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用健康App的你,更健康了吗?

2024-03-22 09:11
admin

原标题:在失控与控制之间:新技术嵌入下青年人的日常健康实践

文/涂炯王瑞琳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ID:china-youth-study)

摘要:本研究考察了健康与健身类App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及意义。青年群体在所面临的独特社会处境和压力之下,选择App来实现对身体与生活的控制和平衡。App进行“身体教引”辅助青年人管理身体与生活,其扩展使用者的社交网络,再嵌入社会关系,还成为个体完善自身的“自我技术”。但App既是问题的解决手段,也是问题的制造者。其从实现预定目标的辅助性工具变成了形塑观念、刺激消费的工具,给青年人制造出新的焦虑与不确定性。

关键词:失控;焦虑;控制;健康与健身类App;青年

一、App的兴起及当代青年生活的压力现状

截至2015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9.1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手机保持着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1]。与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相对应的是,手机应用程序(App)也在爆发性地增长,其中健康和运动健身类App增长尤其迅速。健康类App(包括运动健身App)是指“拥有可以帮助用户记录分析健康数据、指导健康锻炼饮食、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等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应用程序”[2],旨在推进健康管理信息化、智慧化、便捷化、互动化和服务化[3]。这些长期追踪个体的新技术和设备通过量化生活改变人们的身体认知、健康实践和社会关系。

新技术对日常运动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不少研究者将App或可穿戴设备对个人运动的追踪称作“量化自我”(quantifiedself),而追踪设备所产生的量化数据对个人具有诸多影响:有学者指出量化自我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成为自我监督的工具,让人们把自己的生活理解为一系列可以被检验并被采取行动的数字现象[4];也有学者认为数据生产的量化自我,当介入社交媒介时,促进了个人日常生活经验“质”的变革[5]。Lupton以国外流行的运动数据收集和分享平台为例,认为它使线下身份和线上自我的呈现得以相互构造和配置[6]。Stragier和Mechant发现使用追踪设备把运动数据分享到社交网络上的行为,通过量化运动表现,成为更好的自我监督身体活动的方式[7]。社交网络为运动的消费和体验开启了新领域。国内学者也对健身运动及新技术的应用做了诸多探讨。刘传海等运用锻炼态度量表调查发现,运动类App对于人们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养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8]。宋庆宇、刘能研究了中产阶级的跑步行为,认为在人们在跑步中需要更多知识和技术的帮助[9],而可穿戴设备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跑步实践中[10]。唐军考察了以Keep为代表的健身App介入下,规训技术在时空上的无限延伸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从微观向日常的演变[11]。涂炯发现,跑步App、运动手环等自我追踪设备通过将使用者纳入到数据化的自我监督及他人监督之中,形成了“规训技术”的一种由内而外的扩散[12]。这些研究构成了本文的研究起点。

青年人作为互联网嵌入程度较深的人群,也是各类App的主要用户,健康与健身App尤以青年使用者居多。此外,青年群体正处在人生的奋斗阶段,面临着工作学习的巨大压力,生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便携的App及相关移动设备自然成为辅助青年群体管理健康与生活的重要工具。青年人对健康类App的使用是研究技术和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个很好切入点。然而当前尚未有太多研究专门探讨健康App如何介入并影响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本文研究青年人对健康与健身App的使用,发现App的流行建立在青年人日常的焦虑与生活的失控失衡之上,App通过一套个体负责的道德话语,鼓励青年人遵守“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App进行“身体教引”,再嵌入社会关系,并成为个体完善自身的“自我技术”。但App既是问题的解决手段,也是问题的制造者。

二、研究问题与方法

研究者在健康与健身相关的几大类App中,各选取一款当下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App进行研究(见表1)。研究者观察这些App如何嵌入青年人的生活,并介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健康实践(减肥、减压、塑形、社交、娱乐等等)中。

