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张小龙为什么没来?
文/姚赟制图/石榕
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张小龙没有到现场分享,这件事也成为今年微信公开课的热门讨论话题。
1月9日上午,2020年微信公开课Pro在广州开课,然而已连续4年出现在现场的张小龙并未到现场。现场,张小龙以视频的形式分享了12分钟的思考。
视频中,张小龙还解释了为何不来现场的原因:“其实我是故意不来现场的。记得第一次公开课,我提到说,参和张小龙的一些来自“小数据”的秘密。
1
张小龙为什么没来?
每年公开课开始前,微信内部总会找张小龙提出“灵魂一问”——今年要不要参公开课?为什么?”是张小龙在公开课中的“套路”之一。
2016年1月11日,张小龙首次出现在2016年的微信公开课现场,现场有些诧异。
原因很简单,工作中,张小龙经常和同事说“尽可能的少去参力量”为主题公开课中,张小龙分享了48分钟,根据现场演讲整理出的未删减文字共8024字。
2016年12月28日,2017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第二次出现在现场,开场依旧是为何要来这里。而这一年来参的2018年公开课照常举行,这次的主题是“tobe正当时”。同时,张小龙也毫无意外地出现在了现场,开场以“跳一跳”这个小游戏作为引子,做了68分钟的分享,整理成无删减文字共11791字。
去年张小龙的公开课,就是一场大考——全程210分钟的分享,除了考验了他本人的输出能力外,更考验了台下观众的膀胱和看着直播观众的手机电池性能。而这次还是“今年为什么要来现场”作为开始——连续好几年来参公开课中,张小龙演讲时长和后续传播中未删减稿件字数后,得出了上图。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中,演讲时长共计425分钟,平均下来每场85分钟,传播的未删减整理稿件共计58683字,平均11736.6字。
从“历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时长统计图”中能发现,从2016年-2018年,三年的演讲平均时长略有波动,但起伏不大;到了2019年,时长大幅度提高,而今年则大幅降低。
这么推测,今年张小龙不出现在现场,且只通过视频分享了12分钟,极有可能是去年演讲时长透支严重,今年只能“紧缩”。
要知道,在台下没有人提问的情况下,张小龙5年中有4年都在自行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来或不来,“强迫症”张小龙怎么能忍数据起起伏伏的不均衡?
2
谈产品时,张小龙在讲什么
在现场演讲中,张小龙曾多次提到微信公开课针对的是开发者,而其主题也基本由微信这款产品出发。5年间,微信公开课都会定有主题,如微信力量、下一站、正当时、同行、未完成。但,以上这些主题,却并非全然等于张小龙分享的核心。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梳理了近5年公开课的主题,同时对张小龙演讲主旨进行了相应的概括,得出了下表。
近5年张小龙演讲主旨可概括为:2016年,关于产品、平台价值观的思考;2017年,关于小程序的理解和想法;2018年,关于小游戏外挂、产品、“用完即走”、“去中心化”、公众号、小程序、小游戏、企业微信的8点思考;2019年,关于设计原则、微信的历史、公众号、社交、阅读、信息流、AI、善良、支付、企业微信、人口红利等11项的思考;2020年,关于信息的一些思考。
我们再将以上主旨分别进行了提炼:2016年,价值观;2017年,小程序;2018年,8项思考;2019年,11项思考;2020年,信息。
那么,张小龙又是如何讲述这些核心的?他的关注点在哪里?
