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一”现象很多,但是案件少,没有(结案的)司法案例,行政处罚的案例也是凤毛麟角
“二选一”之战从口水战逐渐走向法律战的重要节点是2015年《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的发布
商家今年参战“二选一”,是希望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其敢于站出来,很大程度与电子商务法第35条的规定有关
法治周末记者肖莎
电商领域关于“二选一”的纷争,从“口水战”升级到了“法律战”。
“双十一”前夕,京东起诉天猫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在近4年后,管辖权之争告一段落,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拼多多和唯品会随即申请作为第三人等方式通知同时上线两个平台的商家,要求其关闭或停止在另一外卖平台上的经营,否则将暂停相关商家在当事人代理的外卖平台的经营,并对不愿关闭或停止在另一平台上经营的部分商家,通过使用后台管理软件修改后台数据的方式,缩小相关商家在当事人代理的外卖平台上的配送范围。
海盐县市场监管局认为,美团代理商的做法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其他“二选一”相关的行政处罚案例的案情和处罚额度也与上述案件类似。
赵占领告诉记者,因“二选一”被处罚的大多是平台的代理商,处罚金额大致在十几万元至几十万元左右,这样的处罚力度并不高,威慑力相对有限。
赵占领因而认为此次京东和天猫之间诉讼案件的走向,对于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行为会有里程碑式的影响,其意义类似当年360和腾讯的“3q大战”。
商家开始参战“二选一”
今年关于“二选一”的讨论与以往不同的是,商家成为重要的参与者,此前都是电商平台之间互相你来我往,今年有企业站出来指控平台“二选一”。
商家代表就是格兰仕。
“前5个月,整个家电企业的销售额同比不增反降。家电行业当下的确不太景气,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好渠道的依赖程度就会越来越高,而且会试图拓展更多的优质渠道,促进销售。”垂直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服务商奥维云网总裁郭梅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据郭梅德透露,现在家电行业整体销售额中有将近三成来自线上渠道,而且随着天猫、京东等大的电商平台渠道下沉,深挖三四线城市,加上三四线城市和小镇青年们的互联网消费习惯逐渐被培养,线上渠道对于家电企业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格兰仕在的“6·18年中大促”前一天公开叫板天猫,并且事态发展到10月份格兰仕提起诉讼。
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梁振鹏对记者分析,家电行业的线上市场中,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三家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家电行业对这些平台的依赖程度也很高,如果出现“二选一”的情况,对家电企业的影响势必很大。
梁振鹏认为,格兰仕站出来叫板天猫,并不是要和天猫撕破脸,而是希望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毕竟天猫这个渠道对于格兰仕来说非常重要。
“商家在今年敢于站出来,很大程度与电子商务法第35条的规定有关。”赵占领认为,立法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是电子商务法起草小组的成员,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电商法第35条制定目的就是保护电商平台上的中小经营者,中小经营者如果能拿出平台的服务协议,或者相关证据,证明平台以胁迫或诱导的手段(如不同意平台条件就会控制流量导入),限制自己与其他平台交易,就可以去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吴弘在前述案例大讲坛中还谈到,此前“二选一”相关的司法案例少,可能是商铺有举证能力但迫于对大电商平台的依赖性而放弃了投诉,至于被“二选一”的平台又没有充分证据,消费者缺乏知情权,更没有能力投诉,所以这种情况下要靠社会的力量,及时制止不正当现象。
赵占领认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近关于“二选一”的表态,可能会影响到被强迫“二选一”的商家的做法。
11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规范网络经营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召集京东、快手、美团、拼多多、苏宁、阿里巴巴、云集、唯品会、1药网等20多家平台企业参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互联网领域“二选一”很可能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开展反垄断执法,过去一直秉持包容审慎、鼓励创新的原则,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会密切关注互联网领域的“二选一”行为,对各方反应强烈的、涉嫌构成垄断行为的“二选一”行为,适时立案调查,并依据法律规定严厉处罚。
“二选一”伤害了谁
在每一次关于“二选一”的讨论中,还有一个被集中讨论的问题是,“二选一”有没有对社会、对经济带来伤害。