所选取的四款App代表了当下跑步、健身、饮食、睡眠等各个健康领域中最流行的趋势和偏好,各具特色。专攻跑步的悦跑圈传递着“跑步是愉快的”观念,可精准地记录并指导使用者跑步;2015年已达到6300万用户、2万个注册跑圈,使用者覆盖2100个城市[18]。健身AppKeep以“自律给我自由”为口号,旨在解决有健身需求的用户得不到专业指导的问题;其注册用户数已突破2亿[19],成为国内最大的运动社交平台。薄荷健康则将生活的更多方面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可记录饮食、体重、围度、运动、生理期和其他健康生活习惯;该App号称收录了国内数据量最大、最权威的食物营养数据库,并成为8000万减肥用户的选择。SleepTown是一款监控睡眠的App,致力于用简单有趣的方式(建虚拟房子)培养用户健康规律的睡眠习惯;其趣味性让它在青年人中非常受欢迎。

本研究结合每款App的特性,访谈不同App的使用者,了解他们使用这些App的目的、经历、感受、效果等情况。此外,研究者线上观察这些App的虚拟社区(包括App内嵌的虚拟社区及其网络贴吧),记录这些平台使用者的讨论及互动情况,分析他们对App的使用经历和感受。同时,研究者亲身体验各类App,了解其功能及使用方式。本研究将多重来源的资料进行对照检验和相互补充,以保证资料的有效性。

三、研究发现:失控与控制、失衡与再平衡

1.应对失控与失衡的生活状态

青年群体作为社会主要劳动力和建设者,正处于人生的奋斗阶段。面临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繁多的学习工作事务、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相对固化的社会阶层、逐渐狭小的向上流动空间[20],青年人承担着诸多压力。“空巢青年”[21]、“丧文化”[22]、“隐形贫困人口”[23]、“佛系青年”[24]、“空心病”[25]等词语和现象反映着青年群体的集体焦虑感。学业焦虑、论文焦虑、就业焦虑等成为青年人的常态。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的娱乐选择更朋友圈或者QQ空间发布。这种社交分享由于是面向熟人开展的社交活动,具有更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同时可以满足现实社交联系的需要。

“我是和小伙伴一起搞的,就会知道彼此有没有好好睡觉,相互激励,能增进感情,锦上添花。”(受访者9)

“跑步成果之类的......会分享给父母。因为父母希望我多运动,分享给他们,他们会开心,也会减少唠叨。”(受访者8)

使用者借助App进一步加强熟人和亲密关系的联系,帮助家人和朋友互相监督,甚至一起活动锻炼。设备似乎重塑着亲密关系。有研究就指出手机使家庭代际传播实现了“缺场的在场”,延伸并强化了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30];与此同时,手机延伸了父母的控制,使他们即使“身体缺场”,也能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微管理”[31]。国外学者将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个人运动和身体的数据,并期待他人互动的行为,称作“社交监督”[32]、“参与性监督”[33]或“亲密监视”[34]。虽然不同学者对这一社交行为有着不同的命名,但是他们都认为分享个人数据具有社交的属性,可维系友谊或开展新的社交关系。

总之,App使“在一起”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打破了传统社交方式对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提供共同话题和更多的交流机会,App帮助使用者延伸传统社会交往并拓展新社会关系,让因时空而分离的社会关系得以再嵌入。

(3)作为自我技术的App—实现更好的自己

“自我技术”(technologiesoftheself)出现于福柯后期的权力论述中,它“使个体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或者他人的帮助,对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思想、行为、存在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操控,以此达成自我的转变,以获得某种幸福、纯洁、智慧、完美或不朽的状态”[35],这适用于理解App的使用。在自我技术中,个人被认为是审慎进取的,通过自我的选择和行动来积极地形塑个人的身体、生活和人生历程。现代社会不断变动的生活也要求每个个体不断地去适应,不断接受培训、终身学习、改进自我,变得更加有效率、更有活力、更具创造力、更能自我实现,监督自己的健康、管理危险等等[36]。

各种App的宣传也将“遇到更好的自己”作为口号,鼓励使用者通过App管理身体和生活,实现“最好的自己”。大多被访者选择使用这些App也是希望可以改变不太满意的现状或让自己变得更好。13名女性访谈对象中有7位使用App的首要目的是减重或塑形,15名男性中则有9位使用App的首要目的是减重或塑形。在Keep贴吧,网友们讨论“决定锻炼是为什么?”,答复包括:“为了更好的吃”;“为了穿衣服好看”;“进澡堂子秒杀一切”;“为了脸更有型,身材更有型”。对“遇到更好的自己”这类口号,App使用者表达出高度的认同感:

