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佳
来源:infoQ(ID:infoqchina)
2019年,数据泄露引发全民关注。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公民、企业,都曾陷入数据泄露事件。从金融保险、教育、医疗、科技到政府,数据泄露涉及许多行业。并且,受数据泄露影响的用户范围广泛,类型多样,既有网站注册用户、大学员工、医疗患者,也有艾滋病感染者、警察、孕妇等。
最近一两年,数据泄露事件愈加频繁,受影响用户不断扩大,少则数千万,多达数亿乃至十几亿。当笔者撰写此文时,一个Elasticsearch数据库泄露,包括27亿个电子邮件地址,其中10亿个密码是以简单的明文存储,涉及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
根据IBM的数据泄露年度研究,如果将通知成本、调查、损失控制和修复的相关费用,以及监管部门罚款和诉讼考虑在内,那么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高达392万美元。比如,201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Facebook数据泄露一事,Facebook2019年以50亿美元与美国FTC和解。对于上市公司,数据泄露一旦公开,可能导致涉事公司平均股价应声下跌7.27%,而股价低迷在随后几年将成为现实。据FireEye估计,面对网络攻击或数据泄露,只有不到一半的组织已经做好了准备。
因此,我们盘点2019年最大的10起数据泄露事件,试图得到一些更深的认识。
2019数据泄露TOP10
TOP10:Canva1.39亿用户数据泄露
报道时间:5月24日
大致情况:
5月24日,一名自称GnosticPlayers的黑客声称窃取了澳大利亚网站Canva的1.39亿用户数据。据悉,黑客窃取的数据包括用户姓名、用户名、电子邮件地址、城市国家信息,其中6100万用户的哈希密码,其他用户的信息还有用于登陆的Google令牌。有7800万用户使用了Gmail地址。Canva证实它的数据库遭到非法访问,表示尚未发现账号被入侵,出于谨慎考虑它已经鼓励用户更改密码。
Canva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平面设计服务,在Alexa排名200以内。
数据类型:姓名、用户名、电子邮件地址、位置信息等
泄露原因:黑客窃取
后续:公司通知用户更改密码
TOP9:Dubsmash1.62亿用户数据泄露
报道时间:2月12日
大致情况:
2月13日,据Register报道,有近6.17亿个在线账户的详细信息在暗网上出售,这些账户是黑客从16个网站上窃取的。其中,数据泄露最多的是Dubsmash,有1.62亿账户信息被泄露。
据悉,Dubsmash公司创立于2014年,在其应用程序上,用户可以进行对嘴型表演,题材覆盖了卡通动画以及电影和广告短片等,短片录制完成后,可以分享给他人。
数据类型:用户姓名、ID、电子邮件地址、用户名、密码等
泄露原因:黑客窃取
后续:数据被黑客出售
TOP8:2.02亿中国求职者个人信息泄露
报道时间:1月10日
大致情况:
1月10日,HackenProof安全研究员BobDiachenko发现,MongoDB数据库中有超过2.02亿中国求职者的详细简历信息已在网上被公布,疑似第三方应用泄露。据悉,这份数据库存储的2.02亿简历中包含202730434条记录,信息非常详细,总计854GB。
数据类型:求职者姓名、身高、体重、地址、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政治倾向、技能、工作经历、工资预期、婚姻状况、驾驶执照号码、专业经验和职业期望
泄露原因:数据库配置错误
后续:事件披露后不久,该数据库被加入保护机制
TOP7:Zynga2.18亿游戏玩家数据泄露
报道时间:10月1日
大致情况:
一名巴基斯坦黑客声称声称入侵移动社交游戏公司Zynga。这位黑客设法突破由Zynga开发的流行字谜游戏“WordswithFriends”,并未经授权访问超过2.18亿用户的庞大数据库。数据泄露影响所有今年9月2日及之前注册游戏的安卓和iOS游戏玩家。此事被披露后,Zynga承认数据泄露。
据悉,Zynga市值超过50亿美元,是全球最成功的社交游戏开发商之一,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热门在线游戏集合,包括FarmVille、WordsWithFriends、ZyngaPoker、MafiaWars和CaféWorld等。
数据类型: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登录ID、密码、密码重置令牌(如果有)、电话号码(如果有)、FacebookID(如果已连接)、Zynga帐户ID
泄露原因:黑客入侵
后续:该公司与执法部门联系,并采取措施保护用户账户