我们将张小龙近5年演讲(官方未删减版稿件,不包含标题)中出现的重点高频关键词进行了梳理。与之前盒饭财经原创稿件《大半年说了一辈子的话:关于任正非的小数据分析》《和马云学“怼人”》,关键词选择的标准一致。
重点,指的是在表述过程中具备重要含义或价值,比如“的、得、地”“首先、其次”“你我他”这样词出现频率当然会很高,但考虑到解读的价值并不是很高,所以这类词并不包含在其中。同时,还有一些如“组织”这类,语境不同在文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关键词也未添公开课中的演讲。
(2016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2016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
张小龙在2016年微信公开课演讲中,重点高频关键词使用情况如下:用户79次、微信56次、平台42次、人(个人、人群等)38次、价值29次、产品21次、朋友圈16次、时间15次、分享15次、优惠13次、价值观11次。
(2017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2017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
张小龙在2017年微信公开课演讲中,重点高频关键词使用情况如下:小程序134次、人(个人、人群等)53次、程序49次、服务42次、用户39次、公众号38次、微信37次、互联网36次、希望25次、形态22次、智能/智能化22次。
(2018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2018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
张小龙在2018年微信公开课演讲中,重点高频关键词使用情况如下:微信86次、小程序64次、游戏56次、用户54次、人(个人、人群等)54次、平台33次、希望32次、信息27次、时间20次、公众号20次、产品18次。
(2019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2019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
张小龙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演讲中,重点高频关键词使用情况如下:人(个人、人群等)245次、微信142次、用户113次、产品80次、朋友圈71次、社交59次、小程序51次、工具48次、时间42次、信息39次、希望37次、游戏36次、AI36次、平台32次、阅读32次、内容30次。
(2020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2020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高频关键词)
张小龙在2020年微信公开课演讲中,重点高频关键词使用情况如下:人(个人、人群等)39次、信息34次、微信16次、思考12次、内容11次、时间6次、平台6次。
再来看每年分别提炼的主旨——2016年,价值观;2017年,小程序;2018年,8项思考;2019年,11项思考;2020年,信息。
2016年,张小龙阐述价值观时,主要讲的是用户、平台、人、价值和产品力;2017年,张小龙在介绍小程序时,带出的是人、程序、服务、用户;2018年,张小龙在8项不同的思考时,围绕的除了微信、小程序、游戏等产品外,基础还是用户、人、平台以及对未来的希望;2019年,花了210分钟阐述他的11项思考时,主要聊的还是人、用户、产品;而今年,在相对极短的12分钟内,讲的看似是信息,背后还是人、用户、隐私、时间。
微信或者一款产品,对用户对人的价值如何体现?微信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平台还是工具?用户与产品的关系是什么?信息、产品与人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产品与用户的时间又是什么关系?
这些都是张小龙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核心。
3
“灵魂拷问”
与“我今年为什么要来/不来”的自问自答一样,在张小龙近5年的演讲中,有不少重点高频关键词贯彻始终。
如人(个人、人群等)共计出现429次、微信337次、用户289次、小程序254次、产品139次、信息124次、平台118次、希望108次、朋友圈98次、游戏97次、公众号96次、时间93次、服务85次、工具82次、社交65次、内容55次、价值50次、分享49次。
(制图盒饭财经)(制图盒饭财经)
从上图可发现,人(个人、人群等),2019年是众多关键词的波峰,当然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为持续210分钟的输出,重点词汇的出现次数也会相应增小程序、朋友圈、公众号等产品名称类关键词,人、用户、产品、信息、时间、流量、触达等关系探索类关键词,平台、服务、工具、用完即走等定位类关键词,游戏、社交、内容、分享、能力、功能等功能类关键词,希望、价值、效率、高效、思考、体验、推荐、线下、去中心化、规则、隐私等价值观思考类关键词。
(近5年张小龙微信公开课连续输出重点高频关键词分类表,制图盒饭财经)(近5年张小龙微信公开课连续输出重点高频关键词分类表,制图盒饭财经)
我们将这些关键词进行梳理后发现,某种角度来看,除了产品名称类之外,其余四类均代表了张小龙一直关注的几类问题。
如关系探索类中,他就多次在演讲中涉及此类问题:信息对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款产品究竟该压榨用户的时间保持粘性还是如何,流量应该如何获取,应该如何通过产品触达用户,等等。