“相信运动可以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好”;“希望能够通过运动,改变自己。希望自己70岁的时候,还能跑步、能爬山,能做瑜伽”。(引自Keep贴吧)

“跑步嘛就会让你耐力增加,耐力增加之后,这个对事情的坚持和坚韧程度是有一定联系的,组织工作学习的这方面也是有一定联系的。”(受访者13)

App让个人得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使用者通过健身、运动、饮食和睡眠管理获得身体的直接优化。这些改变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好的精神状态来应对生活中的事务。被访者提及坚持运动或规律作息磨炼出来的耐力和决心可以帮助个体胜任其他事务,且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使得工作学习更加高效。在身体形态和生活改变的同时,使用者也努力建构新的身份形象。身体的改变给人带来自我形象的改观,而对外印象整饰则需要社交呈现。App使用中累计的运动健身数据、食物配餐、睡眠作息图表等则充当了一种表达健康运动形象的符号。展示这些数据和轨迹,甚至自己锻炼或控制饮食后的身材成果图片,都帮助使用者树立一种爱好运动、健康生活、自律自控的积极形象。各类App在推广中也十分强调公益性,如为慈善捐步数、“为爱行走”的活动宣传,从而让使用者个人的健康、健身行为融入更大的社会意义中。个人的自我管理开始由App和社交平台呈现“自律”“坚持”“积极”等良好的形象。

作为自我技术,App传递了一套道德的话语,让人们不断自我更新,通过努力去塑造更好的自己,实现理想的生活。总之,健康及健身类App通过各种方式,推出一种健康的理念和年轻积极的生活方式,吸引了不少青年人。App辅助个体管理身体和生活,通过改善体态、振奋精神,给使用者带来自我形象的改变和对外的印象整饰,在总体生活中也帮助使用者实现更好的自己,给人带来自我提升、赋权和解放。

3.无法控制的局面及新焦虑的生成

然而,健康与健身App并不总能解决青年人的问题和焦虑,它在辅助个体管理身体和生活的过程中有诸多局限性,还可能把个体置于新的无法控制的局面中。

(1)结构性的限制

App辅助个人的自我控制,将“专业”知识变得随时可及,这看似给个体赋权,实则将健康责任进一步转移给个人。它传递一套自我负责的道德话语,倡导个人为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负责。App宣传个体通过努力能达成健康和美丽的身体,然而影响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很多因素是个人无法控制的。

“可以说是被妥协了吧,因为一方面没有那么多时间,另一方面有时候有时间了,也会觉得没有地方去。”(受访者13)

“有时候又不得不熬夜的时候,断签了很不好受。所以卸载了,感觉它(SleepTown)并不能给我成就感,只有挫败感......我每天都在拆房子。拆房子这件事给人感觉总归不太好。”(受访者7)

个体使用App会面临诸多客观限制:没有合适的运动场所、缺乏锻炼的时间、没有准备健康饮食的条件、工作学业压力下不得不熬夜等等。App无法改变影响健康的客观环境和社会结构性因素。当客观因素导致个体无法达成目标时,App反而给个人带来更多压力,甚至打消使用者的积极性。App的使用也因此变得不稳定。

(2)无用的数据与同质化的个体

App有时带给使用者对运动和身体的异化感。App的数字监测让个体感知世界的方式被量化,而量化数据容易将人的体验扁平化,因为数据呈现的是有限的、还原的内容,无法反映身体体验的所有方面(包括运动时的心情、舒适状态)。而且,各款App在记录或监测时会出现“无用的”或不精准的数据,比如跑步定位不准、卡路里计算精确度不高、饮食记录涵盖的食物种类有限。数据的效用也受到质疑:

“(Keep上跑步的数据)了解这些情况,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我们来说,真的有用吗?......大部分数据,你就算看到了,也不明白它代表着什么、有什么深意、对你的运动有什么帮助。”(受访者2)