TOP6:2.75亿印度公民个人信息泄露
报道时间:5月1日
大致情况:
5月1日,据外媒SecurityDiscovery报道,他们发现一个未经保护和公开索引的MongoDB数据库,其中包括275265298条印度公民个人信息记录。这个数据库本身托管在亚马逊AWS上,没有泄露源或从属关系的标签,反向DNS也没有显示任何结果。
数据类型:印度公民姓名、电子邮件地址、性别、出生日期、电话号码、教育详细信息、就业详细信息(工资、专业技能、雇主历史记录等)
泄露原因:黑客窃取
后续:外媒反馈给印度CERT团队
TOP5:CulturaColectiva5.4亿数据泄露
报道时间:4月3日
大致情况:
4月3日,有安全人员发现两个Facebook集成应用的数据集,这些应用不受保护地在AmazonS3服务器上存储。其中一个应用来自名为CulturaColectiva的墨西哥公司,该公司存储了146GB大小的用户数据,总计超过5.4亿条记录。研究人员通知了CulturaColectiva和亚马逊网络服务部门,让他们知道数据公开曝光这件事。第一封电子邮件通知在今年1月10日发出,然而直到4月份,数据库才得到保障。
数据类型:Facebook用户ID、账户名、评论和喜欢的内容
泄露原因:数据库配置错误
后续:数据库得到很快保护
TOP4:16家国外网站6.2亿用户数据泄露
报道时间:2月13日
大致情况:
2月13日,据国外媒体TheRegister独家披露,一个名为DreamMarket的暗网市场正在出售6.2亿用户信息,交易通过比特币转账,打包售价不高于2万美元。该卖家宣称这些数据来自16个被攻击的网站:
Dubsmash(1.62亿)、MyFitnessPal(1.51亿)、MyHeritage(9200万)、ShareThis(4100万)、HauteLook(2800万)、Animoto(2500万)、EyeEm(2200万),8fit(2000万)、Whitepages(1800万)、Fotolog(1600万)、500px(1500万)、ArmorGames(1100万)、BookMate(800万)、CoffeeMeetsBagel(600万)、Artsy(100万)和DataCamp(70万)。
数据类型:账户持有人姓名、电子邮件地址、位置、密码、社交媒体身份验证信息等
泄露原因:黑客攻击
后续:在暗网被贩卖
TOP3:FirstAmericanFinancialCorporation8.85亿数据泄露
报道时间:5月24日
大致情况:
5月24日,独立安全记者BrianKrebs透露,美国房地产和产权保险巨头FirstAmerican8.85亿份敏感客户财务记录被泄露。据悉,这些记录可以追溯到2003年,而且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访问。Krebs称攻击者如果知道该公司文档的url格式,就可以通过输入以“000000075”开头的任何记录号,调出相关客户材料。
数据类型:姓名、社会安全号码、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驾照、银行账号和对账单、抵押贷款和税务文件,以及电汇收据
泄露原因:IDOR漏洞
后续:公司关闭网站,禁止外部对该应用程序的访问,内部进行审查
TOP2:Verifications.io9.8亿数据泄露
报道时间:3月7日
大致情况:
3月7日,SecurityDiscovery安全研究人员BobDiachenko披露一个可公开访问的MongoDB数据库,包含982864972条记录。据悉,这些记录包含7.98亿的电子邮件记录、超过400万备注了电话号码的E-mail地址、以及超过600万条被识别为‘商业线索’的信息。
数据类型:姓名、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出生日期、电话号码、传真号码、性别、IP地址、邮政编码
泄露原因:数据库配置错误而暴露于网上
后续:网站脱机,公司称已对数据库做好保护
TOP1:Elasticsearch27亿数据泄露
报道时间:12月4日
大致情况:
12月4日,国外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一个Elasticsearch数据库泄露,包括27亿个电子邮件地址,其中10亿个密码都是以简单的明文存储。据悉,大多数被盗邮件域名来自中国邮件提供商,涵盖腾讯、新浪、搜狐和网易等。另外,雅虎、Gmail以及一些俄罗斯的邮件域名也受到影响。
数据类型:电子邮件地址、密码等
泄露原因:未知
后续:12月9日,该数据库被禁止访问
数据泄露原因分析
截至笔者撰写此文,上述是2019年TOP10数据泄露事件。它们有两大特点:一是泄露数据惊人,动辄亿级,且受影响用户数巨大。更夸张的是,甚至有几十亿的数据泄露。
二是泄露数据内容详细,维度多,颗粒度细。以2.02亿中国求职者个人信息泄露为例,泄露数据维度有15种,几乎包含了其他人想知道的“所有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可以生出“无穷祸患”。
