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同日三篇《自然》!科学家们发现免疫系统抗肿瘤力量

2024-03-22 08:52
admin

来源:学术经纬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日同时上线三篇论文,为提高癌症免疫疗法效果提供了新角度。

来自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MDAndersonCancerCenter)、瑞典隆德大学(LundUniversity)的三项独立研究,让免疫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角色——B细胞,站到了对抗肿瘤的聚光灯下。

▲今日《自然》杂志对这三项研究做了专文评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今日《自然》杂志对这三项研究做了专文评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说到免疫疗法,很多读者可能已经不感到陌生。这种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调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让很多原先无药可治的癌症患者奇迹般逃脱了死神的魔爪。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免疫疗法并非万能药。目前接受免疫疗法的患者中只有大约20%能获得持久的临床受益。为什么有些患者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可以弄清楚其中的原理,有助于开发新疗法,让更多患者获益。

现有的免疫疗法主要集中在免疫系统中的杀伤性T细胞,提高它们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能力。而此次三篇论文同时指出,T细胞并非唯一有能力与癌症抗争的免疫细胞。

▲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产生免疫效应(图片来源:123RF)▲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产生免疫效应(图片来源:123RF)

这三项研究在多组不同类型癌症的患者中观察到,当B细胞在肿瘤内形成一种称为“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lymphoidstructures,TLS)”的细胞团时,患者接受免疫疗法会有更好的效果。

“你可以把三级淋巴结构的功能看作是免疫细胞的‘学校’,帮助它们接受教育,有效地学习如何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其中一项研究的负责人、法国知名的免疫学教授WolfFridman生动地解释道。

Fridman教授的研究组分析了600多个软组织肉瘤的基因表达谱,基于免疫细胞的特征将样本分为多个亚组。他们发现,其中B细胞是最强的预后因子,富含B细胞的免疫亚组在临床试验阶段接受抗PD1单抗的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最高。

第二项研究则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样本中研究了B细胞的作用,发现CD8阳性T细胞和CD20阳性B细胞同时出现,预测了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分子表型的分析显示,三级淋巴结构在黑色素瘤的免疫微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赋予了T细胞不同表型。

第三项研究首先在黑色素瘤患者中对比了对免疫疗法起效和无效的肿瘤。大规模RNA测序的结果显示,B细胞标记物是两类肿瘤中表达差异最明显的基因。接着,研究组在两组接受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和黑色素瘤患者中进行验证。

“我们发现,B细胞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而是同样会对抵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BethHelmink博士说。

B细胞是一类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尽管还不能确定三级淋巴结构中的B细胞具体如何起作用,科学家们猜测,处于抗肿瘤前线的B细胞或许可以产生抗体有效地抗击癌细胞,也可能通过支持T细胞来发挥作用。

▲肿瘤微环境中的B细胞也能发挥抗击肿瘤的作用(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肿瘤微环境中的B细胞也能发挥抗击肿瘤的作用(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自然》杂志对这一发现有很高的评价,特地发表专文评论。免疫学家TulliaBruno教授在评述中指出,这组论文“具有洞察力,采用了统计上可靠的临床数据,将B细胞和三级淋巴结构带到了抗肿瘤免疫的前沿”。这些结果也为后续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将T细胞介导的免疫疗法和利用B细胞的方法结合起来,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有效的抗癌效果。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全网营销http:///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在重庆容易迷路?大脑GPS弯路多了就“变形”

    为什么在重庆容易迷路?大脑GPS弯路多了就“变形”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原标题:为什么在重庆比北京更容易迷路?Nature子刊:大脑GPS系统呈蜂窝状,弯路多了就“变形”文/郭一璞十三来源:量子位(ID:QbitAI)为什么在北京、西安这种道路横平竖直的城市,你更容易分清方向,不容易迷路?为什么到了重庆、青岛这种道路方向随心所欲的城市,你就晕了?好像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道路直南直北、城市方方正正,人就更有方向感