一些受访者进而表示App的数据和指导仅是参考,不是必要;他们更愿意自己去运动健身、跟着身体感受来调整饮食。此外,作为身体“教引”的工具,App定义着什么是正常的、可接受的身体,规定着个体应该怎么生活,如何预防病态身体。App生产并推广了一套关于健康的“专业”知识,它教引人们过一种标准化的、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但这并不一定适合生活在具体场景中的个体。使用者也质疑,App里智能营养师搭配的食物是否合理且方便用户的日常使用,App推荐的标准健身、饮食方式是否适合差异化的个体。虽然各类App尽力尝试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方案,但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有人仍旧需要寻求线下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3)监视向日常泛化与数据隐忧

健康与健身类App的数据分享还可以成为新的管理手段,比如体育课要求学生下载某款App完成课后运动作业;企业要求员工分享运动数据并相互比赛。不断涉足App的保险行业也让个体生产的数据开始成为评估保费的依据。未来利用运动数据,保险公司和公司合作,甚至可能影响人们在特定行业受雇佣的机会、工作中保险的提供和收费情况等等。而App不间断地收集个人的数据及信息,让用户面临隐私泄露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停留在虚拟空间,也可能对现实世界中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我很担心安全的问题。比如说在悦跑圈上我能看到其他人的跑步路线,还有和我的距离。因为我只是用它来测速和自我了解,我没有主动发自己的信息在上边,我很担心会不会有坏人注意到我的行程,有什么危害我安全的事情发生。”(受访者9)

(4)诱惑性消费与新的焦虑

对健康、健身、生活的管理本来与自律、节俭、限制消费等观念相契合;商业性的App却在不断刺激用户的消费需求,把使用者置于一个充满诱惑的境地。一开始对使用者免费、没有准入门槛的App,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开始嵌入越来越多需要付费的服务。几乎每一款健康类App都涉及充值会员、购物商城、运动课程、“线上私教”、智能营养师、保险服务等赢利点,商城所销售商品包括衣服鞋子、轻食代餐、保健品、硬件设备等。App推出花样迭出的商品,不断刺激着使用者的消费,让更多的人去购买App里嵌入的产品和服务。

“(在App上)花过很多冤枉钱。”(受访者6)

“每天打开(App)社区......就是一堆卖减肥药,卖减肥霜,卖代餐粉的......”(引自Keep贴吧)

在运营中App不断刺激着用户的欲望和消费,反而可能让用户陷入新的不确定中。而随着消费的不断嵌入,一开始推广普及的各类App,也开始让使用者分层。健康的管理并没有因为移动技术而变得更加平等,反而可能复制现有的不平等。

个体使用App进行健康的实践需要被置于一个新自由主义的展演文化中来理解。在推广中,App无时无刻不在向青年群体传达这样的观念:削瘦健美的身材才是美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从事锻炼、购买相关产品或服务获得这种身材。同时虚拟空间不断向个体展示着这样的画面: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运动者;穿着运动鞋佩戴运动手环跑步的人;明星、网红乃至普通人秀出的肌肉、马甲线......App对用户关于健康和美的概念进行着商业化形塑。在新自由主义的展演文化下,人们被要求不仅为个体负责,并且要努力在生活和身体的各方面按照外部标准达至更好。然而,过度依赖App监测和控制身体、过度依赖设备生产的数据并追求完美,给一些使用者带来新的焦虑,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发现自己正常吃饭达不到App推荐的卡路里,很紧张”;“下载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我觉得让我变得更加容易暴饮暴食,也越容易情绪波动”;“体重减为健康,可我的心理不再健康”;“用了之后一点都不开心”。(引自各App贴吧)

对数据的过度关注给个体带来额外的焦虑。尤其对于饮食App使用者,不少人反映过度关注数据导致厌食症频发,甚至给身体带来严重负面反应。App精确的管理压抑了人的自然需求,某些时候甚至加速了人的失控。其辅助自我革新,却也带来自我奴役。