当然,这10起数据泄露虽然被视为“TOP10”,但是过少的数据泄露事件无法揭示更多信息。因此,笔者进一步统计了2019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泄露事件(注:因个人收集渠道有限,难免有遗漏,欢迎读者补充)
数据泄露统计数据泄露统计
2019年,笔者从公开渠道统计出数据泄露事件一共有43件,如上表。
(注:在这里为方便统计,将黑客入侵和黑客窃取统一归为黑客行为)(注:在这里为方便统计,将黑客入侵和黑客窃取统一归为黑客行为)
这43起数据泄露事件,泄露原因多种多样,既有黑客行为造成,比如黑客入侵,又有数据库配置错误、网站漏洞、非授权访问以及“内鬼”等诸多原因。
泄露原因占比泄露原因占比
从统计的泄露原因中,我们发现:42起数据泄露,黑客入侵和窃取有14起,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次是公开数据库,这往往是一些数据库,未加保护而暴露于互联网上。因公开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的事件有7起,达到16%。第三则是非授权访问和数据库配置错误。
以数据库配置错误为例,根据《2019年云安全报告》显示,大约有40%的组织表示,云平台配置不当是他们最担心的网络安全问题。一位名叫ErickaChickowski的人写道,“对互联网服务(Internet-as-a-service,IaaS)的依赖和对云数据存储的错误配置,是导致当下一些最具破坏性的云入侵和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无论是错误地关闭云提供商标准化的默认安全设置,还是使用默认密码,或者对某些服务允许不受限制的访问,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错误配置问题都会带来大量隐藏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内鬼”所为同样是某些数据泄露的原因。为利益驱使,组织内部人员会私自盗窃数据,造成数据泄露,智联招聘、趋势科技、加拿大Desjardins信用合作社和俄罗斯Sberbank就是例子。
因此,我们尤其需要注意这六大数据泄露原因:黑客、公开数据库、非授权访问、数据库配置错误、“内鬼”和网站漏洞。
数据泄露,哪些行业是“常客”?
其次,我们试图观察哪些行业更容易发生数据泄露。
在所有的数据泄露事件中,科技行业数据泄露事件最多,占比为37%,相当惊人。众所周知,科技行业是信息化、数字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善于利用数据,发挥数据价值,因此其拥有的数据更完善、颗粒度更细、价值更大。
其次是政府机构,数据泄露占比排名第二,为16%。作为管理机构,政府会收集大量的社会经济和公民各种信息。因此,其数据价值巨大。
然后是金融和医疗,占比分别是14%和9%。金融业是钱之汇集地和流通地,其手中的数据自然价值极大。并且与普通行业相比,金融业的数据“更值钱”。可以说,金融业一直是数据泄露的“常客”。在全部6起与金融相关的数据泄露事件中,黑客窃取和“内鬼”所为是主要原因,此外还有安全漏洞。
医疗行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医疗机构往往会建立病人信息档案,比如病历等,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基本的个人信息,而且还有关于病人身体状况的详情,这些数据价值意义重大。据悉,黑市对健康数据的需求已经使医院成为攻击者的首选目标。这些攻击者或内部人员可能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内部漏洞。
如果从时间上看,2019年,数据泄露有两个高峰期,一是4月,有6起媒体报道的数据泄露事件;二是9月和10月,同样有6起。(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有大量的数据泄露事件未知或者没有被媒体报道。)
此外,数据泄露不分国家,43起数据泄露涉及全球16个国家,包括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厄瓜多尔等等。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数据泄露事件“未知”或没有被媒体报道。笔者统计出的43起数据泄露,仅仅是冰山一角。
数据泄露冰山理论数据泄露冰山理论
针对数据泄露频发,专家支了这些招
对于数据泄露,启明星辰一位数据安全专家表示,“数据丢失和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黑灰产造成的内部恶意数据泄露事件不断出现,社会热点事件层出不穷。这些都与数据的属性从内部资产向价值资源的转变有关。”