定位方面,更是持续在探讨,微信到底是平台还是工具,用完即走到底是什么,服务属性对产品意味着什么,等等。功能方面,则是在这些具体的社交、内容、游戏等方面,进行了细节的探讨和思考。
价值观思考类,则是不断提出新问题,研究未来趋势。如,推荐算法机制是什么,如何去中心化、平台规则如何强化、个人隐私安全如何保障等等。
事实上,这些问题具有普世意义——每一个App都可以向自己发起这些“灵魂拷问”。
4
多面张小龙
年复一年,有些关注点想着想着,想明白了;而有些难题的答案,又在不断更新迭代。我们从数据的纵向,看到了张小龙持续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从横向,则能看到不断“迭代”中的多面张小龙。
统计之前,下意识觉得技术出身的张小龙,逻辑、技术、算法、数据之类的“理工科词汇”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甚至常年挂在互联网从业者口中的“逻辑”“迭代”,在张小龙近6万字的演讲中,仅分别出现了一次。
数据告诉我们,张小龙可能是一个被代码包裹着的“诗人”。用“一个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一个人站在地球前的启动页,从不给他的“标准答案”,鼓励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分享王阳明、留下想象空间,喜欢神秘感。
同时,数据还告诉我们,他可能还是一个研究者,可能还是一个纠结的矛盾体。
我们从众多关键词中,挑选了信息、时间、隐私三个关键词(还有其他的关键词也有同类现象的关键词,此处仅作为举例说明用),在对应张小龙微信公开课未删减演讲整理稿件字数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比例。
(近5年递增的连续输出重点高频关键词(节选)统计图,制图盒饭财经)(近5年递增的连续输出重点高频关键词(节选)统计图,制图盒饭财经)
从上图中能看到,这三个关键词在张小龙演讲中出现比例的曲线逐年递增。持续增的定位上,张小龙的输出就很不稳定。
张小龙一直将微信定义为“工具”,对平台的概念则持续“游走”状态,而服务和用完即走则是对工具属性的强化。我们将关于定位的四个关键词进行了进一步的拆解分析。将出现次数乘以关键词字数,最后除以当年分享稿件总字数,得到了一个比例。
(近5年张小龙关于定位重点高频关键词的占比统计图,制图盒饭财经)(近5年张小龙关于定位重点高频关键词的占比统计图,制图盒饭财经)
从上图中能看到,2016年多次提到平台,2017年则直线下跌,到了2018年又有所抬头,2019年和2020年相对稳定;除了今年简短的12分钟讲话,样本范围不足,“工具”关键词基本呈上扬趋势,哪怕张小龙在2016年时就强调微信就是一种工具,但从输出来看,其定位并没有那么清晰;“服务”一词,则在2017年达到顶峰,而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2016、2017、2018年,连续三年找了大段的时间对“用完即走”就行专场解读,在2019年(210分钟那场),却只字不提,这里头感觉有些怪异。
带着这些数据,我们再来看,近5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对微信的定位是如何表述的,以下为张小龙公开演讲中节选的原文。
2016年:
“因为蝴蝶效应本身来说是很难遇到的,但是在微信这样一个平台上面,它真的是瞬间就会发生。”
“微信作为一个平台,为什么我们在很多的规则。”
“我们认为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对工具来说,好的工具就是应该最高效率的完成用户的目的,然后尽快的离开。”
2017年:
“我说微信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应当想如何做好这个工具。”
2018年:
“微信作为一个具有平台属性的工具,它肯定会有一些平台性的内容,比如订阅号、小程序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态度,即我们是怎么面对这样一些平台内容的。”
2019年: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2020年:
“微信作为一个基础的信息传递的工具或者说平台”
从2016年到2020年,微信到底是一个平台还是一个工具,可能张小龙自己也没想明白。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营销推广http:///
相关文章
-
张小龙:短内容是发力方向 近期可能上线
但回过头来看,当年有两个小失误,一个是公众平台,很长时间都只有pcweb版,这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张小龙指出,相对公众号而言,我们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此外,春节将至,张小龙称,微信在红包玩法上,也有一些新的创造,但未具体说明。
2024-03-22 08:56 -
张小龙“缺课”,微信有所思
普通用户并不一定知道这个名字,但对互联网的产品和技术人员来说,这三个字自有其分量。,虽然外界一般将其视为通讯工具或社交软件,而它的Slogan则称自己是一个生活方式。,有意思的是,在微信公开课同一天晚上,有消息传出,字节跳动2019年全年营收超过1400亿元,较上年增长近280%。
2024-03-22 08:55 -
从付费阅读的难产,看微信的“中年危机”
前两天还在争相传颂“张小龙七思考”的自媒体大v们一下子找到了新素材,两眼放光,各种解读猜测铺天盖地而来。,这两年,每当我们满怀期待,以为又将目睹张小龙动一动手指、云淡风轻间改变整个业界,但其实最后都只是记住了他的“至理名言”。,6关系链和管道化底层逻辑无法动摇、心智定位已经饱和、内容生态高度板结,除了这三大困境,还有两个具体问题。