四、讨论和总结

在快速变化的当代社会,青年群体正处在人生奋斗阶段,面临着诸多压力,生活也常常处于失控与失衡的状态:饮食紊乱、睡眠不足、肥胖、缺乏运动......辅助个体管理生活的各类App适时出现。青年群体积极纳入这些App来管理生活,从健身、跑步到饮食、睡眠。首先,App作为规范性工具有效地发挥了“身体教引”的作用,它帮助个体记录身体和生活,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并传递健康知识、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案,指导使用者达成减重塑形、健康作息、均衡饮食等目标。其次,App作为社交的手段和平台,协助使用者拓展新社会关系,并加强现有社会关系。这些社交功能减轻了个体的孤独感,也帮助使用者协同他人一起管理生活,以更好地坚持自我管理。最后,作为自我技术,App在辅助减重塑形、运动锻炼、规律作息的过程中,保护和拓展着用户的精神自留地,满足用户在现实世界中未能实现的生活愿景,并重塑着个体对自我的感知,建构着“更好”的自我形象。

然而App在辅助个体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有诸多局限性。各类App的量化数据可能给一些个体带来异化感,其标准化的健康和健身知识推荐也并不一定适用于差异化的个体。且过度依赖App监测和控制身体反而给一些使用者带来新的焦虑和负面影响(如厌食症的出现)。App倡导健康的个体责任,提倡一种自我负责的态度,但它无法改变使用者所处环境中结构性因素的限制。技术的局限性、资本的逐利性也使App的使用存在风险,如隐私泄露、商业泛滥。App再造着消费社会主流的身体观、审美观,身体的外形被赋予过多的关注,并刺激着焦虑的个体产生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原本想借助App控制生活和身体的使用者可能面临新一轮的失控和不确定性。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技术的悖论—越是掌控越是无法掌控,甚至带来新的风险和失控,研究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技术和资本的重重干预下,让个体得以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得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项目编号:19wkpy76)资助]

涂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王瑞琳: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官建文.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6.

[2]刘亚丽,黄世宏,王萌,李爽,魏韶锋.健康类App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6(5):27.

[3]胡恒.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健康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J].福建电脑,2017(1):134-135.

[4]LuptonDeborah“.Self-trackingcultures:Towardsasociologyofpersonalinformatics.”InProceedingsofthe26thAustralianComputer-humaninteractionconferenceondesigningfutures:Thefutureofdesign[M].NewYork: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2014:77-86.

[5]JamesNGilmore.Everywear:Thequantifiedselfandwearablefitnesstechnologie[sJ].NewMedia&Society,2016,1(811).

[6]DeborahLupton.Quantifyingthebody:monitoringandmeasuringhealthintheageofmHealthtechnologies[J].CriticalPublicHealth,2013,23(4).

[7]StragierJT.Evens,andP.Mechant(2015).Broadcastyourself:anexploratorystudyofsharingphysicalactivityonsocialnetworkingsites[J].MediaInternationalAustralia,155(1):120-29.

[8]刘传海,王清梅,钱俊伟.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9-115.

[9]宋庆宇,刘能.中产阶级的身体管理:以跑步运动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8(10):85-93.

[10]宋庆宇.现代社会跑步运动研究综述:多维度的解释[J].青年研究,2018(2):85-93.

[11]唐军,谢子龙.移动互联时代的规训与区分—对健身实践的社会学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9(1):29-56.

[12]涂炯.从自我监督到他人监督:跑步App使用者的数据追踪与身体实践[J].青年研究,2019(2):73-81.

[13]【悦跑圈】总下载量统计-安卓App|总体下载量统计及趋势|Android应用数据统计监控-七麦数据[EB/OL].https://www.qimai.cn/andApp/downTotal/Appid/533.2019-08-24.

[14]Keep宣布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将着手商业化.网易科技[EB/OL].http://tech.163.com/17/0814/10/CRPS4J4J00097U7R.html.2017-08-14.

[15]【Keep】总下载量统计-安卓App|总体下载量统计及趋势|Android应用数据统计监控-七麦数据[EB/OL].https://www.qimai.cn/andApp/downTotal/Appid/66.2019-08-24.

[16]【薄荷健康】总下载量统计-安卓App|总体下载量统计及趋势|Android应用数据统计监控-七麦数据[EB/OL].https://www.qimai.cn/andApp/downTotal/Appid/562.2019-08-24.

[17]【SleepTown】总下载量统计-安卓App|总体下载量统计及趋势|Android应用数据统计监控-七麦数据[EB/OL].https://www.qimai.cn/andApp/downTotal/Appid/3522103.2019-08-24.

