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刷脸滥用与隐私焦虑,是时候对人脸识别权界立法了

2024-03-22 09:14
admin

来源:新京报

一种说法

规制人脸识别,在立法指向上不仅限于隐私保护,还包括鼓励并规范该技术的发展和利用。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刷脸”时代。拿起手机,是人脸识别;回到小区,得人脸识别;打个“飞的”,安检有人脸识别;甚至登记入住宾馆,绕不过人脸识别。六年前,热播美剧《POI》构想了一个以实时行人面部识别系统为内核的超级AI,很多人可能都没想到,它这么快就来到了我们身边。

人脸识别技术监管的立法工作需提上日程

与人脸识别技术大规模应用相伴随的,是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焦虑和对人脸识别权界立法的期待。“人脸识别技术监管需把立法工作及早提上日程”,诸如此类的呼吁间或就出现在公共舆论场上。

当然,也有人对立法的期待显得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新技术的产生,多出现在“无法”的空间里。太多约束,太多禁区,对技术进步不是好事。至于立法或管制的声音为何日渐高涨,一个解释是,新技术动了某些传统行业的奶酪,总会有人视之为眼中钉。就如汽车发明后,若由熟练的马车夫来立法,很可能直接就把汽车关了“禁闭”。

在有关规制人脸识别立法的众声喧哗中,第一个可以,也应成为多数共识的原则或许就是:立法不能因噎废食,人脸识别的技术发展需要法律为之留足空间。

人是复杂的动物,在一个多元化时代,有人习惯于传统生活而对新技术充满警惕,这并不奇怪,甚至也不能用简单对错来评价。技术本身也没有对与错。我们需要的是,如何利用新技术来不断增进人类福祉。规制人脸识别,在立法指向上绝不仅仅限于个人隐私保护,还当然包括鼓励并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利用。

就如一项新的交通技术被发明出来,更高的速度总要匹配更高的安全保障,只有在这样的平衡中,新技术于人类而言才有普遍推广的价值。人脸识别也是一样,用之得当,造福于民;用之失当,危及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

人脸信息不是开发者的“财产”

国内一位互联网知名人士曾称,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如果我们的数据开发和技术进步,依赖于这样的认知和行动,那真是耻辱,也是一种悲哀——人们连选择机会都没有,就被一些开发者和运营商忽略了。

所有合法的权利都不应被忽略,所有合法的权利也都该得到尊重。人脸识别虽然只是个动作,但之后形成的数据,关乎个人身份信息。这些信息依法应归入个人隐私,而不是开发者或使用者的“财产”。

舆论现在更关心的是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但相关立法规制,显然不能只停留于此,而应及于技术开发以及与此技术相关的更宽广的领域。

人脸识别的立法规制,少数服从多数?

一个与立法规制相关联的问题是:既然在多元化社会里达成共识如此艰难,我们是否可以经由少数服从多数来强制推广人脸识别应用?上海某小区在电梯内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就引发业主争议,有人从小区安全角度说“欢迎”,有人从个人隐私保护角度说“不要”,意见难以一致。

为此,不少人或认为,由业主民主投票来决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一公共治理困境在西方国家也有过不少争论。但有一点无法回避:一个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不能基于某种民主程序加以剥夺。

如果发起一项网络投票:马云的个人财产由全体国人平均分配,你是否支持?这很可能是一个能够被多数通过的提案,但我们既不能提出这样的提案,也不能真的启动民主程序就把某位公民的财产给平分了。这就是法治的要义。法治平等保障每个个体的合法权益,并防范和抵制多数人暴政。

人脸识别的立法规制也如此。立法规制也不仅仅限于当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侵犯公民隐私权之后怎么应对,怎么划分责任,怎么定分止争;立法更应关注的是侵权预防,只有将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置于对隐私权的保障之前,大面积的侵权行为才有可能被避免。

拥抱“刷脸”时代与安放承载隐私的“脸面”不必“二选一”,但要实现技术发展与技术规制的平衡,无疑考验立法者的智慧。既然立法是大势所趋,既然还有太多立法细节需要经由公开讨论才能达至多数共识,那么就让公开博弈早日进入公共舆论场。这也是因为,立法的科学离不开阳光立法。

□王琳(法学学者)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营销推广http:///

相关文章

  • 京东金融贷款需要人脸识别吗?贷款方法有哪些?

    京东金融贷款需要人脸识别吗?贷款方法有哪些? 最高可借款额度为30万元,还款方式灵活,最长可以分24期,支持随借随还。,线上提交申请、线下验车面签,额度高达75万,获得贷款资金后,车辆可供车主继续使用。,7、京保贝京东金融为供应商推出的保理融资服务,供应商可凭采购、销售等数据快速获得融资,从申请到放款最快3分钟就可以完成,额度可达企业应收款项的50%-80%。

    2024-03-13 17:51
  • 京东白条借钱需要人脸识别吗?可靠吗?

