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公共场合如何测体温?广域无感测温仪来了!

2024-03-22 08:47
admin

来源:中科院之声

新冠肺炎持续蔓延,隔离发病和潜伏期患者是遏制疫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然而,如何在机场、火车站、地铁、商场、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监控并识别可能的患者个体具有迫切需求。

病毒性传染病的一个普遍特征是人体发热,因此,适用于密集场所的红外体温检测设备需求大增。

春节期间,北京市科委发布了测温方案征集通知,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迅速组织科研力量进行了相关的科研攻关,由研究员刘建国带领的智能光子研究团队经过近十天昼夜技术攻关,完成了第一台红外测温产品样机研制。

据悉,这台红外测温样机由红外探测镜头、红外测温芯片、红外标校黑体、可见光成像系统、智能控制终端等部分组成,经过软硬件调试和不同场景试验验证,可满足5m距离下,对办公楼门口、小区大门口、出入闸口等多位行人的批量无感监测筛查需求,测温精度有优于±0.3度。

早在抗击非典期间,国内研究机构、企业便纷纷研制生产可用于非接触、快速、大面积排查的红外测温仪,当视场内有高温个体通过时,仪器可指示高温个体位置,并发出警示。

相较于手持式体温检测设备,它更方便,也更安全。

但刘建国解释,国内已有红外无感测试产品目前存在两大技术痛点,其一是复杂环境适应性较差,存在筛查测量不准确问题,其二是在人员走动戴口罩条件下,人脸精确识别难度大。

此次,研究团队利用在光电集成光电子工程方面积累的经验,提出了自标校创新算法,突破了室外复杂环境下人体温度监测不准确的难题,使温度筛查不再局限于绝对温度精确测量,大幅度提升了在人群中对发热个体筛查的概率。

而针对走动戴口罩条件下快速人脸识别难题,研究团队希望协调优势团队协同攻关,以期在短期内实现技术突破。

为满足即将开始的返程高峰、学校开学、工厂开工等人流密集地点人员的温度批量筛查的需求,在外协资源不足、物资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半导体所智能光子团队希望通过与国内优势力量的多种合作方式,尽快解决批量生产和广泛应用问题。

相关文章

  • 体温枪伤眼,会造成永久伤害?

    体温枪伤眼,会造成永久伤害? 来源:科普中国体温枪伤眼,会造成永久伤害?近日,有传闻称用红外线体温计量体温,会导致眼部灼伤,视力下降,甚至对眼睛造成永久伤害。事实上,红外线测温的原理是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线,温度高的物体发射的红外线量大,温度低的物体发射的红外线量小。红外线测温枪不会主动照射被测物体,所以不用太担心。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口罩中间层烧不着的是真口罩?近日,有说法称:“口罩中间层烧不着的是真口罩,大概

    2024-03-22 08:39
  • 测温枪对人体有害?从原理说到遥感

    测温枪对人体有害?从原理说到遥感 来源:生态学时空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测体温就成了常态,只要有大门的地方,小区、校园、实验室、写字楼、超市等等都要测。,虽然场合不同,但测定方式大致一致,安保人员会掏出一把类似手枪的东西,对着额头或手腕扣动扳机“打”一下。,我们熟悉的科学巨匠牛顿还用分光棱镜分离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

    2024-03-22 08:36
  • 从军事技术封锁到抗疫立神功 国产红外芯片十年崛起路

    从军事技术封锁到抗疫立神功 国产红外芯片十年崛起路 直到2000年左右,法国开始每年向我国出口少量工业级低端红外热成像产品,并明确不允许应用在军事领域。,未来,该公司还将重点研发小像元间距红外传感器、晶圆级真空封装、ASIC图像处理专用芯片等技术,进一步拓展红外技术布局。,与此同时,这次疫情亦暴露出我国红外热成像产业在半导体原材料方面,仍无法摆脱国产化替代的问题。

    2024-03-22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