[18]2015年微博体育白皮书.2015年12月.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出品[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9be8d0f0b4daa58da1114aaf.html.2019-08-24.

[19]KeepDownload[EB/OL].https://www.gotokeep.com/App?t=keep.2019-08-24.

[20]缪笛.“佛系青年”现象生成逻辑与引导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9):102-106.

[21]胡玉宁,祁彬斌,朱学芳.从“空巢”心态到“集群”行为:“空巢青年”现象透视与网络映射[J].中国青年研究,2017(8):36-43.

[22]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3-28.

[23]敖成兵.“隐形贫困人口”的主动标签、阶层认同及温和抵抗[J].中国青年研究,2018(10):107-113.

[24]宋德孝.青年“佛系人生”的存在主义之殇[J].中国青年研究,2018(3):41-45.

[25]吴玲.现代性视角下中国青年“空心病”的诊断与治疗[J].当代青年研究,2018(1):79-84.

[26]Wright,J.Biopower,Biopedagogiesandtheobesityepidemic.InJ.Wright&V.Harwood(Eds.),Biopoliticsandthe‘ObesityEpidemic’:governingbodies.NewYork:Routledge,2009:1-14.

[27]AristeaFotopoulou,KateO’Riordan.Trainingtoself-care:fitnesstracking,biopedagogyandthehealthyconsume[rJ].HealthSociologyReview,2017,26(1).

[28]武晓伟,王成龙,吴枋泠.“隐形贫困”与青年群体生活态度的转变[J].中国青年研究,2018(12):19-25.

[29]蒋平.也谈我国的“宅男宅女”现象—一个空间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09(8):81-83.

[30]彭希哲,胡湛.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5(12).

[31]周晓虹.文化反哺与器物文明的代际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2011(6).

[32]JiaBKangbai.Socialnetworkanalysisandmodelingofcellphone-basedsyndromicsurveillancedataforebolainSierraLeone[J].AsianPacificJournalofTropicalMedicine,2016,9(9):829-833.

[33]AndersAlbrechtslund,PeterLauritsen.Spacesofeverydaysurveillance:Unfoldingananalyticalconceptofparticipatio[nJ].Geoforum,2013(49).

[34]TamaLeaver.IntimateSurveillance:NormalizingParentalMonitoringandMediationofInfantsOnline[J].SocialMedia+Society,2017(3).

[35]FoucaultMichel.Technologiesoftheself:AseminarwithMichelFoucault[M].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Press,1988:17.

[36]RoseN.ThePoliticsofLifeItself:Biomedicine,PowerandSubjectivityintheTwenty-firstCentury[M].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7:154.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全网营销http:///

相关文章

  • 京享礼金怎么领取?(3月5-7日活动)

    京享礼金怎么领取?(3月5-7日活动) “不负春光 3月有礼”联盟礼金【3.5-3.7 】上线,3月5日 9:30首发发放时间:每日9:30开始发放商品券后价:2.9-9.9元礼金面额:2元礼金每日发放总量:60W张礼金限制使用平台:本次礼金仅限京东APP使用接口查询 礼金商品池ID 264【各场景推广方式建议】一、社群推广方式:1.扫京东二维码手动方式按照SKU信息在“联盟后台-我要推广”位置搜索商品,一键领链,创建推广二维码(扫码领

    2024-03-18 09:45
  • 京东到家推广一单能赚多少钱?如何推广?

    京东到家推广一单能赚多少钱?如何推广? 京东到家是旗下的一个生活服务平台,有京东做靠山,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去做京东到家APP推广,那推广一单能赚到多少钱?薪资:6元/单+复购提成5元/单,还有更多周奖励,日收入150-300元,多劳多得。,线上找到各大高校的qq群账号(如果app的目标客户不是学生,那么这条跳过),内容最好结合时下热点,或者生活趣事等方式来推广。,人流量多的地方,一定要去~5、奖励回馈法嘻嘻,预算一定要多留点,这个可以设置

    2024-03-13 19:15
  • 京享值6000什么级别?如何获取?

