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由计算机设计细胞组装而成的活体机器人应用潜力大

2024-03-22 08:54
admin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华盛顿1月13日电(记者刘海英)美国研究人员13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活蛙细胞设计并组装了一种活体机器人,其可以自行移动,环绕目标并在被切割后自行愈合。研究人员称,这种机器人具有独特优势,有朝一日或可用于递送药物、清理有毒废物等任务。

该活体机器人由佛蒙特大学研究人员利用该校的“深绿”超级计算机设计,然后由塔夫茨大学的生物学家完成组装和测试。研究团队使用一种进化算法,根据设定的任务(如朝着一个方向移动),基于青蛙皮肤和心肌细胞生物物理基本规则,为新的生命形式创建了数千个候选设计方案,并从中选取出最有前途的方案进行测试。他们收集了非洲爪蛙的胚胎干细胞,将其分离成单个细胞进行培养,形成皮肤细胞和心脏细胞,然后使用微型镊子和电极,将这些细胞切割并按设计方案进行连接。这些细胞会组装成自然界中从未见过的形态并协同工作,依靠心肌细胞的收缩而有序地向前运动。

测试表明,这些特殊生物体——因源自非洲爪蛙细胞而被叫做Xenobots——可以在水环境中连续运动数天甚至数周。根据不同设计,它们不仅能直线运动,还会绕圈运动,并能负重前行。在被切割后,它们可以自行愈合;而在死亡后,则可生物降解。

Xenobots从基因上看是青蛙,但从生命形式上看则是一种与常规解剖结构完全不同的生命体。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和机器人专家约书亚·邦加德指出,Xenobots是新颖的活体机器,它既不是传统的机器人,也不是已知的动物物种,而是一类新的人工制品——一种活的可编程生物。

可重构、可自愈、可生物降解,这些传统机器无可比拟的优势让新型活体机器人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它们或可用于执行递送药物、寻找放射性污染源、收集海洋塑料微粒等任务。

总编辑圈点

许多人都看过电影《机械战警》——人的身体和钢铁机械结合成了无敌的存在。现在,科幻题材成了真,利用青蛙的细胞,科学家设计出了半生物半机器的全新综合体。当年,伏打利用青蛙腿研究了电流。现在,青蛙又作出了大贡献。真是功勋生物!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全网营销http:///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在重庆容易迷路?大脑GPS弯路多了就“变形”

    为什么在重庆容易迷路?大脑GPS弯路多了就“变形”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原标题:为什么在重庆比北京更容易迷路?Nature子刊:大脑GPS系统呈蜂窝状,弯路多了就“变形”文/郭一璞十三来源:量子位(ID:QbitAI)为什么在北京、西安这种道路横平竖直的城市,你更容易分清方向,不容易迷路?为什么到了重庆、青岛这种道路方向随心所欲的城市,你就晕了?好像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道路直南直北、城市方方正正,人就更有方向感

    2024-03-22 09:18
  •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护肤品和化妆品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护肤品和化妆品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来源:学术经纬精挑细选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使用后没想到皮肤竟然发红、发痒、水肿、起疹子,有损颜值更破坏心情。,研究人员谨慎地表示,这些化学物质在皮肤过敏患者身上的确切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这项工作为后续研究确认过敏患者的机制并设计抑制剂铺平了道路。

    2024-03-22 08:57
  • 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青蛙细胞生成,超级计算机设计

    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青蛙细胞生成,超级计算机设计 代码已开源,地址见文末这两种细胞都是研究人员从爪蛙胚胎干细胞中分化得到的。,有趣的是,如果你将这个机器人翻转过来,它就像乌龟翻了个个儿背朝下,会失去移动能力。,有趣的是,如果你将这个机器人翻转过来,它就像乌龟翻了个个儿背朝下,会失去移动能力。

    2024-03-22 08:54
  • 第一个活的机器人!科学家用青蛙干细胞造活体机器人

    第一个活的机器人!科学家用青蛙干细胞造活体机器人 ”一旦弄清了这一点,他们也许还能更进一步、发掘更多细胞的神秘潜能。,在细胞本身、以及一些高级算法的“帮助”下,莱文和同事们开始共同设计xenobots。,假如将一个xenobot切开,它还可以自动愈合,就像电影《终结者2》中的T-1000一样。

    2024-03-22 08:53
  • 同日三篇《自然》!科学家们发现免疫系统抗肿瘤力量

    同日三篇《自然》!科学家们发现免疫系统抗肿瘤力量 来源:学术经纬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日同时上线三篇论文,为提高癌症免疫疗法效果提供了新角度。,▲今日《自然》杂志对这三项研究做了专文评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今日《自然》杂志对这三项研究做了专文评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说到免疫疗法,很多读者可能已经不感到陌生。,第三项研究首先在黑色素瘤患者中对比了对免疫疗法起效和无效的肿瘤。

    2024-03-22 08:52
  • 免疫学专家黄波:新冠病毒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感染

    免疫学专家黄波:新冠病毒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感染 当我们呼气时,肺泡收缩,二氧化碳通过上述通道从鼻腔排出,从而完成肺的生理功能。,黄波解释称,呼吸系统尽管是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系统,但其从头到尾有多个环节,均部署免疫细胞重兵把守,阻止病毒入侵。,既然机体免疫系统在努力控制着病毒感染,为什么还是有病人因为感染进入危重状态,甚至丧失生命?

    2024-03-22 08:49
  • 研究:及时戒烟 肺部可实现“奇迹般”修复

    研究:及时戒烟 肺部可实现“奇迹般”修复 新华社讯近日据外媒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年底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使用,其中约120万不吸烟者因接触二手烟而死亡。不过,英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发现似乎给吸烟致病者带来一丝希望:只要戒烟及时,肺部就可能奇迹般地修复那些由于吸烟引起癌变的细胞。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报道,科研人员也对这一发现备感意外。因为人们一直以为吸烟导致的肺部细胞癌变是永久性的,即使戒烟也无法挽回。这

    2024-03-22 08:48
  • 疫苗——历史,机理和类别

    疫苗——历史,机理和类别 事实上这位Jenner医生把接种疫苗这一过程称之为vaccination(来源于拉丁语vacca,意为牛),这个单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预防接种。,T细胞在遇见病原体之前是一个单纯的少年(naïveTcell)。,3、我们根据制作得到疫苗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大致将疫苗分为两种类型: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还有其他种类,为了科普简易起见,就说这两类)。

    2024-03-22 08:48
  • 九问新冠病毒:比SARS狡猾哪儿?抗生素为啥不管用?

    九问新冠病毒:比SARS狡猾哪儿?抗生素为啥不管用? 这个春节,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对于鼠年的憧憬,不断滚动的疫情播报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这场战“疫”中,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除了参与医务工作,还不断通过互联网做科普。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这些天面对的线上咨询最高时达上万人,是平日里的几十倍,“疫情突然,太多民众对这个疫情和病毒认识不足,不知道怎么办……”正如一位科

    2024-03-22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