2024-03-22 08:52 -
粉笔网 CEO 怒骂千万广告费仅 10 秒出镜上热搜;美国对华为新禁令将于 9 月 15 日正式生效;TCL科技公司股票于9月17日停牌|Do早报
9月15日及以后,包括台积电、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将不再供应芯片给华为。,【曾毓群:新能源汽车是下一个与“5G”比肩的战略产业】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十三届全国政协第4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称,新能源汽车是下一个与“5G”比肩的战略产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信证券:预计A股将迎来持续数月的慢涨】中信证券9月13日发布研报认为,预计A股本轮行情由资金重新形成合力,并
2024-03-21 22:00 -
稳坐直播江湖的东北人,为何只配给孤独的湖南人打工
在任何直播平台上,来自东北的老铁都是主力,靠着一嘴社会磕赚得盆满钵满。,所有人都知道,那个背影就是张小龙,这是他想要传达“人很孤独,需要沟通”的用意。,在上市后的两年,短视频和电商带货异军突起,映客却始终围绕互动社交布局,以平均每1~2个月创新一个产品的速度,覆盖了秀场直播、语音房、1V1视频、云相亲、陌生人社交等多个细分赛道。
2024-03-21 21:07 -
张小龙是谁(有什么成就Foxmail创始人、腾讯高级总裁)
周鸿祎告诉记者,他们被小贩引导着走过七拐八拐的街巷,最后到达一个小黑屋里,屋内全是港台电影影碟。,Foxmail如日中天时,腾讯不过10万用户,多数人认为邮箱是比社交更大的一块领域。,一年后,张小龙选择将Foxmail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博大。
2024-03-21 21:04 -
诞生7年,微信成长的欢乐和哀愁! 微信之父张小龙首秀背后 商业化走到关键时刻
而其中,网络广告业务总额为49.38亿元,同比增长达102%,在总收入中占比已接近20%。,5、善良比聪明更难,但更重要现在内部要做到欺骗用户太容易了。,我们希望提供无限可能性,给平台去开发,而不是谈一个单单对用户毫无价值的合作。
2024-03-21 19:29 -
怎么挑选微信小程序代理公司 “独裁”的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帝国诞生记
正当马化腾、张朝阳欣喜地用他们积累下的巨大用户寻找风投时向商业进军时,这位极客还在为不断增项目。,2013年8月,从腾讯退休、已经改行做红酒生意的刘成敏委婉地回应《博客天下》记者,“我没有让张小龙停止开发微信”。,但知情人士对《博客天下》确认,马化腾的确曾提醒张小龙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开发产品上,不要接受过多的媒体采访。
2024-03-21 19:29 -
微信小程序发布一个月,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 上海微信托管公司浅析家具行业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意义
微信小程序发布前理所应当地受到万众聚焦——毕竟张小龙从未让世人失望过。,人们开始明白,小程序的初衷就是为了打通线上线下场景,用二维码连接世界。,注:笔者进行了一次关于小程序的问卷调查后有感而作本文,受调查者主要为国内顶尖985大学生。
2024-03-21 19:28
热门标签
-
雷军生死看淡一年后 红米的独立战争怎么样了
2024-03-22 08:55
-
天猫双11预售销售额是多少?2019双十一销售额预测是多少?
2024-03-22 08:55
-
华为占据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八成份额
2024-03-22 08:55
-
淘宝天天特价活动提报,商家要提前准备好什么?
2024-03-22 08:55
-
淘宝双12有什么要求?活动的节奏是什么?
2024-03-22 08:55
-
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 将围绕五大方向持续攻关
2024-03-22 08:55
-
Lyft提出向司机支付最高600美元赔偿金 以求和解
2024-03-22 08:55
-
天猫双11红包是无门槛的吗?开喵铺和盖楼赢的红包有限制吗?
2024-03-22 08:55
-
对微信的“短内容”做个预测
2024-03-22 08:55
-
淘宝赠品营销,商家要怎么做?方法分享
2024-03-22 08:55
-
中国发布首批14项5G标准 完全接轨全球5G标准
2024-03-22 08:55
-
淘宝双12首页怎么设计?双12宝贝详情页如何做能提高转化?
2024-03-22 08:55
-
苹果被控侵犯手表技术专利:曾挖走对方两名首席高管
2024-03-22 08:55
-
手淘商家如何操作来给店铺带来更多的流量?方法解析
2024-03-22 08:55
-
在哪领淘宝双12的优惠券?如何用双12优惠券?
2024-03-22 08:55
-
抖音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启动公告
2024-03-22 08:55
-
双十二有哪些玩法?双十二活动玩法介绍
2024-03-22 08:55
-
IBM找到锂离子电池替代品 量子计算机不再中看不中用?
2024-03-22 08:55
-
淘宝网店流量提升遇到瓶颈,商家怎么打破?技巧解析
2024-03-22 08:55
-
向海龙从百度离职后首次现身 要专注To B企业投资
2024-03-22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