    京享值6000什么级别?如何获取? 京东上面也是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和道具,比如这个京享值就是一个不错的东西,那么这个京享值达到6000是一个什么等级呢?我们要如何去获取这个等级呢?有想法的朋友来学习下这篇文章吧!一、什么是京豆京豆是京东用户在京东网站 [购物、评价、晒单等相关活动情况给予的奖励,属于京东商城的一种积分系统。二、京豆的作用100京豆可抵1元现金,1000京豆可抵10元现金,在京东下单使用。三、京豆的使用规则在超过20RM

    2024-03-13 18:45
  • 京东金融支付券怎么领取?京东金融可靠吗?

    京东金融支付券怎么领取?京东金融可靠吗? 京东金融的产品本人基本上都用过,就个人体验而言,还是不错的,几年下来也没有发生过什么状况,当然现在安全也不能说未来就一定安全。,这些银行存款产品收益还是很高的,比如看到有北京中关村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4.87%,这个利率足足比在银行网点购买5年期银行存款高了50%左右。,真的出了问题,那么在50万本息之内也是会得到存款保险100%赔付的。

    2024-03-13 18:34
  • 京东返利app哪个最好?四大平台介绍

    京东返利app哪个最好?四大平台介绍 就和淘宝平台购物获得返利一样,这也算是省钱的一种方式。,这个有时候有很多高反活动比较划算,平常的时候返到钱没有联盟多。,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饭粒经常跟不上,用了红包、白条好像都不可以返,条件限制比较多。

    2024-03-13 18:24
  • 京东APP11.0将重构流量运营规则

    京东APP11.0将重构流量运营规则 “频道广场”将细分品类特色商品以强内容化和导购化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从而打造基于细分行业“以货驱动”的专业化内容频道场景。,其中,短视频、频道、商家店铺等占比将大幅提升,并贯穿于整个新生态。,值得一提的是,新生态下的流量获取机制也将更加优化。

    2024-03-13 18:23
  • 京喜618大促活动规则和玩法攻略

    京喜618大促活动规则和玩法攻略 近日,京东旗下生活消费商城——京喜618大促正式启动。以“京喜在身边”为主题,本次618京喜将联动全国300+核心产业带、近1000个直采基地、上万家品牌商、超百万线下门店深度参与,在“保障民生”“促进效益”“提振实体”“提升服务”四个层面提升全链路价值。据了解,为保障生鲜果蔬、防疫用品等生活物资充足供应,京喜发挥长短链协同的创新供应链模式,以本地化供应链为前驱、以产源地供应链为储备,充分发挥资源

    2024-03-13 18:20
  • 京东极速版和京东购物有什么区别?极速版推广多少钱?

    京东极速版和京东购物有什么区别?极速版推广多少钱? 这个是大家经常讨论的问题,毕竟这种APP想要赚钱的话拉新是最好的选择,就用过的友友们反馈首单拉新的话,会直接给余额红包,邀请人和被邀请人都可以获得奖励。,但由于新老用户奖励不一样,所以具体以实际数额为准。,如果加入到推广极速版app的行列中,我们还可以赚钱哦。

    2024-03-13 18:14
  • 京东极速版推广拉新入口在哪?推广流程介绍

    京东极速版推广拉新入口在哪?推广流程介绍 现在很多电商平台通过拼多多给的灵感,也开始出售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商品,这类商品也统称为特价商品。如今淘宝有特价版,京东也有了极速版,这些平台的商品跟拼多多商品差不多,基本上都是价格低的商品。现在京东极速版平台为了引流,也开始做推广。那么京东极速版推广拉新入口在哪?京东极速版推广拉新入口在哪?下载了京东极速版,可以看到“赚钱”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直接在最中央的底部位置开辟了一个栏。如果你做过产品,就

    2024-03-13 18:08
  • 怎么找京东人工客服介入?介入繁忙怎么办?

    怎么找京东人工客服介入?介入繁忙怎么办? 如果您需要找京东人工客服介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在京东官网或京东APP中,进入“我的京东”页面,点击“客户服务”选项,选择“在线客服”或“电话客服”等方式,即可联系京东客服人工服务。2、在京东官网或京东APP中,找到需要咨询的商品页面,点击“客服咨询”或“售后咨询”等按钮,即可进入人工客服服务。3、在京东官网或京东APP中,找到需要咨询的订单,点击“售后服务”或“申请退款/退货”等按钮,即可进

    2024-03-13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