有两种观点截然对立。
一种观点认为“二选一”是正常的市场行为,阿里巴巴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曾经公开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认为这是劣币驱除良币,平台为组织大促活动必须投入大量资源和成本,也就有理由要求商家品牌在货品、价格方面有对等力度,并认为这是最朴素的商业规则,这种做法是充分保障消费者利益。
另一种观点认为,“二选一”行为对经济有危害性。“需要警惕的是,‘二选一’对经济发展有严重危害,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竞争是很重要的动力和保障,如果竞争走向垄断,不仅损害了同行权益,也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损害了整个经济秩序。”吴弘在前述“案例大讲坛”上表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在11月5日的座谈会上则表示,“二选一”行为损害了平台、合作方和消费者的利益。
从过往案例来看,很多“二选一”舆论爆发的背后,都是电商平台之间关于某一品类之间的竞争,比如最早的当当和京东之间关于图书领域的业务竞争,京东和天猫在服饰板块的竞争,苏宁和京东在3C板块的竞争。
“一旦商家不能在其他平台开店,其他平台在这一品类的市场份额肯定就会受到影响。”赵占领说。
至于“二选一”对商家的影响,梁振鹏告诉记者,从商家的角度来说,都愿意优选好的平台,接入多个流量端口。而且多个平台的存在和竞争,也有助于电商平台优化自身服务。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不少品牌都是同时入驻多个平台,比如,包括格力、美的、苏泊尔在内的知名家电品牌都同时入驻了天猫、京东、苏宁和拼多多。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记者分析,当下的电商市场上,超级大平台的优势地位明显,如果具有优势地位的电商平台强迫商家“二选一”,既不利于促进生产商之间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保持平台和平台之间的公平竞争,希望平台能够善待供应商,打造商家、平台和消费者多赢的局面。
刘俊海同时认为,电商平台应当重视商家的诉求,如果电商平台不想给商家提供交易平台,那么需说明原因,如果因为商家违约,平台可以追究商家的违约责任;如果平台违约,那么平台需及时改正,并且商家可以追究平台的违约责任。
至于消费者,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多个消费者对“二选一”的看法时,大多消费者表示当下没有太多的感受,但会担心一旦一家独大后,平台话语权过强,会造成商品和服务价格提高。
责编:高恒涛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http:///
相关文章
-
各大电商的相互伤害会在双11活动前停止吗?
马云是一个有侠客情怀和理想的人,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讲究“好看”,电商界在这样风格的领导之下,也成为一个颇具人情味和力争“高大上”的领域。,但是马云退去之后不到两个月,电商界就在“二选一”的口水战中略显难看。,刘强东曾直言,“二选一”是下三滥的手段;阿里王帅也说,“二选一”这个话题已经被炒的令人生厌。
2024-03-22 18:40 -
检察日报评格兰仕撤诉:抵制平台“二选一”不应止步
那宗被赋予了很多意义,而为一些法律人和电商从业者翘首以盼的诉讼,也以撤诉告终。,也因此,市场欢呼法律的实施,并期待法院能依此作出一起指导性案例般的个案裁判。,现在看来,暂时不会有这样一个来自法院的“官方认定”了。
2024-03-22 07:33 -
京东封杀申通,是公平竞争还是平台霸权?
申通作为一家成立27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被京东以强硬态度拒绝合作,显然无法接受。,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麻策此前曾表示,电商行业的确存在类似平台“二选一”情况,他认为,这是一种不合法亦不合理的商业安排。,结束3Q大战之后,腾讯曾连续开了十场诊断会,反思为什么二选一会变成对用户的伤害。
2024-03-22 06:59 -
电商二选一是什么意思?电商二选一有哪些影响?
一旦这个电商平台客户流失,那对商家就会有很大影响。,但是,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巨头思维下“二选一”策略将走的越来越艰难。,随着家电市场的竞争激烈,厂家需要多渠道多平台,出售产品,提升市场销售量。
2024-03-19 20:26
热门标签
-
京东金融还款
2024-05-15 19:00
-
京东互联
2024-05-15 19:00
-
京东双十一活动
2024-05-15 19:00
-
京东免息券
2024-05-15 19:00
-
京东绑定银行卡
2024-05-15 19:00
-
京东积分兑换
2024-05-15 19:00
-
京东白条闪付
2024-05-15 19:00
-
京东开放
2024-05-15 19:00
-
京东年费
2024-05-15 19:00
-
京东上买东西
2024-05-15 19:00
-
京东手机旗舰店
2024-05-15 19:00
-
京东门店
2024-05-15 19:00
-
京东双12
2024-05-15 19:00
-
京东鲜花
2024-05-15 19:00
-
京东差评
2024-05-15 19:00
-
京东现货
2024-05-15 19:00
-
京东标题
2024-05-15 19:00
-
京东董事
2024-05-15 19:00
-
京东兑换码
2024-05-15 19:00
-
京东商城自营
2024-05-15 19:00