    2024-03-22 09:18
  •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护肤品和化妆品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护肤品和化妆品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来源:学术经纬精挑细选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使用后没想到皮肤竟然发红、发痒、水肿、起疹子,有损颜值更破坏心情。,研究人员谨慎地表示,这些化学物质在皮肤过敏患者身上的确切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这项工作为后续研究确认过敏患者的机制并设计抑制剂铺平了道路。

    2024-03-22 08:57
  • 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青蛙细胞生成,超级计算机设计

    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青蛙细胞生成,超级计算机设计 代码已开源,地址见文末这两种细胞都是研究人员从爪蛙胚胎干细胞中分化得到的。,有趣的是,如果你将这个机器人翻转过来,它就像乌龟翻了个个儿背朝下,会失去移动能力。,有趣的是,如果你将这个机器人翻转过来,它就像乌龟翻了个个儿背朝下,会失去移动能力。

    2024-03-22 08:54
  • 由计算机设计细胞组装而成的活体机器人应用潜力大

    由计算机设计细胞组装而成的活体机器人应用潜力大 研究人员称,这种机器人具有独特优势,有朝一日或可用于递送药物、清理有毒废物等任务。,测试表明,这些特殊生物体——因源自非洲爪蛙细胞而被叫做Xenobots——可以在水环境中连续运动数天甚至数周。,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它们或可用于执行递送药物、寻找放射性污染源、收集海洋塑料微粒等任务。

    2024-03-22 08:54
  • 第一个活的机器人!科学家用青蛙干细胞造活体机器人

    第一个活的机器人!科学家用青蛙干细胞造活体机器人 ”一旦弄清了这一点,他们也许还能更进一步、发掘更多细胞的神秘潜能。,在细胞本身、以及一些高级算法的“帮助”下,莱文和同事们开始共同设计xenobots。,假如将一个xenobot切开,它还可以自动愈合,就像电影《终结者2》中的T-1000一样。

    2024-03-22 08:53
  • 免疫学专家黄波:新冠病毒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感染

    免疫学专家黄波:新冠病毒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感染 当我们呼气时,肺泡收缩,二氧化碳通过上述通道从鼻腔排出,从而完成肺的生理功能。,黄波解释称,呼吸系统尽管是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系统,但其从头到尾有多个环节,均部署免疫细胞重兵把守,阻止病毒入侵。,既然机体免疫系统在努力控制着病毒感染,为什么还是有病人因为感染进入危重状态,甚至丧失生命?

    2024-03-22 08:49
  • 研究:及时戒烟 肺部可实现“奇迹般”修复

    研究:及时戒烟 肺部可实现“奇迹般”修复 新华社讯近日据外媒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年底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使用,其中约120万不吸烟者因接触二手烟而死亡。不过,英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发现似乎给吸烟致病者带来一丝希望:只要戒烟及时,肺部就可能奇迹般地修复那些由于吸烟引起癌变的细胞。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报道,科研人员也对这一发现备感意外。因为人们一直以为吸烟导致的肺部细胞癌变是永久性的,即使戒烟也无法挽回。这

    2024-03-22 08:48
  • 疫苗——历史,机理和类别

    疫苗——历史,机理和类别 事实上这位Jenner医生把接种疫苗这一过程称之为vaccination(来源于拉丁语vacca,意为牛),这个单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预防接种。,T细胞在遇见病原体之前是一个单纯的少年(naïveTcell)。,3、我们根据制作得到疫苗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大致将疫苗分为两种类型: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还有其他种类,为了科普简易起见,就说这两类)。

    2024-03-22 08:48
  • 九问新冠病毒:比SARS狡猾哪儿?抗生素为啥不管用?

    九问新冠病毒:比SARS狡猾哪儿?抗生素为啥不管用? 这个春节,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对于鼠年的憧憬,不断滚动的疫情播报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这场战“疫”中,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除了参与医务工作,还不断通过互联网做科普。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这些天面对的线上咨询最高时达上万人,是平日里的几十倍,“疫情突然,太多民众对这个疫情和病毒认识不足,不知道怎么办……”正如一位科

    2024-03-22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