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为什么进度条永远卡在99%?

2024-03-22 08:55
admin

来源:爱范儿

作为一名新间谍,他很可能会死在今晚。

机密处万籁俱寂,防守严格,他一路破解密码,悄声潜入,没料到U盘一插电脑,警报就开始厉声鸣叫,门外死神般的脚步纷至沓来,踩得他浑身汗如雨下。

决定组织存亡的数据正飞速传输,庆幸的是,不到10秒,进度条就到了99%。

他的嘴角肆意上扬:电影里每个帅气如他的男主角,总是在99%的危急一刻成功拷贝资料潇洒脱身。

然而现实是,60秒过去了,进度条还在99%。

一阵枪声响彻大厦。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被进度条骗到了死路上。

▲上述三图来自:《ISpy》

为什么进度条总是卡在99%?

你可能不是间谍,但肯定也焦急地经历过进度条里这距离最远的1%。

而它似乎总会卡在99%的原因就是:大多数进度条都是假的。

故事还要从1896年讲起。

那一年,波兰经济学家KarolAdamiecki制作了一种名叫harmonogram(时间表)的图表,提出了早期的进度条概念。同时,这种方法1910-1915年也由HenryGantt在西方普及,并被称之为‘甘特图’,后来电脑诞生后才慢慢用于计算领域。

▲KarolAdamiecki。图片来自:Historicprojects

第一个图形进度条出现在MitchellModel1979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中,他指出,进度条能‘在复杂的计算环境中监视系统行为’。

这时候,进度条就成了人们与计算机运作联系起来的桥梁。

但事实上,没人能做出预测100%真实的进度条。因为程序员也不知道系统什么时候能完成操作。

所以每个人都会面临卡在99%的情况,只是进度条为什么卡在99%,原因却各不一样。

它有时候快,有时候慢。

对于一些可定量的项目,进度条基本可以和实际相符,但不同的硬件资源和后台程序都会相互占据资源,计算机很难恒定分配运行,当你影片下载到99%时又打开了大型游戏,或者哪个小任务卡住了,就到了艰难的‘1%时刻’。

其实这种1%随时都在发生,但我们只对最后的1%印象深刻。

它有时候前面很快,后面很慢。

就像U盘复制文件,系统会根据文件数量和传输速度算好大概时间,但并不是每个百分比都执行相同的工作,因为每个文件大小都不一样,而最后1%可能因为还要验证文件、全盘扫描、整理数据等等,所以耗时也最久。

它也可能一直不快不慢,因为它整条都是假的。

就像升级系统时,虚假的进度条一直在匀速往前走,有时在40%时突然就跳到了100%,有时到了99%还没完成工作,就只好一直不动了。

这种匀速的假象只是为了告诉你:我还在工作,请不要叉我。

▲示意图

虽然卡在99%的等待并不让人愉快,但也不得不承认,没有0%到99%,我们的情绪会更焦躁,因为不知道尽头在哪里。

这就是进度条的厉害之处——让你心甘情愿地等待。

一支理想的安慰剂

所以,进度条能不能准确显示百分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个进度条摆在那里。

1985年,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研究所教授BradMyers还是一位研究生,当时他就在论文里提出了这个观点。

只要看到进度条,人们就会感觉好点,它能让人放松,让人在等待时间去干点别的——去花5分钟发个传真,或者干些在1985年的办公室会干的事。

如果我们按下鼠标,界面没有任何反应,谁也不知道要等多久,人们都会陷入慌乱之中,并对关闭界面毫不留情。

▲更新软件时的进度条Bug

所以进度条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一存在就表示:电脑已收到指令,事件正在进行中。这让人们对于结果有了可见的期待,并让等待成为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当进度条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并以更多样的形式出现,它已经成了一种关于掌控的游戏,一个减缓人们焦虑的安慰剂按钮。

洞悉人心的产品经理,就顺水推舟地将大部分进度条都设计为:先快、后匀速、最后慢。

因为在经典的直线进度条里,一开始进度条总是发射很快,大家就会尝到甜头,之后就算它开始一点点匀速运动,也不会过于怪罪,至少进度条还在稳步前行,直到最后它卡在99%才醒悟起来:这终点怎么没完没了了?

但醒悟已经迟了,都等这么久了,最后1%能不忍吗?