    京东白条借钱需要人脸识别吗?可靠吗? 2.京东白条主要是让用户在京东消费时享受先用后付和分期购物服务,其更类似于信用卡,和支付宝的花呗差不多,所以额度主要用于消费。,不过如果京东白条暂不具备取现功能,用户却执意要将额度提出来使用的话,那就相当于套现,而套现行为是违规的,很可能会导致账户风险上升,从而引发系统风控,让白条后续功能使用受限。,总而言之,大家如果要使用京东白条购物的话是必须要符合开通条件的,一般来说,只要信用良好,经常在京东

    2024-03-13 17:51
  • 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怎么关闭?附注意事项

    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怎么关闭?附注意事项 目前企业支付宝在认证或是在需要时会有人脸识别,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人脸识别还比较不错,但是企业用户在使用时,就比较不方便了那么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开启要注意什么?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怎么关闭?1、登手机支付宝,点击进入我的在界面的右上角,点击设置2、进入设置,点击账户与安全3、进入账户与安全界面,点击下面安全中心4、下一步点击安全保护工具,其中里面有指纹,刷脸,手势等安全保护措施,选择刷脸5、界面出现的是

    2024-03-22 15:05
  • 开淘宝店要人脸识别吗?如何认证?

    开淘宝店要人脸识别吗?如何认证? 淘宝平台日渐发展壮大,在淘宝开店的商家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既然决定在淘宝开店那么开淘宝店要不要人脸识别?怎么认证?下面给大家讲述一下开淘宝店要不要人脸识别?淘宝开店是需要淘宝商家本人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的,因为这会在后面开通认证支付宝的时候用到,所以商家最好是不要使用他人的身份证件去开店怎么认证?1、设备建议首先,准备的照片务必要足够的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够迅速通过审核,因此建议大家使用500像素以上的

    2024-03-22 13:11
  • 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怎么关闭(开启要注意什么) 支付宝

    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怎么关闭(开启要注意什么)  支付宝 企业支付宝在认证或是在需要时会有人脸识别,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人脸识别还比较不错,但是企业用户在使用时,就比较不方便了,所以,怎么关闭?这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也需要知道一、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怎么关闭?1、登手机支付宝,点击进入我的在界面的右上角,点击设置2、进入设置,点击账户与安全3、进入账户与安全界面,点击下面安全中心4、下一步点击安全保护工具,其中里面有指纹,刷脸,手势等安全保护措

    2024-03-22 09:44
  • 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 支付宝

    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  支付宝 现在人脸识别是很方便的,我们使用支付宝软件为了更快的打开软件,甚至是更快的去付款,是可以开通人脸识别的这样操作起来都非常的方便了,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一、企业支付宝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所有人脸识别都做不100%,目前的技术,识别不了就用支付宝的备用方式登陆,例如验证短信登陆虽然现在人脸识别进入了金融级应用场景,技术算是相当成熟,但仍有不少可以提升的空间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的优化算法,继续

    2024-03-22 09:44
  • 未来人脸识别,将引爆智能营销?

    未来人脸识别,将引爆智能营销? 专家预计,取消了指纹识别,FaceID不用动手就可以解锁以及支付等方式或许成为全球手机厂商下一步跟随的热点。,就具体解决方案来讲,银瀑人脸识别营销分为硬件、家云端管数据管理平台、App层面三个部分,核心就是3D摄像头和拥有仿生计算技术的芯片处理器。,此次见福携引入微软的MicrosoftAzure技术,进行人脸识别销售,顾客挑选好商品后,走到收银台前,只需对着摄像头看一眼,系统即提示“可以了,买单

    2024-03-22 09:20
  • 刷脸识别背后有风险 人脸识别要守何种游戏规则?

    刷脸识别背后有风险 人脸识别要守何种游戏规则? 联合国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问题高级顾问吴沈括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人脸识别技术一旦被普及,可以定位某人而该人却毫不知悉。,如果一些技术的使用,使得民众或一般人在短时间里难以辨识,就可能存在风险,例如对新闻联播主播进行换脸,然后制造假新闻。,但是,一旦人脸信息这种易获取的“生物密码”丢失或者被人随意更换,那么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真实身份,也成了无稽之谈。

    2024-03-22 09:18
  • AI换脸视频、校园门禁系统:人脸识别应用引民众担忧

    AI换脸视频、校园门禁系统:人脸识别应用引民众担忧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北京高校,均配有人脸识别的门禁或设备。,上述报告还指出,中国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研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目前应用规模和渗透率与欧美市场相差还很大,加之目前行业增速稳定,估计国内未来将有较大发展空间,预计2020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郭兵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被)泄露、非法提供或者

    2024-03-22 09:18
  • 黑产盯上人脸识别!花百元探探上可变脸明星艺人

    黑产盯上人脸识别!花百元探探上可变脸明星艺人 随人脸识别概念的不断走红,刘涛也变得忙碌起来,一天要向十几个“徒弟”传授或者指导“技术”。,不管是司法解释,还是立法层面,均应引起重视,尽快对非法提供人脸认证行为做出更为严格的法律规定。,”据了解,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金融和安防两大B端领域,诸如机场安检、学校等。

    2024-03-22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