如今,数据的高价值资源属性让数据泄露带来的损失不断升级,同时也带来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知道创宇CTO兼COO杨冀龙在笔者的一次采访中,谈到数据泄露时说,“数据泄露是个20年的老话题了,还是很难(防止数据泄露)。现在,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好多了,比如等级保护法有要求,而有公民隐私数据的企业必须过等保安检。“
并且,现在“两高”司法已经有解释:泄露用户通信内容五百条即可入罪。
无疑,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有利于遏制数据泄露的频频发生。
对企业或组织机构而言,数据泄露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避免数据泄露事件发生。那企业和组织机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启明星辰数据安全专家给出了3条建议:
1.完善数据安全防护手段
当前,企业对数据安全主要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的网络边界防护和终端管控手段,缺少对内容的深度识别或感知技术,并且缺少对敏感数据的全方位治理和安全管理手段。
敏感数据是什么、存放在什么位置、流转经过哪些节点、数据泄露后如何溯源追责,企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数据安全产品和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2.建立可落地的行业性数据安全规范和企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最近几年,数据安全已经被逐步纳入国家法规和行业规范中,包括《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2.0》、《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欧盟《GDPR》等。数据安全已经成为新一代信息安全标准的基本内容。
虽然这些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明确立法规定,对各类组织承担的数据安全保障义务与责任进行明确要求,并保障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这位专家表示,“如果上述法规要指导企业落实具体的数据安全保护手段,仍然需要结合具体行业特点,对数据安全防护的技术手段进行明确要求,增强可落实性和可执行性。”
3.提高安全意识,增加对内部数据泄露风险的防护
目前,企业对数据安全的投入,主要是针对外部攻击的防护,如防火墙、IDS、防病毒软件等,而这些技术手段很难对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的泄露行为进行识别和防护。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泄露风险来自企业内部,其中邮件外发和互联网上传是两个最方便的数据外传手段,也是泄露事件发生概率最高的两个渠道。
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员工或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增加对数据防泄漏产品的投入,实行对内部人员泄露行为的检测和管控,降低内部人员有意无意的拷贝、外发和上传等操作带来的数据泄露风险。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http:///
相关文章
-
如何知道自己手机号码被泄露?怎么补救?
专业的携号转网接口API服务商,极速接收,5秒到达,三网合一,咨询了解请点击 https://fubangjd.com/二、怎么补救?,如果确认自己的手机号码已经被泄露,那么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除了以上措施,还有一些额外的预防措施可以采取。
2024-03-13 17:42 -
手机号和姓名泄露会造成什么后果?会有什么危险?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网络安全漏洞、个人信息不慎泄露等,我们的手机号和姓名很可能会落入他人之手。,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失去工作机会,或者在社交圈中陷入尴尬和孤立。,当我们的个人信息落入不法分子之手时,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身份盗窃、网络欺诈等犯罪行为。
2024-03-13 17:42 -
手机号泄露有必要换吗?怎么办?