不过iOS就实在很多,直接把进度条变成了没有百分比的‘转菊花’,谁也不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停止转动,但至少它坦诚地告诉你:结果只有两个,完成和未完成。

现在的进度条,也越来越懂得重视人们的感受。

嘀嘀打车除了显示等待人数,还会显示等待时间、已等待时间,这些进度中的多种细节,都是为了让用户对进度有更精确、即时的把握,以产生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的满足感觉。

不得不承认,就算在圣诞节的凌晨12点叫车看到等待人数73位、需要等待55分钟,这些量化的数字也让人不那么焦虑了,甚至可以去旁边的酒吧再消遣一杯寂寞的威士忌。

进度条也成了设计师们发挥创意的场地,他们会用各种小心思来转移用户注意力,让人们在等待的时间里也不会觉得枯燥。

甚至还有一些预期之外的小惊喜,能让人们忘了等待这回事。

如果没有进度条……

想象一下,如果把你放进一个小黑屋,屋内漆黑不见五指,等不到晚上的月亮,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你会是什么感觉?

迷茫、慌乱、不安、焦灼、漫无目的……

没有进度条也一样。

就像开机时,不知道多久屏幕才会亮起;看电影,不知道多久才能结束;过马路,不知道绿灯会不会跳转红灯;等地铁,不知道下一趟什么时候来;去吃饭,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桌在等待……

往小了说,进度安抚人心,往大了说,进度让生活得以继续。

时间是永恒的,不快不慢不慌不忙,一分一秒就那么长。我们对时间的概念,决定了我们如何生活。

进度条在20世纪早期出现后就被称赞为人类的重大发明,项目管理的先驱WalterPolakov在1923年写道:

进度条指示的就是人类生活不可消减、不可更改的因素——时间,它体现了人类的本性,同时又具有人情味,所以它化解了人和管理之间的矛盾,摆正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促进了人类创造力的充分发挥。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关注效率和进度,进行安排和规划,成了我们得以前进的根本。

进度条将我们与工具连接起来,让我们对于事事物物都有了更多的安全感、计划感、方向感,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现在,进度条还被挖掘出更多的优势。

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副教授RyanBuell发现,在餐馆里让顾客看到厨师在工作,对食物到桌时间、服务、口感的评价都更高,这和进度条的好处类似,因为它们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运营透明度’,RyanBuell称其为‘劳动幻觉’。

而互联网公司们同样能抓住这种效果,让人们更好地评估其服务,同时也为人们创造更多体验上的好感。

这时,也有人提出了一个关键的质问:

那怎么不让所有地方都充满进度条?

事实上,像Google这样的公司并不会降低服务速度来展示其工作,因为它们如果能一秒快速呈现结果,就不会让人们在互联网上多等待一刻。

也就是说,我们理想的世界,其实是没有进度条的。

U盘传输速率从1.0、2.0发展为3.0,网络通信技术从3G、4G、5G到探索6G,我们希望一切能快则快、呼之即来,我们一直都在追求所有终点即刻抵达,我们无数次幻想着有一台机器能带我们任意驰骋在过去现在和未来。

只是我们现在依然无法战胜时间。不过快不了的地方,至少能让它更好。

所以,进度条来了。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http:///

相关文章

  • 亚马逊秒杀进度条怎么控制?干预方式有哪些?

    亚马逊秒杀进度条怎么控制?干预方式有哪些? 秒杀活动前,人为的集中产品测评(提前在FACEBOOK等平台的粉圈里,Deals群发布秒杀产品和时间),制造短期排名靠前,来增加曝光。,活动进行中,先完成最低的销售目标,在亚马逊Deal进度条走的差不多的时候(秒杀时间内),再慢慢的在秒杀过程中补充库存,比如:单个listing增加2个或者总共加5个库存,如果在秒杀过程中,发现最后一个小时,还有进度没有用完,可以人为产品测评,比如用其他买家小号把产

    2024-03-19 17:01
  • 亚马逊秒杀进度条怎么进行控制?干预方式有哪些?

    亚马逊秒杀进度条怎么进行控制?干预方式有哪些? 秒杀活动前,人为的集中产品测评(提前在FACEBOOK等平台的粉圈里,Deals群发布秒杀产品和时间),制造短期排名靠前,来增加曝光。,申报数量宜少不宜多(目的是保证秒杀完成率)申报的数量比满足最低的推荐稍微多点就行,保证能够按时完成秒杀。,活动进行中,先完成最低的销售目标,在亚马逊Deal进度条走的差不多的时候(秒杀时间内),再慢慢的在秒杀过程中补充库存,比如:单个listing增加2个或者总共

    2024-03-19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