
为什么不能把蝙蝠全部消灭?蝙蝠很重要
2024-03-22 08:47
-
天猫春节什么时候发货?春节期间发货规则
2024-03-22 08:47
-
有效流量是什么?如何快速增加有效流量?
2024-03-22 08:47
-
世界上第一个“超级传播者”,是怎么被发现的
2024-03-22 08:47
-
年货节有价格保护期吗?今年年货节有哪些玩法?
2024-03-22 08:47
-
百家号申请原创不通过多久再申请
2024-03-22 08:47
-
2015年的“嵌合病毒”论文做了什么?这才是真相
2024-03-22 08:47
-
淘宝年货节能优惠多少?2020年淘宝年货节有哪些会场?
2024-03-22 08:47
-
淘宝新店如何有效提高权重?
2024-03-22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