当手机号泄露后,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使用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将手机号公开或泄露给不信任的第三方。,然而,在决定是否更换手机号之前,我们也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来应对泄露的情况。
2024-03-13 17:42 -
中国青年报:对数据掌控者及传输者念好“紧箍咒”
会议一致认为,“目前在隐私安全保护方面,技术和法律都还欠缺。,”华中科技大学网络安全学院徐鹏副教授认为,在技术尚未成熟到可以有效维护隐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数据安全法律来加以约束,效果会更明显;但从长远角度看,技术手段将发挥更有力的作用。,”徐鹏建议,可以综合运用技术创新、行业规范、法律制度等手段,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加以正确引导,将隐私泄露的风险降至最低,确保在维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实现人工智能健
2024-03-22 09:16 -
泄露个人资料当严惩 勿纵容“考拉征信”们
泄露个人资料当严惩勿纵容“考拉征信”们盘和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11月19日,据央视报道,江苏淮安警方最近依法打击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缓存公民个人信息1亿多条。,其中,A股上市公司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自2015年3月以来,非法提供查询返照9800余万次,获利3800余万元,在公司服务器中查获并收缴被非法获取、存储的个人信息近1
2024-03-22 09:14 -
3.83亿开房记录被泄露后,万豪又又又泄露用户数据了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文/万佳来源:InfoQ(ID:infoqchina)不到两年,万豪酒店再次发生数据泄露。,据悉,万豪酒店注意到,2月底,有人在特许经营场所利用两名员工的登录凭据访问了大量房客信息。,对这家知名酒店集团而言,两年不到,这是它发生的第二起重大安全事件。
2024-03-22 08:19 -
0.5元提前看《三十而已》大结局 盗播产业链为何屡禁不止?
”近日,网友小刘惊讶地发现,自己在腾讯视频上以3元价格购买的热播剧《三十而已》超前点映大结局,闺蜜竟然没买会员就看完了。,8月4日,《三十而已》制作方柠萌影业剧宣负责人回应媒体称,公司发现样片泄露以后已经搜集证据,第一时间在北京和上海报警,目前正在等待警方调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成本低、速度快等特点,大肆解析、传播版权视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2024-03-22 07:16 -
人脸信息灰色产业链曝光,天威诚信SSL证书助你免受信息泄露威胁
所以,天威诚信提醒您防护措施应在发生数据泄露之前,提前部署。,天威诚信提醒您在进行注册时要留意,如果不是经过HTTPS加密的网站记得谨慎访问;同时也要注意不要随便扫描二维码,不要轻易点开他人给的链接等等。,一旦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出现错误、受到更改、发生遗漏、或者超出了网站平台使用个人信息的范围等情况,公民可按照法律规定举报或向平台提起诉讼。
2024-03-22 07:05 -
阿里又摊上事了,被浙江通信管理局曝光点名强制整改泄露用户隐私
阿里这周又摊上事了,因为被圈内人举报未经用户允许泄露平台用户信息给自己合作公司,被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曝光点名,强制整改,看来今年阿里注定要流年不利了!以下是浙江省通信管理局针对阿里私自泄露用户信息发布的公开通知:经调查核实,2019年11月11日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用户留存的注册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合作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根据《
2024-03-21 20:50
热门标签
-
阿里北京总部今日动工 张勇:投资64亿 坚持在京扎根
2024-03-22 09:01
-
2019淘宝冬新势力周报名(时间、入口、招商要求)
2024-03-22 09:01
-
淘宝商家如何提高商品排名?注意标题优化
2024-03-22 09:01
-
阿里巴巴致信北京:容我们做梦 让我们开始
2024-03-22 09:01
-
双十一影响快递吗?是不是会晚很多天?
2024-03-22 09:01
-
《华尔街日报》渲染“政府背景” 华为长文回击来了
2024-03-22 09:01
-
淘宝商品上下架时间优化,存在哪些注意事项?
2024-03-22 09:01
-
任正非谈技术盗窃质疑:领先世界不可能靠偷来的
2024-03-22 09:01
-
双11快递高峰期有几天?通常是哪段时间?
2024-03-22 09:01
-
京东买东西没分期还的时候可以分期吗
2024-03-22 09:01
-
致富企业为什么就要做好使pr
2024-03-22 09:01
-
淘宝店铺流量下降,商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4-03-22 09:01
-
双十一花呗临时额度怎么玩?规则是怎么样的?
2024-03-22 09:01
-
机遇最好使的5个开店颠覆性新机遇是什么,水平度小区做成前身
2024-03-22 09:01
-
时宜有家的“网络平台意志”
2024-03-22 09:01
-
双十一花呗临时额度怎么申请?有哪些申请的办法?
2024-03-22 09:01
-
积极开展笔记本电脑沟通交流首页重点项目菜谱
2024-03-22 09:01
-
淘宝促销之商家如何看待让利促销和价格战?
2024-03-22 09:01
-
时应有家的“网络平台意志”
2024-03-22 09:01
-
双11售后回复快捷语话术,你都知道哪些?
2024-03-22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