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这些大牌都被中国收购 日本企业为何接连变卖祖产?

2024-03-22 09:08
admin

来源:中关村在线

纵观近些年,中国企业收购日本家电巨头,早已不是什么大新闻了。2011年,联想集团收购日本NEC笔记本业务;海尔公司收购三洋白电;美的收购了东芝的白电、海信收购东芝黑电……事例不胜枚举。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去投资并购。这些年,在日本市场,中国企业确实硕果累累,让人提气。

中国企业收购日本品牌大事件时间表(图片摘自爱活网)中国企业收购日本品牌大事件时间表(图片摘自爱活网)

这些辉煌的业绩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中国企业终于崛起了,我们把昔日的老对手,日本的家电巨头都给买了下来!可是,一向以“精明”著称的日本人真的会那么“傻”吗?他们真的舍得“忍痛割爱”吗?那么中国企业到底是抢到了宝贝,还是捡到了“一堆垃圾”呢?

日本家电巨头成“中国制造”

前两年,对于海信收购东芝一事,国内众多媒体的报道,标题都使用了“海信收购东芝电视”等字眼。实际上,海信收购的是东芝电视机的品牌服务,而并非东芝电视机的全产业。这一切无奈之举,恐怕要归结于东芝的“假账丑闻”,导致赤字倍增,加之日本僵化思想滋生的各种公司内部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于是东芝不得不“割肉”来拯救企业于水火。

现如今,东芝的电脑业务也被夏普收购。此时,东芝旗下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业务销声匿迹,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目前,除索尼、松下外,以“日本制造”闻名的日本品牌家电业务已经悉数被中国企业并购,成为“原汁原味”的中国制造,只是还挂着日本品牌的Logo而已。

日本企业为何接连变卖家电产业?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一向给人过于循规守矩的刻板形象,日本企业风格一向比较保守,制度僵化、体系臃肿的大企业病普遍存在,并且过度崇拜技术,使得创新节奏放慢。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它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竞争不过中韩厂商是不争的事实。

故步自封的日本家电企业纷纷抛售“家当”,一方面除了是因为缓解亏损做出求生存的无奈之举外;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所谓的“家当”,在日本家电企业看来,其实是拖后腿的累赘,甚至是“垃圾”。日本企业全面退市,是因为它们的工厂和流通渠道出现了巨大的亏损;但它们始终咬紧牙关,从未放弃技术研发的成本。

日本制造企业对技术有着偏执的追求,这出于对“匠人精神”的推崇。为了让产品提高1%的性能,不惜投入30%的成本,这导致日本制造在价格上失去了国际竞争力。技术过盛导致产品性价比降低,市场售价往往高出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我们来看看“大法”,索尼之前也一直在生产自己的电脑。但是在整个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和韩国笔记本产业达到空前兴盛的大背景下,平井一夫再与中国和韩国拼市场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索尼选择将电脑事业全部“抛弃”,抛弃电脑产业的索尼从此致力于智能化和物联网的构建,同时扩大音乐、娱乐、影像方面的技术开发,进一步扩大优势。

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家电的“接盘行动”?

当我们一边接盘日系家电厂商的各种资产,一边确实要开始深刻反省——别人不要的“垃圾”,真是我们需要的宝贝么?

一举收购昔日的日系巨头家电品牌可能会让我们有一种优越感——以前,我们跟日本,德国,美国一票发达国家学习;现在我们强大了,可以把国外的顶尖家电品牌买回来,从而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情绪。

我国家电产业目前最基本的矛盾是自主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仍旧比较弱。中国家电的短板就是大而不强,以规模制胜。虽说中国家电企业正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日系家电逼到了绝路,但不得不承认,我国自主品牌的影响力仍然偏弱,收购日系老牌巨头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也算是一条清晰可见的捷径。

但是,目前的基本家电产品,中国、韩国的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市场早已进入血海阶段。想要在血雨腥风中杀出重围,就一定要扩大市场,向海外进发。所以急于接盘拥有几十年海外市场经验的日系老牌家电企业似乎无可厚非。

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真的有必要收购日本的家电事业来开拓尚未开发的东南亚甚至非洲市场吗?据调查显示,在非洲,家电知名度比较高的品牌一个是韩国的三星,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海尔,虽然海尔在非洲推出的只是一些中低端的产品,但不得否认的是,它在当地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并树立了品牌形象。而相反,许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东芝这个品牌。

所以对于一些未开发的海外市场,中国家电厂商没必要收购日本的家电品牌,应该有信心用自己的品牌形象去开辟一片蓝海。好比华为,它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收购索尼的手机业务,而是坚持靠自主研发,打华为的中国品牌。所以它今天能够成为一个世界顶尖的品牌,我觉得这才是中国家电企业应该走的路。

参考日韩企业的转型之路,无不是将业务重点向更具技术含量的核心技术上转移,打造属于自己的全新商业模式。核心技术终将改变未来——这不是靠简简单单的几单收购就能达成的夙愿,需要的是塌下心来在一个领域的深耕和付出,来不得半点儿含糊。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全网营销http:///

相关文章

  • 东芝正式退出笔记本业务 夏普购入全部股份

    东芝正式退出笔记本业务 夏普购入全部股份 声明写道:“转让交易完成后,Dynabook如今已是夏普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电脑世界》杂志在回顾T1100时写道,东芝高管对便携式计算机心存疑虑,即便如此,他们最终还是推出了T1100,起售价2000美元左右。,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东芝曾是顶级的PC制造商。

    2024-03-22 07:17
  • 曾一年亏损近万亿日元,"笔记本电脑之父"黯然离场

    曾一年亏损近万亿日元, 1985年,东芝推出ThornEMILiberator,并号称是全球第一家量产上市翻盖型膝上电脑的企业,可谓“笔记本电脑之父”。,据北京商报,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云表示,“事实上,卖掉电脑等亏损业务对于东芝来说并不是坏事儿。,根据东芝财报显示,其2016财年(截至2017年3月31日)净亏损高达9657亿日元,约合362亿人民币,创下当时日本制造企业史上最大全年亏损。

    2024-03-22 07:14
  • 百年东芝不再 连U盘也没留下

    百年东芝不再 连U盘也没留下 然而当后浪追来,华硕、戴尔、苹果、联想、惠普等品牌接连入场,江湖霸主的地位难免被撼动。,作为美国核动力设备提供商,西屋电气才不会被轻易托付给东芝一家,日立、三菱重工等15家公司和联合体亦同场竞标。,然而砸锅卖铁并未得到好的结果,据东芝财报,2016财年净亏损高达9657亿日元,创下当时日本制造企业史上最大全年亏损。

    2024-03-21 22:18
  • 拿下“最难啃”市场,海信系电视日本市场夺冠

    拿下“最难啃”市场,海信系电视日本市场夺冠 连续16年拿下中国电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海信电视,如今又创造了日本电视市场的历史。海信视像(600060)刚刚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透露:根据第三方权威机构统计,1—6月份,海信系电视(海信+东芝)在日本市场的销量占有率已经达到25.9%,超过夏普的25.4%和索尼的16.6%,排名第一,其中6月份单月市占率更是高达26.6%,相比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作为曾经的“电视王国”,日本市场

    2024-03-21 22:16
  • 全球第二大闪存制造商铠侠寻求最早12月上市

    全球第二大闪存制造商铠侠寻求最早12月上市 据日刊工业新闻报导,全球第二大闪存芯片制造商、日本铠侠将很快重新申请上市,寻求最早于12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IPO。,然而,就在即将上市前夕,也就是9月28日,铠侠宣布暂时搁置IPO计划,理由简单解释为“市场波动及第二波疫情疑虑”,社长早坂伸夫说“不着急”。,根据媒体测算,铠侠当时计划以每股3960日元的指导价出售股票,总估值约2.1万亿日元。

    2024-03-21 21:41
  • 机械硬盘哪个牌子好,哪些牌子的硬盘较稳定

    机械硬盘哪个牌子好,哪些牌子的硬盘较稳定 大家感受一下吧!大小方面和固态SSD相比的话,3.5寸机械硬盘的个头是2.5寸的近四倍大小了,重量就是N倍差别了,不过各有不同特色嘛,所以我们看看外观就行了。,东芝P300机械硬盘采用了NCQ技术,通过刺头寻道于转动延迟之间的平衡支点,可以有效地减少寻道时间,使得数据读取更稳定。,首先做了一次坏道检测,新硬盘做一次测试让自己心里有个底嘛,有问题也能够及时处理…不过这种担心有点多余,但是测测不会有坏

    2024-03-21 21:02
  • u盘哪个牌子好用耐用,u盘文件损坏恢复数据方法能恢复吗

    u盘哪个牌子好用耐用,u盘文件损坏恢复数据方法能恢复吗 看着手上一堆U盘,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测试一下,对比一下速度,挑了4个出来做了个简单的测试,下面是4个U盘的外观挑选了4个为什么选择这4个?因为都是全金属外壳,USB3.0接口(闪迪的是3.1),容量都是64G,且购买时间比较接近。,品牌型号分别是:东芝U363、闪迪cz74、台电酷闪、忆捷U20。,测试结果,看图说话:东芝U363已经做成了PE启动盘,写入速度稍慢,读取不错总容量:57.1G闪迪

    2024-03-21 20:48
  • 我要去西边你却要往北走,机长你在逗我吗?传了2个月之后,富士康终于还是把“战火”烧向日本

    我要去西边你却要往北走,机长你在逗我吗?传了2个月之后,富士康终于还是把“战火”烧向日本 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三月,就有外媒报道称富士康和台积电将联手收购东芝的闪存业务。,《日经亚洲评论》认为,苹果和亚马逊有意进军存储芯片业务,可能会显著改变目前三星电子(KRX:005930)在行业内的主导地位。,据研究公司TrendForce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从NAND闪存芯片业务中获得了42.1亿美元的收入,全球市占率为35.4%。

    2024-03-21 15:53
  • 中国新造车军团和特斯拉这一年1860亿!富士康欲天价收购东芝芯片业务

    中国新造车军团和特斯拉这一年1860亿!富士康欲天价收购东芝芯片业务 6个月后,李想在一篇万字评测中说ModelS不合理的储物槽设计快把他逼疯了。,”EZZY倒闭了,分时租赁从业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扎根二三线城市、上线电动车,数据也没好看多少。,【相关报道】东芝缩小芯片业务竞购者范围:鸿海精密仍然在列4月8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日本东芝公司已将其芯片业务竞购者名单从大约10家有意方缩小至一个更小的范围,其中仍包括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和韩国SK海力士公司。

    2024-03-21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